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报告_第1页
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报告_第2页
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报告_第3页
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报告_第4页
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在各国政府和业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下快速发展,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在政府的支持和成功举办世博会的推动下,呈现井喷式发展。在这背景下,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情况如何?上海如何抓住发展机遇,结合上海的产业特点,扬长避短,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国际半导体照明产业现状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匮乏且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突破口,而半导体照明由于在环保和节能上的出色性能,逐渐得到各国政府的支持和推广。2010年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在政策、法律和

2、市场的推动下技术不断成熟,规模快速发展,亚洲迅速崛起。(一)国家战略重点支持目前,世界各国照明用电占总用电量的比例为20%,半导体照明的节电潜能相当可观,因而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制定半导体照明发展计划,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系统部署,推进本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启动半导体照明计划的国家,1998年启动“21世纪照明计划”,目前已完成了计划的第一期目标,正在组织实施第二期。美国在2000年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研究计划”即“下一代照明计划”(NGLI),随后制定了固态照明研究与发展计划,2007年4月发布了固态照明商业化支持五年计划。欧盟于2000年7月实施“彩虹计划”,20

3、04年10月,欧盟启动了“用于信息通讯技术与照明设备的高亮度有机发光二极管”项目(OLLA)。韩国在2000年以前就出台了一个关于光产业(Phonics lndustry)发展计划,2002年,又制定了“氮化镓半导体开发计划”。我国台湾地区于2002年9月开始实施“新世纪照明光源开发计划”,并启动了“高亮度白光LED专案计划”。这些国家级半导体照明计划都折射出各国对LED照明产业发展和环境能源效益的重视。美国、日本、韩国都制定了半导体照明发展路线图,美国固态照明LED发展路线图分别在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20年四个时间节点上,对发光效率、发光成本和替代照明市场提出了具体目标(

4、见下图)。图1:美国暖白LED光效及价格路线图图2:美国冷白LED光效及价格路线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先进国家和地区无一不把标准和检测放到重要地位,以规范市场、加快半导体照明产品的推广和应用。美国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为首,对半导体照明检测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而且多个组织和机构也分别或联合出台了12项LED相关标准,另有十余项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其中北美照明学会(IESNA)发布的LM-79和LM-80等技术规范,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力。美国LED照明灯具标准于2010年8月31日正式生效。日本也正积极地制定LED标准,日本灯光工业会

5、针对直管型LED灯系统制定标准。日本政府希望推动更多LED照明的使用,提高整体的省电节能效益。德国则秉承一贯严谨的作风,由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PTB)带领国内产业界斥巨资进行着检测技术和标准化的研究。自2009年开始,韩国政府积极整合国内十三项安规检测,统一以KCMark作为唯一的认证标志。台湾经济部公布了一般照明用LED模组检测标准;台湾AC LED应用研发联盟邀业内厂商共建完备 AC LED 标准体系;成立台湾照明委员会(CIE-Taiwan),协助厂商掌握LED照明国际标准。并于2010年底修订完成两项照明标准CNS 9118和CNS 15233。与此同时,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

6、一些国家发布了白炽灯的禁、限令,以立法调节形式响应照明变革,支持LED产业发展。随着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发光效率的逐步提升和LED芯片价格的降低,半导体照明向通用照明各个领域渗透的商业条件也越来越成熟,各国政府在半导体应用领域纷纷推出了补贴计划(补贴额达到了产品价格的30%55%),大力鼓励半导体照明的普及和应用。日本政府有一系列补助方法,提高企业、组织单位采用LED照明的意愿,以办公室内照明设计为例,采用节能照明的话,最高可提供400万日圆的补助预算。(二)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据水木清华研究中心2010-2011年全球及中国LED行业研究报告,2010年全球LED市场规模增长58%,从100亿

7、美元达到158亿美元。应用在液晶电视背光上的LED市场规模暴增,从9.6亿美元增加到近39亿美元。背光采用LED的液晶电视在2010年达到26.9%,而2011年预计将达到55.9%。预计到2014年LED将完全取代CCFL。而背光采用LED的笔记本电脑在2009年还只有59%,在2010年就达到95%。背光采用LED的液晶显示器在2009年只有1.5%,2010年达到15%,预计2012年达到40%。MOCVD设备是外延生产最为关键的设备,不仅决定LED产品的性能,决定LED的生产成本(占外延生产成本的45%以上,或占芯片制造成本的30%),而且MOCVD设备的数量也直接决定全球LED产业的

8、规模。由于世界各国液晶电视LCDTV品牌企业持续加速推出LED背光液晶电视产品,推动全球LED企业迅速扩大MOCVD机台产能。2010年全球MOCVD出货800台,是2007年至2009年三年的总和,比2009年MOCVD出货228台增加3.5倍。其中,我国内地购买数量占全球800台MOCVD设备的32%,韩国占33%,台湾地区占26%(详见下图),预计2011年MOCVD出货量为850-1100台,中国大陆将占据60%份额。图3:中国、韩国、台湾地区购买MOCVD情况(三)产业技术迅速提高从2000年开始LED的发光率平均每年以1020lm/W的速度大幅提高。2010年半导体照明技术发展更是

