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_第1页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_第2页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_第3页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_第4页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回扣基础要点回扣基础要点 一、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一、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1.有着平行的关系是:有着平行的关系是: 和和 。 2.2.原因原因 (1 1) 和和 第第1717讲讲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 必备知识梳理必备知识梳理 基因的行为基因的行为减数分裂过减数分裂过 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基因基因染色体染色体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2 2)基因)基因( (即等位基因即等位基因) )在体细胞中是在体细胞中是 存在存在 的,其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而染色的,其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而染色

2、体体( (即同源染色体即同源染色体) )也也 存在,同样是一条来自存在,同样是一条来自 ,另一条来自,另一条来自 。 (3 3)在形成配子时,)在形成配子时, 互相分离,分别进互相分离,分别进 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每个配子中只含成对基因中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每个配子中只含成对基因中 的的 ;同样,在减数分裂时,;同样,在减数分裂时, 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每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每 个配子也只含同源染色体中的个配子也只含同源染色体中的 。 (4 4)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 ,非同源,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地进入配子

3、;同样,地进入配子;同样, ( (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也是随机地进入配子。也是随机地进入配子。 成对成对 成对成对 母方母方父方父方 等位基因等位基因 一个一个同源染色体的两条同源染色体的两条 染色体染色体 一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 彼此分离彼此分离 自由组合自由组合 不同对的染色体不同对的染色体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二、两大定律的解释二、两大定律的解释 若将孟德尔两大定律中遗传因子若将孟德尔两大定律中遗传因子( (基因基因) )的行为换的行为换 成染色体同样符合,即等位基因分离的行为是因成染色体同样符合,即等位基因分离的行为是因 为为 分离而造成的;而自由组合定律中分离而造成的;而

4、自由组合定律中 非等位基因的组合形成也是非等位基因的组合形成也是 造成的,进一步说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造成的,进一步说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想一想想一想 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染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染 色体片段交换能导致基因重组吗?色体片段交换能导致基因重组吗? 提示提示 不是基因重组,而是易位。不是基因重组,而是易位。 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三、染色体组型三、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组型又称染色体组型又称 ,是指将某种生物体,是指将某种生物体 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 进行进行 、 和和 所

5、构成的图像。所构成的图像。 四、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四、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1.1.染色体分类:一类是染色体分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另一类是 。 2.2.性别决定的主要类型:性别决定的主要类型: 型和型和 型。型。 性染色体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常染色体 XYXYZWZW 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核型 大小和形态特征大小和形态特征 配对配对 分组分组 排列排列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五、伴性遗传五、伴性遗传 1.1.伴性遗传的证据伴性遗传的证据 (1 1)伴性遗传是指人们将)伴性遗传是指人们将 的遗传的遗传 方式。方式。 (2 2)摩尔根实验:自然界野生果蝇的眼色是)摩尔根实验:自然界野生果蝇的眼色是

6、色的,偶然发现了一只色的,偶然发现了一只 眼雄果蝇,他就用这只眼雄果蝇,他就用这只 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交配。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交配。F F1 1无论雌雄都是无论雌雄都是 眼,再让眼,再让F F1 1的雌雄果蝇互交得到的雌雄果蝇互交得到F F2 2,在,在F F2 2中红中红 眼与白眼的分离比为眼与白眼的分离比为 ,白眼果蝇都是雄性。,白眼果蝇都是雄性。 (3 3) 摩尔根假定:白眼基因摩尔根假定:白眼基因(w)(w)是是 基因,基因, 它位于它位于 上,而上,而 上没有它的等位上没有它的等位 基因。基因。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位于性染色体上的 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基因所控制的

7、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 红红 白白 红红 31 31 隐性隐性 X X染色体染色体 Y Y染色体染色体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2.2.伴性遗传伴性遗传 (1 1)伴)伴X X隐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病 实例:实例: 病、人类病、人类 色盲症、果蝇的白色盲症、果蝇的白 眼遗传。眼遗传。 特点:特点: ;患者中男;患者中男 女女 。 (2 2)伴)伴X X显性遗传显性遗传 实例:实例: 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特点:特点: ;患者中女;患者中女 男男 。 (3 3)伴)伴Y Y遗传遗传 实例:人类实例:人类 多毛症。多毛症。 特点:致病基因只位于特点:致病基因只位于 染色体上

