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与防控PPT课件_第1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与防控PPT课件_第2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与防控PPT课件_第3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与防控PPT课件_第4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与防控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 Severeevere A Acutecute R Respiratoryespiratory S Syndromeyndrome SARS 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发现者:意大利籍传染病专家发现者:意大利籍传染病专家 卡罗卡罗. .乌尔巴尼乌尔巴尼 Carlo Urbani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 列为乙类传染病列为乙类传染病 实行甲类管理实行甲类管理 SARS的危害的危害 对健康

2、和生命的威胁对健康和生命的威胁 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引起公众的恐慌引起公众的恐慌 影响正常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影响正常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 对经济、贸易的影响对经济、贸易的影响 对中国经济损失约为对中国经济损失约为2100亿元亿元 对政治、外交的影响对政治、外交的影响 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影响国家的国际形象影响国家的国际形象 一、一、病原学病原学 病原学病原学 SARS冠状病毒冠状病毒(SARS-CoV) 单股正链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 直径直径80-140nm,外周有钉突样冠状突起,外周有钉突样冠状突起 2003年年3月香港大学科学家率先宣布从患者鼻咽标本中分

3、离培养得到月香港大学科学家率先宣布从患者鼻咽标本中分离培养得到SARS病毒病毒 二、二、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疫情回顾疫情回顾 2002年底首先在我国广东省出现,其后迅速蔓延至全国年底首先在我国广东省出现,其后迅速蔓延至全国24个省区及全世界个省区及全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到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到2003年年 7月终止。本次流行后相继在新加坡、台湾、北京和安徽等地出现了月终止。本次流行后相继在新加坡、台湾、北京和安徽等地出现了SARS的实验室感染案例。此外,在的实验室感染案例。此外,在 2004年初广东省出现了零星散发病例。年初广东省出现了零星散发病例。 全球疫情概况全球疫情概况 WHO网站网站

4、(2004年年4月月21):2002.11.12003.7.31全球全球SARS 累计发病、死亡数累计发病、死亡数 发病数发病数死亡数死亡数病死率病死率 80967749.56% 大陆疫情概况大陆疫情概况 中国大陆中国大陆2003、2004年年SARS疫情统计疫情统计 年份年份发病数发病数死亡数死亡数病死率病死率 200353273496.55% 200410110.00% 合计合计53373506.56% 地区分布地区分布 从全球范围看,病例分布于从全球范围看,病例分布于3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中 国大陆、香港、台湾、加拿大和新加坡,占全球病例总数的国大陆、香港

5、、台湾、加拿大和新加坡,占全球病例总数的 97.8 % 从全国大陆范围看,病例分布于从全国大陆范围看,病例分布于24省、市、自治区,省、市、自治区,266个个 县(市、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山西、内蒙古、河县(市、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山西、内蒙古、河 北、天津等地,占大陆病例总数的北、天津等地,占大陆病例总数的96.7% 城市多于农村城市多于农村( (城市病例占总病例城市病例占总病例81.1) ) =1000=1000 100-999100-999 0 0 1-91-9 Global distribution of SARS probable cases (2002.11.120

6、03.7.31) n=8096, 774 deaths in 29 countries Canada 251 USA 27 Mainland China 5327 Hongkong 1755 Taiwan 346 Vietnam 63 Singapore 238 10-9910-99 病例时间分布病例时间分布 首例发生时间:首例发生时间:广东佛山市首例为广东佛山市首例为2002年年11月份月份 广东:广东:2月高峰,月高峰,3月病例显著减少月病例显著减少 北京:北京:3月出现,月出现,4月高峰,月高峰,5月有减少趋势月有减少趋势 尚无规律可循尚无规律可循,季节性尚难定论季节性尚难定论 突然发生

7、,突然发生,不到一个年度不到一个年度 强大的人工干预强大的人工干预 传播途径分析:冬春季发病较多传播途径分析:冬春季发病较多 时间分布时间分布 SARS cases by date of onset in Mainland China,Beijing, Guangdong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2-11-16 2002-11-23 2002-11-30 2002-12-7 2002-12-14 2002-12-21 2002-12-28 2003-1-4 2003-1-11 2003-1-18 2003-1-25 2003-2-1 2003-