9、一日千里,技术创新的速度远超过预期。日本日亚化学继2006年6月推出100lm/W的白光LED产品后,2006年12月又开发出了150lm/W的实验室内照明灯用白光LED。2007年初Lumileds成功开发出了发光效率达115lm/W,光通量为136lm的大功率白光LED。2006年7月Cree开发出了发光效率达131lm/W的白光LED,2009年12月宣布获得最高发光效率为186lm/W。2010年2月Cree宣布其实验室数据已达到208lm/W,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记录。同月,首尔半导体100 lm/W AC LED实现量产。中国成功研发出130lm/WLED光源产品。2010年4

10、月美国Cree宣布开发发光效率高达160lm/W的LED“XLamp XM-L”新产品,并于当年年底上市。该产品具有能通过大电流(3000mA)、发光模块大(直径5mm是原产品的2倍)、标准电流为700mA达到135lm/W、电流降至350mA时发光效率为160lm/W等特点。2010年8月,Mercedes-Benz的昼行照明采用来自Philips Lumileds的LUXEON Rebel。2010年11月,GE新冷却技术成功应用于LED照明。2010年12月,Philips Lumileds再领LED业界之先,率先量产150毫米外延片。(四)企业垄断日趋加速欧美企业2010年尽管出货量增

11、加不少,但是价格下滑剧烈,这些厂家也只是微幅成长。成长力度最大的是日、韩、台企业。表1:2010年全球前25名LED企业排名单位:亿美元来源:水木清华研究中心2010-2011年全球及中国LED行业研究报告2010年增幅最大的是LG INNOTEK,2009年其LED部门收入只有2.29亿美元,2010年增长到7.83亿美元。不过LG INNOTEK牺牲了利润,利润增幅远不如收入。三星LED收入大增,从2009年的5.08亿美元增加到11.4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韩国企业首尔半导体一枝独秀,收入增加105%,达到7.26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一的日亚化学也高速成长,LED业务收入比2009年增加6

12、5%,达到22.46亿美元。日亚化学自2003年以来后连续8年排名全球第一。中国有超过150家LED企业,但是其收入总和不及日亚化学一家的收入,运营利润总和不如日亚化学利润的40%。全球专利技术特别是核心专利技术基本上被5大公司掌控。LED产业上游外延片和芯片环节是整个产业链中技术含量最集中的环节,为此形成了LED专利壁垒。目前,全球LED市场由日本的日亚化学(Nichia)、丰田合成(Toyoda Gosei)、美国Cree公司、欧洲飞利浦(Philips Lumileds)和欧司朗(Osram)5大厂商掌控,这5家公司为了维持竞争优势、保持自身市场份额申请了多项专利,几乎覆盖了原材料、设备

13、、封装、应用在内的整个产业链,特别是核心专利基本上被这5家产业巨头垄断。从1996年至2010年15年时间里,全球所发生的LED专利官司高达168起。其中,日亚62起、飞利浦28起、科锐20起、首尔半导体18起、丰田合成15起、欧司朗14起、泛晶电集团18起、专利授权公司10起。国际LED巨头之间专利战争一般都以和解、签订专利交叉授权告终。最近,欧司朗、科锐、日亚化学、丰田合成和飞利浦互相之间分别达成LED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全球五大LED巨头已基本形成新的专利交叉网。国际LED巨头所组建的新专利交叉网,意味着LED专利联盟的形成,在世界范畴内布置了更为严密的专利网,以此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垄断地

14、位。(五)全球产业发展动向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市场的变化,2010年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出现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动向。1、亚洲迅速崛起2010年以前,半导体照明产业已经在全球形成以亚洲、美国、欧洲三大阵营为主导的美日欧的产业分工和竞争格局。但2010年,亚洲半导体照明的发展速度更为惊人。2009年亚洲地区的中国、韩国和台湾地区购买MOCVD设备203台,2010年购买728台,预计2011年将购买7901023台,LED照明的产业规模也将随之突飞猛进。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投资大,中国庞大的市场潜量及低生产成本也吸引各国的投资热,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利用资源整

15、合及海峡两岸紧密合作,创造出独有竞争优势,持续快速地扩大产能。韩国大集团不断切入,投资LED照明产业生产及研发,积极抢占LED照明市场。2、调整经营策略国际企业无论是欧美LED芯片巨头CREE、PhilpsLumileds还是日本日亚、韩国首尔半导体,都开始逐步延伸产品线到封装环节,并最终取消对外直接销售芯片。国际大企业在积极整合,如台厂晶电与日厂丰田合成共同成立丰晶光电;鼎元斥资10亿新台币成立LED磊晶厂,完成向LED上游垂直整合;台湾璨圆与日本三井合作;三星LED与美厂Acuity Brands共同开发LED照明新品;鼎元斥资10亿新台币成立LED磊晶厂,完成向LED上游垂直整合;飞利浦