8、,无染色体上,无 之分;患者全为之分;患者全为 ,女性全,女性全 ;致病基因;致病基因 遗传。遗传。 血友血友红绿红绿 隔代交叉遗传隔代交叉遗传多多少少 抗维生素抗维生素D D 连续遗传连续遗传多多少少 外耳道外耳道 Y Y显隐性显隐性 男性男性正常正常 限雄限雄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如图所示。该病受一对基因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如图所示。该病受一对基因 控制,设显性基因为控制,设显性基因为A A,隐性基因为,隐性基因为a a。请分析回答:。请分析回答: (阴影为患者)(阴影为患者) (1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染色体上 性遗性遗 传

9、。传。 (2 2)2 2和和4 4的基因型分别是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和 。 (3 3)4 4和和5 5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常常显显 aaaaAaAa 3/83/8 练一练练一练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构建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1.1.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 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2.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 的平行关系。的平行关系。 说明:图中表示的是一对染色体,其中说明:图中表示的是一对染色体,其中

10、 一条染色体来自母本,另一条来自父本。它们都一条染色体来自母本,另一条来自父本。它们都 含有相同的基因,而且这些基因都按照相同的顺含有相同的基因,而且这些基因都按照相同的顺 序从染色体的一端排到另一端。在一对染色体上序从染色体的一端排到另一端。在一对染色体上 同一位置的基因都相同,这些基因与染色体呈现同一位置的基因都相同,这些基因与染色体呈现 出明显的平行关系出明显的平行关系 高频考点突破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考点一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3.3.方法:类比推理法,即借助已知的事实及事物间方法:类比推理法,即借助已知的事实及事物间 的联系推理得出假说。的联系推

11、理得出假说。 深化拓展深化拓展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含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含 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前者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前者DNADNA位于染色位于染色 体上,复制前每条染色体有体上,复制前每条染色体有1 1个个DNADNA分子,复制后每分子,复制后每 条染色体有条染色体有2 2个个DNADNA分子,而后者分子,而后者DNADNA是裸露的。每是裸露的。每 个个DNADNA分子上含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

12、上呈线分子上含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 性排列。性排列。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对位训练对位训练 1.1.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 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e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C.C.形成配子时基因形成配子时基因A A、a a与与B B、b b间自由组合间自由组合 D.D.只考虑只考虑3 3、4 4与与7 7、8 8

13、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 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 D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2.2.(20102010晋江四校联考)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晋江四校联考)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 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 ) 1866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1903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 “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 1910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年摩尔根进行果蝇

14、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 于染色体上于染色体上 A.A.假说假说演绎法演绎法 假说假说演绎法演绎法 类比推理类比推理 B.B.假说假说演绎法演绎法 类比推理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类比推理 C.C.假说假说演绎法演绎法 类比推理类比推理 假说假说演绎法演绎法 D.D.类比推理类比推理 假说假说演绎法演绎法 类比推理类比推理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解析解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假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假说演绎法;萨演绎法;萨 顿提出假说顿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为类比推理的方为类比推理的方 法;而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也是假说法;而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也是假说演绎演绎 法。法。 答

15、案答案 C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1.1.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核型) )的理解的理解 (1 1)概念:将某种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概念:将某种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 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 构成的图像。构成的图像。 (2 2)步骤:显微摄影)步骤:显微摄影测量测量剪贴剪贴配对、分配对、分 组和排列组和排列图像。图像。 (3 3)用途:根据种的特异性来判断生物的亲缘)用途:根据种的特异性来判断生物的亲缘 关系和遗传病的诊断。关系和遗传病的诊断。 考点二考点二 染色体组型、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染色体组型、性染色体

