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之二_第1页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之二_第2页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之二_第3页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之二_第4页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之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之二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 执教:罗云祥 一、引入课题。 (出示一幅小孩子痛哭的画面。)教师:孩子们,老师给大家看一幅画,谁能来给 大家介绍这幅画的内容?(学生介绍略) 教师:战争与和平,总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 家齐读课题。(生齐读) 利用画面的目的是尽快进入情景,但实际反应来看,效果不是很好。 二、学生初读课文,将体会最深的地方与同桌交流。 三、班上交流,学习课文。 1、体会 两年多来 ”一节。教师的提问:你体会到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然后抽学生朗读,教师评价。 以学定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是将评价”只是当做老师行为不是

2、很 恰当。 2、 体会第三自然段,教师请学生找找有几个听见了 ”,几个 和平”。体会意思并自 由感情朗读。 请自认为读得好的同学起立朗读。然后全班齐读。 这段话的学习教师基本上是让学生读”完的,反复的读。但是我们的感觉是没有 很好的体现 层次性”要求,有点 泛泛”而读的感觉。 3、试着体会作者对父亲才华横溢而又英年早逝的痛苦而复杂的心情。也是先个别朗 读,再全班朗读。 然后让学生用一句话进行评价: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通过 一个劲”儿的朗读,让学生体会 复杂”,也将究竟怎样 复杂”的问题进行了 回避”。在学生评价之后,教师是否应该让学生说说自己评价的理由呢? 4、学生自读课文剩下的段落,用横线

3、划出对世界局势进行描写的句子。思考:你想 知道什么?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朗读 今天”一段。教师提问:和平之花”是指什么? 你知道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教师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这一步拓展得很好,但是稍觉肤浅。 我觉得顺序应该调整为:先展示资料。(很重 要的一点是:收集来的资料反应什么问题?) 然后再回头”体会文中句子。如果学生没有深 刻体会思想感情,表现出的可能仅是一些虚假的激情。 三、总结课文,引导实践。 1、 教师:你们说战争是什么?面对战争,你想说些什么?雷利 (本文作者)怎么说? 什么叫呼吁?他 呼吁”什么?读 要不要”。 朗读之后

4、,学生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 2、弓I导实践。教师:孩子们学习了课文,为了制止战争,我们应该怎么做? 抽学生回答,有的谈针对目前的美伊战争”,我们可以发倡议, 给美国总统寄信, 或是给伊拉克的小朋友寄去和平鸽 其实,情至深处,学生往往能够体现出很强的背诵能力,对于 为了为了 为了”一段话,完全可以让学生感情背诵!我觉得更好的设计是,在同学们的提议中, 选择哪些是 可行”的,让这部分同学的发言稍微具体一点,避免走形式,也就是说,尽管是 公开课,还是要考虑是否能够落实的问题。 3、再读课文,放飞 和平鸽”(纸做的)。 在充满感情的朗读声中,下课铃响,学生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这点设计得很有新 意。这

5、是本课中设计较为成功的一点。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惜粮食(习作训练) 训练目的: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地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并在行动上落实。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出示爱惜粮食的图片,句子、要求。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让学生明白习作的要求,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意,根据画面人物的动作、 表情、 背景,发挥想象,口述图意。 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1、 看图作文我们早已写过,应该并不陌生,请同学回顾一下,看图作文有哪

6、些要求。(要仔 细看图,理解图意;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教师小结出示要求。出示 课件1 2分钟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看图作文 一一爱惜粮食 出示2 二、学习习作要求”,出示:仔细看图,理解图意,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比较具体地 写出事情的经过。1分钟 读要求,你读懂了什么? 三、写事的文章特点是什么?(出示 课件4)3分钟 四、 学习范例,让学生边读、边思、边划:(1)小作者是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的? (2)小作者抓住哪几方面来写?用“一一划出写得具体的词句。5分钟 学生讨论,然后交流,汇报。 师小结:围绕中心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 五、出示图,仔细观察(课件5) 5

7、分钟 1、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1、图上画着哪些人?2、他们在干什么?3、是什么时候的事?) 2、 出示学习提示1、图上画着哪些人?那位小朋友正想干什么?课件5 3、讨论人物、时间、地点、事情。 (1) 人物:小明、爸爸、妈妈、农民伯伯板书:小明 爸妈 点明:小明、爸爸、妈妈是这幅图的主要人物,农民伯伯是次要人物。 (2)时间:春天的中午 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小明胸前的红领巾说明是放学后,从农民伯伯头戴草帽, 弯着腰在插 秧,推测出这是春耕的季节。) 事情:出示填空(口头说话)(课件6) 一个的,小明,爸爸妈妈 (3)讨论事情的顺序。 板书:起因:小明要倒剩饭 经过:爸妈劝阻教育 结果:小明