16、、三菱、松下、亿光等加入中国LED植物工厂研发战略联盟等等,为即将到来的LED照明商机预作布局。国际大企业以及台湾半导体照明企业都到我国设点布局,抢占中国半导体照明应用市场。如:美国Cree正积极推动与韩国显示器巨头LGDisplay在中国合资建造LED封装厂;Osram面对未来3年内中国巨大的照明市场,也在佛山及绍兴建立照明应用及封装子公司,在上海、武汉及深圳等地设立研发机构,扩张其在中国的版图;Philips旗下的Lumileds则是利用Philips在中国已有的品牌优势及芯片优势在全国各地大力打造大型LED照明工程,积极推广其LED照明解决方案;台厂亿光加码新台币10余亿元投资大陆合资厂

17、;美国照明大厂GE在重庆建立LED基地;台厂亿光、瑞轩与韩厂LG将合资3,000万美元于中国江苏吴江兴建LED封装新厂;韩国LG投入超过1亿美元的LED项目落户广东惠州;晶电与亿冠晶、长城开发达成协议,共同在厦门投资1.6亿美元(约新台币5亿元)组建合资公司;璨圆光电投资扬州,新工厂璨扬光电注册资本约6亿元,首期投资12亿元,主要生产LED晶片等。3、通用照明提速全球照明用电占总用电量的20%,现有的LED高效照明方案至少可节约40%的能耗。随着LED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禁用、禁售白炽灯陆续实施,日本地震的刺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等因素,LED照明有提前到来的迹象。世界产业巨头希望通过引入新光

18、源的设计而使照明产品更富创新性,欧司朗和飞利浦加快了在LED照明领域的布局。这两家公司的进入促进了LED照明和传统照明两个领域合二为一发展,形成一种新的照明商业模式,有利于LED照明的迅速推广使用,加快了LED进入家用照明的步伐。欧洲人的节能、环保意识强,LED照明在欧洲市场的应用普及和推广率较高,飞利浦和欧司朗已经在2010年法兰克福照明展上大规模亮相其应用产品系列,并开始了欧洲LED照明市场渠道的建设和推广,目前一些主要国家的超市已经开始大批量销售10W以下的LED灯泡和射灯类产品。美国电视已经开始有LED灯的促销广告。日本东芝停产白炽灯,结束白炽灯120年生产史,NEC、夏普、东芝、松下

19、、日立等大型照明厂商陆续推出了低价位的半导体照明产品,目前在日本很多电子用品商店都能见到各式各样的LED灯泡。根据GKF日本调查显示,日本国内市场LED灯泡的内销数量自2009年底以来,每年保持100亿日元以上的规模增长速度。在2010年4月日本LED灯泡销售额比重首度突破50%。加快LED照明进入家庭的另一主要因素是价格。白色LED的亮度单价正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降低,LED灯泡和节能省电灯泡的价差,已经从2008年的10倍以上、大幅降低到2010年的58倍,而LED照明产品每千流明lm(亮度)的平均单价,也已从2009年的冷白光25美元、暖白光36美元,降至2010年冷白光13美元、暖白光

20、25美元。按照美国LED照明价格路线图,至2015年,LED照明产品的光效已从2010年的冷白134lm/W上升至215lm/W,暖白88 lm/W上升至184lm/W,而每千流明的平均单价却降至冷白光2美元、暖白光3美元。二、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情况2010年是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和产业环境明显改善的一年,在国内产业政策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双重拉动下,我国成为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一)国家扶持力度加大2010年,我国LED产业政策逐步明朗、国家扶持力度逐步加大。4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

21、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10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半导体照明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交通运输部联合组织开展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并于9月组织公开招标;科技部2010年9-12月陆续启动了“十二五”半导体照明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对全产业链的技术研发和检测方法研究、测试平台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政府也针对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关规划并出台相关政策,极大促进了我国LED照明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政府继推出“十城万盏”、“合同能源计划”两大扶持半导体照明政策以外,“十二五”的第一年计划推出“农村照明计划”,由政

22、府全额补贴,用太阳能蓄电池、LED灯具等最新能源照明技术,改善全中国农村照明,并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目前全中国约有230万个村子,按其中至少约100万个农村实行“村村亮”计划计算,预计会使用5亿瓦的太阳能电池板,至少上亿盏的LED灯泡,约600亿元人民币的商机,可说是中国最大的新能源照明计划。(二)产业规模增长迅速2010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其中外延芯片和照明应用产品的发展最为突出(详见下图)。图4:2010年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图5:2010年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分布2010年,我国外延芯片企业产能扩充迅速,MOCVD设备定货量占到全球设备订单的1/3。据统计,201

