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抗灾超级基站建设要求_第1页
中国移动抗灾超级基站建设要求_第2页
中国移动抗灾超级基站建设要求_第3页
中国移动抗灾超级基站建设要求_第4页
中国移动抗灾超级基站建设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移动抗灾超级基站建设要求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对我公司通信网络造成较大影响。为了增强通信网络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应对重特大灾害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确保重特大灾害发生时通信网络基本畅通,公司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抗灾超级基站。为指导各公司开展抗灾超级基站建设工作,现将抗灾超级基站建设的有关要求明确如下:一、抗灾超级基站总体定位原则上灾害多发地区每个县(市、区)设置1个超级基站,尽量利用改造现有基站方式建设。重点通过提高基站无线设备,基站传输、电源建设标准,增强超级基站抗灾害损毁能力。灾害时通过调整基站载频配置、增加覆盖半径、自动卫星通信切换等多种技术,力争

2、确保超级基站在各类灾害出现时不损毁,保障信息畅通。(一)抗灾超级基站建设原则 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级基站,重点应对地震、冰雪、台风、洪水等4类自然灾害。 灾害涉及地区每个县(市、区)设置1个超级基站,力争确保其他基站全部损毁时超级基站在各类灾害发生时不损毁。 超级基站尽量结合现有基站选址,按照改造方式建设。重点通过站址选择,提高基站传输、电源建设标准等,增强基站抗灾害损毁能力,从优化设备配置、传输手段、电源配置、机房土建、加固工艺等多方面提高超级基站的通信可靠性。(二)抗灾超级基站防御灾害等级 抗震型超级基站:选取抗震设防标准8度以上的县(市、区),按抗震设防烈度9度以上安排建设; 抗洪型超级基

3、站:按照抗当地百年一遇洪灾设置; 抗冰雪型超级基站:按照抗当地百年一遇冰雪设置; 抗台风型超级基站:按照抗12级风设置(包括大风);对于多种灾难多发地区,建设综合型超级基站。综合型超级基站应针对单一灾难发生或多种灾难同时发生的灾难场景设置。综合型超级基站应在抗单一灾难的基础上,按高标准,针对各类灾难实施技术保障,保证信息畅通。二、抗灾超级基站建设标准 抗灾超级基站建设标准包括现网基站技术改造、光传输系统改造、卫星电路网建设、电源设备改造、通信设备抗震加固改造、土建改造、应急基站选址等要求。 抗震和抗洪超级基站安装卫星通信备份传输系统,具备光传输与卫星自动切换功能。通信传输在光传输中断的情况下,

4、自动切换到卫星电路。 传输主要采用光传输环网保护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光缆敷设方式,抗台风和抗冰雪型超级基站光缆原则上采用直埋(含管道)敷设方式。 无线主设备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平时基站按照正常功率设置,灾时通过远程调整功率,使其达到最大的覆盖能力。基站主设备选用低功耗设备,灾害发生后停电时通过远程关闭载频,提高油机、蓄电池供电时间。 超级基站引入一路可靠的市电电源为站内直流电源系统供电;配置大容量蓄电池组为应急载频提供较长后备时间(45天);基站内预留移动油机的接线端子(快速电缆插头),停电后移动油机供电,保证通信设备正常运行。 核心网选取性能稳定、负荷较低,机房传输电源等配套条件较好的

5、现网msc和bsc设备,通过传输电路接入本地核心网。 超级基站的工艺要求应严格按标准进行,抗震型超级基站的站内设备应采用上下加固的加固工艺,增强设备的抗震能力。各类超级基站建设标准及设备配置详见下表:抗震超级基站抗洪超级基站抗冰雪超级基站抗台风超级基站抗灾害标准抗9级地震烈度抗百年一遇洪灾抗百年一遇冰雪抗12级台风基站配置912个载频,60w功放,可支持12001800个用户,县城覆盖约18公里,城区覆盖约3公里传输光缆架空或直埋;光传输为主用,卫星为备用光缆以直埋为主;光传输为主用,卫星为备用光缆采用直埋方式光缆采用直埋方式电源配置市电以架空为主;配油机;蓄电池后备考虑110小时市电直埋,配

6、油机;蓄电池后备考虑110小时市电直埋,配油机;蓄电池后备考虑110小时市电直埋;配油机;蓄电池后备考虑110小时土建机房钢混框架机房,比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砖混机房;地面高于历史最高水位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砖混机房;屋顶积雪荷载按照百年重现期取值设计 砖混机房,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三道防线,防水层使用年限25年铁塔采用落地塔,比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用落地塔,选址避开铁塔基础易被洪水冲毁危险地带采用落地塔,新建塔设计裹冰荷载按百年重现期取值采用落地塔设计(风压不低于0.8kn/m2风压)工艺提高一度要求进行设备抗震加固加强天馈接头密闭性,防水胶泥包严,外包抗老化胶布加强天馈接头密

