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理念下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反思._第1页
混合式学习理念下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反思._第2页
混合式学习理念下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反思._第3页
混合式学习理念下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反思.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混合式学习理念下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网络教学方式,使知识获取更便 捷,网络学习被广泛应用。随后“混合式学习”的提出再次刷新人们对网络化学习 的认知,它结合了传统教学和网络化教学的各自优势,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有效的学 习方式,并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一、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困境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为了提高中职生的书面表达能 力和文字运用能力,让他们熟练掌握各类应用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并懂得运用恰 当的应用文去解决工作、生活的实际问题,以适应将来工作岗位对写作技能的要求。然而当前中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

2、:教学方式大 多是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课堂上讲解文种的格式写法、解析范文、病文,已占去了 大半时间,一些简单的文种尚能留有余地让学生当堂写作、讲评,而绝大多数的作品 都只能让学生课后去完成,再上交教师批阅,之后学生再修改自己作品的儿乎是寥寥。 这样的教学方式,其效果是学生对文种的写作并没有真正掌握,以至于到了生活中 (或是进入工作岗位后),当需要运用应用文去解决问题时,学生依旧是无从下手。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切实提升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一直困扰着任教这门 课程的老师们。二、混合式学习理念下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实践混合式学习理论认为,只有“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 来

3、,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乂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 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把传统 面对面教学与网络化教学二者优势互补,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构 建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有助于破解中 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困境。(一)教学设计基于前人在其它学科领域成功的混合式教学案例与研究经验,本人在任教的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选取了求职信、通知、启事等儿个文种 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实验。鉴于所执教的中职生都是住校生,不具备在课堂以外进行 网络学习的条件,且未有自建的校园教学交互平台,因此本教学

4、改革实验依托常用网 络社交工具、网站平台在校内实施。在混合式学习理念的指导下,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将应用文写作教学分为“前置学习”和“课堂学习”两个部分。具体教学实施流程如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境及平台/D工口伍隽1 发布学乙件艮I习任猪Q补充处文I 及员潺小】小w J得s* I*力自主学习I前置学习在茨答疑工wnws? /寸丄学mtg计与分忻二 工i_b豊线上向卷星!j作阳赃介课堂学习L扇頻讯入fta |-昔通教室-I线下j (耗谯时)WWfwas 艺仲小*古 iRGD?eJ QQ辟/线上中职应用文写作混合式教学流程图首先,前置学习是在网络机房,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和资源自主学

5、习 文种的基本格式和写法,并完成相关练习,检测自学效果。“学习任务和资源”会发送 到QQ群中,方便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进度随时调取资源学习。以求职信写作教 学为例,求职信的概念、特点、例文展示等写作知识,属于概念性知识,对于中 职生而言,通过自主学习便能有所了解,无需占用课堂时间,教师只需利用自制的微 课、或图文资源以及自测试题,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学习完成相关任务即可。这样 做LI的在于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障碍,并引起学生对相关社会问题的关注,因此课前 学习任务的设计是整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其次,为保障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在前置学习和课堂学习两堂课之间,教师需 通过对自测习题、作品、QQ群论坛中学生

6、的留言、提问等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进 度、发现学生的学习障碍,并根据这些反馈分析的结果来设计“课堂学习”的教 学活动,以达到答疑解惑的口的。这是教师的二次备课。第三,课堂学习是在普通教室,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生入境一一作品推介、 多方点评一一知识归纳、合作探究一一高阶训练、赏析对照一一当堂小结、完善巩 固”等环节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前置学习中自学的基础知识去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达到对知识的内化提升。例如在求职信写作教学中,求职信的写作格 式与写作练习,属程序性知识类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还要求懂得分析与应用,需 要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共同完成。对求职信习作作品的评价以及对学

7、生关于社会问题的积极反思,则属于元认知知识,涉及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与塑 造,这部分也是教师引导的重心,需要在课堂学习这个阶段去完成。(二)教学效果1. 笔者通过3个应用文种的混合式教学实验发现,以往要靠教师课堂讲授后才 能提交上来的作品,现在学生在“前置学习“环节通过自学就可以提交,简单的文种 如通知、启事作品提交率达到90%,稍复杂的文种如求职信也能达到 70%o经过“课堂学习”环节,学生再次修改后提交的绝大多数作品都已符合应用 文的写作规范要求。这说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写作水平较以往是有明显进步的,混 合式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学习效果都是有益的。2.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该

8、模式的适应情况,笔者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 式进行了一番调研。在参与教学实验的25名学生中,抽取14人参与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十分认同这样的上课方式,问及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原因, 学生的选择如表1所示。学生反馈,混合式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了他们更多的自 主性,学习上有了更多的创造性。这些都说明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多元智能 的培养是大有帮助的。表1:选项比例这种方式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85. 71%教会了有学者学习方法* =-85. 71%培养有学者的学习能力匕-二-78. 57%培养了同学间沟通合作的能力=78. 57%锻炼了有学者的表达能力1 50%锻炼了有

9、学者的胆量28. 57%3.如表2调查结果显示,笔者在实施混合式教学中釆用的教学策略,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微课、评价机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都得到了学生的认同。表2:问题作用很大有一点作用亳无作用1 教师的学习指导对你自主学习是否有用?85.71%14.29%0%2教师自制的微课视频对你自学写作是否有用?85.71%14.29%0%3.教师的评价机制对你自主学习是否有用?57.14%42.86%0%4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你的学习是否有用?64.29%35.71%0%三、中职应用写作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反思与展望1. 混合式教学有助于突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中职应用写作课程采取 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

10、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教师着眼于具体的社会事件, 从应用文写作的角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让学生掌握写 作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社会价值观。为此,教师要对“前置学习”与“课 堂学习”中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持落实。尽管 近些年教学改革一直强调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重要性,但从落实情况看,课询、 课中、课后三者的关系并未发生太大变化,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教缺少信 息技术支持。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在“前置学习”中教师已经将本节课知识点、相关教学视频、自测任务等资料提前上传网络平台,根据后台大数据监测学生 完成任务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11、。在“课堂学习”时,教师就可以根 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更深入地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解决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 “前置学习”与“课堂学习”互为一体,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发挥教师 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2. 混合式教学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在信息社会,中职生的语文基本知识素养不能仅限于听说读写,还应包括信息素养,即在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处理 信息并转化为知识与能力的素质。釆用混合式教学,除课堂讲授和教材学习外,学生还 可以利用信息检索、网络教学平台、微课视频、交际软件等混合途径进行学习。网 络媒体俨然成为与教材同等重要的学习媒介,这种教学环境“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 分亨,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学习行为的发 生,在学习写作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在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 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达到最佳学习效果。3. 混合式教学对任教老师提出的新挑战。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很有 价值的教学方式,对于提升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对 教师而言,实现混合式教学需要具备很高的素养和能力,包括:(1)较高的信息 技术素养,具备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和集成能力、教学课件检索和设计能力、学习资 源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以及应用现有的教学平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