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_第1页
新型城镇化与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_第2页
新型城镇化与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_第3页
新型城镇化与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_第4页
新型城镇化与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学号: 0902114058 新型城镇化与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新型城镇化与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 学院名称: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物理学 年级班别: 2009 级 1 班 姓 名: 张卫芳 2013 年 4 月 河南师范大学 本科专业论文 新型城镇化与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 摘摘 要要 建设新型城镇,是工业化强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 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应有之义。在新时期新阶段,绍 兴县主动顺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经济发达、城乡统筹、社会和 谐”的新型城镇建设目标,并启动了首批五个镇的新型城镇建设试点。这是立 足县情实际,应对竞争挑战,事关县

2、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因此, 研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制约因素及思路对策,对于从理论上廓清新型城 镇建设中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而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型城镇在国家的城镇体系和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发展新型 城镇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良性发展。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适 应了城镇化政策趋势,面临着较好的机遇,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不少挑 战。今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总体趋势会趋于谨慎。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中小学;调整;趋势 目 录 摘 要 .i 1 新型城镇化.1 1.1 新型城镇化建设.1 1.2 新型城镇化模式.2 1.3 新型城镇化发展.2 2 新

3、型城镇化与中小学教育.4 2.1 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影响.5 2.2 城市化进程中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冲突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影响.6 2.3 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建设规划对基础教育的影响.7 2.4 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对基础教育发展的统筹考虑.8 参考文献.8 1 新型城镇化 1.1 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 路”从十八大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 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并进行了重点部署。这向国内外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新型城 镇化,将成为撬动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支

4、点。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把“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 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件最深刻的事情。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球1/5人口的生活品质,是中国执政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探索出一条具有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然而,新型城镇化并非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就蓝图,我们无法回避的是,过去数十年 间中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出现的诸多问题:城市急速扩张、农民 被迫上楼、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 题,将会严重影响中国

5、未来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 李克强主政河南工作时提出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到目前全国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成 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李克强总理指出, “城镇化是拉动内需的最大动力” ,中国“未来 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 。他曾多次说过,对城镇化的思考,源于河南。 纵览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是52%,处在城市化的中期,全国的城市化率由前20年的 不足20%,到20年后达到70%, “这40年,如果用足球的专业术语来说,我们可以把过去的 20年作为上半场,今后的20年就是下半场,我们现在正好处在上下半场的中间。 ”胡葆森 先生在接受凤凰网河南专访时,这样表述: 胡葆森先生说,从

6、1998年到2004年,李克强总理在河南工作7个年头,他经常深入基 层,体察民情。2000年,李克强省长对河南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建设“中原城市群”的构 想,即以郑州为中心,大概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以150公里的半径画一个圈。 这也是中原崛起的第一步,先搞城市群,为中原崛起奠定坚实基础。之后,经过两任书 记两任省长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中原经济区这个概念。设想,如果没有当时他提出 的“中原城市群”的构想,就很难有今天的中原经济区的实施。2001年,克强总理又提 出开发建设郑东新区,以提高郑州在河南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和全国知名度。 没有当时他大手笔的画的郑东新区,就没有今天的郑州新区

7、,也就没有今天的郑州航空 经济综合实验区;没有当时的中原城市群,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原经济区。 ” 对于城镇化,胡葆森先生有他独到的见解:“虽然城镇化和城市化一字之差,但是工 作的着力点还是不同。我认为中国的城镇化是一个波浪式推进的过程,先是在特大城市, 之后特大城市加大城市,第三步是特大城市加大城市再加中等城市,第四步就是最终到 城镇,是一个不断蔓延的过程,也是一个城镇化的成果自上而下的过程,是土地、劳动 力等不断像城镇集中的过程,城市工业化产能改过不断向农村释放的过程。就河南而言, 还需要15乃至20年的时间,所以必须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不可能一蹴而就。 ” 1.2 新型城镇化模式 这些年来

8、在全国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例如天津模式、成都模式、 广东模式等。 成都模式:以大城市带大郊区发展模式。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 其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 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 天津模式:以宅基地换房集中居住的模式。天津的小城镇发展主要又分为四种子类型:整 体推进型、都市扩散型、开发拓展型和“三集中”型。其主要做法为乡镇政府主导的 “以宅基地换房”,先解决搬迁农民的安置问题,然后通过土地集约增值的收益发展地区 产业,解决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将农民的集中居住与

