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 细胞学基础 第第1414讲讲 分离定律分离定律 回扣基础要点回扣基础要点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解释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解释 1.1.假设假设 (1 1)生物的性状是由)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决定的。 (2 2)体细胞中)体细胞中 是成对存在的。是成对存在的。 (3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配子时, 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 (4 4)受精时,)受精时, 是随机的。是随机的。 遗传因子(基因)遗传因子(基因) 必备知识梳理必备知识梳理 遗传因子(基因)遗传因子(基因) 传因子(基因)传
2、因子(基因) 雌雄配子的结合雌雄配子的结合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2.2.解释解释 配子配子 配子配子 1/2C1/2C1/2c1/2c 1/2C1/2C1/4CC1/4CC紫花紫花1/4Cc1/4Cc紫花紫花 1/2c1/2c1/4Cc1/4Cc紫花紫花1/4cc1/4cc白花白花 P P 紫花紫花 CC CC 白花白花cccc体细胞中基因体细胞中基因 存在存在 (亲代)(亲代) 配子配子 配子中基因配子中基因 存在存在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 F F1 1(子一代)(子一代) 彼此分离,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分别进入 F F2 2(子二代)(子二代) 不同的配子中不同的配子中
3、成对成对 成单成单 等位等位 基因基因 C C c c CcCc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受精时,雌雄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 。 通过分析可知通过分析可知F F2 2性状表现及其比例是性状表现及其比例是 。 想一想想一想 自交和自由交配一样吗自交和自由交配一样吗? ? 提示提示 自交是指同种基因型之间交配,子代情况只自交是指同种基因型之间交配,子代情况只 需统计各自交结果;自由交配是指各种基因型之间需统计各自交结果;自由交配是指各种基因型之间 均可交配,子代情况应将各自由交配后代的全部结均可交配,子代情况应将各自由交配后代的全部结 果一并统计。果一并统计。 随机结合随机结合 3 3紫紫1 1白白
4、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二、测交二、测交 1. 1. 2.2.解释:解释:F F1 1可形成可形成C C型和型和c c型两种配子且比例是型两种配子且比例是 ;隐性亲本只产生;隐性亲本只产生c c型配子,这种配子不型配子,这种配子不 会会 F F1 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反而能使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反而能使F F1 1的配的配 子中含有的隐性基因在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来。子中含有的隐性基因在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来。 3.3.总结: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总结: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F F1 1 所产生的 所产生的 。 (1)(1)测交方法:将测交方法:将F F1 1(CcCc)与)与 (
5、白花(白花 亲本亲本cccc)进行杂交。)进行杂交。 (2)(2)目的: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目的: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3)(3)预期结果:预期结果:CcCccccc 。 (4)(4)实验结果:实验结果:F2F2中紫花与白花之比中紫花与白花之比 。 隐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 1Cc1cc1Cc1cc 1111 1111 遮盖遮盖 配子类型及其比例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想一想想一想 基因分离定律可以用测交方法来验证,还基因分离定律可以用测交方法来验证,还 有其他方法吗有其他方法吗? ? 有。有。(1)(1)自交法:杂种自交法:杂种F F1 1自交,后代自交,后代F F2 2中
6、出中出 现显、隐性两种类型的个体,即可证明现显、隐性两种类型的个体,即可证明F F1 1产生了两产生了两 种配子。种配子。 (2)(2)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 现不同颜色,杂合子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现不同颜色,杂合子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 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 11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合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从而直接证明了杂合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 花粉为两种:一种含显性基因,一种含隐性基因,花粉为两种:一种含显性基因,一种含隐性基因, 且数量均等。且数量均等。 提示
7、提示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三、显性的相对性三、显性的相对性 1.1.完全显性:完全显性: 。 2.2.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 。 3.3.共显性:共显性: 。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 得的得的F F1 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 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 所得的所得的F F1 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 F F1 1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8、 四、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四、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1.1.内在环境的影响:如内在环境的影响:如 、 、 等。等。 2.2.外界环境的影响:如外界环境的影响:如 、 、 、 等。等。 3.3.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的 和所和所 处的处的 的改变都会影响显隐性的表现。的改变都会影响显隐性的表现。 年龄年龄性别性别生理与营养状生理与营养状 温度温度光照光照水分水分营养条件营养条件 内在环境内在环境 外界环境外界环境 况况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练一练练一练 果蝇的长翅(果蝇的长翅(V V)对残翅()对残翅(v v)为显性。但是
