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学习课程设计方案_第1页
行车学习课程设计方案_第2页
行车学习课程设计方案_第3页
行车学习课程设计方案_第4页
行车学习课程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D站的位置、性质和主要任务ABCDEFG0)0=0=00a g0 区段站0 编组站D站位于两个编组站B、F之间,属于横列式区段站,到发场和调车场在正线的一 侧。该区段站同时承担着客货运输的任务,主要工作是供应机车及整备机车,并为无改编 中转货物列车办理规泄的技术作业。另外,还办理一左数疑的列车解编作业以及客、货运 业务。第二节D站的主要技术设备(1)客货运业务设备:旅客站房一个、旅客及货物站台一个、货场一个(2)运转设备:正线两条(可以通行超限货物),上下行分別开行、到发线8条(其 中两条可以通过超限货物)、调车线9条、牵岀线2条、机车走行线1条、机车出入段线 2条、专用线2条

2、、跨线桥1座、小能力驼峰一个(3)机务设备:机务段一个(4)其它设备:与之相配套的设备如信号、通信、给水、排水、电力、照明、技术办 公室房屋以及城镇道路的平(交)设备等。第二章确定车站工作量铁路车站每天办理大量的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作为车站主要作业对象的车流,无 论其流量、流向、不同性质车流的比重、以及其组织的质量等、对于车站的技术作业和设 备运用、都有重大的影响。车流分析的目的就是对车站的车流的动态实施适时的监督和系统的分析,掌握其变化 的规律,研究制泄车站技术作业和设备运用的全局性战略部署,或者针对某些作业环节、 某项设备运用做出局部性的调整措施,以适应一左时期的车流特征,保证车站的运输

3、生产 的顺利运行。车站到发车流数呈的分析以车流汇总表所列的统讣或计划车流资料为依据。第一节 D站编制D站车流:见附表第二节D站车流分析(1)车站办理车数N. =N 鶯 +N 董空=1705+1705 = 3410(2)中转重车数N;: = N 斜 + N寶=685+810=1495(3)中转空车数N$=55(4)装车数、卸车数、接空车数、排空车数5 =149,U卸=90,=11 & N需=59(5)无调中转车数N沪=+N鄴=810 +55 =865无调中转车数占接入重空总车数的比重为:=船 50.79%(6)改编车数N理=N + Ng调+ U紳+AN, =685 + 63 + 90+(63 4

4、) = 897改编车数占接入总车数的比重为:8971703=52.67%第三节编制D站车流图和列流表(1)D站列车编组计划及自编始发列车表:D站列车编组计划及自编始发列车表方向列车到达列车种类编组内容编成辆数一昼夜 车流量编组列 数车次CB直通B及其以远45180420002-20008C区段C及其以远45135330002-30006C-D摘挂按站顺编成组=4529143052EF直通F及其以远45270620001-20011E区段E及其以远45180130001-30007D-E摘挂按站顺编成组1 305卸车L 1206调移J 107装车L1508取车兀9集结1 18010编组3011岀

5、发作业” 11 25延续时间1654第六章编制车站日计划图第一节 日计划图的定义、作用和内容日计划图是指车站编制的从18点开始到第二天18点的各种列车和车辆技术作业过程 和设备运用情况的详细图解。日计划图的作用是组织指挥车站日常生产活动,使各车间、各工种协调而且有节奏地 进行日常运输生产,充分发挥技术设备的效能。根据他能查明车站作业的繁忙阶段和薄弱 环节,分析设备运用和作业组织是否合理,从而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之合理 化。貝主要内容有: 列车到达计划。各方向到达列车的车次、到达时分及编组内容; 列车岀发计划。各方向出发列车的车次、岀发时分、编组内容及车流来源等: 装车,卸车和排空计划

6、。本站应完成的装车数、卸车数、按方向和分车种的排空 车数,以及取送调车的轮廓安排等: 日工作指标。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停时)和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率等:(1) 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_工Nt货,;u 装+ %= 264+1606.8 + 1397.1 =I98h149 + 90(2) 有调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2*(8204.9,2568-7116.7) =5 3ih689 + 689(3) 无调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2*(10425.55-9896.5) =Q61h865 + 865(4) 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t 一工 2门+工27312.4+1058 一 269h

7、6工 Nf689 + 689 + 865 + 865 重点任务和上级指示第二节编制车站日计划图(见附图)(1)货物列车出发时刻表货物列车岀发时刻表发往方向出发时刻车次发往方向出发时刻车次E18:50C19:451100220:258580120:152000221:2021:151100421:502000121:4023:351100123:45110060:45300010:152:15858030:40300022:50200031:10858024:20300031:55110085:40200053:50200047:25110034:10110108:106:059:0011005

8、6:20430529:356:553000410:10300057:351101211:30430019:402000612:102000710:051101413:258690112:258580414:102000914:002000615:151100715:1015:453000715:503000616:3016:251101616:551100916:402000817:202001117:3511018(2)编制本站日计划图(见附图)第三节D站工作设计分析车站对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其目的在于肯左车站各方而工作 的成绩,找出车站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总结在执行日班计

9、划、技术作业过程、列车编组汁 划中的经验和问题,检查行车安全情况,从而据以制定改进车站工作的有效措施。根据分 析,还可以确泄各工种和人员的工作质量,表扬先进,推广先进经验,以便进一步挖掘潜 力,提髙车站工作水平。车站工作分析中,车流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车流分析的目的在于对车站到发车流 的动态实行经常的监督,掌握车流变化的规律,以便及时调整车站技术设备的运用方案, 制定相应的作业组织方法,保证运输生产的顺路进行。车流分析的重点内容为:(1)车站办理车数N 办=N 仏 + N 爲=1703+1703 = 3406(2)车站有调车数N改=N+N捫+5+AN =685 + 63 + 90+(63-4

10、) = 897有调车数占接入总车数的比重为:8971703=52.67%(3)各方向到发车流量及其比重,可从车流表中査出。(4)本站装卸车数第四节自我评价通过对区段段工作组织的设计,我对行车组织这门课程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自 身对日计划的编制的基础上,我大致了解了日计划的内容和作用,对车站工作有了更深刻 透彻的了解和认识,也具备了一定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对车站的现场组织工作还不是十分的熟悉,所以本设计中有许多的不合理的地方 需要进一步改进。第一:交接班和吃饭时间在规定时间的左右,有一楚的出入;第二:调机的取送车没有配合好,过多地单独取送和单独调移情况,较少使用取送结 合,且有些地方装

11、卸车等待取送时间过长,部分环节岀现了浪费时间的现象:第三:一次取送车数量过多,给取送车工作带来不便。非号码制统讣到达出发车时换小时合计中车时换1、时合计X中车车小时货物作业有调中转无调中转非运用车车车 小 时货物作业有调中转无调中转非运用车车转车车转车车转车车转车车转车车转车车转车车转车次刻数数入小时数入小时数入时数入时刻数数出时数出时数出小时数出小时事12345673910111213141516171319202122232425加272829303132333435上班结存12014402530085102010120100318:0511.930357223.328333.231122

12、1:558.128226$324325202.5311121:40S.33024918.329240.741020:105.812104.47.612104441010:006.0251502122112621210062:123.83011421.228106.410051:434.3301293012931144:501.231.21253031134:301.52943.5232740.512063:522130633063120418:5011.228313.6111.2273024120318:2011.730351223.422327.6321220:409.33027930279321121:108.83026418.829255.2411222:357.423170.2214.321155.441110:525.125.5210.22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