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四性试验设计指导书_第1页
幕墙四性试验设计指导书_第2页
幕墙四性试验设计指导书_第3页
幕墙四性试验设计指导书_第4页
幕墙四性试验设计指导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幕墙四性试验设计一、设计参考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 ;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 15227-2007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 18250-2000 ;其它相应地方标准。注: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取代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 GB/T 15225-94,建 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 15227-2007取代建筑幕墙空气渗漏性能检测方法GB/T 15226-94、建筑幕墙风压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 15227-94、建筑幕墙雨水渗漏性能检测方法GB

2、/T 15228-94。二、幕墙的四项物理性能及分级标准1、幕墙的四项物理性能(引自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7-2007)幕墙的四项物理性能包括: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顺序宜按照气密、抗风压变形 日、水密、抗风压反复受压 R、安全检测R、平面内变形 的顺序进行。气密性能:检测100Pa压力差下可开启部分的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和整体幕墙试件(含可开启部分)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水密性能:检测幕墙试件发生严重渗漏时的最大压力差值;抗风压性能:检测变形不超过允许值且不发生结构损坏的最大压力差值;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幕墙不发生结构破坏的最大的层间

3、位移角。2、分级标准表1.1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表( GB/T 21086-2007第5.1.3.2 条)分级代号1234分级指标值qL(m3/m*h)4.0 qL 2.52.5 qL 1.51.5 c0.5|L qL qA 2.02.0 qA 1.21.2 qA 0.5qA 0.5表2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表(GB/T 21086-2007第5.1.2.2 条)分级代号12345分级指固定部分500 P700 P1000 P1500 2000标值V 700V 1000V 1500V 2000 P( Pa)可开启部250 P350 P500 P700 1000分V 350V 500V

4、700V 1000注:5级时需同时标注固定部分和开启部分P的测试值。表3 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表( GB/T 21086-2007第5.1.1.4 条)分级代号123456789分级指标值Ps (kPa)1.0 P3V 1.51.5 P3V 2.02.0 RV 2.52.5 PV 3.03.0 P3V 3.53.5 5.0注:1) 表中巳不应小于W;2)9级时需同时标注 P3的测试值,如:属 9级(5.5KPa);3)分级指标值P3为正、负风压测试值绝对值的较小值。表4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分级表( GB/T 18250-2000第5.1.6.2 条)分级代号12345分级指标值丫丫 V

5、1/3001/300 w 丫 v1/200 w y V1/150 w y V丫 1/1001/2001/1501/100注:表中分级指标为建筑幕墙层间位移角。、幕墙四性试验专项要求 (引自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1、玻璃幕墙的性能检测,应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实施。检测试件的材质、构造、安装施工方法应与实际工程相同。2、幕墙性能检测中,由于安装缺陷使某项性能未达到规定要求时,允许在改进安装工艺、 修补缺陷后重新检测。检测报告中应叙述改进的内容,幕墙工程施工时应按改进后的安装工艺 实施;由于设计或材料缺陷导致幕墙性能检测未达到规定值域时,应停止检测,修改设计或更 换材料后,重

6、新制作试件,另行检测。四、幕墙四性试验设计过程由于每个工程的业主、顾问及监理单位各不相同,导致每个工程的幕墙试验设计过程不尽 相同。对于要求按国标检测的工程,其幕墙四性试验设计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a选取试验样板;b、计算四项物理性能的相关数据,确定各项性能的级别;c、根据选取的试验样板,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测试架;d、出试验施工图、加工图、提料单及加工安装交底文件。对于某个工程的国标四性试验的设计,需要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需要用到以上步 骤中的哪几个步骤。(一)、试验样板的选取1、试件选取部位如招标文件中已规定了试验样板的选取部位及幕墙形式,则按招标文件选取;如招标文件中没有指

7、明,则需与业主、监理、顾问协商选取。一般情况下,选取部位应为工程中最不利分格及最不利位置, 且试件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试件要求(引自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 15227-2007)1 )试件规格、型号和材料等应与图纸一致,试件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加设任何 特殊附件或采取其他措施。2)试件应有足够的尺寸和配置,代表典型部分的性能。3)试件应包括典型的垂直接缝、水平接缝和可开启部分,并使试件上可开启部分占试件 总面积的比例与实际工程接近。4)构件式幕墙试件宽度至少应包括一个承受设计荷载的典型垂直承力构件。试件高度不 宜小于一个层高,并应在垂直方向上有两处或两处以上与