9、,即使)为显性。但是,即使 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35温度条件下培养温度条件下培养 (正常培养温度为(正常培养温度为2525),长成的成体果蝇也是残),长成的成体果蝇也是残 翅的。这种现象称为翅的。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表型模拟”。现有一只残翅。现有一只残翅 果蝇,要判断它是属于纯合残翅(果蝇,要判断它是属于纯合残翅(vvvv),还是),还是“表表 型模拟型模拟”,则应选用的配种方案和温度条件分别是,则应选用的配种方案和温度条件分别是 ( ) A.A.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3535 B.B.该残翅果蝇与异性长翅果蝇、该残翅果蝇与异性长
10、翅果蝇、3535 C.C.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2525 D.D.该残翅果蝇与异性长翅果蝇、该残翅果蝇与异性长翅果蝇、2525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解析解析 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 的结果。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配种,在正常的结果。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配种,在正常 培养温度(培养温度(2525)条件下培养,若后代出现长翅果)条件下培养,若后代出现长翅果 蝇,则是蝇,则是“表型模拟表型模拟”;若为纯合残翅;若为纯合残翅(vv)(vv),则后,则后 代应全部是残翅果蝇。代应全部是残翅果蝇。 答案答案 C 生
11、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构建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1.1.几种交配类型的含义及其作用几种交配类型的含义及其作用 高频考点突破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考点一 遗传学中易混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遗传学中易混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交配类型交配类型含义含义作用作用 杂交杂交 一般是指两个具一般是指两个具 有不同的基因型有不同的基因型 品种或类型的个品种或类型的个 体雌雄配子的结体雌雄配子的结 合合 探索控制生物性状探索控制生物性状 的基因的传递规律的基因的传递规律 将不同优良性状集将不同优良性状集 中到一起,得到新品中到一起,得到新品 种种 显隐性性状判断显隐性性状判断 生物学中分离定
12、律原理 自交自交 指同一个个体指同一个个体 或不同个体但或不同个体但 为同一基因型为同一基因型 的个体间雌雄的个体间雌雄 配子的结合配子的结合 可不断提高种群中可不断提高种群中 纯合子的比例纯合子的比例 可用于植物纯合可用于植物纯合 子、杂合子的鉴定子、杂合子的鉴定 测交测交 F F1 1与隐性纯合与隐性纯合 子相交,从而子相交,从而 测定测定F F1 1的基因的基因 组成组成 验证遗传基本规律验证遗传基本规律 理论解释的正确性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高等动物纯合子、高等动物纯合子、 杂合子的鉴定杂合子的鉴定 正交正交 与与 反交反交 相对而言,正相对而言,正 交中父方和母交中父方和母 方分别是反交
13、方分别是反交 中母方和父方中母方和父方 检验是细胞核遗传检验是细胞核遗传 还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检验是常染色体遗检验是常染色体遗 传还是伴性遗传传还是伴性遗传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2.2.与性状有关的易混概念与性状有关的易混概念 (1)(1)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 表现类型。表现类型。 (2)(2)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 状的现象。在不同的交配后代中有着不同的性状状的现象。在不同的交配后代中有着不同的性状 分离比:杂交实验中,分离比:杂交实验中,F F2 2中出现显中出现显
14、隐隐=31=31; 测交实验中,测交后代中出现显测交实验中,测交后代中出现显隐隐=11=11。 隐性性状不是不能表现出来,而是在隐性性状不是不能表现出来,而是在F F1 1 中未能表现出来,但在中未能表现出来,但在F F2 2中可表现出来。中可表现出来。 理解相对性状要抓住理解相对性状要抓住“两个相同两个相同”和和“一个不一个不 同同”。“两个相同两个相同”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 “一个不同一个不同”是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是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 (同种生物同种生物 ) ) 的高茎和矮茎的高茎和矮茎( (高度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高度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 提醒提
15、醒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3.3.与基因有关的易混概念与基因有关的易混概念 (1)(1)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 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 状的基因。如图中状的基因。如图中AaAa、DdDd、EeEe 都是等位基因,而都是等位基因,而BBBB、CCCC虽然虽然 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 但不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它们是控制相同性但不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它们是控制相同性 状的基因,称为相同基因,不能称为等位基因。状的基因,称为相同基因,不能称为等位基因。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2)(2)非等位基因:不同对等位