8、懂得道理 (4 )确定重点:这三步哪一部分要写得具体些? 点明:事情的 经过应作为重点写具体。(板书:写具体) (5 )同学回想一下我们积累的爱惜粮食的谚语和诗歌等 如锄禾出示它的多媒体2分钟 六、 想象事情的经过,分散难点。10分钟 出示学习提示2、爸爸、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小明会怎么说,怎么做? 3、想一想,按什么顺序写,哪些内容要写得具体些?(课件7) (1)自由组合讨论,小组汇报,可用小品形式。 (2 )想象语言、动作是否合理。 (3)评议后,其他小组补充(力争求异)。 七、学了这篇看图作文, 你们想到些什么?(或有什么收获、体会?)(相互说,然后交流) 3分钟 八、 写重点部分,把

9、它写具体,然后交流。5分钟,有时间交流。 爱惜粮食(习作训练)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 明出处! 小语第十册2 2课 丰碑 (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2课丰碑。齐读课题。同学们见过碑吗?在哪里 见过?(坟山的墓碑、西海的抗日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哪些是丰碑”?你们敢不 敢用简笔画的形式把 丰碑”画出来?(画在课文插图老战士下方)(巡视,指名学生上台板 画) 2 这篇课文 丰碑”指的是谁?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把军需处长和丰碑联系起来?用 “”把它划出来。晶莹是什么意思?哪些词可以跟晶莹搭配?指导学生用晶莹”造

10、句。 谁能围绕这句话来提出问题?(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二导读提示。 速读课文,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 1自由读这一自然段,并从中找到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的老战士。(灯片 出示)写在课堂练习本上,鼓励学生多填。在此还要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2品词。A。镇定、安祥。老战士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怎样理解 镇定”和 安祥” 呢?老师给你们列了个自学提纲,试一试自己去完成它,好吗? 出示灯片:默读,完成下列自学提纲: 镇定”和 安祥”的意思是什么?能用什么方法来解这两个词?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老战士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左手; 坐着)没

11、有挣扎、没有痛苦、死得自然,所以他的神态显得。 老战士为什么死时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四人小组讨论)(看到战士没有在冰天雪 地里倒下,感到安慰,所以 )(自己把所有的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连自己都没有,尽到 了职责 )(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死而无怨,所以 )巡视参与讨论。点明中心:毫 不利己,专门利人。 (4)军需处长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还可以想象他在做什么?(打招呼、 鼓劲加油、指着胜利的前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引导学生把这好像放在一起谈吗?(好像,也好像,还好像更好像)再次 点明中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5)出示灯片: 单薄破旧的衣服 身上。” 指名读 抠 贴”要读

12、重音,为什么单薄,点明中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换词读。(出示灯片:裹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披在) 3、指导背诵。指导背诵,看图试背;指名试背;齐背。 4、当将军看到这一悲壮的画面时,他的神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引读:只见将军的脸色 顿时,嘴角边的肌肉。忽然的人 将军为什么要吼?(为老战士的冻死而难过,为军需处长的失职而生气,所以要吼。)指导 朗读这句话。练读 抽读 齐读 师引读:这时候将:(生读) 当将军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他的神态又是怎样的呢?请你在第12自然段找出写将军神态 的句子来。出示灯片:将军愣了一下,什么。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立在雪地里。 为什么愣,时间长还是短? 对比读

13、。 辨异同:来得突然,时间紧,心情急。愣的时间短。 完全出乎意料,为军需处长的精神而感动,为自己错怪军需处长而内疚。愣的时间长。 因此他的眼睛湿润了。 湿润是什么意思?指导造句; 根据课文内容造句。联系生活实际来造, 用湿润的另一方面造句。草地湿润、空气湿润。加进晶莹”去造句,行吗?(同桌互相说) 在第十二自然段中,除了对将军听神态进行了描写之外,还对将军的什么进行了描写?用 “”划出来,你能围绕这个句子提出问题来吗? 指导朗读这个句子,(试读抽读) 师读:敬完军礼后,将军又怎样了呢?请同学们注意听老师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如果老师 漏了哪个词没读,你就在哪个词的下面做上记号。 师读:漏沉重而坚