8、2-8 2003-2-15 2003-2-22 2003-3-1 2003-3-8 2003-3-15 2003-3-22 2003-3-29 2003-4-5 2003-4-12 2003-4-19 2003-4-26 2003-5-3 2003-5-10 2003-5-17 2003-5-24 Date Case TotalTotalBJBJGDGD Duration: Guangdong:long duration Beijing: fast rising,fast declining The first case Peak: Guangdong:the first 20 days of

9、 Feb.2003; Other provinces:12 weeks 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人群分布 年龄分布特点年龄分布特点 各年龄组都有发病各年龄组都有发病 儿童低发儿童低发发病数、发病率均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病数、发病率均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全国报告临床诊断病例主要全国报告临床诊断病例主要集中在集中在15-59岁年龄组,占岁年龄组,占85.29 中青年发病构成多中青年发病构成多 老年人发病数少,但发病率并不低老年人发病数少,但发病率并不低 人群分布人群分布 职业分布特点职业分布特点 全国报告临床诊断病例中:全国报告临床诊断病例中: 医务医务人员人员996例,约占例,约占18.8%,居第

10、一位,居第一位 其他主要职业依次为离退人员其他主要职业依次为离退人员(10.44%)、工人、工人(8.95%)、公务人员、公务人员(8.85%)、家务及待业人员、家务及待业人员 (8.46%)、学生、学生(8.21%) 0.260.89 1.692.1 5.93 8.05 57.57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农 民学 生商 业 人 员家 务 待 业干 部 职 员离 退 人 员医 务 人 员 职 业 发 病 率 ( 1/100万 ) SARS病例的职业别发病率(病例的职业别发病率(1/1001/100万)万) 传染源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症状期患者主要传染源:症状期患者 症状

11、明显的患者传染性较强症状明显的患者传染性较强 持续高热、频繁咳嗽、呼吸困难、出现持续高热、频繁咳嗽、呼吸困难、出现ARDS时时 极少数刚出现症状时即有传染性极少数刚出现症状时即有传染性 退热后传染性迅速下降退热后传染性迅速下降 未发现潜伏期和恢复期病例具有传染性未发现潜伏期和恢复期病例具有传染性 人类最初感染来源:可能为动物人类最初感染来源:可能为动物 某些携带或感染某些携带或感染SARS冠状病毒的动物冠状病毒的动物 传染性分析传染性分析 SARS的传染性有多大?的传染性有多大? SARS病毒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的能力病毒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的能力传染性有限传染性有限 一定的条件下,传染性较强

12、一定的条件下,传染性较强 几种传染病的基本传染指数几种传染病的基本传染指数 每例病人平均能传染的人数每例病人平均能传染的人数 传染性分析传染性分析 宏观的分析宏观的分析 医务人员发病多,但其家人发病少医务人员发病多,但其家人发病少 广东的学校未停课,未发生暴发广东的学校未停课,未发生暴发 晨检,早隔离;晨检,早隔离;5959所学校共所学校共8787人发病人发病 (大(大1919,中,中1717,小,小1818,幼,幼5 5) 少见公共场所爆发少见公共场所爆发 n 微观的分析微观的分析 传播链分析传播链分析(CFETP) 仅与患者在其潜伏期接触,未见发病仅与患者在其潜伏期接触,未见发病 与症状期

13、患者接触发病与症状期患者接触发病 接触时间接触时间事件事件(1)(1)事件事件(2)(2)合计合计罹患率罹患率 潜伏期潜伏期0/1140/820/1960 症状期症状期41/16132/13873/29924.4 传播力分析传播力分析 超级传播现象超级传播现象( (“毒王毒王”、“超级传播者超级传播者”) 患者患者 密闭场所密切接触密闭场所密切接触 缺乏有效防护缺乏有效防护 毒力特强毒株?毒力特强毒株? 流行早期,措施不到位,容易出现超级传播流行早期,措施不到位,容易出现超级传播 中后期,则较少或无中后期,则较少或无 动物源性分析动物源性分析 动物源性?动物源性? 广东早期病例部分为厨师广东早

