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路基础第二章讲解_第1页
清华大学电路基础第二章讲解_第2页
清华大学电路基础第二章讲解_第3页
清华大学电路基础第二章讲解_第4页
清华大学电路基础第二章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章 电阻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2.1 电路元件 ?构成电阻电路的元件主要包括电阻元 件和电源元件,掌握这两种元件及其 特性对电阻电路的分析非常重要。 2.1.1 电阻元件 ?电阻元件一般分为线性非时变、线性 时变和非线性时变电阻元件 2.1.1 电阻元件 ?线性电阻:线性非时变电阻元件,是 一种理想元件。 当电压和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在任意时刻线性电阻两 端的电压和电流满足欧姆定律: Ri u ? R G 1 ? Gu i ? 如果令 2.1.1 电阻元件 ?线性电阻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线性电阻的符号表示 2.1.1 电阻元件 ?根据电功率的定义,电阻元件吸收的 电功率为: 2 2 2 G

2、u R u Riuip? 思考题:如果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采用非关联选择,是否会影响 电阻元件的耗能特性? 2.1.2 电源元件 ?1、电压源 路端电压路端电压:当电源与外电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时,电路中将流过 电流,电源两端的电压,用 表示。 u 源电压源电压:实际电源两端开路,电源输出电流为零,电源两端的电 压(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用 表示。 s u 简单的线性电阻电路 电源两端开路 电源两端接外电路 2.1.2 电源元件 ?1、电压源 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电源元件路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无关 s u u ? 理想电压源两个特点: (1)理想电压源路端电压与外接电路无关。 (2)理想电压源的电

3、流随外接电路不同而改变。 图形符号: s u )( a s U )( b 恒压源 2.1.2 电源元件 含源电路欧姆定律 : iRuu ss ? 电压源的伏安特性 0i u s u s s R u iRs u 2.1.2 电源元件 电压源电路:一个实际电源可以用一个理想电 压源与一个电阻串联而组成的电路模型来表示 电压源电路模型 2.1.2 电源元件 2、电流源: 源电流 电源两端短路 电源两端接外电路 理想电流压源 2.1.2 电源元件 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电源元件输出的电流与路端电压无关 理想电流源两个特点: (1)理想电流源输出电流与 外接电路无关。 (2)理想电流源的路端电压 随外接

4、电路不 同而改变。 s i i ? uGii ss ? 2.1.2 电源元件 电流源电路:一个实际电源可以用一个理想电流源 与一个内电导并联而组成的电路模型来表示 电流源电路模型 2.2 简单电阻电路分析 ?简单的电阻电路:构成电路的无源元件 均为线性电阻元件的电路。 ?电阻电路是电路中最简单的电路,对电 阻电路分析是电路分析的基础。 2.2.1电阻的串联及分压原理 电阻的串联及其等效变换 2.2.1电阻的串联及分压原理 ?电阻串联电路的两个特点: 一是通过串联电路各个电阻的电流相同; 二是电阻具有分压作用,路端电压按比例分配于各个 电阻之上,各个电阻上电压的代数和等于路端电压。 ni uuu

5、uu? 21 ni iiiii? 21 对各个电阻应用欧姆定律 : iRu nn ? iRiRRRRu eqni ?)( 21 ? 2.2.1电阻的串联及分压原理 ?电阻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 在串联电阻电路中每个电阻上的电压与其电阻大小 成正比。 eqn n i i R u R u R u R u R u ? 2 2 1 1 2.2.1电阻的串联及分压原理 可调分压电路 应用举例:可调分压器 ? kR1?kW2 Vu9 1 ? 解:电位器是一个可变电阻器,当滑动端 移到a端时,这时电位器的全部电阻对分压 有贡献,输出分压最大 : VW WR u u6 1 2 ? ? ? 当滑动端移动到b端时,

6、此时输出端无分压 电阻对应,输出最小电压: Vu0 2 ? 注:利用可变电阻分压可以设计出连续可调的分 压器 2.2.1电阻的串联及分压原理 应用举例:电压表的改装 改装前的表头电路模型 改装后的电压表电路模型 当测量电压为最大电压 (即量程)时,表头指针应 指向满偏电流。表头在改装 前,可以测量的最大电压为 gmggm IRU? 改装成电压表后,由于串 入分压电阻,当表头指向 满偏电流时,加在电压表 测量端的电压为量程电压: gm g m I RR U ? ? 注:串联电阻的分压原理可以应用于电压表的改装。 2.2.2电阻的并联及分流原理 电阻的并联及其等效变换 2.2.2电阻的并联及分流原

7、理 ?电阻并联电路的两个特点: 一是并联电路各个电阻上电压相同;二是电流按比例分配于各个 电阻之上,即电阻具有分流作用,各个电阻上电流的代数和等于 电路总电流。这两点可由基尔霍夫定律推出。 对各个电阻应用欧姆定律 : iRu nn ? ni iiiii? 21 uuuuu ni ? 21 )( 21nieq R u R u R u R u R u ? 2.2.2电阻的并联及分流原理 ?电阻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 并联电阻电路中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大小与其电 阻大小成反比 。 i R R i i eq i ? ? ? ? n iinieq RRRRRR 121 111111 ? 电阻并联时 ? ?