14、定” 品:沉重一一为军需处长的牺牲而悲痛。 坚定 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所鼓舞。 声音”指的是什么“ 这样的队伍”是怎样的队伍?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这是个什么句? 你能把它改成陈述句吗?(请你写在这句话的下面) 首尾呼应读。是啊,有了这样的队伍,将军还会担心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 此时担心化为了 一一信心,有这样的信心,我们的战士不怕吃不上饭,不怕 三、回顾全文 从形象上看,大雪覆盖着的军 学到这里,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课文的插图和你自己画的丰碑, 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 一一相似。所以说 成了一座晶莹的碑。 仅仅形象上相似就可以说 军需处长成了丰碑”吗?(引导学生答出

15、:军需处长不朽的功绩和 精神一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因此他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目中的丰碑,也成了我心目中 的丰碑,是你心目中丰碑吗?希望这丰碑永远留在你我心中,留在我们所有在座人的心中! 下面听老师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直到结束。在听的过程中,你们要完成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 务,你们有信心吗?这个任务就是 一一在你自己画的丰碑上题上一两句碑文。边听边想,题 哪句话最合适? (到第12自然加进学生的读) (看到丰碑,我想到了 ) (看到军需处长,我想到了 ) 丰碑3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 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

16、工具书理解喋喋不休、按图索骥、忐忑不安、雪上加霜”等词语 的意思,借助 按图索骥”一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还原感受,走进母亲让儿子去看病时的内心世界,领会作者在表达母亲心情时 将愿意”与不愿意”交叉描写,达到引起读者认知冲突的方法。 3、体会到文中母爱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 教学重、难点: 通过还原感受,走进母亲内心世界,领会作者在表达母亲心情时将愿意”与 不愿意; 交叉描写达到引起读者认知冲突的方法。体会到文中母爱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问题激趣。 二、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意。 1、出示本课新词 喋喋不休雪上加霜忐忑不安按图索骥 师:这些词语中有一

17、个成语特别难理解,按图索骥。谁来简单说一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骥的意思就是一一(良马)。 师:这个成语还有一个故事。传说春秋时期有个人叫孙阳,他很善于识马,人们都叫他 伯乐,他把自己丰富的识马经验写成了一部相马经。他的儿子就按照这本书去寻找千里 马,结果千里马没找到,却找到了一只癞蛤蟆。后来这个词语指机械地照搬书中的知识或者 按照线索寻找事物。 师:那么这个成语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谁能借助老师的填空来说一说。 母亲让(儿子)借助(她给的看病提示)去医院(独自看病)。 总结:禾U用文中的关键词大概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略读课文的好办法。 三、精读内心独白,认识母亲的慈爱”。 1、出示词语:

18、狠心,残忍,冷漠 三个喜欢。(这三个词喜欢吗?这样的人喜欢吗?这样的母亲喜欢吗?) 默读课文,思考:文中母亲的做法你赞同吗?或者不赞同,请说明理由。 师:她到底愿不愿意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呢?凭自己初读的第一感觉,谁来说说? 师:完全愿意嘛,又有点不愿意;完全不愿意嘛,又有点愿意, 这样就是左右 生:为难,进退 生:两难 师:课文中的词就是忐忑不安。这就是母亲矛盾的心理,在母亲心中,大家来看,有这 样一种想法,谁来读。 出示句子: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注意叹号) 师:但是母亲的心理还有另一种想法 一一 出示句子:我怎么能让孩子独自去看病? 点名读,齐读。 2、精读内心独白。 师:下面我们就要走

19、进母亲的内心世界,请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 子,然后把这些心情的句子带到这两句话的后面说说理由,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出示: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因为 我怎么能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因为 师总结:从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中我们读到了矛盾,斗争和煎熬。做出这个决定,对母 亲来说也非常痛苦。 4、研读22小节,揭示母亲的慈爱。 请齐读22小节,找一找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母亲的痛苦。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 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1)时间过得快还是慢?(度日如年) 艰涩:换成 缓慢”可以吗?艰难苦涩

20、 沙漏:出示图片 坠:换成 落”可以吗?坠字感觉 更重,更痛苦。 2)练习朗读,读出母亲的痛苦,度日如年。 师引导:每一秒时间的流逝,都像很重的东西砸进母亲的心房。而且是整整两个小时! 请你把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课堂练笔。 师:母亲就这样,等了两个小时饱受折磨。 还好,儿子终于回来了,终于听到脚步声了。 此时此刻,母亲倚在门上,看到儿子回来,肯定有千言万语要对儿子说, 请你以孩子为开头, 写几句母亲想对孩子说得话。 出示:我开了门,倚在门上:孩子一一。” 学生练笔,交流 师:把刚才同学们的想法串起来,就是母亲的心声啊!学到这里,徐老师不禁要问这个 母亲残忍吗?冷漠吗?狠心