23、0年我国已经到厂安装的GaN MOCVD超过270台,四元系MOCVD 30台左右,MOCVD设备总数达到300台。其中,美国Veeco2010年的9.33亿美元中,2.67亿美元来自中国,与2009年的3000万美元相比取得了巨幅增长。2010年,我国芯片产值达到50亿元,较2009年的23亿实现倍增。2010年国产GaN芯片产能增加最为突出,较2009年增长150%,达到5600kk/月,实际年产量达到390亿只,国产率也提升到了65%。国产芯片的性能得到较大提升,在显示屏、景观照明、信号灯等市场领域已经占据主流地位,在照明、中小尺寸背光等应用领域也逐步获得认可。2010年,我国LED封装

24、产值达到250亿元,较2008年的204亿元增长23%;产量则由2009年的1056亿只增加到1335亿只,其中高亮度LED产值达到230亿元,占LED总销售额的90%以上。从产品和企业结构来看,SMD和大功率LED封装增长较为明显,成为LED封装的主要扩产方向。图6:我国LED封装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变化2010年,我国半导体照明应用的增长非常突出,应用领域的整体规模达到900亿元,整体增长率达到50%。应用领域的具体分布见图7。其中,背光应用和通用照明应用的增长最为突出。图7:我国2010年半导体照明应用领域分布基于LED在液晶电视等大尺寸背光领域展现强大的爆发力,LED背光行业高速增长,20

25、10年我国LED背光产值的年增长率达到167%,其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LED背光液晶电视渗透率从2009年的2.3%上升到8.9%。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进行以及节能减排意识增强,LED照明产品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10年增长率达153%;此外,LED在显示屏、景观照明、信号、指示等应用方面也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见下图)。图8:2010年中国半导体照明应用市场增长情况 我国半导体照明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周期,预计未来3-5年内,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和产业格局将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国际半导体照明产业体系的地位和影响也将大大增强。(三)产业布局集聚加速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起步于20世纪

26、7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至2010年底,继上海、大连、南昌、厦门、深圳、扬州和石家庄7个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之后,又有天津、杭州、武汉、东莞、西安、宁波6个城市相继获批成为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从LED产业在我国的布局来看,呈现东重西轻,南厚北薄。2010年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区域集聚加速,并持续北进西移,原有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闽赣地区积极加固原有地位,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渐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突出龙头品牌地位;新的集聚区域两湖一徽(湖北、湖南、安徽)、西三角(陕西、四川、重庆)地区快速提升,携产业转移和升级之势,快速的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规划,加速产业集聚。2010年我

27、国半导体芯片企业增长迅猛,已达90多家,其中,长三角最为集中,有28家企业占30%;环渤海地区有20家企业占22%;珠三角共16家占17%;闽赣地区共13家占14%;两湖一徽共8家占9%;西三角共7家占8%(详见图9及表2)。图9:中国LED芯片制造企业区域分布图表2:中国半导体照明芯片企业区域分布表区域数量企业名称西三角-山西、陕西、四川、重庆等7重庆天海、杭州士兰成都、西安中为、甘肃新天电子、西安华新丽华、鼎元神光、长治华上两湖一微(湖北、湖南、安徽)8武汉迪源、武汉华灿、武汉光谷先进、湖南华磊、安徽乾正、合肥彩虹蓝光、武汉元茂、武汉海仕珠三角-广东16江门真明丽、惠州比亚迪、东莞洲磊、广

28、州晶科电子、深圳方大国科、深圳奥伦德、深圳世纪鼎源 、深圳鼎友 、广州普光、东莞中镓、东莞高辉、东莞福地、佛山旭明 (Semileds) 、惠州科锐(Cree)、普瑞佛山(BridgeLux)、洲磊东莞环渤海-北京、山东、河北、辽宁等20天津三安、北京长电智源、北京同方、北京睿源、北京太时芯、山东华光、济宁蓝光、青岛世纪晶源、青岛澳龙、河北同辉、秦皇岛鹏远、荣毅新能源、德豪润达大连、河北汇能、河北立德、大连路美、沈阳方大、大连晶田、真明丽哈尔滨、山东璨圆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28上海蓝宝、上海蓝光、上海大晨、上海宇体、上海起鼎、扬州华夏、扬州汉光、镇江奥雷、乾照扬州、无锡盛德丰、无锡蓝星、无

29、锡三安、同方南通、杭州士兰微、温州通领、杭州海鲸、大晨嘉兴、扬州中科、温州惠安中达、晶品常州、璨扬扬州、真明丽扬州、镇江力晶、昆山新世纪、苏州隆达、吴江华上、宁波光磊、海盐来威郎闽赣-江西、福建13厦门三安、厦门乾照、江西晶能、厦门安美、厦门明达、泉州和谐、泉州晶蓝、福建福日科、南昌欣磊联创光电、江西方大福科、厦门晶宇、云霄鼎元、长城开发&晶电 注:其中红色标注厂商为外资投资(含台湾、欧美、日韩等)从表中企业的资本性质来看,我国企业68家占74%;台湾企业19家占21%;欧美企业5家占5%(见图10)。图10 中国LED芯片厂商资本性质特征分析台湾企业在我国布局最为积极,2010年底,台湾在大

