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各族儿女手拉手6》教学设计_第1页
2019最新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各族儿女手拉手6》教学设计_第2页
2019最新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各族儿女手拉手6》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最新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各族儿女手拉手 6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儿女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团结。3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繁荣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教学重点:从吃、穿、用及文学作品等几个方面 , 了解各民族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各族儿女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促进了 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教学策略设计:1、师生共同收集整理反映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成果的资料,可以是吃穿用的实物、文学作品、音乐绘画等,在班上交流。2、有条件的

2、班级可让学生带来箫、二胡、葫芦丝等乐器,旗袍、朝鲜族、韩版裙子、蒙古族服装与马甲等。四大名著等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请听!会唱的一起来吧!是呀, 56 个民族, 56 朵花,各族儿女手拉手、心连心,共同创建了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这节我们就来学习 各族儿女手拉手 -共建祖国。齐读课题!通过预习课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与大家一起探究?把大家的问题和在一起,请看!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创造中华文化1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书 8485 页的内容,一边读一边圈画问题的答案,并标明序号。教师巡视,知道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和表扬会自主学习的学生。

3、2都读懂了吗?问题都解决了吗?请选择最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在小1 / 3组内进行交流。注意:小组长组织汇报顺序,一人发言,其他倾听,轮流发言。3、下面我们逐题汇报。A小导游: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吃的小麦、大豆、水稻原本都生长在不同的地方,小麦原本生长在西亚,是西部的少数民族把它带到各个地方。大豆原来生长在东北,由东北的少数民族把它传播到祖国各地。而水稻原来生长在南方,现在已有很多地方可以种植。课件出示:小麦是我们平时吃的白面,它是由西部少数民族最先栽培的,后来带到中原。看 地图指出西部和中原的位置。大豆是我们平时吃的豆腐和喝的豆浆。它的老家在东北,是东北的少数民族最先掌握了栽培技术。在地

4、图上指出位置,并说出东北三省。水稻原来长在南方,已有7000 多年的历史了。B我们使用的乐器、穿的服装和朗诵的诗文,分别是由哪个少数民族最先创造的?生 1:现在我们吹的箫是由羌族乐器羌笛演变而来的。板书:羌笛箫生 2:我会拉二胡,我知道二胡始于于唐朝,是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最先使用的。生 3: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乐器。生 4:我知道旗袍是我国的国服,它是由满族妇女的服饰演变来的。韩版裙子是由朝鲜族服装演变而来的。生 5:拿起自己的蒙古袍,听妈妈说,马甲是由蒙古族服装演变而来的。瞧!这首民歌你们熟悉吗?一起有感情的读读吧!读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知道是哪个民族创造的

5、吗?板书古代鲜卑族创造敕勒歌追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各民族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汇报收集到的资料。其它乐器、服装,著名的音乐家、画家等。请大家再仔细回忆一下自己身边的事物,讲讲各民族在哪些方面互相交流、用它们各自独特的文化来丰富我们的生活、装扮我们的生活。4、小结:如今,各民族的文化仍在不断的交流融合,瞧衣服上的花边,背包上的装饰,现代家庭的装饰品,一个有浓郁民族气息的发卡,这些,使我们的中华文化绚丽多彩,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三、拓展延伸活动:寻找民族之星1师:是啊, 56 个民族 56 支花, 56 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危难之时,大家一致对敌,取得了胜利;在祖国困难之时,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开创美好的生活。各族人民在 960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创造出了多彩的中华文化,涌现出了一颗颗耀眼的民族之星。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2 / 32认识交流民族之星。A【课件五:老舍、曹雪芹、杨丽萍、李咏、韩虹、刘翔、李四光、石达开的照片】师: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 ?( 生回答 )B 课件显示出答案。C师:你还知道哪些民族之星,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生:我还知道四、全课小结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有许多的收获和体会吧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