16、和性别决定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2. 2.性别决定性别决定 (1 1)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2 2)通常由性染色体决定。(也有例外)通常由性染色体决定。(也有例外) 雌雄同株雌雄同株( (植物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同株) )的生物的生物 无性别决定。无性别决定。 植物一般雌雄同株,但也有雌雄异株的,如杨植物一般雌雄同株,但也有雌雄异株的,如杨 树、柳树、银杏、大麻、女娄菜等,雌雄异株的树、柳树、银杏、大麻、女娄菜等,雌雄异株的 生物存在性别决定。生物存在性别决定。 性别决定的时间:受精作用时。性别决定的时间:受精作用时。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第17讲遗传

17、染色体学说 3.3.性别决定的相关问题性别决定的相关问题 (1 1)雌雄异体的生物才有性别。)雌雄异体的生物才有性别。 (2 2)性别决定的方式有多种,但最主要的是性)性别决定的方式有多种,但最主要的是性 染色体决定。染色体决定。 (3 3)X X、Y Y也是同源染色体。也是同源染色体。X X与与Y Y虽然形状、大虽然形状、大 小不相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小不相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 X、Y Y的行为与同的行为与同 源染色体一样,要经历联会、四分体和分离的过源染色体一样,要经历联会、四分体和分离的过 程,因此程,因此X X、Y 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4 4)XYXY型和型

18、和ZWZW型都是指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型都是指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 不是指基因,也不是指决定性别的基因型。不是指基因,也不是指决定性别的基因型。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课外延伸课外延伸 染色体的倍数决定性别染色体的倍数决定性别 在膜翅目昆虫中的蚂蚁、蜜蜂、黄蜂和小蜂等,其在膜翅目昆虫中的蚂蚁、蜜蜂、黄蜂和小蜂等,其 性别与染色体的倍数有关,雄性为单倍体,雌性为性别与染色体的倍数有关,雄性为单倍体,雌性为 二倍体。如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成的,二倍体。如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成的, 因而具有单倍体的染色体数因而具有单倍体的染色体数(n=16)(n=16)。蜂王和工蜂是。蜂王和工

19、蜂是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具有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具有二倍体的染色体数 (2n=32)(2n=32)。性别决定过程的图解如下:。性别决定过程的图解如下: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对位训练对位训练 3.3.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X 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 是是 ( ) A.A.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 X染色体染色体 B.B.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X X染色体染色体 C.XC.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D.D.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 X染色体染色体 解析解析 常

20、见的动物(包括黑猩猩),其性别决定常见的动物(包括黑猩猩),其性别决定 大都为大都为XYXY型,即雄性有型,即雄性有XYXY两条异型性染色体,雌两条异型性染色体,雌 性有两条相同的性有两条相同的X X性染色体。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体细胞中性染色体 成对存在,在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性细胞中成单存成对存在,在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性细胞中成单存 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与性别有关,有的与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与性别有关,有的与 性别决定无关。如人的性别决定无关。如人的X 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 血友病基因等。血友病基因等。 C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4.4.某人染色体组成为某人

21、染色体组成为44+XYY44+XYY,该病人可能是由于亲,该病人可能是由于亲 代产生配子时,什么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代产生配子时,什么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 色体移向同一侧所致色体移向同一侧所致 ( ) A.A.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B.B.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C.C.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D.D.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解析解析 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Y44+XYY,可以推知精,可以推知精 子的染色体组成为子的染色体组成为22+YY22+YY,卵细胞是,卵细胞是22+X22+X,产生,产生 染色体组成为染色体组成为22+YY22+YY的精子,是由

22、于次级精母细的精子,是由于次级精母细 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 侧所致。侧所致。 A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1.1.伴性遗传的例证: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伴性遗传的例证: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 (1 1)果蝇作为遗传实验的材料的优点:体小、)果蝇作为遗传实验的材料的优点:体小、 繁殖快、生育能力强、容易饲养等优点。繁殖快、生育能力强、容易饲养等优点。 (2 2)实验现象及解释)实验现象及解释 考点三考点三 伴性遗传伴性遗传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摩尔根假定:控制白眼的基因摩尔根假定:控制白眼的基因( (用用w w表示表示) )