30、陆的封装产能已经占到其全部产能的42.3%,2011年有望突破50%。其次美国企业,有Cree(科锐)惠州、Semileds(旭明)佛山、BridgeLux(普瑞光电)、美国团队技术的浙江海盐亚威郎、武汉海仕。预计未来随着台湾厂商在中国布局的加速,欧美、日韩厂商随着台湾厂商中国转移的加速也将逐步放宽条件将生产制造转移至中国。(四)企业垂直整合加快“垂直整合”是2010年全球LED产业热议的话题,我国也不例外,无论是从上至下整合还是从下至上的整合,无疑都会对那些专注于封装的企业产生极大的压力。4月份国内显示屏芯片龙头企业杭州士兰明芯母公司士兰微对外宣布公司计划切入LED芯片的下游封装业务,进一步

31、提升LED业务的盈利水平;同月,国内LED芯片大厂三安光电宣布出资4080万元牵手奇瑞汽车做大封装产业;真明丽向上游垂直整合积极扩产。(五)完善标准检测体系2010年,我国半导体照明标准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定并公布了12项国标和10项行标,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联盟牵头制定了8项产品技术规范;在检测平台的建设方面,我国已批准成立6家,3家国家级的半导体照明检测平台正在筹建;地方共建立了20多家检测机构;2010年12月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正式开始对半导体照明产品的节能认证工作。(六)产业投资激剧增加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前景和中国的巨大市场,吸引了方方面面的投资。根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

32、)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LED产业签约计划投资额合计为2178.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6%。全年新增规模以上投资项目(指投资额在1亿人民币及以上)约74个,数量比上年增加25个;截至2010年底新增项目已实际完成投资金额343.2亿元,占总计划投资额的15.8%。图11:2010年国内LED产业投资额走势图12:2010年国内LED产业投资情况从项目结构情况看,外延、芯片以及蓝宝石衬底等细分领域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其中外延芯片投资额约1240亿元,占比56.9%;蓝宝石衬底投资额约227.2亿元,占比10.4%,成为投资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而在2009年该领域投资额占比不到1%。图

33、13:2010年国内LED产业签约投资额分布从新增项目分布区域来看,江苏以13个项目位居首位,其次是广东的10个和安徽的9个。同时项目的分布区域仍然以沿海较为发达城市为主,主要LED项目均分布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从区域投资额来看,江苏、安徽、广东名列前三,三个地区的投资总额共占到全国的59.56%,超过五成。图14:2010年国内新增LED项目数量省份分布图15:2010年国内LED产业投资额区域分布2010年,全球共有22家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沪深、韩国、台湾、香港股市)参与了在中国内地的LED投资,金额达到1253.15亿元,占比57.5%。(七)企业资本运作加速2010年,我国半导体

34、照明行业有4家公司在中小板、创业板及香港上市,多家上市公司针对半导体照明项目进行了增发融资,半导体照明企业的资本运作加速,对LED产业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行业内企业向产业链纵向扩张。上游企业向中游封装及下游特定的应用市场扩张,其中表现比较活跃的一些芯片企业切入封装领域,主推LED光源。这种扩张的目的主要是为占据行业内的有利竞争地位,如士兰微,在芯片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后,也正有进入封装和户外屏等领域的计划;德豪润达投资60亿元在芜湖建立大型的LED电光产业基地,覆盖LED照明产业链上中下游。有的行业内龙头企业为降低成本或巩固领先地位实施横向规模扩张。如厦门三安光电设立安徽三安;杭州士兰

35、微以股份募资用于高亮度芯片生产线扩建;台湾亿光和上海亚明合作;德豪润达与韩国EPIVALLEY公司及MAXAKPHA技术公司合资设立生产晶圆和芯片的公司等(详见下表)。通过扩张战略,行业内龙头企业将占据行业竞争的有利地位,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随着LED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后这些企业将逐渐形成行业中的垄断地位。2010年上市公司公布的产业投资超过300亿元,资本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表3:2010年国内LED上市企业资本运作情况时间公司名称投资项目投资金额三安光电设立安徽三安:与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签订公司芜湖光电产业化项目投资合作协仪设的议案:公司决定在芜湖经济技木开发区投资建设LED产业化

36、基地其中购置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MOCVD设备200台,市政府给予红黄光MOCVD(限38片机及以上)每台总额人民币800万元补贴给予蓝绿光MOCVD (限31片机及以上)每台人民布1000万元补贴:市政府向公司提供位于芜湖经济开发区北区约1200亩的土地作为项目工业用地,井预留东区800亩土地作为项目后期工业用地:项目总建设周期为4年安徽三安注册资本5000万元:协议约定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人民币(一期投资60亿元人民币)雷士照明在香港上市,募资用于品牌战略和渠道建设募资超过15亿港元乾照光电乾照准备发行不超过2950万股,募集资金将用于高亮度四元系LED外延片及芯片等4个项目预计总投资4.