8、? n i inieq GGGGGG 1 21 ? 2.2.2电阻的并联及分流原理 应用举例:直流电流表(由电流计改装而成 ) 改装前的表头和改装后的电流表 Rgmm III? g gmm gm R II I R ? ? 电流表并入的电阻要比电流 计的内阻小很多,这是由分 压原理决定的,即分流大小 与其阻值成反比 2.2.3电阻的混联 )( )( )( )( 654 654 32 654 654 32 1 RRR RRR RR RRR RRR RR RReq ? ? ? ? ? ? ? 混联电路具有串、并联的特点, 可以根据串、并联原理进行等 效变换,最终化为简单电路。 2.3电阻电路的等效变

9、换 等效变换:等效变换:选取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电路作为研究对 象,这部分电路与其他部分电路通过端子进行连接, 当被选取的部分电路变换成另一种连接形式时,各个 端子处的电压和电流与变换前一致,则称选取电路部 分的变换为等效变换。 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 2.3.1 电阻的三角形、星形联接及 等效变换 桥接电路连接Y连接等效变换 整个复杂电路变为简单的混联电路 2.3.1 电阻的三角形、星形联接及 等效变换 -Y 等效变换:等效条件为两个电 路互换时,必须使电路没有参加变 换的部分的参量状态保持不变 。 ? ? ? ? ? ? ? ? ? ? ? ? ? ? ? ? ? 312312 3123 3 31

10、2312 2312 2 312312 3112 1 RRR RR R RRR RR R RRR RR R ? ? ? ? ? ? ? ? ? ? ? ? ? ? ? 2 133221 31 1 133221 23 3 133221 12 R RRRRRR R R RRRRRR R R RRRRRR R 形电阻之和 形相邻电阻的乘积 形电阻 ? ? ?Y 形不相邻电阻 形电阻两两乘积之和 形电阻 ? 注:应用等效条件和基尔霍夫定律 2.3.2 电压源与电流源电路的等效 变换 注:各个电压源的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等效电压源电 压的参考方向一致时,在其前面取“+” 号,否则取 “-” 号。 ? ? ?

11、n i sisnsisss uuuuuu 1 21 ? ?电压源的串联等效变换 2.3.2 电压源与电流源电路的等效 变换 ?电流源的并联等效变换 ? ? ? n i sisnsisss iiiiii 1 21 ? 注:各个电流源的电流参考方向与等效电流源电流的参考方 向一致时,在其前面取“+” 号,否则取“-” 号。 2.3.2 电压源与电流源电路的等效 变换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等效条件是:互换后必须保持电源对外电路的输出电流和电压相 同。 u RR u iiRuu ss s ss 1 ? i GG i uuGii ss s ss 1 ? ? ? ? ? ? ? ? ? ? s s

12、 s s s R G R u i 1 ? ? ? ? ? ? ? ? ? s s s s s G R G i u 1 或 思考题: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后,对电源内部来说是否也等效? 2.3.2 电压源与电流源电路的等效 变换 ?应用举例 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 ? ? ? ? ? ? ? ? ? s s s s s R G R u i 1 2.3.2 电压源与电流源电路的等效 变换 ?应用举例 i V8 ?4 (a) A5 ?2?4 (c) i ? 3 4 ?4 A7 i ?4 (b) A5 ?2 ?4 A2 i? 电路等效化简 2.3.3 电源供电及输出最大功率条件 ?电源向负载供电 R

13、RR u Rip s s 22 )( ? ? 出 s s s s s s s s s R u RR R R u R R R u R RR u p 4 4)( )( )( 2 2 2 2 2 2 ? ? ? ? ? ? ? 出 s R R ? 时,上式等式成立,电源向负载输出最大功率。 2.4 简单的受控电源电路分析 ?独立电源 ?受控电源 注:用菱形符号区 分独立电源与受控 电源 2.4.2 简单受控电路分析 ?应用举例 Riu s ? 1 s Riuu? 12 R R i R u i L s L L ? ? 2 sL i i ? 注:结果表明负载电阻的电流与可变电阻成正比,说明受控电源要受

14、到控制端电路参量的控制。如果合理选择参量,可以使 ,从 而可以实现电流放大。 2.4.2 简单受控电路分析 ?应用举例 )( 11ss RRiu? ? ? ? ? ? ? ? ? ? L LL R u R u i 2 1 ? s Ls L L u RRRR RR u )( 21 2 ? ? ? ? 注:结果表明负载电阻的电压 与 成正比,合理选择参量, 可以使 ,可以实现电压放大 2.5 线性网络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线性网络电路 : 由线性元件组成的网络电路,几何 结构复杂,呈网状分布 。 ?网络分析法: 支路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 节点电压法 2.5.1 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以各支路电流作