7、闭性,采用抗低温性能的封口胶带胶泥加密馈线卡子间距,增加天面抱杆加固点三、超级基站的选址要求超级基站的选址应尽量利用已有资源,针对设防的灾害类型,充分进行比对,原则上设置在现有机房内。(一) 一般选址要求 超级基站选址应选择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以上的房屋,选择抗震有利地段的机房,尽量避免抗震不利地段,杜绝抗震危险地段。超级基站选址应在现有基站优选抗震结构好的站址,必要时进行改造加固。 超级基站选址应避开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水流冲毁地基等危险地段。 超级基站应布置在区县的行政中心附近,有可靠的电源保障。尽量选择在自有机房,靠近供电大楼、政府大楼等地点,以提高基站通信系统可靠性,方便重点用户

8、接入。 超级基站选址宜选在覆盖区域内处于相对较高位置的地点,基站的目标覆盖区应视野开阔,其附近没有高于基站天线高度的高大建筑物阻挡,以便在灾时增大发射功率,达到良好的覆盖。 优先考虑传输节点(如中国移动生产楼)等光缆资源丰富的局站改造为超级基站,方便系统组网,形成电路保护。 超级基站应具备安放便携式移动油机的位置,并可在合适的位置安装应急接口(快速电缆插头),室外应具备移动油机发电工作的空间。 非抗震型超级基站应单独设置油机室,考虑承重、进排风问题,以满足10kw固定柴油发电机组的装机条件。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部分潮热地区的机房应增设通风系统,在停电的情况使用通风系统为机房散热; 楼面承重应

9、能满足设备扩容要求或具备经过加固改造可以满足承重要求的条件;机房梁柱墙等构件条件应具备设备抗震加固的条件。(二)不同灾害类型超级基站的特殊选址要求(1)抗震型超级基站 抗震型超级基站由于增加卫星通信系统以保证通信传输,在基站选址时需要结合卫星天线的要求综合考虑。特别强调选址应满足卫星天线通信方位无阻挡,远离风口位置,周边环境应满足卫星通信的电磁兼容要求。 对于抗震型超级基站,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规定,通信应急用房及天线支撑物属乙类建筑,按当地基本地震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机房和铁塔设计抗震构造措施应采用9度设防以上的抗震构造措施, 9度设防地区的超级基站应采用比9度更高

10、的抗震构造措施。 机房采用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等抗震性能良好的结构形式,禁止采用砖混结构机房; 基站房屋和天线除保证自身的安全稳定外,还应考虑附近高大建筑物倒塌和自然物掉落的影响。 (2)抗洪型超级基站 抗洪型超级基站由于增加卫星通信系统以保证通信传输,在基站选址时需要结合卫星天线的要求综合考虑。特别强调选址应满足卫星天线通信方位无阻挡,远离风口位置,周边环境应满足卫星通信的电磁兼容要求。 对于抗洪型超级基站,基站选址应选择地势较高(地面标高高于当地百年一遇历史水位的要求),容易保持良好的机房内温湿度环境,地形平坦、土质稳定的地点,避开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水流冲毁地基等危险

11、地段。 应有单独设置油机室的空间。 基础设计应考虑水浮力及流水影响,加强防水、防潮。铁塔基础应进行水浮力作用下抗倾覆验算。 (3)抗台风型超级基站 采用钢混结构或砖混结构机房,不应采用顶层的机房,禁止采用轻体房。应有单独设置油机室的空间。 所选天线支承物选用抗风性能好的落地塔型、附柱杆或附在剪力墙上的附墙杆,禁止采用拉线塔作为天线支撑物。支撑杆或铁塔应能承受当地按百年重现期取值计算的设计风荷载。 基站房屋和天线除保证自身的安全稳定外,还应考虑附近高层建筑物和自然物的掉落的影响。 (4)抗冰雪型超级基站 采用钢混结构或砖混结构机房,不应采用轻体房。应有单独设置油机室的空间。 基站房屋和天线应考虑

12、灾害发生时覆冰积雪对屋顶的承重影响。支撑杆或铁塔应能承受重裹冰区的设计裹冰荷载,不应采用拉线塔作为天线支撑物。(三)卫星通信选址要求抗震型超级基站和抗洪型超级基站需设置卫星通信系统,在上述选址条件的基础上,增加以下要求: 超级基站机房附近应根据卫星天线技术要求和周围环境情况,选择天线基础位置,保证卫星天线通信方位前方无阻挡,。 应选择较安静环境的地区,避免在飞机场、火车站以及发生较大震动和较强噪声的工业企业附近。 不应设在无线电发射台、变电站、电气化铁道以及具有电焊设备、x光设备等其他电气干扰源附近。 卫星天线安装位置应远离当地风口。 卫星站应尽可能保证卫星天线在静止卫星轨道可用弧段(东经87.5138度)内的工作仰角与远端天际线仰角的夹角不宜小于10度,需特别保证在工作卫星(中星6b东经115.5度或中卫一号东经87.5度)方位角左右各10度范围内不受遮挡。 卫星天线工作方位上近端围墙、树木、烟囱、塔杆、建筑物(含潜在的待建高楼)、金属物等应满足在近场区的保护角(10度)之内。天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