14、期病例部分为厨师 销售销售野生动物人员抗体阳性率野生动物人员抗体阳性率13;销售果子狸者;销售果子狸者72 (16/22);销售山猪者;销售山猪者57(16/28).健康人健康人2.1% 动物中分离到病毒动物中分离到病毒 病毒在人与人之间循环后,病毒在人与人之间循环后, 再回到或转入新宿主,病毒的保存?再回到或转入新宿主,病毒的保存?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 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最主要传播方式最主要传播方式 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传播, ,被高度怀疑的传播方式被高度怀疑的传播方式 严重流行疫区的医院和个别社区爆发严重流行疫区的医院和个别社区爆发 封闭空间:飞机、电梯封闭空间:飞机、电

15、梯 手接触传播手接触传播 分泌物或污染物,分泌物或污染物,但难以证实进入人体的途径但难以证实进入人体的途径 肠道传播肠道传播 有怀疑的线索,但尚未证实,不能排除有怀疑的线索,但尚未证实,不能排除 其它途径:均无证据其它途径:均无证据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但不均衡普遍易感,但不均衡 各年龄组都有发病、青壮年高发各年龄组都有发病、青壮年高发 相同条件下老人和慢性病患者更易感相同条件下老人和慢性病患者更易感 儿童相对不敏感。儿童相对不敏感。 病后获得较持久免疫力(特异病后获得较持久免疫力(特异IgG抗体)抗体) 流行后很难形成免疫屏障流行后很难形成免疫屏障 症状期患者的

16、密切接触者症状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和亲友等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和亲友等 接触次数、时间、环境、防护措施接触次数、时间、环境、防护措施 其他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其他人员,在一定条件下 从事从事SARS-CoV相关实验室操作相关实验室操作 从事果子狸等野生动物饲养销售者从事果子狸等野生动物饲养销售者 ? 高危险人群高危险人群 三、临床特征三、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潜伏期潜伏期 2 2周之内,一般周之内,一般2 21010天天 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症状与体征 急性起病急性起病 三类症状三类症状 发热及相关症状发热及相关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 其他,如消化道症状其他,如消化道

17、症状 临床经过临床经过 早期,病初的早期,病初的1-71-7天天 进展期,病程的进展期,病程的8-148-14天天 恢复期,进展期过后,恢复期,进展期过后,2 2周左右的恢复周左右的恢复 三类症状三类症状 发热及相关症状发热及相关症状 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 T38,持续高热持续高热 可伴畏寒、肌肉可伴畏寒、肌肉/ /关节酸痛、头痛、乏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 药物对发热的影响药物对发热的影响 早期,退热药可有效早期,退热药可有效 进展期,退热药通常难以控制高热进展期,退热药通常难以控制高热 糖皮质激素可对热型造成干扰糖皮质激素可对热型造成干扰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

18、 咳嗽,无痰或少痰,少数有咽痛咳嗽,无痰或少痰,少数有咽痛 可有胸闷,严重者呼吸加速、气促、甚至呼吸窘迫可有胸闷,严重者呼吸加速、气促、甚至呼吸窘迫 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多见于发病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多见于发病6 61212天后天后 常无呼吸道卡他症状常无呼吸道卡他症状 其他症状其他症状 消化道症状: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腹泻、恶心、呕吐等 肺部体征肺部体征 常不明显,部分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常不明显,部分可闻及少许湿罗音 病情严重者可有肺实变体征病情严重者可有肺实变体征 偶有少量胸腔积液的体征偶有少量胸腔积液的体征 临床经过临床经过 早期(病初早期(病初1 17 7天)天) 起病急,多以发热

19、为首发症状,起病急,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T T3838 半数以上伴有头痛、关节肌肉酸痛、乏力症状半数以上伴有头痛、关节肌肉酸痛、乏力症状 部分出现干咳、胸痛、腹泻等症状部分出现干咳、胸痛、腹泻等症状 少有呼吸道卡他症状少有呼吸道卡他症状 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湿罗音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湿罗音 胸片肺部阴影在发病第胸片肺部阴影在发病第2 2天即可出现天即可出现, ,平均平均4 4天天 9595以上以上7 7天以内出现肺部影像改变天以内出现肺部影像改变 进展期(进展期(8 81414天,个别更长)天,个别更长) 发热及感染中毒症状持续存在发热及感染中毒症状持续存在 肺部病

