语文七年级下中期试卷_第1页
语文七年级下中期试卷_第2页
语文七年级下中期试卷_第3页
语文七年级下中期试卷_第4页
语文七年级下中期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下册半期考试试题(120分)一、积累与使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3分)A确凿(zu) 脑髓(su) 气氛(fn) 倜傥(tn)B殷红(yn) 骊歌(l) 讪笑(shn) 炽痛(zh)C. 迸出(bng) 深邃(su) 喧嚣(xio) 磐石(pn)D崎岖(q) 污秽(su) 重荷(h) 荒谬(mi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A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截然不同 锋芒必露B马革裹尸 燕然勒功 契而不舍 群蚁排衙C人声鼎沸 来势汹汹 荒草凄凄 浩浩荡荡D当之无愧 妇孺皆知 钻之弥坚 一拍即合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2、 (3分)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B. 今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世界注重的焦点。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B、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理解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C、那烟雨中的半亩荷塘,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体现出她别样的风姿。D、为了防止禽流感不再蔓延,我

3、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5. 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 ) (3分)A.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B.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C. 丑小鸭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我们以前学过的皇帝的新装也是他的作品。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美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今天的

4、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所以,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 B. C. D. 7、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A 这首七绝前两句对仗工整,点明时令的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动中求静的意境美。B 黄梅、青草、池塘、蛙声、雨点,构成了独具韵味的江南夏夜之景。C “有约不来过夜半”,流露出作者对朋友不赴约的怨恨之情。D 全诗既写作者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了约客未至的一种惆怅心情。二、课外现代文阅读

5、(每小题3分,共9分)枯竹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 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 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 显得那么另类。 竹仿佛是邻家的小 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 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犹 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 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 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 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 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 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 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 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 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 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 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 回首,一株株绿

6、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 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 忘的童年趣事。 面前的这株枯竹, 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 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 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 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 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 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 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 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 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 壤,与寒风对抗。 这株枯竹,也引 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 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 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 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 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 花、

7、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 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 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 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 水。”它是朱熹,“_。”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 子,无地不相宜。”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_ 。”它是苏轼,“ _。”它是郑板桥,“ _。”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8、对选文3段插叙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竹在一年四季不同季节里的作用。B、由眼前的枯竹回想到与竹有关的童年趣事。C、表达了作者对竹的喜爱之情和对童年的留恋

8、。D、为后文对竹的遐思、赞美做铺垫,埋下伏笔。9、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枯竹为线索,表达对生命的赞美和歌颂。B、第2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内容上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C、“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充满活力、顽强生长的情景。D、“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句中“远的生命”是从竹在物质上的无私奉献这一角度来赞美竹的。10、下面诗句是从第6段中抽取出来的,依次放回原文,顺序正确的事( )a.宁

9、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雪雅不倒,风吹不折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d.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A、adbc B、dcab C、bdca D、cabd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5分)观舞记冰心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如同一个

10、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但是,朋友,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来阐述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派别,来说明她们所表演的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朋友,在一个难忘的夜晚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真是光艳地一闪!她向观众深

11、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她端凝地站立着。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

12、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雏凤!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将来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斗薮龙蛇动”来包括了。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

13、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虽然卡拉玛以她22岁的年华,已过了17年的舞台生活;12岁的拉达也已经有了4年的演出经验,但是我们知道印度的伟大的大地母亲,还会不断地给她们以滋润培养的。最使人惆怅的是她们刚显示给中国人民以她们“游龙”般的舞姿,因着她们祖国广大人民的需求,她们又将在两三天内“惊鸿”般地飞了回去!北京的早春,找不到像她们的南印度故乡那样的丰满芬芳的花朵,我们只能学她们的伟大诗人泰戈尔的充

14、满诗意的说法:让我们将我们一颗颗的赞叹感谢的心,像一朵朵的红花似的穿成花串,献给她们挂在胸前,带回到印度人民那里去,感谢他们的友谊和热情,感谢他们把拉克希曼姐妹送来的盛意!1、文章开头就用疑问句独立成段,然后四个假设句构成四个排比的段落,其作用是什么?(4分)答: _ _ 2、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之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3分)答:_ 3、课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第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4分)答:_ 4、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的?(4分)答:_四、文言文阅读(一)孙权劝学(13分)初,

15、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意思(5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及鲁肃过寻阳( )2把文中加黑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孙权劝吕蒙读书是因为吕蒙“_”,但起初吕蒙以“_”为由加以推辞。(用原文词句回答)(2分)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极简略且剪裁精当,以精练的文笔突出人物的风采B本文选自三国志,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C鲁肃最后与吕蒙主动结交,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表明鲁肃敬才爱才。D本文直接写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表现了孙权的善劝。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至少答两点)(2分) 五、背诵默写(9分)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弹琴复长啸。夜发清溪向三峡, 。(4)、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_。(5) ,_;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_,几欲先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