8、支撑结构相连接。试件的组 装和安装时的受力状况应和实际使用情况相符。5)单元式幕墙试件应至少有一个与实际工程相符的典型十字接缝,并应有一个单元的四 边形成与实际工程相同的接缝;6)全玻璃幕墙试件应有一个完整跨距高度,宽度应至少有两个完整的玻璃宽度或三个玻 璃肋。7)点支承幕墙试件应满足以下要求:a )至少应有四个与实际工程相符的玻璃板块或一个完整的十字接缝,支承结构至少应有一个典型承力单元。b)张拉索杆体系支承结构应按照实际支承跨度进行测试,预张拉力应与设计相符,张拉索杆体系宜检测拉索的预张力。c )当支承跨度大于8m时,可用玻璃及支承装置的性能测试和支承结构的结构静力 试验模拟幕墙系统的测试

9、。玻璃及其支承装置的性能测试至少应检测四块与实际工程相 符的玻璃板块及一个典型十字接缝。d)采用玻璃肋支承的点支承幕墙同时应满足全玻璃幕墙的规定。(二八 幕墙四项物理性能的计算如招标文件中对幕墙的四项物理性能的检测级别有规定, 则四项物理性能的级别应为招标 文件中规定的级别;如招标文件中没有相应规定,则四项物理性能的级别需按照下面的方法计 算确定。玻璃幕墙的性能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 高度、体型以及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 气候、 环境等条件进行确定。1、气密性能(引自建筑幕墙 GB/T 21086-2007)1)气密性能指标应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GB

10、50189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JGJ134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的有关规定,并满足相关节能 标准的要求。一般情况可按表 5的规定确定。表5建筑幕墙气密性能设计标准一般规定地区分类建筑层数、高度气密性能 分级气密性能指标小于3开启部分qL (m /m*h)幕墙整体qA勤(m/mF)夏热冬暖地区10层以下22.52.010层及以上31.51.2其它地区7层以下n22.52.07层及以上31.51.22)开放式建筑幕墙的气密性能不做要求。2、水密性能(前三条引自建筑幕墙 GB/T 21086-2007,第四条引自建筑幕墙气密、水 密、抗风压

11、性能检测方法 GB/T 15227-2007)玻璃幕墙的水密性能按下列方法设计:1)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中川a和切a地区,即热带风暴和台风多发地区按下式计 算,且固定部分不宜小于1000Pa,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P=1000卩 z 卩 cWO式中P 水密性能指标,单位:Pa;卩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 卩c风力系数,可取1.2 ;WO基本风压(kN/m2),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2)其它地区可按1)条计算值的75%进行设计,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低于 700Pa,可开启 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3)开放式建筑幕墙

12、的水密性能可不做要求。4)水密性能最大检测压力峰值 P应不大于抗风压安全检测压力值 P3。其中P3=2.5Pi,Pi可近似取最不利受力构件的相对面法线挠度值达到fo/2.5或绝对挠度达到20mm(跨距超过4500mm寸为30mm时,相应的试件表面承受的均布荷载值。5)水密性能检测级别计算例题:例1:求台州市椒江区一建筑幕墙(B类、100m高)的水密性能。解:台州市属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P=1000卩 zy cWO=1000X 2.09 X 1.2 X 0.55=1379 N/m21000W 1379V 1500为 3 级例2:求沈阳市一建筑幕墙(B类、100m高)的水密性能。解:沈阳市属非热带风

13、暴和台风地区P=0.75X 1000 卩 zy cWO=0.75 X 1000 X 2.09 X 1.2 X 0.55=1035N/m21000W 1035V 1500为 3 级3、抗风压性能(前三条引自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1)幕墙的抗风压性能指标应根据幕墙所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确定,其指标值不应低于 W,且不应小于1.0KPa。W的计算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2)在抗风压性能指标值作用下,幕墙的支承体系和板面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不应大于表6的要求。表6幕墙的支承结构、板面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要求支承结构类型相对挠度(L跨度)绝对挠度(mr)构件式玻璃幕墙

