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gps实习报告3篇_第1页
2021gps实习报告3篇_第2页
2021gps实习报告3篇_第3页
2021gps实习报告3篇_第4页
2021gps实习报告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21gps实习报告3篇 1.1 gps静态测量 gps静态测量首先要选点并布设网型,点要选在开阔、无遮挡物、无电磁波干扰、交通方便的地方,以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并且便于以后的观测作业和应用。gps网的布设应尽量覆盖整个测区,不要过密或者过疏,gps网三条边边长应相差不大,夹角应介于25度到135度之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gps网设计应尽可能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接下来就是进行外业观测,实习中我们采用同步观测相对定位的方法,三台接收机同步观测采集数据,观测时间为40分钟,按预先设定的gps网依次推进。安置仪器是应注意将仪器安置在测量点上,高度适中,踏实脚架再对中整

2、平,量取天线高时量测点位表面到天线护圈中心的高度。接收机正常工作后不能触动仪器,也不能在仪器旁使用对讲机和手机,避免无线电干扰卫星信号。 外业观测完成后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内业处理,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hgo软件进行基线解算。 1.2 三等水准测量 三等水准测量我们沿gps网点布设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时应注意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要量距使其相等,每站按规范读数并记录所需数据,随即进行各项计算,填写记录表进行各项检查,满足限差后才能搬站。依次设站,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 2直至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测量工作完成后进行平差计算。 1.3 rtk测量 rtk测量时应将基准站接收

3、机架设在开阔并且相对较高的地方,架设好电台和天线后连接电缆并开机,启动基准站后用手部与其连接,在手部中新建项目并配置坐标系,然后再回到主界面选择平滑,设置电文模式、差分模式和天线高。再将手部与移动站连接,回到主界面设置数据,与连接基准站的数据一样。设置完成后即可选择两个已知点进行基线解算,解算合格后就可以移动移动站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可将数据导出进行内业处理。 1.4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需要预先准备调查范围的遥感影像,通过目视判读影像在图中选取分布均匀、遍布全区的特征点,利用rtk测量方法对选取的特征点进行测量,再根据测量的数据遥感影像的矫正,导出高分辨率图像。在南方cass中

4、打开矫正后的图像,选取特征点对影像进行配准,完成影像配准后,选择主菜单中的土地利用/ 图斑/ 绘制图斑,在图上,通过目视判别把同一类地物沿边界画出来,完成土地利用分类。然后带着导出的图像到实地考察,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标注,回来后又更改修正。 2 平差报告 2.1 点连式三维自由网平差报告 基线条数:33 平差点数:23 基线标准差置信度(松弛因子):10.00 tau检验显著水平:1.00% 单位权中误差比:0.0359 _2检验值:1.1855 _2理论范围:15.8154 - 57.6484 _2检验结果:false 1.输入的基线及标准差 2.控制点坐标 3.平差后的基线及标准差 8.基

5、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基线名 中误差_d_(mm) 中误差_dy(mm) 中误差_dz(mm) 中误差(mm) 相对误差 gp*.zsd-gp*.zsd 2.65 5.60 2.94 6.86 1:* 站点名 中误差_n(mm) 中误差_e(mm) 中误差_u(mm) 中误差(mm) gp13 3.40 3.59 8.57 9.89 2.2 边点混合式三维自由网平差报告 基线条数:51 平差点数:23 基线标准差置信度(松弛因子):10.00 tau检验显著水平:1.00% 单位权中误差比:0.4846 _2检验值:42.1618 _2理论范围:56.7769 - 124.7177 _2检验结