23、在在X X染色染色 体上,而体上,而Y Y染色体不含它的等位基因。染色体不含它的等位基因。 摩尔根的实验结果与他的理论预期结果完全相摩尔根的实验结果与他的理论预期结果完全相 符,这表明果蝇的白眼性状遗传确实与性别有符,这表明果蝇的白眼性状遗传确实与性别有 关,而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确实位于性染色体关,而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确实位于性染色体 上。上。 2.2.人类的伴性遗传和规律人类的伴性遗传和规律 (1 1)伴)伴X X隐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病 实例:血友病、人类红绿色盲症、果蝇的白眼实例:血友病、人类红绿色盲症、果蝇的白眼 遗传。遗传。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特点:特点:a.a.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

24、象。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b.b.患者中男多女少。患者中男多女少。 c.c.女患者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患者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女 病,父子病病,父子病”。 d.d.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男 正,母女正正,母女正”。 e.e.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至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至 少为携带者。少为携带者。 典型系谱图典型系谱图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2)(2)伴伴X X显性遗传显性遗传 实例:抗维生素实例:抗维生素D 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特点:特点:a.a.具有连续遗传现象。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25、 b.b.患者中女多男少。患者中女多男少。 c.c.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男病, 母女病母女病”。 d.d.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女正, 父子正父子正”。 e.e.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 一方患病。一方患病。 典型系谱图典型系谱图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3 3)伴)伴Y Y遗传遗传 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特点:特点:a.a.致病基因只位于致病基因只位于Y 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染色体上,无显隐性 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患

26、者全为男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患者全为男性, 女性全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简记为女性全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简记为“男全病,男全病, 女全正女全正”。 b.b.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 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简记为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简记为“父传子,子父传子,子 传孙传孙”。 典型系谱图典型系谱图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思维误区警示思维误区警示 易错清单易错清单 患病概率的计算患病概率的计算 1.1.概率求解范围的确认概率求解范围的确认 (1)(1)在所有后代中求某种病的概率:不考虑性在所有后代中求某种病的概率

27、:不考虑性 别,凡其后代都属求解范围。别,凡其后代都属求解范围。 (2)(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某种病的概率:避开另一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某种病的概率:避开另一 性别,只求所在性别中的概率。性别,只求所在性别中的概率。 (3)(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性别本身也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性别本身也 属求解范围,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概率属求解范围,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概率(1/2)(1/2)列列 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解题思路探究解题思路探究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2. 2.用集合论的方法解决两种病的患病概率问题用集合论的方法解决两种病的患病概率问题 当两种

28、遗传病,当两种遗传病,( (甲病和乙病甲病和乙病) )之间具有之间具有“自由组合自由组合” 关系时,可用图解法来计算患病概率。首先根据题关系时,可用图解法来计算患病概率。首先根据题 意求出患一种病的概率意求出患一种病的概率( (患甲病或患乙病的概率患甲病或患乙病的概率) ), 再根据乘法定理计算:再根据乘法定理计算: 两病兼患概率两病兼患概率= =患甲病概率患甲病概率患乙病概率;患乙病概率; 只患甲病概率只患甲病概率= =患甲病概率两病兼患概率;患甲病概率两病兼患概率; 只患乙病概率只患乙病概率= =患乙病概率患乙病概率- -两病兼患概率;两病兼患概率;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只患一种病概率

29、只患一种病概率= =只患甲病概率只患甲病概率+ +只患乙病概率;只患乙病概率; 患病概率患病概率= =患甲病概率患甲病概率+ +患乙病概率患乙病概率- -两病兼患概率;两病兼患概率; 正常概率正常概率=(1=(1患甲病概率患甲病概率) )(1(1患乙病概率患乙病概率) )或或 1 1患病概率。患病概率。 错因分析错因分析 一是对基因型的可能性考虑不全面,遗漏一是对基因型的可能性考虑不全面,遗漏 其中某一种或者几种基因型出现的概率,都会导致其中某一种或者几种基因型出现的概率,都会导致 最后计算的结果错误。二是对后代的概率进行计算最后计算的结果错误。二是对后代的概率进行计算 时没有注意后代是否生出

30、。三是对多种遗传病是同时没有注意后代是否生出。三是对多种遗传病是同 患还是只患一种分析不清。患还是只患一种分析不清。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纠正训练纠正训练 1.1.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 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 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 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 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孩子,请回答以下问题: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孩子,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该患者为男孩的几率是)该患者为男孩的几率是 。 (2 2)该夫妇再生育一表现