20、变进行性加重肺部病变进行性加重 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明显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明显 X X线胸片检查线胸片检查 肺部阴影进展迅速,肺部阴影进展迅速, 且常为多叶病变且常为多叶病变 部分患者出现部分患者出现ARDS而危及生命而危及生命 1020 恢复期(进展期后)恢复期(进展期后) 体温逐渐下降,临床症状逐渐缓解体温逐渐下降,临床症状逐渐缓解 肺部病变开始吸收肺部病变开始吸收 多数患者经多数患者经2 2周左右恢复即可达到出院标准周左右恢复即可达到出院标准 肺部阴影吸收需要较长时间肺部阴影吸收需要较长时间 但大多可在出院后但大多可在出院后2 23 3月内逐渐恢复月内逐渐恢

21、复 少数重症患者少数重症患者 可在相当长时间内遗留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可在相当长时间内遗留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和肺弥散功能下降和肺弥散功能下降 肺部影像学检查肺部影像学检查 X X线和线和CTCT基本影像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像和基本影像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像和 肺实变影像肺实变影像 临床综合诊断的主要组成部分临床综合诊断的主要组成部分 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 病变初期病变初期 肺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片状、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少数为肺实变影,少数为肺实变影 阴影常为多发和阴影常为多发和/ /或双侧改变,呈进展趋势或双侧改变,呈进展趋势 部分病例进展迅

22、速,很快融合成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进展迅速,很快融合成大片状阴影 注意注意 早期早期X X线胸片阴性,尚需每线胸片阴性,尚需每1 12 2天动态复查天动态复查 必须定期进行胸部必须定期进行胸部X X线检查,观察肺部病变动态变化线检查,观察肺部病变动态变化 胸部胸部CTCT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轻微病变或与心影和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轻微病变或与心影和/ /或大血管影重合或大血管影重合 的病变。的病变。 Patient 1 (55/M) 3/8/2003 08/03/200310/03/200313/03/2003 2/25-262/213/63/83/9 Intubation 3/10 ARDS,

23、PCV 3/213/15 Open lung biopsy 3/18 NTUH Extubation 36 40 38 39 37 oC CXR, PaO2 improvement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常规 多数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多数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 部分白细胞计数减低部分白细胞计数减低 大多数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减少,呈逐步减低趋势,并有细胞形态变化大多数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减少,呈逐步减低趋势,并有细胞形态变化 特异性检测方法特异性检测方法 病毒病毒RNA,病毒分离,病毒分离 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抗原N N蛋白蛋白 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抗体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 标本标本 咽拭子和

24、鼻咽拭子咽拭子和鼻咽拭子 下呼吸道分泌物下呼吸道分泌物 四、诊断标准四、诊断标准 病例的分类及诊断标准病例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医学观察病例医学观察病例 无无SARS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但近但近2周内曾与周内曾与SARS患者或疑似病人接触者患者或疑似病人接触者 应接受医学观察。应接受医学观察。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缺乏明确流行病学依据缺乏明确流行病学依据 具备其他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支持证据;具备其他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支持证据; 需进一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访,并安排病原学检查以求印证;需进一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访,并安排病原学检查以求印证; 有流行病学证据,有临床症状有流行病学证据,有临床症状 但尚无但尚无

25、肺部肺部X线变化者,也列为疑似病例线变化者,也列为疑似病例 对此类病例应动态复查对此类病例应动态复查X线胸片和胸部线胸片和胸部CT 一旦肺部病变出现,排除其它疾病,可以一旦肺部病变出现,排除其它疾病,可以做出临床诊断。做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 有有SARS流行病学依据流行病学依据 相应临床表现和肺部相应临床表现和肺部X线影像改变线影像改变 并能排除其它疾病诊断者并能排除其它疾病诊断者 可以作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诊断可以作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诊断 确诊病例确诊病例 在临床诊断病例的基础上在临床诊断病例的基础上 若分泌物若分泌物SARS-CoV RNA检测阳性检测阳性 或血

26、清(血浆)或血清(血浆)SARS-CoV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抗原N蛋白检测阳性蛋白检测阳性 或血清或血清SARS-CoV抗体阳转抗体阳转 或抗体滴度升高或抗体滴度升高4倍,则可作出倍,则可作出确定诊断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SARS诊断,在相当程度上属于排除性诊断诊断,在相当程度上属于排除性诊断 流行性感冒、人禽流感、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人禽流感、普通感冒 细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细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 其它病毒性肺炎,如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其它病毒性肺炎,如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艾滋病等免疫缺乏或抑制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肺炎艾滋