21、吗?这也是一个很爱孩子的母亲啊。 四、感悟主题。 师:孩子最后有没有学会看病?母亲仅仅教会了孩子看病吗?还让孩子学会了什么? (独立面对生活,学会独立。) 师:而对母亲而言,经历了内心斗争和煎熬, 看到儿子顺利回来, 她又学会了什么?(学 会放手 ) 师:是啊!或许对母亲来说,孩子跌倒了马上扶起来是一种爱,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也是 一种爱;孩子生病了陪去医院看病是一种爱,让孩子自己学会看病也是一种爱;对孩子无微 不至的照顾是一种爱,而让孩子学会独立,自己学会放手是一种更伟大的一一母爱。(板书: 母爱) 师:所以,作者在文章结尾对孩子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有没有词语不懂?解释聊 胜于无。读一读。 五

22、、阅读拓展 师:知道这篇文章中的母亲是谁吗?她就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毕淑敏。旁边是她的儿子芦 淼,现在已经得到了三个硕士学位。他们母子合作写成了一部母子环球旅行记,老师建 议大家去读一读。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生病的时候一般是怎样解决的呢? 每个人都会生病,孩子也不能幸免。有了病就得看病。(板书) 看病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故事中的儿子与我们一般大,故事的开头是怎 样的(大屏幕出示)带领学生读(打蔫儿)并要求解释这个词。 3、孩子生病了我们将听到怎样的一段母子的对话呢?请看(大屏幕人物描写的对话) 4、 朗读母

23、子对话,感受人物心境。 (1)师生合作读:老师当母亲,谁当儿子?其他同学注意听。 (2)同学们,这样逼问一个病中的孩子,你觉得这位母亲有点怎样?指明说(残忍、 狠心、甚至有点冷漠) 可是孩子明白妈妈的意思, 妈妈马上让他独自去医院, 妈妈的目的就是想让儿子学会看 病。 5、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齐读课题一一学会看病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一)老师现在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读读这些字、词。 1、指名读、正音。 2、 喋喋不休的意思: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第 18自然段。妈妈的话说完了吗?你从哪 知道的?你明白喋喋不休的意思了吗?就是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3、聊胜于无,按图索骥 随着课文的学习,我们对

24、这些词还会有更深的了解。 4、把这些词再念一遍 。 (二)说说课文讲的是件什么样的故事?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儿子独自上医院,学会看病的故事,母亲用这种方式, 锻炼儿子的独自生活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三、品读母亲的心理,感受伟大的母亲 1、过渡:现在让我们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走进这位看似残忍的、狠心的、甚至有点 冷漠的母亲的内心深处, 去细细品味一番。请用心读读儿子离开家门后,母亲等待他归来的 部分(21 27自然段)。了解她的感情变化,找出描写母亲心里活动的句子,做上记号, 多读几遍,从中你感受了什么? 2、交流 (1)后悔(大屏幕出示句子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 又何必在意

25、这病中的分分秒 秒?) 你感受到了什么?(后悔)她后悔了什么?文章中的雪和霜分别指什么? 你还从哪里读懂了母亲的后悔?领着他一块去有什么好处?在这里按图索骥”就是 照这样子去做。母亲有没有给儿子按图索骥”的机会? 母亲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她后悔极了!谁来读出母亲的后悔? 引导:但是一开始,母亲却是怎么认为的?男孩子当一回儿子,()老师和你们再读读 母子间的对话。 同学们,面对病中的儿子,母亲是步步逼问,让儿子独自上医院的想法是那样的坚决。 可是当儿子出门的那一分钟起她就开始后悔了。再她看来,这个举动无疑是(雪上加霜)她 应该和儿子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以后再(按图索骥),而且(来日方长)