15、为未知量,直接应 用基尔霍夫定律对网络来求解 等效 变换 2s i 2s G (b) 2 2 2 s s s G i u? 2 2 1 s s G R? (c) 内 u 1s u 3 R 3 i 2 R 2s i 1 R I 2s G 6s u 4 R 5 R 6 R 1 i 2 i 5 i 4 i 6 i II (a) 1 2 3 1 u 3 u 4 u 5 u 2 u 6 u 对独立节点、列 出3个独立的KCL方程: ? ? ? ? ? ? ? ? 0 0 0 543 562 321 iii iii iii 对独立回路、列 出3个独立的KVL方程 : ? ? ? ? ? ? ? ? 0 0

16、 0 6654 3522 4311 uuuu uuuuu uuuu s s s 内 2.5.1 支路电流法 对电阻元件应用欧姆定律(VCR关系) ? ? ? ? ? ? ? ? 0 0 0 543 562 321 iii iii iii ? ? ? ? ? ? ? ? 6665544 2233552222 1443311 s sss s uRiRiRi RiRiRiRiRi uRiRiRi 共6个方程,6个支路电流,恰好求解 2.5.1 支路电流法 ?应用举例 2514 1052 0 322 31 321 ? ? ? iii ii iii 共有3条支路,应用支路电流法: 注:支路电流法的理论依

17、据就是 基尔霍夫定律和电路元件的电压 和电流关系(简称VCR),它是 分析电路最基本的方法 。 2.5.2 网孔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若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根据KVL列出全部网孔方 程,然后求解。 注:网孔数和独立回路数恰好相等,每一条独立回路都满足一个KVL方程。 ? ? ? ? ? 0 0 24323222 222111 msms sms iRuiRuRi iRuiRu ? ? ? ? ? 32243212 2122121 )( )( ssmm ssmm uuiRRRiR uuiRiRR ? ? ? ? ? 22222121 11212111 smm smm uiRiR uiRiR 2.5

18、.2 网孔电流法 ?应用举例: 应用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网孔中标明网孔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2)依据KVL列出各个网孔方程; (3)求解方程得到网孔电流,并利用网孔电流与各 支路电流关系求得各支路电流; (4)利用VCR求得各个电压。 2.5.2 网孔电流法 ?应用举例: 0)( 0)( )( 343214 322112 3422142 ? ? ? mgmgm mgmgm smmm iRRRiRiR iRiRRRiR uiRiRiRR ? 3432422214 )()( mggmgg iRRRRRRiRRRRRR? 0 235 ? mm iii 电桥平衡时 324

19、1 RRRR? 2.5.3 节点电压法 ?节点电压法:以各节点电压为变量来列写KCL方程, 先求出各个节点电压,再求各支路电压的电路分析方 法。适用于网孔较多节点较少的电路。 ? ? ? ? ? 22222121 11212111 snn snn iuGuG iuGuG 节点电压方程 : 32111 GGGG s ? 543222 GGGGG s ? )( 3212 GGG s ? )( 3221 GGG s ? 2.5.1 支路电流法 ?应用举例:弥尔曼定理 节点电压法给出的节点方程很有规律,可以通过观察电路图的 方法列出节点方程,从而解得节点电压,并根据VCR求得各支路电 流 11111s

20、n iuG? 321 11 111 RRR G? 32111ssss iiii? (流入节点的源电流前面取“ +” 号,反之取“ -” 号 ) 321 321 1 111 RRR iii u sss n ? ? ? 在多个电流源和多个电阻组成的单节点偶 电路中,两节点之间的电压等于流入高电 位节点的电流源电流代数之和除以所有支 路电阻倒数之和。 2.5.1 支路电流法 ?应用举例 ? ? ? ? ? 22222121 11212111 snn snn iuGuG iuGuG SG2 2 1 1 1 2 1 11 ? SSGG5 . 0 2 1 2112 ? SG5 . 1 1 1 2 1 22

21、 ? Ais3 11 ? Ais2 22 ? Vuu nn 2 21 ? 线性网络电路的分析 小结 ?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几种方法各有特色。 ?方程数:支路电流法方程数为支路数 P;网孔电流法方程数 为独立回路数 m= P-n+1 ;节点电压法方程数为 n-1。 ?电路分析方法各种各样,就基本原理来说都离不开基尔霍夫定 律和VCR。 究竟选用哪种方法,往往要结合实际问题和具体 电路来定 2.6.1 电路的工作状态 开路电路可用于判定电路是否连通或者元件是否损坏,比如判定 虚焊。 短路电路可用于判定电路是否连通等,比如焊点联通判定。 额定功率:一个电路元件正常工作时对应的功率。可用于判定某 一电路元件是否过载或者轻载等,在额定功率条件下,电路元件 的工作效率最高 。 2.6.2 电阻电路实践举例 1、电表的测量误差: 当用改装后的电表测量电路元件的端电压和电流时,会不可避免地出 现误差 电压表要与电阻并联,并联结果 相当于在a、b两点间多了一条 支路,这导致端电压重新分配, 从而引起测量误差。 电流表要与电阻串联联,串 联结果相当于在电路中多了 一个分压元件,导致端电压 重新分配,从而引起测量误 差 。 2.6.2 电阻电路实践举例 21 2 2 RR U Ru R ? ? 测量前 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