27、病等免疫缺乏或抑制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肺炎 其他其他 五、治疗五、治疗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 以对症支持治疗和针对并发症治疗为主以对症支持治疗和针对并发症治疗为主 尽量避免尽量避免多种药物长期、大剂量联合应用多种药物长期、大剂量联合应用 如抗生素、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等如抗生素、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等 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发热超过发热超过38.538.5者,或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降温毯者,或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

28、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降温毯 等物理降温措施。等物理降温措施。 咳嗽、咳痰者,腹泻患者,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者,给予相应治疗处理咳嗽、咳痰者,腹泻患者,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者,给予相应治疗处理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 一般治疗、病情监测、对症治疗一般治疗、病情监测、对症治疗 具备以下指征之一者即可应用具备以下指征之一者即可应用 有严重中毒症状,高热有严重中毒症状,高热3日不退日不退 肺部阴影进展迅速(肺部阴影进展迅速(48小时内进展超过小时内进展超过50) 有急性肺损伤或出现有急性肺损伤或出现ARDS。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成人推荐剂量相当于甲泼成人推荐剂量相当于甲

29、泼尼龙尼龙24mg/(kg.d) 具体剂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而定具体剂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而定 开始使用时宜静脉给药,临床表现改善或胸片出现吸收时应及时减量、开始使用时宜静脉给药,临床表现改善或胸片出现吸收时应及时减量、 停用停用 一般每一般每3 35 5天减量天减量1/31/3,通常静脉给药,通常静脉给药1 12 2周后改为口服泼尼松或泼尼周后改为口服泼尼松或泼尼 松龙,一般不超过松龙,一般不超过4 4周周 注意注意 不宜过大剂量或过长疗程不宜过大剂量或过长疗程 应同时应用制酸剂和胃粘膜保护剂应同时应用制酸剂和胃粘膜保护剂 还应警惕骨缺血性改变和继发感染还应警惕骨缺血性改变和继发感染 细菌或

30、真菌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 原已稳定的结核病灶的复发和扩散原已稳定的结核病灶的复发和扩散 抗菌药应用目的抗菌药应用目的 对疑似患者的试验治疗,以帮助鉴别诊断;对疑似患者的试验治疗,以帮助鉴别诊断; 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致病原为肺炎链球菌、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致病原为肺炎链球菌、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 诊断不清时可选用喹诺酮类或诊断不清时可选用喹诺酮类或- -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试验治疗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试验治疗 用于治疗和控制继发细菌、真菌感染用于治疗和控制继发细菌、真菌感染 继发感染的致病原包括革兰阴性杆菌、耐药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及结核分枝杆菌继发感染的致病原

31、包括革兰阴性杆菌、耐药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及结核分枝杆菌 继发其它感染时选用针对性药物继发其它感染时选用针对性药物 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的使用 抗病毒药抗病毒药 目前尚未发现特异性药物目前尚未发现特异性药物 可试用蛋白酶抑制剂类药物,可试用蛋白酶抑制剂类药物, 不推荐常规使用不推荐常规使用 胸腺肽、干扰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胸腺肽、干扰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 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对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对SARSSARS的疗效尚未肯定的疗效尚未肯定 对诊断明确的危重患者对诊断明确的危重患者 可在严密监视下试用康复期血清可在严密监视下试用康复期血清 临床疗效尚未被证实,临床疗效尚未被证实, 抗病毒、增强免

32、疫功能药物的应用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药物的应用 鼻导管吸氧鼻导管吸氧 面罩吸氧面罩吸氧 机械通气机械通气 重症患者出现呼衰、一般治疗效果不佳者重症患者出现呼衰、一般治疗效果不佳者 可选择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可选择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 应注意应注意 加强治疗期间的护理监测加强治疗期间的护理监测 严格、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严格、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氧疗及机械通气治疗氧疗及机械通气治疗 SARS属中医学瘟疫、热病范畴属中医学瘟疫、热病范畴 病理机理病理机理 邪毒壅肺、湿痰瘀阻、邪毒壅肺、湿痰瘀阻、 肺气郁闭、气阴亏虚肺气郁闭、气阴亏虚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 早治疗、重祛邪早治疗、重祛邪 早扶正、防传变早扶正、