37、5亿元杭州士兰微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资用于高亮度芯片生产线扩建,其中5亿用于投资高亮度LED芯片生产线扩产项目,1亿补充流动资金不超过5亿元德豪润达与韩国EPIVALLEY公司及MAXAKPHA技术公司合资设立生产晶圆和芯片的公司,占75%1125万美元德豪润达与芜湖市政府就芯片项目合作正式签约,将在未来18个月内建立起一个大型的LED电光产业基地,该基地瘵覆盖LED照明产业链上中下游项目总投资达到60亿元同方股份设立同方(南通)科技园公司,从事半导体照明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与开发2亿元国星光电主要用于投资新型表面贴装发光二极管技术改造项目、功率型LED及LED光源模块技术改造项目、LED背光源技

38、术改造项目和半导体照明灯具关键技术及产业化4个项目首次发行数量为5500万股,拟募集资金总额同方股份设立同方(南通)半导体有限公司,从事LED背光源模组及LED照明产品的生产开发5亿元大族激光投资1800万元收购深圳元亨光电26.5%股份,同时对元亨光电增资2380万元。本次收购完成后,控般、参股LED企业达到四家,其以大族光电为行业切入点,先后控股了国冶星光电子亍、路升光电和元亨光电,股权比例分别为51%、100%、51%,从而逐步介入LED显示及高功率照明器件的封装、系统及组件设计、生产领域,下游应用涉及户内外显示、交通信号灯、灯饰照明、汽车灯具、城市亮化等领域4180万元天通股份生产4英

39、寸蓝宝石衬底材料不超过1亿元三佳期科技设立安徽子公司,经营LED支架等光电产品6000万元东山精密设立子公司投资LCD模组金属背板6000万元东山精密与台湾人设立合资公司,占30%,主要从事LED封装产品生产8000万元其中注资本3000万元(八)产业发展的问题2010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差异化发展不明显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已有13个,但是,各地的国家级产业化基地的差异化发展不够明显,产业结构类同较多;每个产业基地内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没有形成互动,企业都是单打独斗;各产业基地之间,也没有形成产业合作发展模式,各省市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也是各

40、干各的,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的竞争比较混乱。这种格局对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2、产品集中在中低端我国3000多家LED企业绝大部分都处于封装和下游环节,我国企业LED领域的自主创新和专利也主要集中在封装阶段,在产业最关键的LED衬底材料的技术、外延片生产核心设备、白光大功率LED技术、持久高效的荧光粉等方面,技术专利长期以来被欧、美、日等国企业垄断。2010年我国功率型白光LED产业化光效水平已经达到100lm/W,但国际上大功率白光LED产业化水平已经达到130lm/W,先进的企业如美国Cree已量产160 lm/W;我国计划到2015年产业化生产的LED光效达到150lm

41、/W,美国Cree宣布2013年量产208 lm/W,国内整体技术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产品价格上,由于MOCVD设备全部进口、大功率芯片依赖进口,我国LED产品成本下降幅度较小,面对国外产业巨头LED产品的低价冲击,我国企业处于不利地位。LED背光进入LCD TV带来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增长波我国基本上没有能够挤入,如果我国再与LED照明进入家用擦肩而过,对我国LED照明产业发展将极为不利,加强技术研发成为我国LED产业发展需要突破的重点。3、产业转型带来问题2010年,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LED照明产业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促进当地企业转型,也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以加快本地LED照明

42、企业发展,如设备补贴、税收优惠、本地市政景观照明和交通照明项目给予优先考虑等等。这些带有地方保护色彩的政策,给国内其他区域的企业跨地区开拓市场增加了阻力,限制了国内LED照明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也使当地企业出现畸型发展。4、标准制订管理问题我国半导体照明产品的标准制订滞后,已经出台的相关标准混乱,市场门槛过低,行业内LED灯具质量良莠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LED市场推广。虽然半导体照明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功能性照明产品尚未完全定型,缺乏规格化、标准化产品,同时LED的诸多特性不同于传统照明光源和灯具,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存在很大差异,但是,我国半导体照明标准检测认证体系的总体组织协调

43、仍需进一步加强。5、投资太大带来隐患我国LED产业爆发增长受惠于产业转移,在各地政府大手笔设备补贴政策刺激下,国内MOCVD出现爆发式增长,芯片生产也将出现井喷式发展。目前LED芯片主要用于笔记本与电视,前者已渗透绝大部分,后者已超过50%,IT 领域推动的成长已有些乏力;韩国增长放缓,对已订的MOCVD设备喊停,本就隐含着全球LED应用市场饱和的尴尬。如果12年本土上游企业仍集中在低技术产品上,产能过剩将显而易见。我国“十城万盏”政策进展并未如预期,LED照明灯还没有走进普通家庭,户外照明也远没有普及,一旦照明市场演进不如预期,LED产业将面临背光应用饱和与照明新市场无法打开的夹击,市场竞争

