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作业规程_第1页
煤矿作业规程_第2页
煤矿作业规程_第3页
煤矿作业规程_第4页
煤矿作业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目录第一章地质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3第二节煤层情况 3第三节煤层顶底板情况 4第四节地质构造 4第五节水文地质 4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5第七节煤层储量 6第八节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6第二章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6第二节回采工艺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7第三节设备配备 9第三章顶板控制第一节支护设计 10第二节控顶方法 12第三节矿压观测 15第四章一通三防第一节通风系统 16第二节瓦斯防治 17第三节综合防尘系统 23第四节防灭火系统 23第五节通风安全监测

2、系统 24第五章生产系统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第一节出煤系统 25第二节运料系统 25第三节供水系统 25第四节排水系统 25第五节供电系统 26第六节通讯信号系统 26第六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 27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 27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9第七章煤质及资源管理30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1第九章灾害应急措施与避灾路线61第十章其它内容 62附图 65附件 :1. 工作面地质说明书2. 有关报告、 设计、 措施及批复、 意见等3. 巷道隐蔽工程记录4. 作业规程

3、复查记录5. 工作面地质预报6. 工作面平面图、 剖面图、 素描图7. 采煤工作面供电设计8. 工作面补充安全技术措施9工作面安装 (装面初放 )、 拆除 (收作 )措施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第一章地质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表 1)水平名称380采区名称南二区地面标高741.5 871.0m工作面标高359.0 461.0m地面相对s1826 工作面对应地面位于石壕填高山村,地名 , 由东向西 : 陈家沟、 沟头、位 置桐子顶、 土角房。多为坡地。无大型建筑和大的水体, 有少量水田及民房。井下位置s1826 工作面位于

4、羊叉滩背斜西翼 ,对应上部为 s1626、 s1627工作面采空及与四邻区。该工作面东以轴部巷保护煤柱为界; 南面 8#煤层尚未布置工作面 ; 西以关系下水平隔离煤柱为界 ; 北面为s1825 工作面采空区。回采对地6#、 8 #煤层回采后 , 累计采高3.8m,根据水文地质规程计算8#煤层采空区冒落裂隙带高度约 65.5m 左右 , 而工作面与地面的高差约为 382.5 410.0面设施的m。预计 6#、 8 #煤层回采后对地面设施, 有一定影响 ,局部地段地表有开裂、影响下沉现象。走向长度 m154 181倾斜长度 m455 526275596.0面积 m第二节煤层情况工作面煤层情况表 (

5、表 2)开采煤层8#煤层煤层厚度0.65 3.60煤层倾角7 13(m)平均 2.70( )平均 9煤层结构简单硬 度0.2 0.4煤 类低磷无烟煤可采指数 %1.0变异系数 %25稳定程度稳定煤层情况s1826 工作面煤厚 0.65 3.60m,平均煤厚 2.70m。黑色 ,块状 ,金属光泽 ,描 述以亮煤为主。在煤层增厚及遇构造地段, 煤层较松软 , 呈粉末状。煤岩综合柱状图(附图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第三节煤层顶底板情况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 (表 3)类 别岩石名称厚度 m岩性特征基本顶砂质泥岩6.47深灰色 ,具泥质条带 , 含黄铁矿结核石

6、。直接顶细 砂 岩0.80深灰色 ,显水平层理 , 含黄铁矿结核石。伪 顶砂质泥岩0.35黑灰色 , 断续缓波状层理 , 含黄铁矿结核。类 别岩石名称厚度 m岩性特征直接底泥 岩0.60黑灰色 ,微波状层理 , 含黄铁矿结核。基本底砂质泥岩1.20深灰色砂质泥岩 , 富含黄铁矿结核。第四节地质构造s1826 综采工作面位于羊叉滩背斜西翼,南二盘区中部。工作面煤厚 0.65 3.60m, 平均 2.70m。煤层产状 : 297 , 倾角 7 13, 平均 9, 工作为煤层赋存稳定。 s1826 工作面机巷、 回风巷及切割巷共揭露断层2 条,落差 2.30 1.90m,预计两条断层是同一断层 ,断

7、层影响较大。根据对s1825 工作面回采情况的总结、分析 , s1825工作面断层延伸至s1826 回风巷、切割巷 , 影响工作面的正常推进 , 对工作面的回采有较大的影响。该断层下盘煤厚3.60m 左右 ,进入上盘煤层压薄到1.3 0.90m。由于受挤压影响 ,煤层顶板较破碎,裂隙发育 ,顶板易垮落。采煤一队在割煤时应及时移架支护 ,以确保安全生产。 断层产状及位置见下表和工作面平面图。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主要断层情况表( 表 4)断层名走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对回采的影响称( 度)( 度)( 度)(m)f 124615661正2.30对回采有一定影响。

8、f 224415460正1.90对回采有一定影响。第五节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情况及探放水措施s1826 工作面对应上伏地层长兴组一、 二段 , 总厚 49.67m。玉龙山组一、 二、 三段 , 总厚 134.62m。飞仙关组一、 二段 , 总厚 121.08m。长兴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发育。8#煤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带高度为65.5m,已超过长兴组石灰岩含水层;为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是采面主要水源。玉龙山组富水性弱。飞仙关组为隔水层。s1826 工作面对应地表无大型水体,有少量农田 ,对开采无影响。该工作面主要水害为长兴水和对应地表部份水沿裂隙渗透采空区。当相邻采面采空区高于本工作面时,还应特别注意上覆岩层之间离层水 ,如遇断层或裂隙导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