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_第1页
《最后一课》_第2页
《最后一课》_第3页
《最后一课》_第4页
《最后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后一课,都德,故事背景: 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伦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背景,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它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小说常识,小说: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

2、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是小说的中心,反映文章主题,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踱来踱去 郝 叟 懊悔 捂,惩罚 钥 匙 祈 祷 哽 咽,督学 膝头 小 弗 郎 士,du ho su o w,chng yo shi q do gng y,d x f lng,旷课 督学 赚钱 溜冰 气氛 诧异 惨白,kung d zhun,li fn c

3、h cn,多音多义字:,( )宁可,( )安宁,nng,nng,( )字帖,( )请帖,( )妥帖,( )强迫,( )强劲,( )倔强,ti,ti,ti,qing,qing,jing,咽,( )咽喉,( )细嚼慢咽,( )呜咽,yn,yn,y,诧异: 懊悔: 哽咽: 宛转: 征发: 喧闹:,觉得意外和奇怪。,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因极度悲伤,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哽,声气阻塞。,形容声音的圆转柔和。,解释词语,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者财物。,喧哗热闹。,1本文的题目最后一课是什么意思?它包含了什么特殊含义?,指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沦陷区阿尔萨斯一所小学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 在这

4、最后一课中,整个沦陷地区人民的爱国热情和亡国之恨都在这最后一课中迸发了出来。,2.阅读小说要抓住三个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小说情节?,“我”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我”的见闻感受是本文的线索。,三要素,课文情节及结构,一、上课路上 二、上课前 三、上课中 四、下课后,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按情节发展可把文章分为:,(1-6),(7-10),(11-23),(24-29),一、(16)序幕。 二、(710)开端。 三、(1123)发展。 四、(2429)高潮和结局。,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

5、课前,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上学路上,圈划出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弗郎士的有关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能表现出小弗郎士是个怎样的孩子?,?,阅读16段,分析人物形象,认识小弗郎士,到野外去玩玩吧,天空那么暖和,那么晴朗!,又出了什么事啦?,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 先生的小院子了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天气”“画眉” 风和日丽,“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 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反映出小弗郎士贪玩、幼稚、不懂事的心态。,点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设置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朗

6、士思想感情的变化埋下伏笔。,如何理解“又出了什么事啦”?,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战乱频仍,变故迭起,人心惶惶。还通过孩子的疑惑的眼光,埋下了伏笔,预示着将要发生一件大事。,从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表现和心情,看出小弗郎士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贪玩、不爱学习、幼稚、不懂事、有一定的意志力(能管得住自己) 、爱憎分明、有很强的自尊心的孩子。,小结:这一段写上学途中的情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告诉我们小弗郎士有贪玩的一面,他没有学好功课,但还能重视纪律,管住自己,急忙赶到学校。,阅读第710段,阅读、 思考: 小弗郎士 赶到学校后,发现学校 和课堂里出现了哪些 异乎寻常的情况? 这些情况

7、说明了什么?,默读讨论理解,气氛,学生,平时,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今天,一切偏安安静静地,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课前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课前都已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还有镇上的人。,默读讨论理解,教师,平时,今天,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平时“我”会迟到会遭老师的责骂,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和地叫“我”“快坐好”,平时老师穿戴一般,今天老师穿着只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小结:对课堂气氛的描写,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

8、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用对比手法,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讨论第1116段: 韩麦尔先生宣布坏消 息时,连用两个“最后”, 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 情?朗读时语气是否 应该有区别? 这时,小弗郎士的感情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有这些变化?,(1).表现他当时的复杂心情。 (2).第一个“最后”表现他沉痛、愤慨的心情。 要读出沉重的语气; 第二个“最后”表现他又充满希望的心情。 读时要把语调稍微提高一点,沉重中 吐出一点希望来。,语言品读,韩麦尔先生“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

9、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为什么在上最后一课时穿戴呢?,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表示对最后一节法语课的重视”;更“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韩麦尔先生怀着什么心情来宣布这一消息?,- “又柔和又严 肃”。柔和:对孩子充 满了爱;严肃,怀着 沉重的心情宣布这一 消息。,这时,小弗朗士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刚才迷惑不解的现象豁然明白了。小弗郎士本来是很贪玩幼稚的,现在对再也不能学法语感到难过,为贪玩而懊悔,讨厌的书变成老朋友(舍不得); 本来是害怕,讨厌老师,现在老师的责罚也忘了,对老师充满同情、理解、尊敬、依恋之情;通过

