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五第12课项羽本纪Word含答案_第1页
高中语文苏教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五第12课项羽本纪Word含答案_第2页
高中语文苏教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五第12课项羽本纪Word含答案_第3页
高中语文苏教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五第12课项羽本纪Word含答案_第4页
高中语文苏教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五第12课项羽本纪Word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2课项羽本纪1通假字(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_(2)乃持项王头视鲁:_(3)乘埶起陇亩之中:_(4)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_(5)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_(6)问一田父:_(7)骑皆伏曰:_(8)羽岂其苗裔邪:_2一词多义(1)被(2)亡(3)少3虚词归纳及4古今异义词(1)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古义:_今义:_(2)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古义:_今义:_(3)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古义:_今义:_(4)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古义:_今义:_(5)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古义:_今义:_(6)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古

2、义:_今义:_(7)吾知公长者古义:_今义:_(8)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古义:_今义:_(9)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古义:_今义:_(10)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古义:_今义:_(11)吾闻汉购我头千金古义:_今义:_(12)放逐义帝而自立古义:_今义:_(13)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古义:_今义:_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毋妄言,族矣:_(2)梁以此奇籍:_(3)(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_(4)项王军壁垓下:_(5)马童面之:_(6)豪杰蜂起:_(7)五年卒亡其国:_(8)奋其私智而不师古:_(9)怨王侯叛己:_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项籍者,下相人也:_(2)

3、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_(3)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_(4)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_(5)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_(6)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_(7)骑能属者百余人耳:_(8)乃谓其骑曰:“何如?”:_(9)与籍避仇于吴中:_(10)项王军壁垓下:_(11)乘埶起陇亩之中:_(12)饮帐中:_(13)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_(14)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_7翻译下面的句子(1)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译文:_(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译文:_(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译文:_(4)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译文:_(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

4、德。译文:_背景展示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悲剧式的英雄。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1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2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5、,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1脉络梳理2初读感知作者是通过哪几件事来刻画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答:_1作者对巨鹿之战与垓下之战的描写有何不同?为何这样描写?答:_2你认为项羽的性格与他的失败有着怎样的关系?答:_3项羽与刘邦,谁是真正的英雄?谈谈你的看法。答:_4怎样理解司马迁最后的点评?答:_“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没有称王。但课文中却都超前称了“王”。清代学者梁玉绳批评说:“高帝此时尚未为王,且前后俱称沛公,何忽于张良三称大王耶?”又说:“羽时亦未王,故沛公称羽将军,以其为诸侯上将军也。史记乃预书为王,此下项伯曰项王,范增、项庄

6、曰君王,张良、樊哙曰项王大王,沛公曰项王,凡书王者二十几,似失史体。”你对梁玉绳的批评是如何认识的?答:_1课本素材点击素材西楚霸王的没落之途项羽是一位超群的军事统帅。他能征善战,战场上豪气盖世,叱咤风云。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寡击众,全歼秦军主力,客观上为刘邦进入西安,推翻秦朝创造了条件。楚汉战争中,破田荣,救彭成,救荥阳,夺成皋,一生大战数十次,多获胜利。所以,宋朝大文学家苏洵称赞项羽“有百战百胜之才”。然而,项羽又是一位悲剧式的人物。秦朝灭亡后,他自称霸王,忙于分封诸侯,扶持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违背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造成了混乱割据的局面。他行为残暴,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余。入关后,火

7、烧秦宫,大火三月不息。他烧杀掳掠的暴行,违背了人民的意志,是他战败的根本原因。项羽自恃武功以威慑诸侯,缺乏远见,不争取同盟。又妒贤嫉能,不能用人,招致众叛亲离,军心涣散。军事上,他缺少战略家的眼光,刚愎自用,不纳良言,以致屡失战机。没有巩固的后方基地,没有充足的粮饷和兵源,虽然屡战屡胜,但终由盛而衰。所以,虽然项羽具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最终也难以避免失败。运用示例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转。此刻,他刚毅无比的心开始脆弱起来,看到四处躺着的无数兄弟,他懊恼曾经的刚愎自用,悔恨楚国的大好局势和弟兄的

8、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怀着深深的自责,他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刹那间,血染红了乌江河畔,倒映着半边天空。残阳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缠绵。一个巨人倒下,却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2课外素材性格成就投资银行一代宗师摩根有位美国记者采访晚年的投资银行一代宗师摩根,问:“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老摩根毫不掩饰地说:“性格。”记者又问:“资本和资金何者更为重要?”老摩根一语中的地答道:“资本比资金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性格。”确实,翻开摩根的奋斗史,无论他成功地在欧洲发行美国公债,慧眼识中无名小卒的建议大搞钢铁托拉斯计划,还是力排众议,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推行全国铁路联合,都由于他倔强和敢于创新的性格,如果排除这一

