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幸福教师的五项修炼后感_第1页
读幸福教师的五项修炼后感_第2页
读幸福教师的五项修炼后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幸福教师五项修炼后感点燃心灯,照亮自己从序言读起,一些句子如珠玑闪烁,被我用指尖捉住,记录在心。尤其是“点一盏心灯,才能真正照亮自己”最为动人小尼姑茹素自小遁入空门,经书读得越多,心中杂念愈加丛生。她很是迷惑,师傅让她回去点一盏灯,既能照亮自己又不留下影子。她回去照做,一盏盏点亮了,却发现影子越来越多。直到最后,她在黑暗的禅房才获得彻悟。生活处处有禅理,关键是要有善于发现和领悟的心灵。教育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谢云说,“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点燃心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和启迪他们去思考和探索自己的人生。教师就是“燃灯人”,首先要点亮自己,才能更好地点亮学生。对此,我深以为然。从教12年来,

2、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深知今天的教育现状有多沉重,也非常清楚教师工作的清苦与繁累。教育教学工作的细碎与繁杂,就像一张看不见的网,紧紧地将我们的心囚禁着。天长日久,累的累了,倦的倦了,厌的厌了,连挣扎的愿望和冲动都没有了。眼前茫茫,内心自然更惘惘。此时,唯有“点一盏心灯,才能真正照亮自己”,才能从惘然中寻找到前进的方向与力量。很多时候,我们所缺乏的,正是点燃内心的“光明因子”。谢云通过小尼姑茹素悟道的案例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外在的黑暗,也不是“万灯”的迷惑,而是要向内心寻求力量,才能真正驱除黑暗,点亮自己才是永恒的,外在的光亮是靠不住的。以此发端,整部书每个章节都以禅理故事导入,阐明禅理要义

3、,结合教育现状深入浅出地分析,指出教师精神世界存在的普遍问题,再以古今中外的实例明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教育首先要解决的不是体制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心灵”问题即为师者对自身和教育的认识、态度、情怀等等。在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中,越来越多的外在束缚和单调琐碎的事务,就像笼罩在教师心头的乌云,或捆缚心灵的丝线,令人感到厌倦和恐惧。我们中的许多人,逐渐失去了拯救和解放自己心灵的意识,不愿意主动寻找潜藏在内心的“光明因子”,任自己在繁复的工作中沦陷,迷茫找不到方向。然而,谢云说,“我们至少应当关注自己的内心脉动,关注自己的精神走向,关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关注自己所面对的那一张张面孔,那一

4、双双眼睛,那一个个花朵般娇嫩、始终渴望向上的孩子他们承负着可能美好的希望。”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灯,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保持清醒的自觉,无限地向内寻求自我的力量,学会悦纳自己,丰富自己,成全自己,让心灵始终处于饱满、温润、明亮的状态,在照亮自我生命的同时,更好地将学生的生命点燃。守心若素,生命如歌禅宗特别讲究“心”字。心静,心净,心境。处处唯“心”是问,唯“心”是从。教育,是关乎心灵的事业,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碰撞、交流,并产生心灵回声的过程。如果我们不能发出内心深处的声音,当然也就听不到学生内心深处的回响。禅门认为,修行悟道,最讲求内心的安宁与清净。教书育人,也应当尽量摒除外界喧嚣的影响,守住一颗

5、清净安宁的心。如果外界生活太混乱,我们甚至需要回归内心的世界,把自己躲藏起来。不人云亦云,不随意盲从,守心如素。而一名优秀的教师,他总是更能安静地偏安一隅,守住做人的底线与良知,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他甘愿从容坚定地走那条属于自己的小路,在单调中有恒定的节奏,不急不徐,不慌不忙。因为教育,本就是“慢的艺术”,是“静悄悄的革命”,犹如老农种植庄稼,除适时翻耕、播种、浇水、除草、施肥外,更需要顺应植物的生长规律,静待花开和结实。从这个角度去读谢云的“禅里的教育”,才能真正领悟其写作此书的良苦用心。谢云认为“最好的教育总是不动声色,不露痕迹的”,在就像载歌载舞的水一文中,他通过丰富的事例来佐证“不动声

6、色”的教育效果,强调了“水的柔情”不仅会使“粗糙的石块”变成“美丽的鹅卵石”,而且在水的打磨和雕琢过程中,教师自己也在“载歌载舞”中获得快乐,以此表明师者的情怀和态度,应该如水般充满温婉柔情的力量。在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做教师一文中,他从“教师生气”这一现象入手,以金代禅师种兰花之事来喻指教育,强调心态的重要。他说:“我们不是为生气来当教师的,不是为了生气而来教育学生。”孩子犯错,上帝都会原谅。作为孩子的领路人,我们为什么要生气?生气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把孩子弄得更加手足无措。如果孩子犯错了,师者能以宽仁之心待之,以智慧方式点拨,不仅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会让自己的心也充满快乐。禅宗特别重视“

7、心”,认为人心是能大能小的,同是一颗心,心态不同,容量就差之千里。谢云通过无德禅师的公案来言说“心有多大,教室就有多大”的道理,并以雷夫在同一所学校同一间教室,长达20多年创造“第56号教室奇迹”之例,委婉地告诉教师:教师的心眼与气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眼与气量。一个只着眼于分数、绩效、奖金的教师,不仅他的心里是装不下孩子远大的未来,也会把自己拘囿于一个窄小的天地。谢云在总有一滴蜜是我酿的一文中说:“我始终相信,即使是黑暗的深渊,也总会有某种光亮可以期待;即使是铁板一块,也总有空间,让我们见缝插针。”他以文字广种这种信念,以言说激励愿意醒来的教育者,以行动感召一只只“蜜蜂”,带领大家努力构筑“局部的春天”。他说:“让我也做这样一只激动的蜜蜂吧尽管终其一生,或许都不能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知道,那丰硕的蜂房里,总有一滴蜜是我酿的。”就我所知,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像一只忙碌的蜜蜂,奔走在教育的田园中,不管别人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