31、正常女儿的几率为)该夫妇再生育一表现正常女儿的几率为 。 (3 3)该夫妇生育的表现正常女儿,成年后与一位表)该夫妇生育的表现正常女儿,成年后与一位表 现正常的男性苯丙酮尿症基因携带者结婚,后代中现正常的男性苯丙酮尿症基因携带者结婚,后代中 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几率是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几率是 ,只患一种,只患一种 遗传病的几率为遗传病的几率为 。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解析解析 (1 1)根据题意,两种遗传病:一种是常染)根据题意,两种遗传病:一种是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病,另一种是色体隐性遗传病,另一种是X X染色体上隐性遗病,染色体上隐性遗病, 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32、。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以上两种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以上两种 遗传病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遗传病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AaXBY 和和AaXBXbAaXBXb,所生孩子一定是男孩。,所生孩子一定是男孩。 (2 2)生男生女的几率相等,各占)生男生女的几率相等,各占1/21/2。再生育一个。再生育一个 女孩的几率是女孩的几率是1/21/2,不患苯丙酮尿症的几率是,不患苯丙酮尿症的几率是3/43/4, 所有女孩都不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所以该夫妇所有女孩都不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所以该夫妇 生育

33、表现正常女儿的几率是生育表现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21/23/4=3/83/4=3/8。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3 3)该对夫妇生育了表现正常的女儿,就苯丙酮)该对夫妇生育了表现正常的女儿,就苯丙酮 尿症这一对性状看,其携带者(尿症这一对性状看,其携带者(AaAa)的几率是)的几率是 2/32/3,就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这一对性状看,其携带,就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这一对性状看,其携带 者的几率是者的几率是1/21/2,当与一位表现正常的男性苯丙酮,当与一位表现正常的男性苯丙酮 尿症基因携带者(基因型为尿症基因携带者(基因型为AaXBYAaXBY)结婚,根据自)结婚,根据自 由组合定律,就可计算出后代

34、患遗传病的几率。由组合定律,就可计算出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 答案答案 (1 1)100% 100% (2 2)3/83/8 (3 3)1/48 1/41/48 1/4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2.2.如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通过基因诊断知如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通过基因诊断知 道道3 3号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有关该号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有关该 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A.该致病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该致病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 定律定律 B.6B.6号和号和7 7号生育患该遗传病小孩的概率为号生育患该遗传病小孩的

35、概率为1/81/8 C. C.如果如果6 6号和号和7 7号第一个小孩患该遗传病,那么第号第一个小孩患该遗传病,那么第 二个小孩还患该病的概率为二个小孩还患该病的概率为1/41/4 D.3 D.3号和号和4 4号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为号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为1/41/4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解析解析 所有的核遗传都是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所有的核遗传都是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 3 3号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是号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是8 8号患号患 病,因此该病是伴病,因此该病是伴X X隐性遗传病。用隐性遗传病。用a a表示该致病基表示该致病基 因,因为因,因为5

36、5号患病,因此号患病,因此l l号的基因型是号的基因型是X XA AX Xa a,6 6号号 的基因型就是的基因型就是X XA AX X- -,是携带者的概率是,是携带者的概率是1 12 2,7 7号号 的基因型是的基因型是X XA AY Y,因此,因此6 6号和号和7 7号生育患该遗传病小号生育患该遗传病小 孩的概率为孩的概率为1 18 8。如果第一个小孩患病,则。如果第一个小孩患病,则6 6号一号一 定是携带者,第二个小孩患病的概率就是定是携带者,第二个小孩患病的概率就是1 14 4。3 3 号和号和4 4号的基因型分别是号的基因型分别是X XA AY Y、X XA AX Xa a,再生一

37、个男,再生一个男 孩正常的概率是孩正常的概率是1 12 2 。 答案答案 D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综合应用 重点提示重点提示 1.1.伴性遗传与基因分离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与基因分离定律之间的关系 伴性遗传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伴性遗传也是伴性遗传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伴性遗传也是 研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因此它也研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因此它也 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是性染色体有同型和异型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是性染色体有同型和异型 两种组合形式,因而伴性遗传也有它的特殊性。如两种组合形式,因而伴性遗传也有它的特殊性。如 在在XYXY型性别决定的