10、韩麦尔先生语重心长,又柔和又严肃的话语,他感到了就要失去国土的痛苦。 本来还觉得有趣的操练,现在也从心底里憎恨起来,用“这些坏家伙”来称呼他们。 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小弗郎士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齐迸发出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老师的话在小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 表达了小弗郎士难过、愤慨的心情。,第15节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韩麦尔先生身为法国人,却不能教法语,辛勤工作四十多年,却要被无辜赶走,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这当中有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还掺杂着对老师的理解和同情。,小结:这段心理活动,表明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小弗郎士对老

11、师的感情变化从害怕到同情、理解、尊敬、依恋,表明了孩子心灵上爱国意识正在成长(不懂事热爱祖国) 。,思考: 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课 时, 讲了哪些话?可概括为几点?,分析第1720段,(1)、对阿尔萨斯的人进行了分析:,不奋发,不争气,以致当上亡国奴。,(2)、对家长和老师自己进行分析:,对阿尔萨斯的人的直率批评和自责。,(3)、赞美法语。,(4)、说明牢记祖国语言的意义。,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 “钥匙”比喻法国语言。 全句意义: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普鲁

12、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20段为什么小弗郎士这一节课特别用心听?而且都能听明白?,上习字课时,老师是怎样安排的?有什么用意,产生什么效果?,忍受着离开服务了40多年的本乡的痛苦,用心教学,写“法兰西”“阿尔萨斯”等别出心裁的字帖,象征着阿尔萨斯、洛林和法兰西祖国永远在一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分析第2123段,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分析人物形象,重点研习(24-29段),2.写粉笔字本来不

13、是吃力的事情,韩麦尔为什么“使出全身的力量”?,1.刻画韩麦尔形象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4.为什么韩麦尔竟至于“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3. “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表明了韩麦尔先生什么感情?,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因为这一动作倾注了他爱国 恨敌人的全部感情,是韩麦尔先生的心声,表达了他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这是因为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刻画韩麦尔先生形象,作者用了神态,动作 语言等描写方法,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归纳韩麦尔先生,拓

14、展延伸:,学习了这篇小说,你有哪些新的感受?受到那些启发?,拓展延伸,感悟 体会:,我们伟大的祖国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美妙的语言之一.它的音节都有声调,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富于音乐性.它的结构简单,句法灵活,易学易用.它的词汇丰富,表现力强,既能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描绘得生动逼真,又能将深刻微妙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它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负载着辉煌灿烂浩如烟海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学好祖国的语言,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也是爱国的体现.,黄河的奔腾 磅礴,雄伟的气势,诗歌,庄严 严肃,悲愤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上,小说,23段为什么小弗郎士永远忘不了“

15、这最后一课”?,小弗郎士本质不坏, 受到老师的影响, 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深刻理解,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中的爱国情感。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上课前,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是:害怕考问,决定逃学。到了学校后,见到教室气氛如此肃静,感到十分诧异。待到听了老师的一番话之后深为自己从此不能学习法语而难过,为自己从前的荒废学习而悔恨。,从不懂事,贪玩逐渐懂得失去国土的痛苦激起了爱国,恨敌人的感情。,总结从第11-23节是最后一课中心部分,着重写韩麦尔先生以自己对祖国无限热爱的心情上好最后一课,

16、以及小弗郎士激发了爱国热情,从一个天真、贪玩的孩子转变成为一个懂事的学生,专心上好最后一课的情景。,讨论: 1、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神态、语言、动作描写,2、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号声,暗示着德语要替代法语,两者都宣告了阿尔萨斯人民将和自己的民族语言、祖国的语言告别,这对韩麦尔是沉重的打击,“脸色惨白”是他内心痛苦已极的表现。 “惨白”不能换“苍白”,因为“惨白”带感情色彩,多指白得厉害,可怕;而“苍白”多指病容。,4、文中有哪些动词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转 拿 使 写 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的痛苦心理,倾注了他

17、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3、我又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小弗郎士感到韩麦尔先生不仅是一位法语老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5、“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书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使出全身力量”:倾注他全部的爱国主义情感。 “法兰西万岁”: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深挚的爱,而且坚信法兰西必胜。也是法国人民爱国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深化了主题。,6、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虽然他对祖国充满必胜的信念,但是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