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变换器de控制技术的研究._第1页
BUCK变换器de控制技术的研究._第2页
BUCK变换器de控制技术的研究._第3页
BUCK变换器de控制技术的研究._第4页
BUCK变换器de控制技术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UCK变换器的控制技术的研究 实验目的 1、理解开环、电压单闭环和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的原理,完成系统闭环控 制调试; 2、建立变换器的模型,通过仿真和实验掌握电压和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设计方 法; 3、验证BUCK变换器的输入输出波形特性,PWM波形,及输入输出数量关系, 加深对BUCK变换器连续和断续工作模态下的工作原理及特性的理解。 实验内容 熟悉SG3525的原理及使用方法,理解PWM波产生过程;研究BUCK变换 器开环、电压闭环、电压电流双闭环状态下电路各器件,包括功率管、二极管、 电感电压电流工作情况,输入输出电量关系,控制电路参数对变换器的性能的影 响。观察电压纹波,观察不同电感

2、、频率和负载对电流连续点的影响。理解BUCK 变换器闭环控制过程,掌握闭环性能指标。 变换器的基本要求如下: 输入电压:2030V 输出电压:15V (输出电压闭环控制时) 输出负载电流:O.ITA 工作频率:50kHz 输出纹波电压: loomv 实验仪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数量 1 BUCK变换器主电路实验挂箱 1 2 BUCK变换器控制电路实验挂箱 1 3 线性稳压电源 1 4 示波器 1 5 数字万用表 1 6 电压表 2 7 电流表 2 8 负载 1 四、 实验原理 1)BUCK主电路原理图(图1) - Q f LJ ri ) Uo 图1. BUCK主电路原理图 2)控制电路SG3

3、525内部结构框图() fe 15 O .H| I丄 图2. SG3525内部结构框图 五、 实验步骤 1、将BUCK变换器挂箱的所有开关关闭后再接线。 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占空比 2、控制电路接20V直流电压,调节电位器 RW1, 为某一定值时SG3525各管脚波形及驱动电路输出波形。 注意观察SG3525的9 脚、5脚波形和输出波形之间的关系,理解 SG3525芯片PWM波产生过程。调 节RW2观测PWM波频率的变化,通过测得的 PWM波计算PWM波频率。 3、控制电路接20V直流电压,主电路接6-30V可调直流电压,可控制开关 S4 打在开环状态。 当将开关打在单环时, 电路工作在单电压环

4、控制模式下, 打在双 环时,电路工作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模式下。分别观察三种控制模式下 SG3525 各管脚波形及驱动电路输出波形。 一) . 开环状态 1). 电感电流连续情况: 打开主电路电源,使主电路工作电压为25V,观察电感支路的电流波形,调 节负载,使电感工作在电流连续情况下。 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占空比为某一定值 时场效应管漏源极与栅级间电压波形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理解场效应管的工作原 理。 观察并记录电感支路、 场效应管支路、 二极管支路的电流波形, 观测电感两 端、二极管两端、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理解变换器工作原理。 观测主电路输出电压随占空比D的变化情况,画出曲线,理解主电路的工

5、作 原理。 用示波器交流档观察输出电压纹波/Upp。 观测变换器的外特性 2). 电感电流断续情况: 改变负载,使电感电流断续, 观测场效应管漏源极波形情况, 观测电感支路、 场效应管支路、二极管支路的电流波形,观测电感两端、二极管两端、负载两端 的电压波形,理解工作过程。 观测主电路输出电压随占空比 D 的变化情况,理解主电路的工作原理。 3) . 重新选择主电路电感观测波形: 把L1、L2同时串入主电路中观测电感电流连续点变化情况。 4) . 观察二极管波形的吸收电路对二极管波形的影响。 把二极管波形的吸收电路和二极管连在一起, 观察二极管两端波形尖峰情况 的变化。 5) . 变频观察电感

6、电流连续点变化情况。 调节RW1使频率f=50KHz,调节负载,使电感电流波形处于临界连续状态, 调节频率, 当电感电流波形由临界连续变为断续时记录此时频率值, 思考频率变 化对电感电流连续点的影响。 (二).闭环状态 (1).单电压环控制模式 打到闭环单环控制状态。调节电位器 RW1,使主电路输出电压达到15V。 调节主电路输入电压由20V变到30V,观测占空比的变化及输出电压变化值。以 此观察输出电压的稳定性,理解闭环控制原理。 将输入电压重新调到25V (输出仍为15V),改变负载阻值,观察并记录输 出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关系。 改变PI调节器参数,突加突卸负载,观察输出电压波形动态变化过程

7、。 (2).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模式 打到双闭环控制状态。调节电位器 RW1,使主电路输出电压达到15V。调节 主电路输入电压由20V变到30V,观测占空比的变化及输出电压变化值。以此观 察输出电压的稳定性,理解闭环控制原理。 将输入电压重新调到25V (输出仍为15V),改变负载阻值,观察并记录输 出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关系。 改变PI调节器参数,突加突卸负载,观察输出电压波形动态变化过程。 八、 实验数据 七、 仿真 主电路输出电压随占空比D的变化情况 实验条件 电感电流连续,开关频率20kHz,输入电压25V。 占空比D 0.2 0.3 0.4 0.5 0.6 0.7 0.8 理论输出电压 Uo

8、/V 5 7.5 10 12.5 15 17.5 20 实际输出电压Uo/V 5.02 7.26 9.36 11.9 14.4 16.8 18.3 输出电压误差e/V 0.02 -0.24 -0.64 -0.6 -0.6 -0.7 -1.7 经验证,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符合Uo D Uin。 Matlab仿真 (1).单电压环控制原理图(图3) (PID调节器:比例系数为2.05,积分时间 为80.5微分时间为0) 图4.输出电压波形 在闭环控制中,输出一定时(电路其它参数不变),改变输入电压,输 (2) 时间为100,微分时间为0:;电流调节器: 时间为0) : 一 tr- 理穿沁 出电压基本不

9、变,只是纹波程度不同。占空比随输入电压的增大而变小。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原理图(图 5)(电压调节器:比例系数为3,积分 比例系数为3,积分时间为95,微分 图5.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Matlab仿真图 Saber仿真 (1) . Saber仿真图(图6) 图6. saber仿真图 (2).连续模态 1)连续状态电感电流波形图(图7) Q-iD 图7.连续状态电感电流波形 2)连续状态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图(图 8) Q-aptiO 附t闫 图8.连续状态输入输出电压 (3).断续模态 1)断续状态电感电流波形图(图9) Q-flp*iO 图9.断续状态电感波形 2)断续状态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图(0

10、) 电路中各变量的交流分量的幅值 远小于想用的直流分量。有时为化简模型,需要忽略开关频率及其边带、开关频 带谐波与其边带。 2、比较电压单环和电压电流双闭环工作时变换器的动静态特性。 3、结合SABER仿真和实验,研究主电路电感电流连续和断续工作状态下变换器 的工作波形、输入输出的基本电量关系、变换器效率等问题,并和理论分析进行 比较。 答:在开环状态时:在连续状态时,输出仅于占空比有关;在断续状态时,输出 与占空比、负载电流均有关。 电压环控制时:输出电压不受负载的影响,输出稳定。 实际降压式变换器滤波电感存在着线圈电阻,开关有压降,为了简化,可认 为晶体管饱和压降与二极管正向压降相等, 并用晶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