26、。想到这 儿,母亲更是后悔不已。带着你的情,融入母亲的心,齐读这一段。 (2)不安(大屏幕出示 时间艰涩地流着 我的心疼痛地收缩成了一团 ”) 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 我们中国的汉字真神奇,从字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来。 为什么不安,她在担忧什么? 这些都似棒槌敲打着母亲的心,她更加不安了。 这个词语读什么?(沙漏)知道沙漏是什么吗? 实物演示 你觉得它的流速快吗? 母亲觉得时间如沙漏般艰涩地流动,过得真慢。时间过得越慢,母亲越忐忑不安,一 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她的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让我们带着这份沉重,怀着这份不安,读好这一句。 (3)谴责(大屏幕出示句

27、子) 这时的母亲从不安到了深深地谴责自己。 她谴责自己什么?所以她心里想什么?你体会到母亲的深深自责了吗?读出你的感 受。 四、读写结合,再悟情深。 (一) 1、引导: 同学们,这位母亲坚决让儿子独自去看病,可是从儿子出门的那一刻, 母亲就开始后悔, 继而不安,甚至深深自责。通过这些描写母亲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一位 母亲的感情变化 一一她既想让孩子锻炼成长, 又怕孩子遭受磨难的复杂心理。此时此刻,你 觉得这位母亲是残忍、狠心、冷漠吗?你现在是怎样认为的?这些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 让我们了解了这位母亲尽管外表狠心,冷漠,但是她的内心是火热的, 是一位极富爱心的母 亲。可见心理

28、活动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情感是多么重要的。下面我们也来学一学描写人物内 心的写法,当一回病中的儿子,好吗? 2、请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写写儿子的心理活动(大屏幕出示) 3、交流 (二) 1、引导:看看儿子顺利归来,母亲提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勇气又回到心中。 2、(大屏幕)出示句子 。 指明读。 这个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 五、诵读,升华情感。 1、 引导:这位母亲为什么要磨炼儿子,磨炼自己呢? 文中的母亲也在文章最后道出了 自己的心声,大家来读读这一段。(大屏幕出示) 2、 在这里,聊胜于无是什么意思?作者对聊胜于无有这么一层解释。(教师简介) 3、当长辈的只能为孩子提供一张大致的路线图,可能现实生活

29、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总 比没有好,这就叫聊胜于无。 4、 学到这里,你觉得母亲仅仅让儿子学会看病吗?在你看来,题目学会看病更应该是? (学会独立、学会自强, 学会面对困难)她不仅仅是让儿子学会看病,而是让儿子学会独立 面对生活。因为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板书)。这真是一位用心良苦的母亲。知道这位母亲 是谁吗? 5、出示照片和简介。 6、这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让我们牢记她的忠告(路是要自己走的。) 7、这是一位母亲的心声,也是全天下所有母亲的心声,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读这段话, 读出母亲那份博大而崇高的爱。 六、拓展 1、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欣赏一首歌曲。再次感悟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母亲感

30、恩之情。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理解 艰涩、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把握文章大意,深入体会母亲心理变化的过程,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爱,体会表达方 法。 3、能有意识地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清母亲心理变化,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爱,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学会看病,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1、凭借课题把握文章大意 回家预习了课文,课文有 27个自然段,非常长,你能用上课文题目说说文章写了一件 什么事吗? 在反馈基础上引导学生说清楚:儿子,母亲 (为了什么),(怎么做)。 2、借助关键

31、词把握文章大意 请你快速浏览课文, 读准下面这些字词, 并用上这些词语具体说说面对生病的孩子,母 亲是怎么做的? 打蔫儿喋喋不休后悔忐忑不安谴责磨炼 二、抓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理清母亲的感情变化,体会表达方法 1、母亲的这些做法,让你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对儿子的爱)是的,无论是母亲指 教时的喋喋不休,儿子出门后的后悔,还是儿子去看病后的忐忑不安,都是紧紧围绕着一个 爱”字的,那么,这份爱作者是通过对母亲的哪些描写来表达的呢?(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2、老师给你五分钟时间,请你用心默读课文,划出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多读几次, 想想母亲当时的心理,体会母亲的感情都是怎样一步步发生变化的?(自学五

32、分钟) 3、反馈汇报,师板书理清感情变化 决心心疼后悔担心自责坦然 4、抓重点句子品母亲心理,理解重点词语 (1)当母亲知道儿子生病了,母亲却让儿子独自去看病。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出 示: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 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你知道什么是逼问吗?指名(问了又问),母亲是怎样逼问生病中的儿子的呢?出示母 亲的问话,三个 假如”。指名读,逼问该是怎样的语气?(一句比一句急)指名读 师:母亲真的是这么狠心, 逼问着生病中的儿子吗?不,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想 到 (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2)终于,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母亲就开始后悔了。 出示: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 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