9、城镇化、产业化有机结合。 广东模式: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模式。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 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 着县城,发展专业镇。珠三角模式的主要做法是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 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 1.3 新型城镇化发展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已成为进 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种客观的必然选择。作为工业化起步较 早、又率先步入市场化轨道的绍兴县来说,随着工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大量 集聚以及城镇居民富裕程度的提高,原有的城镇基础设施及其服务功

10、能已难以适应经济 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必然要求通过新一轮城镇建设新型城镇化,来促进工业化的 进一步发展,更快地实现城乡统筹,更好地化解民生领域的问题。最近,绍兴县第十二 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发达、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建设的目标要求。 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作为发达地区的绍兴县,主动顺应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建设趋势, 从县域实际出发而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在新时期新阶段建设新型城镇,这既是个操作 层面的问题,也是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廓清,进而更有效地指导和推进新型城镇建设的问 题。 1、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动力 近年来,发达地区出现的新一轮城镇化的客观趋势,是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 的。这需

11、要我们从历史与现实、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上去探求建设新型城镇的动因。 1.对城镇化的理性反思。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旧式城镇化而言的。旧式的城镇化在 其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由于指导思想上的不切实际,规划设计上的单一粗放,从 而带来实际运作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城 镇建设相对滞后。其次是城乡发展不够协调。过去的城镇化所走的是农村支援城市的道 路,政府将财政收入主要投到城市建设中去,对农村投入较少,这样做导致了城乡发展 的不协调和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延缓了县域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也制约了城乡统筹的 稳步推进。再次是行政区划设置不尽合理。由工业化发展而推动的城镇化的发

12、展,迫切 需要增强发展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然而,在计划体制基础上形成的以行政职能为主的 区划关系并没有随着市场体制的演进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这既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也 使区划经济效应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2.工业化的强势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一方面,工业化是 城镇化的基础,只有通过工业的不断集聚,从而带来人口的集聚,使城镇的兴起和建设 成为必要。同时,城镇化又是工业化的支撑,城镇化的发展又会对工业化的进程起到推 动和促进作用,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交通、通讯、人居及商贸等环境。更为重要的是, 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必然会对服务行业的发展,尤其是生产性 服务行业的

13、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通过推进城镇化来发展教育、科研、金 融、休闲等产业,从而增强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关联度。绍兴县工业化的发展业 已呈现出下列发展态势:一是产业特色比较明显。纺织印染作为我们的主业,不仅在量 上,而且在产品的档次上不断提升,建设国际纺织中心,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二 是集聚程度不断提高。县、镇两级开发区按各自的定位,形成了梯度推进的新格局。三 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无论从周边及沿海发达地区来看,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四 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与工业化进入中后期相适应的一些重化工业开始在县域经济中扮 演重要的角色。总之,县域工业化的发展,再次把城镇建设提到一个新的

14、高度。当前, 绍兴县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第三产业明显滞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 不仅是县城柯桥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而且,县域范 围内的镇(街),尤其是一些经济强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其工业化的水平之间更不相称。 因此,以工业化的强势推进为基础,必然要求以新型城镇建设带动商贸三产的发展与其 相适应,从而在协调发展中加快县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3.竞争中的外部压力。当前的区域竞争确实已经转到综合实力的较量上。这里的综 合实力不仅仅是一般理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还表现在它们 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上。因为在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下要推进率先

15、发展,走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任何单向度的孤立发展都可能会付出较大的代价。特别需要指出的 是能否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联动,已经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绍兴县 与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的县相比,在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推进上仍存在着这样一 些差距:首先是发展理念上的差距。过去,我们在强调工业化的同时,确实比较忽视城 镇化建设,这既与历史形成的有县无城的状况有关,又与近年来把城镇建设的重点放在 县城柯桥区的因素有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城区周边集镇的发展,影响了县域城 镇化总体水平的提高。当前,沿海发达地区涌现出了一批新型城镇建设比较成功的典型, 在那里“镇镇象城市,村村是社区”的景