38、雄性个体中,有些基因只存在于型性别决定的雄性个体中,有些基因只存在于 X 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Y 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如红绿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如红绿 色盲基因。由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色盲基因。由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因此该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在写表现型和因此该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在写表现型和 统计比例时也一定要与性别联系起来。统计比例时也一定要与性别联系起来。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2. 2.伴性遗传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既有常染色体又有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在分析既有常染色体又有性染色体上

39、的基因控制 的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时,由性染色体的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时,由性染色体 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 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来处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来处理。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典例分析典例分析 (20082008海南生物,海南生物,2020)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 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 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雄果蝇交配产

40、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1/4, 白眼雄果蝇占白眼雄果蝇占1/41/4,红眼雌果蝇占,红眼雌果蝇占1/21/2。下列叙。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述错误的是 ( )( ) A.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 C.C.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 D.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 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 解析解析 根据子一代全为红眼,可判定红眼为显根据子一代全为红眼,可判定红眼为显 性;根据子二代雌性全为红眼,雄性一半红眼、性;根据子二代雌性全为红眼,雄性一半红眼、 一半白眼,可判定基因在一半白眼,可判定基因在

41、X X染色体上;眼色遗传染色体上;眼色遗传 遵循分离定律。遵循分离定律。 C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人类遗传病系谱的判断人类遗传病系谱的判断 人类遗传病系谱的判别人类遗传病系谱的判别三步曲三步曲 第一步:确认或排除第一步:确认或排除Y Y染色体遗传和细胞质遗传。染色体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第二步: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第二步: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X染色体上。首先考虑后者,只有不符合染色体上。首先考虑后者,只有不符合X X染色体显染色体显 性或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时,才可判

42、断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时,才可判断为常染色体显 性或隐性遗传病。性或隐性遗传病。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若不能排除伴若不能排除伴X X遗传,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断。遗传,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断。 为了便于掌握,可采用口诀记忆:为了便于掌握,可采用口诀记忆: (1)(1)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2)(2)隐性遗传看女病:女性患者的父亲或儿子正常,隐性遗传看女病:女性患者的父亲或儿子正常, 则一定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则一定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3)(3)显性遗传看男病:若男性患者的母亲或女儿正显性遗传看男病:若男性患者的母亲或

43、女儿正 常,则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常,则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题组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题组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1.1.右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右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 果。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果。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 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 D.D.

44、该染色体上的碱基数该染色体上的碱基数A AT T、GCGC 解析解析 白眼、朱红眼与深红眼是非等位白眼、朱红眼与深红眼是非等位 基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随堂过关检测随堂过关检测 D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2.2.下列叙述中哪项不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行下列叙述中哪项不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行 为为 ( ) A.DNA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的主要化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的主要化 学组成之一学组成之一 B.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 在在 C.C.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

45、也有自由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有自由 组合组合 D.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 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A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题组二:伴性遗传及其分析题组二:伴性遗传及其分析 3.3.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 伴性遗传,其中伴性遗传,其中7 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 A.1A.1号号 B.2B.2号号 C.3C.3号号 D.4D.4号号 解析解析 红绿色盲是位于红绿色盲是位于X 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46、 病。病。7 7号个体的色盲基因直接来自母亲(号个体的色盲基因直接来自母亲(5 5号),号), 根据系谱图,根据系谱图,1 1号不患病,说明号不患病,说明5 5号的色盲基因来号的色盲基因来 自自2 2号。号。 B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4.4.人的人的X X染色体和染色体和Y 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 但存在着同源区(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和非同源区(、),),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A.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 高于女性高于女性 B.B.片段上

47、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 不等于女性不等于女性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C.C.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D.由于由于X X、Y 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 组计划要分别测定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解析解析 片段上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对女片段上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对女 性而言必须纯合才致病,而男性只要有此基因就是性而言必须纯合才致病,而男性只要有此基因就是 患者,几率高;患者,几率高;片段是同源序列,其遗传规律与片段是同源序列,其遗传规律与 常