9、条,恐怕有再多的资本也无法开创投资银行这一伟大开创性的事业。选材感言性格决定命运,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是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好比是水泥柱子中的钢筋铁骨,而知识和学问则是浇筑的混凝土。摩根倔强和敢于创新的性格成就了投资银行这一伟大事业,也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在漫长人生旅途中,修炼好自我的性格,锻造自己人生的钢筋铁骨。请你思考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乌江祭(节选)听说霸王祠就在江对岸,吃罢饭,独自驾船西渡,去寻找那个英雄梦想失落的地方。霸王祠内留有无数文人名士的墨迹,其中几副楹联特别醒目。一副是:犹听叱咤之声,外黄未坑能存儒念,壮哉心卑秦皇帝;吾见风云变色,虞姬自刎专为报恩,败

10、己头抛吕马童。一副是:彼可取而代也,白眼视秦皇,一时气盖人世间;汉皆已得楚乎,乌骓嗟不逝,千古悲风垓下歌。两副楹联有声有色,有史有典,十分传神。公元前209年,狂飙从天而落,项羽破土而出,冲天而起,几乎凭他一人之勇,破釜沉舟,击溃秦军主力,百二秦关犹如摧枯拉朽,铁打铜铸的秦帝国转眼之间竟被这天不怕地不怕的楚国后生扫进历史垃圾堆。项羽以胜利者和复仇者的身份走进了咸阳,会天下英雄,成盟主至尊。从此“霸王”成为项羽的专用名词,历两千年不曾更改。然而,项羽之不同凡响的魅力绝不止于他的盖世功业。项羽的魅力在于其鲜明的个性:敢作敢为,敢爱敢恨,赤裸裸、酣畅淋漓。就像邻家男孩那么生动,那么率真,那么自然,自

11、然得伸手可以触摸。项羽的英雄之美在于他有血有肉,更可贵的是传为千古佳话的虞姬,为本来就色彩斑斓的项羽更增添了一笔惊艳的亮色。“霸王别姬”乃中国战争史上最凄美的故事。仗打到紧要关头,美人犹在军中帐里,胜过书生红袖添香的浪漫,更多几分豪气与悲壮,也为惨烈的沙场平添了一缕文化气氛。爱江山更爱美人是中国文化的完美英雄。项羽铁血男儿,此一爱惊天地、泣鬼神,每每读史至此禁不住击节感叹。千年之后,明代一位叫做吴伟业的诗人题诗项王庙:千夫辟易楚重瞳,仁敬居然百战中。博得美人心肯死,项王此处是英雄。“博得美人心肯死”,古来英雄有几人?“霸王别姬”使项羽超越历史,升华为一种悲壮且浪漫的文化符号,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

12、的不朽。有谁会对一位睥睨四海、敢爱敢恨的历史风云人物不产生由衷的尊重?英雄不是帝王,帝王是官家的英雄,英雄是百姓的帝王。历史上项羽是个失败者,不同于掌握着话语权的帝王,留给后人的都是经过修饰的形象。一个活生生的项羽不需要修饰,反倒让人觉得更加可爱。悲剧是所有英雄元素中最浓烈最富人情味也最能打动人心的元素。所谓大英雄,是风云际会时代事业辉煌、个人悲剧式际遇的杰出人物。正因为悲剧结局,便成了彻头彻尾的英雄。英雄是颗流星,顺势而生,顺势而逝。在历史舞台上,项羽一出场就成为主角。历史的聚光灯牢牢地锁定于他,那么耀眼,那么强大,就像一尊雕像,展示给世人的永远是一生那么一次最伟大的动作。尽管英雄最后走到末

13、路,而英雄末路最是扣人心扉。猎猎风中,夕阳正红。“剑在手,望四方云动,问天下谁是英雄”这是一幅多么豪气干云而又悲壮的英雄晚照!与历史上众英雄相比,项羽的人生结局真是轰轰烈烈。韩信也是英雄,也是以悲剧收场,但收场的方式与项羽比则完全失去了光彩。试想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病死了、老死了,或溺水而亡,或摔了跟头脑溢血,凡此种种寻常凡人生死之法,老百姓如何接受?人生的结局太不英雄了。譬如关公,一个神一般的人物怎么就被绊马索要了性命,太小儿科了!一身是胆的赵子龙不明不白地老死了,霹雳英雄张飞,醉酒后稀里糊涂让无名鼠辈割了脑袋。这些英雄这么个死法,成为老百姓千百年的绵绵心痛。还有南朝梁武帝萧衍,“想当年,金

14、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代英才,终了被叛臣所囚,活活饿死。在中国文化里,彻头彻尾的英雄须是以悲剧结局,而项羽则成为悲剧英雄的典范。你看他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与美人长拥泣别,心爱的人拔剑自刎。到山穷水尽时,而以项羽之勇仍能冲出重围。身后仅余28骑毅然返身杀敌,斩敌无数而己方几无损伤。最后英雄不是被对手所杀,而是在有生存选择的情况下高傲地拥抱死亡,告别人生的方式是拔剑自刎。这种结局,尽善尽美,不仅使英雄的能力不会受到后人一丝丝的质疑,反而愈加彰显英雄本色。生也创造文化,死亦创造文化。英雄不死,虽死犹生,虽死犹荣。英雄是顺天意创伟业的人物,英雄的人生当然要遵从天意。天亡英雄,无损英雄光彩。历史上的