33、防传变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 对疑似病例对疑似病例 合理安排收住条件合理安排收住条件 减少患者担心院内交叉感染的压力减少患者担心院内交叉感染的压力 对确诊病例对确诊病例 加强关心与解释加强关心与解释 引导患者对本病的自限性和可治愈性的认识引导患者对本病的自限性和可治愈性的认识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 SARS的预后的预后 多数病人完全康复多数病人完全康复 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 重症患者、患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重症患者、患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5050岁以上年龄组的患岁以上年龄组的患 者者 部分患者出院后留有不同程度肺纤维化部分患者出院后留有不同程度肺纤维化 六、预防六、预防 加

34、强疫情监测加强疫情监测 早发现、早报告早发现、早报告 做好传染源管理做好传染源管理 早隔离、早治疗早隔离、早治疗 就地隔离、就地治疗就地隔离、就地治疗 病人隔离期:隔离至体温恢复正常、病情显著改善后病人隔离期:隔离至体温恢复正常、病情显著改善后7 7天天 医学观察者:在末次接触后隔离观察医学观察者:在末次接触后隔离观察1414天天 预防和控制医院内传播预防和控制医院内传播 综合性防控措施综合性防控措施 七、留给我们的启示七、留给我们的启示 SARS给我们的启示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 多!多!” (

35、恩格斯)(恩格斯) SARS给我们的启示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启示1 1:应对新发传染病,传统的公共卫生手段仍然有效应对新发传染病,传统的公共卫生手段仍然有效 在缺少有效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百年传统的流行病学手段(切断流行过程三环节)对于控制在缺少有效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百年传统的流行病学手段(切断流行过程三环节)对于控制SARS依然有效依然有效 唤起了各界对唤起了各界对现场流行病学现场流行病学(Field Epidemiology)的再度重视的再度重视 SARS给我们的启示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启示2 2:制定和运用公共卫生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是战胜疫病的有力保障制定和运用公共卫生的法律法规,

36、坚持依法行政,是战胜疫病的有力保障 全国抗击全国抗击SARS成功的八大经验之一成功的八大经验之一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修订修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应急条例出台出台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进入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制的法制完善法律保障体系,进入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制的法制 化轨道化轨道 SARS给我们的启示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启示3:面对传染病的挑战,需要全球卫生协作,实现信息共享面对传染病的挑战,需要全球卫生协作,实现信息共享 20世纪世纪80年代,用年代,用2年的时间才找出年的时间才找出HIV是是AIDS的病因的病因 2003年,年,WHO建立了全球实验室合作网

37、络(建立了全球实验室合作网络(10个国家,个国家,13 个实验室),个实验室),2周内识别出周内识别出SARS病毒,并在随后的病毒,并在随后的2周内完周内完 成了病毒的基因测序工作。成了病毒的基因测序工作。 SARS给我们的启示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启示4:需要明确和强化政府对公共卫生的责任需要明确和强化政府对公共卫生的责任 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正外部效应)正外部效应) 公共卫生是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干预公共卫生是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干预 SARS造成的损失是造成的损失是80年代以来政府长期忽视公共卫生事年代以来

38、政府长期忽视公共卫生事 业的惩罚业的惩罚 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卫的投入,购买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卫的投入,购买基本的公共卫生服 务,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务,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SARS给我们的启示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启示5:需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SARS暴露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五大缺陷:暴露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五大缺陷: 缺乏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缺乏有效应急预案,缺乏健全的疫情信缺乏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缺乏有效应急预案,缺乏健全的疫情信 息报告网络,应急医疗救治能力不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薄弱息报告网络,应急医疗救治能力不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薄弱 公共卫生

39、定义公共卫生定义(Winslow, 1920) 一门通过有组织的社区活动来预防疾一门通过有组织的社区活动来预防疾 病、延长生命和促进心理和躯体健康病、延长生命和促进心理和躯体健康, ,并能发挥更大潜能的科学和艺并能发挥更大潜能的科学和艺 术术, ,工作范围包括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进行个体健康教育、组织工作范围包括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进行个体健康教育、组织 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发展社会体制发展社会体制, ,保证每个人都保证每个人都 享有足以维持健康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其健康地出生和长寿享有足以维持健康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其健康地出生和长寿 SARS给