48、染色体类似;常染色体类似;片段,只位于片段,只位于Y Y染色体上,患病染色体上,患病 者全为男性;者全为男性;X X、Y 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分别测定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分别测定 是因其存在非同源区。是因其存在非同源区。 答案答案 D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题组三:人类基因组计划及伴性遗传的应用题组三:人类基因组计划及伴性遗传的应用 5.5.人类在认识自身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人类基因组人类在认识自身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人类基因组 计划绘制出有计划绘制出有“生命之书生命之书”之称的人类基因组图之称的人类基因组图 谱,揭开了人体基因的奥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谱,揭开了人体基因的奥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9、 ( ) 可以利用人类基因组图谱帮助治疗疾病可以利用人类基因组图谱帮助治疗疾病 人类基因组图谱可以消除社会歧视现象人类基因组图谱可以消除社会歧视现象 人类基因组图谱精确测定了人类基因碱基对序列人类基因组图谱精确测定了人类基因碱基对序列 人类基因组图谱直接揭示了人与黑猩猩之间存人类基因组图谱直接揭示了人与黑猩猩之间存 在差异的原因在差异的原因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A.A. B. B. C. C. D. D. 解析解析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工作就是测定人类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工作就是测定人类2424 条染色体的基因序列,并绘制出了基因碱基对的序条染色体的基因序列,并绘制出了基因碱基对的序 列,

50、其主要目的是在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发挥列,其主要目的是在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发挥 作用。作用。 答案答案 A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6.6.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 X和和Y Y染色体染色体 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刚毛(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刚毛(B B)对截毛()对截毛(b b) 为显性;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的基因只存为显性;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的基因只存 在于在于X X染色体上,红眼(染色体上,红眼(R R)对白眼()对白眼(r r)为显性)为显性 (如图所示)。果蝇的性别常常需要通过眼色来(如图所示)。果蝇的性别常常需要通过眼色来

51、识别。识别。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1 1)若只考虑刚毛和截毛这对性状的遗传:)若只考虑刚毛和截毛这对性状的遗传: 果蝇种群中雄果蝇的基因型除了有果蝇种群中雄果蝇的基因型除了有X XB BY YB B(如图所(如图所 示)和示)和X XB BY Yb b外,还有外,还有 。 现将两只刚毛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既有刚现将两只刚毛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既有刚 毛,又有截毛,雄果蝇全为刚毛,则这两只果蝇的毛,又有截毛,雄果蝇全为刚毛,则这两只果蝇的 基因型是基因型是 。 现将两只刚毛果蝇杂交,其子代中有一只现将两只刚毛果蝇杂交,其子代中有一只XXYXXY的的 截毛果蝇,分析其变异的原因时发现:只

52、可能是由截毛果蝇,分析其变异的原因时发现:只可能是由 某亲本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分某亲本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分 配异常造成。那么,其双亲的基因型是配异常造成。那么,其双亲的基因型是 。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2 2)种群中有各种性状的雌果蝇,现有一只红眼)种群中有各种性状的雌果蝇,现有一只红眼 刚毛雄果蝇(刚毛雄果蝇(X XR- R-Y Y- -),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定 ),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定 它的基因型,应选择它的基因型,应选择 雌果蝇与该只果蝇交雌果蝇与该只果蝇交 配,然后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配,然后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 如果子代果蝇均为刚毛,则该

53、雄果蝇基因型为如果子代果蝇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 X XRB RBY YB B; ; 如果子代如果子代 ; 如果子代如果子代 。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答案答案 (1 1)X Xb bY YB B、X Xb bY Yb b X XB BX Xb b、X Xb bY YB B X XB BXbXb、X XB BY Yb b (2 2)白眼截毛)白眼截毛 红眼果蝇为刚毛,白眼果蝇为红眼果蝇为刚毛,白眼果蝇为 截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截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X XRB RBY Yb b( (X XB BY Yb b) 红眼果蝇为截毛,白眼果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红眼果蝇为截毛,白眼果蝇为刚毛,