44、进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将吞下大干快上的苦果而面临大“洗牌”。6、人才匮乏影响发展我国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最缺什么?不是钱,也不是机器,而是人才。而LED产业快速发展更使人才不足问题雪上加霜。过去国内半导体照明企业主要依靠人才引进,付出双倍、四倍甚至更高的薪水。但产业快速发展使半导体照明产业引进人才日趋困难,而人才培养需要时间,短期内半导体照明人才匮乏问题难以解决,这将成为阻碍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半导体照明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周期,预计未来35年内,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和产业格局将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国际半导体照明产业体系的地位和影响也

45、将大大增强。三、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2010年,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在LED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特别是上海世博会的拉动下,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呈现规模快速增长,技术特点鲜明的良好发展态势。(一)政府政策支持2010年,上海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政策,市科委组织专家学者,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两份重要文件,指导上海LED产业的发展。1、明晰产业发展方向上海市科委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系统回顾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状况,认真总结产业发展经验,全面分析存在

46、的问题,从而提出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在“十二五”的总体目标是:LED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得到提升。继续保持LED高端应用在全国领先的优势,实现白光通用照明、LED关键材料和装备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以及营销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上海LED产业链向高端发展,建成独具特色的创新型LED产业基地。具体目标是:实现功率型白光LED器件发光效率150180 lm/W,使用寿命达到50 kh,购置成本30元/1000 lm;实现大型MOCVD装备核心技术及关键配套材料的集成创新和产业化,替代部分进口产品;半导体照明申请专

47、利总量达到2000件;实现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15年,LED产业规模达到9001000亿元;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培育56家拥有自主品牌,销售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LED大型企业;在专业应用领域,形成一批销售规模在110亿元的LED小巨人企业。在汽车灯、显示屏、LCD平板背光源、路灯照明和普通照明等各大类产品上形成12家全国有影响力的龙头品牌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到2015年,功能性照明达到30%左右,液晶背光源达到60%以上,景观装饰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2、确立技术发展途径根据国际、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趋势,结合上海特点,制定了上海市半导体照明技

48、术路线图上海市半导体照明技术发展将围绕LED的照明应用展开,主要侧重解决发光效率、可靠性、寿命、稳定性、光色等重点问题,在“材料外延技术与装备,芯片制备技术与装备,封装材料、工艺技术与装备,系统集成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凝练技术发展重点,同时,把“标准制定、关键检测设备与公共检测平台”作为相关研究内容。从LED的发展趋势来看,通用照明、中大尺寸LED背光源、航空航天、医疗和农业、汽车灯和大功率LED芯片及光源将成为上海LED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围绕这些目标的驱动、散热和光学设计的系统集成将成为上海“十二五”时期的研究重点和主攻方向。(二)规模快速增长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49、从上游的基片材料、外延片生产到中游芯片的制造,再到下游封装及应用,共有400多家企业,20多家研究机构,其中下游应用厂商较多,重点分布在室内外照明用LED灯具、显示屏和汽车等应用领域,在产业链中各主要环节上已逐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领头企业。在整体布局上,目前上海半导体照明企业主要集中在浦东新区、嘉定区、闵行区、青浦区、松江区、金山区、徐汇区和普陀区,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核心,辐射嘉定、闵行、松江、徐汇、普陀等区域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布局,通过良性互动,发挥区域各自优势,形成具有上海特色、差异化发展的半导体照明上海产业化基地。2010年,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在国内政策和世博会的强力拉动下,规

50、模快速增长,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同比增长50%。图16:上海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历年产值情况通过对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重点企业的调查研究,这些企业虽然处于产业链中的不同环节,但无论是NOCVD设备研发、外延片生长、芯片制造企业,还是在应用领域的显示屏、通用照明企业,2010年都稳步快速的发展。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开始规模扩张,但资金压力过大,运营效果并不好。2010年是公司发展最快的一年,融资4亿多元。2010年底公司拥有MOCVD生产线18条,年产芯片60亿颗,全年销售额达到22982万元,同比增长155%,位列我国十大芯片生产企业第5名。上海蓝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重视研发,是美国加州大

51、学圣芭芭拉分校“中村修二实验室”(UCSB SSLEC)成员单位,先后承担国家“十 五”、“十一五” “863计划”半导体照明工程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及上海市光科技攻关课题近二十项。2010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5299万元,同比增长27%。公司希望政府支持LED照明产业关键设备的研发,走出具有上海特色的LED产业道路。上海大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已形成芯片、封装、照明、显示的完整技术与产品体系,形成了从二元、三元、四元芯片和SMD、DIP器件的系列产品系统生产能力。在LED光源包括半导体白光光源的应用领域,开发了多种产品,并进入国内外市场;在大型专业LED显示屏方面,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52、专有技术。大晨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2000万元,同比增长100%。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销售各种汽车电子照明灯具,共3000多个品种。产品在全国乘用车灯具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1999年上海小糸在国内首先开发了LED高位刹车灯,已有40多种产品出口美国、日本等国际市场。2010年上海小糸LED车灯销售收入达到万元。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有光源、电器、灯具、LED照明、工程等五大部分。公司悠久的历史,雄厚的研发力量、照明产品齐全,为亚明公司在我国照明史上确立了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我国第一只白炽灯、第一支日光灯管、第一只高压汞灯、第一只标准灯泡、第一只电影放映灯、第一只高纳灯、