14、 单兀式幕墙铝合金型材L/18020(30)*钢型材L/25020(30)*玻璃板面短边距/60一石材幕墙 金属板幕墙 人造板材幕墙铝合金型材L/180一钢型材L/250点支承玻璃幕墙钢结构L/250一索杆结构L/200一玻璃板面长边孔距/60一全玻璃幕墙玻璃肋L/200一玻璃板面跨距/60一*括号内数字适用于跨距超过 4500mm的建筑幕墙产品。3)开放式建筑幕墙的抗风压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有关围护结构W的计算方法:W= B gz y sl y zWW k风荷载标准值;B 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y sl局部风压体型系数;y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W 0基本

15、风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06年版)规定局部风压体型系数按构件从属 面积取值,这样同一处幕墙面板和立柱 W值不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代替建筑 幕墙JG3035和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已对面板和立柱分别规定了检测要求(见表6),因此面板和立柱分别按各自的 W确定幕墙风压变形性能分级值。 同时还要对墙面区和墙角区面板和立柱分别按各自的WK确定幕墙风压变形性能分级值。如果一个高层建筑分段计算 W,就要对每段墙面区和墙角区面板和立柱分别按各 自的W确定幕墙风压变形性能分级值。检测时可由甲、乙双方在合同中约定检测数量(部位),如果用料规格一样时,按最不利一组 W检测。5

16、)抗风压性能级别计算例题例:求台州市椒江区一建筑幕墙(B类、150 m高)的抗风压性能(面板3m,支承结构8吊)。解:100m以上(150m B g= 1.42y z=2.38墙角区 面板y si= - 1.828 支承结构y si= - 1.675 墙面区 面板 y si= - 1.105支承结构y si= - 1.019墙角区 面板 Wk = B g y Zy slW=1.42 X 2.38 X 1.828 X 0.55=3.398KN/m23.0 3.398 V 3.5 为 5 级2支承结构 W = B gy zy S1W=1.42 X 2.38 X 1.675 X 0.55=3.113

17、KN/m3.0 3.113 V 3.5 为 5 级2墙面区 面板 Wk = B gy zy S1W=1.42 X 2.38 X 1.105 X 0.55=2.054KN/m2.0 2.054 V 2.5 为 3 级支承结构 W = B g 卩 zp S1W=1.42 X 2.38 X 1.019 X 0.55=1.894KN/m2 1.5 1.894 v 2.0 为 2 级100m及 100m以下B g=1.6卩 z=2.09墙角区 面板卩S1= - 1.828 支承结构卩S1= - 1.675 墙面区 面板卩si= - 1.105 支承结构卩si= - 1.019墙角区 面板 Wk = B

18、gp zp S1W=1.6 X 2.09 X 1.828 X 0.55=3.362KN/m3.0 3.362 v 3.5 为 5 级2 支承结构 W = B g p Zp SlW=1.6 X 2.09 X 1.675 X 0.55=3.081KN/m3.0 3.081 v 3.5 为 5 级墙面区 面板 Wk = B gp zp siW=1.6 X 2.09 X 1.105 X 0.55=2.032KN/m22.0 2.032 v 2.5 为 3 级支承结构 Wk = B g p z p siW=1.6 X 2.09 X 1.019 X 0.55=1.874KN/m21.5 1.874 v 2

19、.0 为 2 级4、平面内变形性能(引自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1)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以建筑幕墙层间位移角为性能指标。在非抗震设计时,指标 值应不小于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在抗震设计时,指标值应不小于主体结构 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的3倍。主体结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可按表7的规定执行。表7主体结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建筑高度结构类型建筑高度H(m)HW 150150 v H 250筋凝结 钢混土构框架1/550一一板柱-剪力墙1/800一一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1/800线性插值一筒中筒1/1000线性插值1/500剪力墙1/1000线性插值一框支层1/1000一一多、高层钢结构1/300注:1)表中弹性层间位移角 = h, 为最大弹性层间位移量,h为层高;2 )线性插值系指在建筑高度150叶250m间,层间位移角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