54、则该雄果蝇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X XRb RbY YB B( (X Xb bY YB B) 说明:雌果蝇为刚毛,雄果蝇为截毛,则该雄果蝇说明:雌果蝇为刚毛,雄果蝇为截毛,则该雄果蝇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X XRB RBY Yb b( (X XB BY Yb b);); 雌果蝇为截毛,雄果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雌果蝇为截毛,雄果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 为为X XRb RbY YB B( (X Xb bY YB B)。)。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组题说明组题说明 本节重点本节重点 伴性遗传及其特点。伴性遗传及其特点。 特别推荐特别推荐 1616(综合题);(综合题);4 4(预测题);(预测题

55、);2 2、8 8、 1717(经典易错题)。(经典易错题)。 定时检测定时检测 考点考点题号题号 性别决定及性染色体性别决定及性染色体1 1、5 5 伴性遗传及其特点伴性遗传及其特点 3 3、4 4、6 6、7 7、9 9、1010、 1111、1414 概率计算概率计算2 2、8 8、1212、1313 有关伴性遗传的综合应用有关伴性遗传的综合应用1515、1616、1717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1.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含含X X的配子数的配子数含含Y Y的配子数的配子数=11=11 B.XY B.

56、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 Y染色体都比染色体都比X X染色体短小染色体短小 C.C.含含X 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 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当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当 D.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 染色体染色体 解析解析 含含X 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 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 当;含当;含X X的配子数(含的配子数(含X X染色体的精子染色体的精子+ +卵细胞)多卵细胞)多 于含于含Y Y的配子数(只有精子含的配子数(只有精子含Y Y染色体);果蝇是染色体);果蝇是XYXY 型

57、性别决定,其型性别决定,其Y Y染色体比染色体比X X染色体大;无性别区分染色体大;无性别区分 的生物体内没有性染色体。的生物体内没有性染色体。 C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2.2.(20092009安徽卷安徽卷,5,5)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 X染色染色 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 D对对d d完全显性)。下图中完全显性)。下图中2 2为色觉正常的耳聋为色觉正常的耳聋 患者,患者,5 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4 4(不携带(不携带 d d基因)和基因)和3 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婚后

58、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 聋、色盲、既耳聋又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聋、色盲、既耳聋又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 ) A.0A.0、 、0 B.00 B.0、 、 C.0C.0、 、0 D. 0 D. 、 、 4 1 4 1 4 1 8 1 2 1 4 1 8 1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解析解析 设红绿色盲基因为设红绿色盲基因为b b,则遗传系谱中有关个,则遗传系谱中有关个 体的基因型为:体的基因型为:2 2为为ddXddX B BY, Y, 5 5为 为X X b bY Y。由 。由 2 2 (dddd)、)、2 2(dddd)可知)可知1 1基因型为基因型为DdDd,即可推知,即可推知 3 3的

59、基因型为的基因型为DdXDdXB BY Y;由;由5 5(X(Xb bY)Y)可知可知3 3基因型为基因型为 X XB BX Xb b,4 4基因型为基因型为X XB BY Y,故,故4 4基因型为基因型为 DDXDDXB BX XB B、 DDXDDXB BX Xb b(4 4不携带不携带d d)。)。3 3与与4 4结婚后生的男结婚后生的男 孩不可能患耳聋,患色盲的概率为孩不可能患耳聋,患色盲的概率为 X Xb bY= Y= X Xb bY Y。 答案答案 A 2 1 2 1 2 1 2 1 4 1 第17讲遗传染色体学说 3.3.下列关于伴性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下列关于伴性遗传

60、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的是 ( ) A.XA.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高;若男性发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高;若男性发 病,则其母、女必发病病,则其母、女必发病 B.XB.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若女子发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若女子发 病,则其父、子必发病病,则其父、子必发病 C.YC.Y染色体遗传:父传子、子传孙染色体遗传:父传子、子传孙 D.YD.Y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也有明显的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也有明显的 显隐性关系显隐性关系 解析解析 Y Y染色体上的遗传,女性因没有染色体上的遗传,女性因没有Y Y染色体而染色体而 不可能发病,所以也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