53、第一只金卤灯、第一只UPS金卤灯、第一只陶瓷金卤灯等等,都是亚明公司生产的。亚明开始研发LED照明是在2007年,2010年人民大会堂项目竞标,亚明以第1名中标。2010年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LED产品销售收入达到8000万元,同比增长33%。上海三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具规模的LED应用产品的生产厂商。公司主要系列产品是各类高端LED视频显示系统、各类通用或专用LED显示屏、智能交通系统可变信息标志、智能排队管理系统、LED路灯、LED隧道灯、LED室内外照明灯等。三思显示屏的市场占有率比较高,近年来把重点逐步向照明转移。2010年三思LED销售收入达到62000万元,同比增长44%。

54、上海亮硕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大功率LED 封装、LED 应用照明、LED 显示屏、LED 景观照明及亮化工程、LED 背光源及特种LCD 显示器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亮硕销售收入达到3867万元。亮硕世博工程收入占公司2010年销售收入的50%。2010年,映瑞光电(上海)有限公司成立,该企业通过招聘、引进人才已形成研发团队和生产团队,公司依托上海集成电路的技术优势,从事蓝宝石、外延材料、芯片制造和封装生产,从背光应用入手,兼顾照明,研发LED特殊用途产品,通过垂直整合建设国内领先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上海鼎晖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LED显示领域。2000年

55、转到工业领域,2005年涉足LED照明领域,在2006年底率先封装出全国最高的62lm/W。2010年鼎晖辉销售收入达到4619.40万元。上海明凯照明有限公司通过整合产业资源,形成了技术中心、销售中心、生产中心、照明工程及专业市场的产业链,形成标准化照明测试平台,形成有效地检测验证能力。明凯照明2010年产值达到56500万元,同比增长16.1%,其中LED产值达8400万元。目前明凯照明从公司从光源转向灯具,从低端转向中高端,从传统照明转向新型照明,从单一产品转向集成系统,形成整体照明解决方案模式,进一步落实LED半导体产业化进程,发挥优势领域,突破技术难题,将节能降耗的理念真正推向市场,

56、实现LED照明产品30%以上销售额比例。通用电气(GE)公司中国总部设在上海,下设中国技术中心和物流中心。GE照明分为LED、光源和灯具三大业务板块,与日亚合作提供LED照明系统及解决方案。飞利浦照明重视中国的LED发展,2010年在绿色创新方面的投资累计已达10亿欧元,提前2年实现了在绿色投入方面设定的目标。由于公司在可持续创新方面的不断投入,2010年,绿色产品占整体销售的比例在2009年31%的基础上继续提高,达到了38%。飞利浦电子贸易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大力拓展上海市场,提供飞利浦光源,灯具,汽车照明和电子镇流器产品信息及行业照明解决方案等。(三)世博效应巨大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

57、,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大规模、创新性应用,成为最大的亮点之一。2800多种应用,10多亿颗LED芯片,“一轴四馆”乃至整个园区绚丽多变的夜景灯光均依赖半导体照明技术营造,实现了世界上首次最大规模的LED照明技术集成应用,更向世界展示了LED照明的璀璨前景。国际各种知名企业和技术团队云集,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与理念,给上海产业注入了许多元素。1、全球最大的示范区世博会的永久场馆“一轴四馆”是LED应用最集中的地方。世博轴阳光谷变幻莫测的夜景灯光,是世博园区内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那上面的LED发光点超过8万个。中国馆鲜明的中国红,也靠LED白色投光来映衬。主题馆、世博中心、文化中心也都有各自的姿彩。世博

58、园区的广场景观照明、沿江景观带、标识与智能引导系统以及各个国家馆也大多采用了LED照明新技术。每每入夜,上海南浦与卢浦两座大桥光彩闪耀两桥之间横跨浦西浦东的上海世博园流光溢彩,引无数游人流连忘返而打造这光影绚烂世博园的正是将引领未来低碳高科技照明的LED世博会开幕式上那块长300米、高30米的,像素点间距为15cm,画面质量达到视频要求的全球最大户外LED显示屏,与旋动的焰火一起创造了难忘的视觉盛宴。台湾馆的最大亮点点灯水台上的祈福天灯就应用了LED显示技术,幻化出天灯冉冉升空的奇妙景象。“国泰民安”、“爱与和平”一盏盏电子祈福灯把祝福送到世界人民的心里。世博园大热门之一的沙特馆长91米、宽47米的“月亮船”造型建筑,船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