16、象,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其次是发展内涵上的偏移。从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来看,把商贸三产的发展,看作新型城 镇建设的重要内涵,这是城镇化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过去,我们在对城镇化的认识上, 比较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往往忽视城镇功能的开发,一定程度上造成有“城”无“市” 的局面。再次是建设规划上的欠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及严肃性是城镇化 成功的有力杠杆,是城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共同经验。在我们的城镇化建设的实践 中,无论从规划的制定,还是执行上,过去都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最后是产业比例的 失衡。从产业基础看,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大三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尤其是二、三产业之 间的关系

17、是衡量城镇化成败的重要因素,象广东虎门等镇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接近或超 过了第二产业的比重,这是城镇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现代化的生活诉求。这是新型城镇建设的基本动力。现代工业的发展,不仅对基 本的生产要素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且对人的发展在体能、知识、技术、心理及 价值观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人的这些基本的需求,就必须向人们提供现 代的生活方式。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这只能是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县域范围内新 型城镇化建设,是都市生活的折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纽带,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 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人的需求必然向着更高层次不断跨越, 从而使城镇化建

18、设成为与时俱进的永恒课题。过去,由于理解的片面和操作的无序,在 一些地方城镇建设中不尊重群众意愿、触犯群众利益,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的事 件也时有发生,这就告诉我们,城镇化要健康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尊重群众,切实解 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2 新型城镇化与中小学教育 城市化,是指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迁移和职业的转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过程,它包 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不能适应城市化进 程问题日益严峻。城市化大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市人口增 长

19、速度加快;二是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换;三是城市经 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不断向城市以外的地区扩散,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和社会结构发生改变。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 变,而城市化速度和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由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和城市人口文化水平高低决定 的,也就是说,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文 化素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应注重城市化的内涵,走内涵型和可持续城市化 道路。而内涵型城市化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城市发展的空 间和规模限度,教育则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

20、要基地。 2.1 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1.激进式而不是渐进式的城市化进程将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 1992 年,北海市对辖区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由原来的两区一县调整为三区一县, 从合浦县划出几个镇归入铁山港区和银海区,把具有港口优势的铁山港单独设区并规划 建设为北海的重工业港口新城区,重点建设石油、化工、造船等重工业。2008 年, 广西 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对铁山港区的建设进行了重点的规划和布 局。在城市空间布局建设方面,北海市是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区继南宁后的二级城镇建 设布局中的城市,铁山港区列入北海市城市功能区统筹建设区,20

21、20 年城市人口发展到 100 至 120 万,城区建设用地达 140 平方公里,铁山港区作为北海市的一个重点城市功 能区,与北海市统筹安排建设。十年后,铁山港区的开发建设真正启动,自治区根据 规划大力投入铁山港基础设施建设,纵横交错的高等级城市道路初具规模,淡水工 程、高速公路、进港铁路等城市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居民聚居区建设项目不断地规 划建设,城市特征呼之欲出。在这个激进式的进程中,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都有很多 比较特殊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处理,对教育来说,更是一个全面的冲击,首当其 冲的是教育者及受教育者思想观念上的不适应必须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2.第一产业的迅速萎缩及第二第三

22、产业的迅速崛起将对教育的结构和内容产生广泛影响。 从工业布局方面看, 规划设计铁山港工业区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三大重化工业 集中区之一,近期规划建设面积 20 平方公里,主要发展能源、化工、林浆纸、集装箱制 造、港口、机械、海洋产业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同时,铁山港(含玉林的龙潭镇) 组团又是整个经济区南宁、钦(州)防(城) 、北海、铁山港(含龙潭) 、东兴(凭 祥)五功能组团之一,充分发挥深水岸线和紧靠广东的区位优势,重点建设铁山港大能 力泊位和深水航道,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临港型产业。目前,大吨位航道和泊位正在加 快建设,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中石化项目等近十个亿元以上的项目征地和建设工作热火

23、朝天,原来在全区 gdp 中占绝对比重农业迅速退出,从 2006 年开始,工业已占居了绝对 比重。产业的调整必然会影响教育的内容和对象,甚至是教育管理的体制和手段。首先 是职业教育的成果为社会经济发展所急需,但由于起步晚,设施少,师资力量不足,职 业教育办学条件还不能引起学生的向往,2015 年之前,职业教育的现状还不会有大改变, 铁山港开放开发所需的大量技术工人主要还是通过市中心区的职业院校提供。另外,由 于铁山港区的功能定位为重工业港区城区,筹建高等院校既没有基础又没有政策支持, 所以,铁山港区的教育结构还是以普通基础教育为主,在 5 至 10 年以后职业教育有可 能迅速崛起。 3.人口急