6、果:false 1.输入的基线及标准差 2.控制点坐标 3.平差后的基线及标准差 4.基线改正数及标准差 8.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基线名 中误差_d_(mm) 中误差_dy(mm) 中误差_dz(mm) 中误差(mm) 相对误差 gp*.zsd-gp*.zsd 8.87 18.74 9.82 22.94 1:7665 站点名 中误差_n(mm) 中误差_e(mm) 中误差_u(mm) 中误差(mm) gp22 7.45 8.47 25.03 27.46 2.3 高差赋配表 3 rtk测量结果 点名 gp07 gp06 gp11 _ *.589 *.188 *.2y h _中误差 *.*.4

7、239 0.0025 7 *.*.6591 0.0026 1 *.*.6538 0.002 y中误差 0.0038 0.0049 0.0019 h中误差 0.004 0.0065 0.0031 6 gp12 *.528 gp15 *.959 gp09 *.591 gp10 *.208 gp08 *.321 gp01 *.742 gp2 *.258 gp3 *.108 gp4 *.733 gp5 *.954 gp14 *.904 gp13 *.662 gp17 *.076 gp18 *.871 gp19 *.968 gp20 *.764 gp21 *.606 gp22 *.0 28 *.2061

8、 *.6599 *.3421 *.1571 *.9497 *.1436 *.5472 *.2347 *.1712 *.7987 *.858 *.63 *.1024 *.3944 *.1796 *.1447 *.08 *.54 1951.1832 1944.6037 1945.2874 1947.2232 1947.1425 1949.7618 1950.2897 1959.1974 1958.4231 1951.3721 1946.3752 1948.7708 1946.6817 1947.6112 1945.2655 1947.4366 1948.2096 1946.3464 0.0024

9、0.0024 0.0035 0.0027 0.0028 0.0027 0.0047 0.005 0.004 0.0032 0.0045 0.0055 0.0037 0.0019 0.005 0.0032 0.0026 0.0035 0.0046 0.0046 0.0028 0.0025 0.0017 0.0043 0.0024 0.0024 0.002 0.0043 0.0025 0.0021 0.0038 0.004 0.0079 0.0076 0.0023 0.0047 0.0022 0.0022 0.0035 0.0039 0.0062 0.0027 0.0071 0.0034 0.00

10、5 0.0035 0.003 0.004 0.0029 0.0051 0.0026 0.0033 0.0075 0.0048 gp23 22 *.054 24 *.8498 1948.1473 0.0023 0.0018 0.0038 4 土地利用调差图斑分割结果 5 实习心得 时间转瞬即逝,为期三周的gps测量实习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短短的三周里我体验到了测绘工作的艰辛,但更多的还是收获与感悟。 在我们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小组按要求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虽然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最后都通过大家共同探讨、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解决了。通过此次实习我认识到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因为之前理论课上的

11、知识理解得不是很透彻,很多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就暴露出来了,例如gps网的布设方法和静态测量的原理我都不是很了解。因此我认为在此后的学习中我应该更用功,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此外还要多找机会进行实践,多操作仪器以适应以后的工作。 除此之外我还在此次实习中认识到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认真谨慎的态度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测绘工作本身就不是轻松的工作,如果不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将无法胜任,而且测绘工作中强调精确,在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不认真对待都会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可见严谨的态度在工作中的必要性。 gps静态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 gps静态测量 本次gps静态观测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

12、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运用理论及计算能力,并对gps静态观测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熟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sounth、trimble、ashtech三种gps接收机的使用掌握gps网的网形设计。熟悉gps静态测量的步骤。学会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软件的简单使用。 1.1实习安排 准备好理论知识,掌握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以及仪器的使用规范及过程,协调好分组的搭配。 仪器调度表 (略) 第三组组长: 第三组组员: 1.2实习任务 以各个班为单位建立测量实习队,10人一组(第三

13、组为11人),分3组。每组领取gps一套(包括主机、脚架、基座、连接线等)、记录板一块、对讲机、记录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和石桥子经济开发区的具体情况,建立e级gps网。 e级gps网的精度要求如下表: 级别 固定误差(mm) 平均边长(km) 比例误差系数(mm) e 10 0.25 20 每小组利用各组领取到的接收机对两个控制点进行观测,观测时段为一小时,观测3个时段。 1.3测量规范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20_)。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73-97)。 3、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4、