40、我们的启示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启示6:需要完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需要完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 SARS流行早期,政府反应:封锁信息、准备不足,疲于应流行早期,政府反应:封锁信息、准备不足,疲于应 付,缺乏应对,陷于被动付,缺乏应对,陷于被动 科学的危机管理理念科学的危机管理理念 “危中之机危中之机” ,危机,危机 契机契机 转机转机 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危机管理机制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危机管理机制 SARS给我们的启示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启示7:形成循证公共卫生形成循证公共卫生(Evidence-based Public Health, EBPH)理念,实

41、现公共卫理念,实现公共卫 生决策的科学化生决策的科学化 EBPH定义定义: :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一系列科学推理方法,包括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一系列科学推理方法,包括 系统化的数据和信息体系以及项目计划模型,来形成、实施系统化的数据和信息体系以及项目计划模型,来形成、实施 和评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政策,目的是利用最佳科学证据和评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政策,目的是利用最佳科学证据 来制定卫生决策,解决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来制定卫生决策,解决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 从拍脑袋决策到证据决策从拍脑袋决策到证据决策 SARS给我们的启示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启示8:国家和社会安全问题趋向于多元化,应重视非传统安

42、全问题的预防和处理国家和社会安全问题趋向于多元化,应重视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公共卫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是与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经济安全一样重要的是与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经济安全一样重要的 国家安全国家安全 生物恐怖出现不是有或无,而是早与晚的问题生物恐怖出现不是有或无,而是早与晚的问题 非传统安全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是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 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具有隐蔽性、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具有隐蔽性、 突发性、不确定性、复杂多样性和跨国性全球性特点。突发性、不确定性、复杂多样性和跨国

43、性全球性特点。 SARS给我们的启示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启示9: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保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保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必须重新审视必须重新审视“发展发展”的本质,发展决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的本质,发展决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 和和GDP增长增长 投资人民的健康,保持宏观经济与卫生的协调发展投资人民的健康,保持宏观经济与卫生的协调发展 1965-1997年,年,1/3的亚洲经济增长是从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中的亚洲经济增长是从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中 获得的获得的(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 SARS给我们的启示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启示10:坚持坚持“五大统筹五大统筹”

44、原则,实现公共卫生的科学发展原则,实现公共卫生的科学发展 统筹医疗与预防保健统筹医疗与预防保健 统筹区域和城乡公共卫生发展统筹区域和城乡公共卫生发展 统筹常住与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统筹常住与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 统筹传染病与非传染病防治统筹传染病与非传染病防治 统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置统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置 结束语结束语 最后希望中国公共卫生的未来能够摆脱这样的最后希望中国公共卫生的未来能够摆脱这样的 困境困境: : “公共卫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其成功的牺牲品,由于没有任何公共卫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其成功的牺牲品,由于没有任何 依据来证实疾病被预防和流行被控制后的收益,因此在

45、正常依据来证实疾病被预防和流行被控制后的收益,因此在正常 状态下,公共卫生被媒体和政府所忽视。他们认为不会出什状态下,公共卫生被媒体和政府所忽视。他们认为不会出什 么事。公共卫生一直被忽视,在发生重大灾难后,他们意识么事。公共卫生一直被忽视,在发生重大灾难后,他们意识 到应该加强公共卫生,但当疾病从记忆中消退后,公共卫生到应该加强公共卫生,但当疾病从记忆中消退后,公共卫生 又重新从其脑海中消失又重新从其脑海中消失。” 病原学病原学 SARS冠状病毒冠状病毒(SARS-CoV) 单股正链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 直径直径80-140nm,外周有钉突样冠状突起,外周有钉突样冠状突起 2003年年3月香港大学科学家率先宣布从患者鼻咽标本中分离培养得到月香港大学科学家率先宣布从患者鼻咽标本中分离培养得到SARS病毒病毒 全球疫情概况全球疫情概况 WHO网站网站(2004年年4月月21):2002.11.12003.7.31全球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