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两篇_第1页
唐诗赏析两篇_第2页
唐诗赏析两篇_第3页
唐诗赏析两篇_第4页
唐诗赏析两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唐诗赏析两篇唐诗赏析两篇郑春霞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画外音杏花村!一首唐诗被改成了电视剧,很有意思。有环境描写,有心情描写,有动作描写,还有语言描写,生动得很。 还有这样的版本清明雨纷纷,清明本来就是时节,何必还要时节二字?行人欲断魂。行人么肯定在路上,路上行人不是多此一举么?酒家何处有?已经在问了,就不用说借问了遥指杏花村。牧童不出现,也有别具一格的意味唐诗大多平白如话,唐人的心态多半都是单纯而坦然的一首唐诗若十 字,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一一交代而已。清明时节雨纷纷,交代时间,报告天气

2、情况。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场面捕写,路上很多人,还交代了人们的心情。借问酒家何处有?可以是作者自己问,也可以是其他行人问,或者是 很多人一起问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和杏花已经替我们画好了一幅山水画。人人读来,都会心旌飘摇。所有关于农村和远古的美好想象,都可以添加其上。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唐诗就妙在这里。就是这么简单的诗,它的情感偏偏是极其浓郁的,雨是怎样的雨呢? 雨纷纷是怎样一种情态呢?很多,很乱,很细,很柔,不是白雨跳珠的爽 脆,也不是点滴霖霪的放肆,当然也不是润物细无声的乖巧,空山新雨后 的灵旷,也不是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娇媚,花落知多少的空愁。雨纷纷写天气,几乎同时就带着了心情。一种粘连的错

3、落的,似有若无的,时断时续的琐屑而纷繁的碎琼乱玉 叮叮咚咚的心绪就随之而来了。就这样,他把我们的心绪都给铺垫好了, 把我们带进了他需要的情境。第一句话就把房子造好了用的是极其普通的砖瓦?第二句并不让人觉得很了不起。太直抒胸臆了,宋词是绝不甘心这样写的。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写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那也是另一种浓艳到极致的美感。像香菱学诗说的,看似无理的,想去又是逼真的。清明节,必定是伤心的。似乎多此一举,又是在情在理的,第二句更像是纪录片的片段。一二句与三四句,似乎是不相联的。但如果明白借酒浇愁的共同语境,那么又是自然而然的。全诗平铺直叙,但这第三句是一个起伏,是一个黄金分割点。行人只顾行人各自

4、的忧伤,本来是互不关联的。但一个问字,让他们彼此有了关系。第三句和第四句,一问一答,让全诗有了动静,有了人情味。这是一个互动环节。一个遥字,是一个景深镜头,从行人忧郁的双眼切换到了影影绰绰的 迷离依稀的杏花村。杏花村有可能是一个村名,也有可能是长着一片杏花的村子。总之,美丽无疑。因为它简单,所以就很喜欢解读。我在想,杜牧没有出来说话,他的情绪仅仅是为清明的忧伤而忧伤, 还是借着清明的忧伤,忧伤着自己的忧伤呢?或者说,清明提供了忧伤的 氛围,也带出了其他的忧伤,或者,集体的忧伤牵扯出个体的忧伤?或者, 清明节就是忧伤节,就是让大家集体地忧伤,大胆地忧伤,明明白白地忧 伤,坦坦荡荡地忧伤?我无意从

5、作者的出身背景、生活轨迹去考究去思量。我就喜欢这样子痴痴地傻想。清明,很好听的发音,很好看的字形,如果忧伤越来越多,那么酒家 的生意倒是越来越好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的诗向来以用典缜密、晦涩难懂著称,按照讲法,他就像一个编程高手,费尽心机,使了全套的本事,编出一个程式来,又加上密码,把自己重重深锁,百遮千掩,和云伴月,让人看不到他的庐山真面目。林黛玉是很恼他的不知是不是曹雪芹的意思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 只喜他这一句 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别叫拔去了。黛玉说好的,宝玉自然也说好,我却喜欢

6、他的诡秘奇特、瑰丽旖旎的, 他包藏细密,我不求甚解,因此我读他的诗不劳神、不费劲,却有一种隐 秘的快乐。这一首夜雨寄北无论如何是平白如话的了,不过就是一封家书,一则秋雨日记,一篇古代的。怎么可以平白到如此简单呢, 哪里有什么典故出处,有什么平仄对韵, 分明就是几句家常话,几句心思细腻的男人家的唠叨。君问归期未有期,就是说,你的信我收到了,我现在给你回信,你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看还是遥遥无期啊。被齐秦演绎成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在一首诗里,连用两处巴山夜雨是怎样都说不过去的吧,总共才二十八个字,八个字是相重的,太不珍惜字眼了吧。要知道人家

7、可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然而这两遍的巴山夜雨念起来是多么亲多么好啊,就好像是今夜我一个人的巴山夜雨,在来日要为我们两个人再下一遍似的。今夜,这样的夜雨,是为你而下的,尽管你不在,我替你先听着;来日,像今夜这样的雨,也是替我为你而下的。让我想起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三个宫字相撞却不打斗,也是组团的,连锁的,排成一队,很有气 势。让我更喜欢的是,这样的诗是写给妻子的,而不是情人或者知己。我倒不觉得男人都坏,妻子是男人的空气,存在着,需要着,呼之即来,拂袖便去的,是一种习惯和默认了,是不思量自难忘了因此,写给妻子反而是更难写的。唯有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千里孤坟,无处话

8、凄凉和杜甫今夜廓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得亲情满怀的。写给妻子的恐怕也花哨不起来,彼此心知肚明,写得热切了反而生分 了呢。于是,平淡到了极点,诗歌回归为说话。一封家书的夜雨寄北是这样地让我想往。然而,此诗分明又是兀自波涛汹涌,跌宕腾挪着呢。我喜欢从时态上来分析。君问是过去时,归期是将来时,未有期是现在时;巴山夜雨涨秋池是 现在时,何当共剪西窗烛是将来时,却话是将来时,巴山夜雨时是将来过 去时。时间是跳跃如豆的灯光,错落斑驳,分明营造的是一个时空隧道,看 似来去自如,却又是遮掩离隔。从空间上看呢,北和巴山就是信头和信尾,称呼和落款,收信人地址 和寄信人地址,却又是简单得很。从人数上看呢,君是独,共是双,对称而呼应;从语态上来看呢,何 当是虚拟语态,虚实相生,隐隐绰绰。一个秋字,勾人乡思;一问和一话,又写出了夫妻的日常交流,自然 而贴切二十八个字,个个都有妙处,连题目也平淡朴实而性价比极高。唯一浪漫的是共剪西窗烛,似一缕摇摇的烛光把整首诗衬得亮堂,平 淡里有了温情和美丽。因此,李商隐的诗毕竟是贵族气的,即便是平白如话的家书也不是村 野气息,市井之气可以比拟的。深夜了,今夜我的夜雨敲在雨棚之上,我把它想象成阁楼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