16、基因之间的关系,互非等位基因: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互 为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在体细胞内有两种存在为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在体细胞内有两种存在 方式,一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方式,一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 因,如图中因,如图中A A和和E E或或e e,E E与与A A或或a a等,其遗传方式遵循等,其遗传方式遵循 自由组合定律;二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自由组合定律;二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 ( (座位座位) )上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其遗传方式不上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其遗传方式不 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3
17、)(3)基因型与表现型基因型与表现型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关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关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 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 现型也未必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现型也未必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 的结果。的结果。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对位训练对位训练 1.1.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 杂交,后代既
18、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 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 表现型比例为表现型比例为 ( ) A.31 B.51A.31 B.51 C.96 D.11 C.96 D.11 解析解析 高茎豌豆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高茎豌豆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 本本( (高茎豌豆高茎豌豆) )是杂合子,后代中高茎豌豆既有杂是杂合子,后代中高茎豌豆既有杂 合又有纯合,比例为合又有纯合,比例为AAAa=12AAAa=12,若其进行自,若其进行自 交 , 后 代 中 高 茎 豌 豆 与 矮 茎 豌 豆 的
19、比 例 为交 , 后 代 中 高 茎 豌 豆 与 矮 茎 豌 豆 的 比 例 为 (1/3AA+2/3(1/3AA+2/33/4A3/4A )(2/3)(2/31/4aa)=511/4aa)=51。 B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2.2.下列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下列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 )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红花大豆与红花大豆的交配后代中,红花植株红花大豆与红花大豆的交配后代中,红花植株 与白花植株分别占与白花植株分别占3/43/4和和1/4 1/4 高秆小麦自高秆小麦自 交,后代中有交,后代中有2525的矮秆小麦的矮
20、秆小麦 体色透明的金体色透明的金 鱼与体色不透明的普通金鱼杂交,其后代全部为鱼与体色不透明的普通金鱼杂交,其后代全部为 半透明的体色半透明的体色 对粉红色的紫茉莉进行人工白对粉红色的紫茉莉进行人工白 花授粉,其后代中约有花授粉,其后代中约有2525的植株开紫花,的植株开紫花,2525 的植株开白花,的植株开白花,5050的植株开粉红花的植株开粉红花 A.A. B. B. C. C. D. D. B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1.1.显隐性性状判断显隐性性状判断 (1)(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具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具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 状,则子代
21、所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状,则子代所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如:如:P P高茎豌豆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矮茎豌豆高茎豌豆高茎豌豆 结论: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结论: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 具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了不同性具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了不同性 状,则子代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状,则子代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如:如:P P高茎豌豆高茎豌豆高茎豌豆高茎豌豆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 结论:矮茎为隐性性状,高茎为显性性状。结论:矮茎为隐性性状,高茎为显性性状。 考点二考点二 性状的显隐性和纯合子、杂合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22、和纯合子、杂合子判断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这一规律在遗传系谱图中表现为这一规律在遗传系谱图中表现为“无中无中 生有是隐性生有是隐性( (遗传病遗传病)”)”和和“有中生无是显性有中生无是显性( (遗传遗传 病病)”)”,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 (2)(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 3131的性状分离比,则的性状分离比,则“3”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 9331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的性状分