14、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1.4测区概况 本测区为本溪市石桥子经济开发区辽宁科技学院周边地区,测区内大部分为丘陵,公路,测区开阔高侧建筑少,选点都在路边或者山顶,多路径效应相对较小。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基本没有),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同时点位设在交通便利,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地面基础稳固,便于点的保存 1.5gps网的布设 gps网设计的出发点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努力降低成本。因此,在进行gps的设计和测量时,既不能脱离实际的应用需求,盲目地最求不必要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也不能为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

15、,而放弃对质量的要求。 二、实习内容 2.1.网的布设 本次实习精度要求为e级, 2.2实习内容: 2.2.1选点情况 20_-7-4上午召开了gps实习动员大会,大会上范海英等几位老师作了讲话,给我们分析了测区情况,实习的注意事项,确定了分组情况和我们实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下午由实习指导老师刘广春带领我们进行选点 (1)为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要求测站上空应尽可能的开阔,在1015高度角以上不能有成片的障碍物。 (2)为减少各种电磁波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在测站周围约200m的范围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源,如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设施、高压输电线等。 (3)为避免或减少多路

16、径效应的发生,测站应远离对电磁波信号反射强烈的地形、地物,如高层建筑、成片水域等。 (4)为便于观测作业和今后的应用,测站应选在交通便利,上点方便的地方。 (5)测站应选择在易于保存的地方。 2.2.2外业观测情况 测量时采用的是南方灵锐gps接收机3台,trimblegps接收机两台,ashtechgps接收机2台一共7台gps接收机。采用同步观测的相对定位方法,可求得21条基线向量【,其中n为接收机的数量】其中有独立基线向量6条【(n-1)】,从而保证了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误差、电离层延迟等误差的强相关性,通过差分的方法来消除这些误差。观测时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时段长度规定为60分钟。按照静

17、态定位的测量原理,测量时观测的最少卫星数位四个。 外业观测时需要对gps接收机进行以下设置: (1)调度安排,确定每台接收机观测的测站,开机时间,搬站情况。 (2)观测组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 (3)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量取天线高,并及时记录测站名、年月日、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取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簿。 (4)仪器工作过程中,作业人员对照指示灯工作状况说明,判断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5)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开机;进行

18、自测试;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 (6)观测院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收到震动,防止人或其他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7)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不应在接收机旁使用对讲机;雷雨天气过境应关机停测,卸下天下以防雷击。 (8)应记录雨、晴、阴、云等天气。 外业观测小结 结束采集时,对数据进行存储,查看文件状态,然后关机,准备下次观测。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记录测站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天线高,电池电压,卫星号,信噪比,故障情况,以及开始和结束时候卫星高度角,pdop,整点时候卫星情况,卫星故障情况。天气等等。我们总共观测了3个时段,设站数为15。 2.3数据处理情

19、 各测站天线高: (略) 动态gps定位测量 1、gps接收机一套、写板一个、钢卷尺一把 2、实习地点:辽宁科技学院 3、目的:熟悉熟练掌握gps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gps仪器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gpsrtk技术的基本原理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技术就是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在完成初始化后,一方面通过数据链接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另外自身也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再经过坐标转换和投影改正,即可给出实用的厘米级定位结果。 5.gps测得的大地高属于wgs84系统,因此必须采用高程拟合的方法,来求得正常高。而高程拟合的精度高低取决于参与拟合的水准点的个数及分布的均匀程度。对于公路放样来讲,路线两侧布设的水准点足以保证中桩高程的拟合精度。 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需要一台基准站接收机和一台或多台流动站接收机,以及用于数据传输的电台。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接收机,借助电台,将其观测值及坐标信息,发送给流动站接收机;流动站接收机将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