24、剧变动将会对学校的布局调整和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城市化的进程必须会带来人口的急剧变化,一方面,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外来人口; 另一方面,由于项目建设和土地开发的需要,大量的农民搬离原住地,聚居于预先规划 的地区。 规划指出北海在 2020 年城市人口达到 120 万,铁山港区达到 40 万。铁山港 区的三个镇布局也有所不同,兴港镇主要是港口仓储和重工业基地,营盘镇主要是物流 和渔港,南康镇主要是商贸经济文化教育居住区,2010 年规划人口 20 万。由此,生源数 量也会有很大变化,南康、营盘两镇生源增加明显,学校数量和规模都必须根据生源状 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2.2 城市化进程中农业文明与城市文

25、明的冲突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城市化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过程,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即城 市文明,是人的发展过程,而不是其他物质的发展过程。城市化过程中人的思想、观念、 意识要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尽其所能,缩短这个过程,为 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1.外来人群与原住人群思想观念不同造成的冲突。 由于远道而来,有作客甚至是寄人篱下的思想,想迅速融入本土人群又怕被拒绝, 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和稳固的外来人群。外来人群思想比较开放,敢作敢为、敢闯敢干。 而农村原住民对外来人有一种抵抗情绪,认为外来人口占领了自己的祖居地,抢夺各种 生活资源。而且外来人口往往比

26、原住民富得快,这种不接受外来人口的思想给基础教育 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学校必须很好地协调好外来人口子女与原住民子女之间的关系,要 选择统筹兼顾的教育手段和内容,不断调适二者,使之共同发展。 2.原住人群思想观念与城市化所要求的思想观念的冲突。 原住民大多数长期生活在农村,在农业文明的环境中,中老年人喜欢闲散的生活, 容易满足,不求上进,对城市文明那种紧张有序、不断更新的生活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年轻人虽然心有所往,但只追求一些皮毛的东西,比如标新立异的服饰、喝酒唱歌的夜 生活、泡网吧玩电子游戏等。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如何去更新原住民的思想观念,使之适 应城市化的需要。 3.农村传统教育理念与城市先进

27、教育理念的冲突。 农村人口对知识的渴求使得应试教育具有广阔而持久的市场,虽然经过课程改革的 洗礼,对应试教育的追求依然故我。首先是社会对教育评价的唯分数论迫使教师不得不 把知识的传授摆在第一位,从而漠视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情感体验、个性追求、能力培 养等重要素质。与北海市的一县三区及市直辖学校比,铁山港区的中考成绩多年排在第 一,而铁山港区的教育影响力却没有相应的地位。改变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真正 推进全面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2.3 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建设规划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1.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必然会影响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

28、村学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向农民收费,实施免费教育后, 教育投入主要来源于中央和省级政府。由于开放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市、区等地方政府没有更多的经费用于教育。2008 年,铁山港区财政收入 2.1 亿元,区 本级财政总收入 1.2 亿元, 区本级一般预算支出 8095 万元,仅教育支出就达 2294 万 元,占了当年区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的 28.34%,如果再加上占财政供养人员三分之二的教 师的工资总额,教育的支出占区本级财政总收入的 70%以上。地方政府财政拮据,对教育 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建设经费几乎全面来自于中央政府和省级政 府。 2.规划建设中,对学校的布局考虑不周全。 一是农村人口不支持学校的布局调整。人口的变动必须有学校布局的变更与之相适 应,一些学校由于人口大量流出、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生源急剧减少,办学规模 急剧萎缩,必须撤并,但实际操作却非常困难。其原因之一是群众以孩子上学路途较远 不安全为由,其实是他们不愿花时间接送小孩; 之二是村干部以群众不同意为由,其实 是不愿在自己的任期内撤销学校,说这样将成为历史罪人。与此同时,有些学校由于人 口流入多,生源扩张,学校规模必须扩张,但由于经费、土地等制约难以扩展。 二是新建居民区没有考虑新设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