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子击怒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也。一、巧引入。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礼记 1、“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指哪几部典籍? 2、导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 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 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
2、富贵”教 教 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由此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日 星期 年 月周授课时间:第 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学 主备 课 时 1 备课组长签字 授课 总课时 教研组长签字 课题 虽有佳肴 礼记.处签字 教 导 审核 时间 重点 难点 1、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2 二、知作品。 、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礼记的资料。1练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 评 “三礼”。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它与周礼、礼仪合称 ,礼记因记”传”或“的解说称为,把孔子的弟子对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经”“
3、 活 的解释。”此而得名,即对“礼 礼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文章,二是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动 2、了解学记。 设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 学记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 计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 括和理论的阐述。 3、知道题目虽有嘉肴的由来。 三、齐诵读 1、生读课文,给难字注音,划分朗读节奏。 2、出示课件,认读,把握节奏。 1)、读准字音()() 自强 ) 兑命( ( )教学相长 (嘉肴 )弗食( ) )( ( 学学半 )、
4、把握节奏(2 嘉肴,弗食,不知虽有/其善也。至道,弗学,不知其旨也;虽有/ 然后知不足,教学是故/能自反也;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 “相长也。兑命曰: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知困,然后/”学半。学/ 此之谓乎?/其 3、师范读、领读。 4、齐读。 来了。到了第太守。陵郡做职到巴,滕子的春天庆历四年京被降,各种利,百政事顺二年,姓和乐事业都荒废的兴办起1 / 4 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子方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曰:“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本文论
5、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 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4、背诵全文。 七、妙拓展。1、口语交际。某班成立了帮扶小组,老师安排晓雨指导若冰的语文学习,可晓雨说这样影响自己的学习,不同意。假如你是晓雨的同学,你准备怎样劝说她?(请用上虽有嘉肴中 出现的成语或句子) 2、积累学记中的名句。 )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 或失则易或失则寡,或失则止。)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2 )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3 (4)要广泛交流: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 四、释文
6、意。 、指名试译,点拨。、出示重点字词,理解。31、生对照注释试译文章。2 4、同桌互译,参看译文。 参考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 教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 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学 教人是学习的”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能勉励自己。所以“教”和学 练 ”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一半。 评 5、关注特殊词句。 通假字 兑命曰 活 古今异义 动 4 ()教学相长也( ( (1)虽有至道 2)不能知其旨也 3)教然后知困 设 词类活
7、用 2)不知其善也( 1()不知其旨也计 其 一词多义:学 五、析文章。 、鼓励学生质疑。2、阐释重点问题。1 预设: ()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1 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与”“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用“佳肴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说理。” )、有人说由“说”过渡到“教”不自然,逻辑不严密,你是怎样认为的?2( 3()、引用兑命有何作用? 3、理文脉。先是以类比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与“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 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六、明主旨。 、若用一个词语概括文章,你会选哪个词?它是何意?1 、读完
8、文章,你有何体会?2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 己的机会。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教学相长 “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知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候就可以“ 困“而”自强”。 3、明确主旨。 来了。京被降,滕子的春天庆历四年利,百政事顺二年,到了第太守。职到巴陵郡做荒废的,各种姓和乐事业都兴办起2 / 4 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
9、家待之者子击怒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也。 资料 礼记中的名言: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择师不可不慎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学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尚往来也。 小结及作业 、查阅资料理解积累的礼记中的名句。1 、用学过的方法预习河中石兽2板书设计 一、本文节选自礼记学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二、读音嘉肴(yo)弗食(f) )ng)兑命(yu)学学半(xio 旨(zh)自强(qing)教学相长(zh 三、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10、 学/然后佳肴,弗食,不知 虽有/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知不足,教/ ”其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虽:即使。佳: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弗食弗:不。四、词语解释 食:吃,品尝。不知其旨也旨:甘美。虽有至道至道:最好的道理。不知其善也 善:好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因此,所以。教然后知困困:不通,理解不了。 然后能自反也反:反省。然后能自强也强:勉励。教学相长也长:促进。兑命 。学学半学:教。其此之谓乎其:表推测,yu)兑: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虽有佳肴,弗食,不
11、知其旨也恐怕,大概。五、句子翻译 即使有美味佳肴,如果不去品尝,就不能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能知道它好在哪里。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补所以,学习了之后,就能知道自己知识上的不足;教别人之后,就能知道自己 充 知识上有迷惑不解的地方。资料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自己知识上的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知识上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加强学习。 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学半。兑命曰:”兑命中说:” 所以说:“教与学相互促进。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人是学习的一半。”其此之谓
12、乎 六、内容理解、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 1 写起?“至道”作类比,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 。述,使论证浅显易懂。这种论证方法叫做“类比论证”“至道”从反面类2 、作者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这一论点的?首先,由“嘉肴”比,强调要注重学习,注重实践。接着,从正面推论出“学”和“教”的实践作用(可,以知不足和知困),最后得出论点“教学相长”,再进一步论证其效果(能自反和自强) 并且引用兑命中的话,印证“教学相长”论点的正确性。 3 、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明确: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教和学的实践中都能够增长 自己的学问。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教别人知识。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 加强学习。“教学相长”意味着学习4 、结合学习的经验,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看法。答:中的互动和交流,教和学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在教别人的同时,也会让自己的学识得到提高,自己也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在学习中,会慢慢发现自己一些不足, 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教给别人知识。 来了。太守。职到巴,滕子庆历四年的春天京被降陵郡做到了第,各种姓和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核糖核酸钠原料产地分布与资源争夺态势研究报告
- 2025-2030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在抗旱制剂中的应用探索
- 2025-2030机场航站楼特殊环境控制系统技术规范与市场准入门槛
- 2025-2030木雕工艺品非遗传承与商业化开发模式研究
- 2025年税务公司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2030智能办公系统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义县租房合同
- 租约分租合同
- 2025年宪法考试题及答案高中组
- 媒体行业探索与突破
- 浙江花园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750吨饲料级VD3油剂项目环评报告
- 第三讲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
- 电力工程咨询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CNAS-CC180:202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 高中生知识产权培训课件
- 《固定翼无人机技术》课件-课程教案4-第四章 机翼空气动力特性 11-17
- 2024年08月江苏/北京2024年中国工商银行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秋季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初中生关于国家安全的认知与教育
- 中医医院特点的规章制度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