15、英雄之所以为英雄,都是具备了这种或那种英雄元素。而项羽则具备了中国古典英雄的全部元素,从而成为空前绝后的英雄典范。英雄创造了历史,不掩百世荣耀。天低云暗,秋风萧瑟。我久久地凝视着霸王祠,心头默默祭起一炷清香:英雄是时代的杰出代表,愿历史英雄永远生活在历史的记忆中。思悟要点两副对联写了项羽哪些事情?提示霸王别姬、东城快战、抛头吕马童、见秦始皇出游时的壮言、垓下之围、四面楚歌。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提示过渡段,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项羽个人魅力的描写。这句话有什么用意?提示点明项羽是活生生的,这是他被后人所喜爱的原因。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用意?提示对比手法。把众英雄与项羽作对比,凸显

16、项羽的英雄本色,悲剧色彩。如何理解这句话。提示英雄的生与死都创造了历史,“英雄不死、虽死犹生”指英雄的精神名垂千古,对后世的影响持续不绝。答案精析语言积累1(1)同“徭”,徭役(2)同“示”,出示,展示(3)同“势”,形势(4)同“值”,当(5)同“悟”,醒悟(6)同“甫”,古代对男子的称呼(7)同“服”,佩服(8)同 “耶”,语气词,吗2(1)遭受/表被动/披(2)使灭亡/损失(3)少年/稍微3等到/赶上/趁着4(1)古义:学习认字与写字。今义:学习书本。(2)古义:流寓在当地的客民。今义:客人。古义:当地的土著丁壮。今义:弟弟、儿子、侄子等,泛指子侄辈。(3)古义:身边的下属。今义:方位词

17、,左和右两方面。(4)古义: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今义:快速战斗。(5)古义:山的东边。今义:山东省。(6)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7)古义:年高有德行的人。今义:年纪大、辈分高的人。(8)古义:比喻微小的权势。今义:长度(多指一件东西的长度)。(9)古义:治理。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10)古义:在此,这时候。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古义:意气激昂。今义:大方,不吝惜。(11)古义:悬赏征求。今义:买。(12)古义:自己立自己。今义: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13)古义:才能和勇气。今义:才华。5(1)名词作动词,灭

18、族(2)意动用法,以为奇(与众不同)(3)名词作状语,用膝盖(4)皆为名词作动词,军,驻军;壁,筑营垒(5)名词作动词,背(向)(6)名词作状语,如蜂一样(7)使动用法,使灭亡(8)意动用法,以为师(9)使动用法,使埋怨6(1)判断句(2)判断句(3)判断句(4)判断句(5)定语后置句(6)定语后置句(7)定语后置句(8)宾语前置句(9)状语后置句(10)省略句;状语后置句(11)省略句;状语后置句(12)省略句;状语后置句(13)状语后置句(14)状语后置句7(1)前来救援驻扎巨鹿的诸侯军有十余个营寨,没有哪一个敢放兵出战。(2)楚军战士无不用一个抵挡十个。(3)既然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江干

19、什么呢! (4)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羽难道不在心里感到惭愧吗?(5)我听说汉王用一千两黄金、一万户封邑悬赏征求我的头,我给你这份好处。整体把握2(1)项羽少时的言行;(2)巨鹿之战;(3)垓下之围;(4)史官论赞。要点突破1(1)巨鹿之战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极力渲染了项羽的将帅神威;垓下之战主要采用正面描写,突出了项羽面临失败的气度。巨鹿之战句式短促,节奏感强,语气紧迫而连贯,句式灵活而多变,表现了紧张的形势以及楚军势如破竹的战斗优势;垓下之战句式舒缓,如项羽悲歌段与回答船公段,集中表现了项羽内心的沉痛和赴死的从容之态。(2)巨鹿之战文字精简,垓下之战详尽,展现了项羽性格的多个侧面,目的是突出项羽人生的悲剧性。2项羽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性格中的缺陷,项羽的悲剧是一种性格悲剧。本文多次出现“此天之亡我”句,体现了项羽自以为是、不知反省的性格,这是他失败的一大原因;在鸿门宴中,他的优柔寡断使他坐失良机;另外,史记的其他部分记载了刘邦被困荥阳时,项羽胜利在望,可刘邦用离间计使范增受到项羽的猜忌,范增一气之下辞官归乡,由此可以看出项羽的多疑好忌使他失去谋臣;项羽还坑杀秦军俘虏,这种暴戾的性格使他难抚民心;项羽还曾在盛怒之下下达了次日早上攻打刘邦的命令,结果项伯对他说了一通话之后又取消了军令,可见他没有主见,喜怒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