23、离比,则“9”9”的两性状均为显的两性状均为显 性性状。性性状。 提醒提醒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3)(3)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可用假设法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可用假设法 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 相符的情况,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作假设或对同一相符的情况,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作假设或对同一 性状作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作出片面性状作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作出片面 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作另一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作另一 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24、2.2.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实验鉴定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实验鉴定 (1)(1)测交法测交法( (在已确定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在已确定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 ):待测:待测 个体个体隐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 结果分析:若子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结果分析:若子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 子;若子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子;若子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2)(2)自交法:待测个体自交法:待测个体待测个体待测个体 结果分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结果分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 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
25、为杂合子。 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 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但自交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但自交 法更为简单。法更为简单。 若待测个体为雄性动物,应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若待测个体为雄性动物,应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 个体交配,以便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个体交配,以便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 力。力。 提醒提醒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对位训练对位训练 3.3.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 定律遗传。研究发现,让多对黄鼠交配,每一代定律遗传。研究发现,让多对
26、黄鼠交配,每一代 中总会出现约中总会出现约1/3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 推断正确的是推断正确的是 ( ) A.A.鼠的黑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鼠的黑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B.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 C.C.子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子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D.黄鼠与黑鼠交配,任一代中黄鼠都约占黄鼠与黑鼠交配,任一代中黄鼠都约占1/21/2 D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4.4.大豆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大豆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P P、p p控制,下表是控制,下表是 有关大豆花色的三组杂交试验结果。
27、有关大豆花色的三组杂交试验结果。 (1 1)根据哪个组合能够判断出显性的花色类)根据哪个组合能够判断出显性的花色类 型?试说明理由。型?试说明理由。 。 (2 2)写出各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写出各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 (3 3)哪一组为测交试验?绘出其遗传图解。)哪一组为测交试验?绘出其遗传图解。 组合组合亲本表现型亲本表现型 F F1 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紫花白花白花 一一紫花紫花白花白花405405411411 二二紫花紫花白花白花8078070 0 三三紫花紫花紫花紫花1 2401 240413413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解析解析 解答这类题目的基
28、本方法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基本方法是: (1 1)判断其显隐性关系。)判断其显隐性关系。 (2 2)运用)运用3131或或1111求出亲本基因型。求出亲本基因型。 (3 3)运用填空法,即先根据显隐性关系,把亲代)运用填空法,即先根据显隐性关系,把亲代 的基因写一部分出来,不能写的部分就打一横线空的基因写一部分出来,不能写的部分就打一横线空 着,然后再在后代中看有无隐性性状出现。若有,着,然后再在后代中看有无隐性性状出现。若有, 则空着的位置就是隐性基因;若无隐性性状出现,则空着的位置就是隐性基因;若无隐性性状出现, 则空着的位置就是显性基因。这种方法简单、迅则空着的位置就是显性基因。这种方法简
29、单、迅 速。如题中第一组合速。如题中第一组合P P pppp,后代出现了白花,则,后代出现了白花,则 空着的位置就是空着的位置就是p p基因。再如第二组合基因。再如第二组合P P pppp,后,后 代没有出现白花,则空着的位置是代没有出现白花,则空着的位置是P P基因。基因。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根据题意:组合一后代中紫花、白花都有,属于测根据题意:组合一后代中紫花、白花都有,属于测 交,无法判断出显隐性关系;组合二后代只出现紫交,无法判断出显隐性关系;组合二后代只出现紫 花一种表现型,说明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花一种表现型,说明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 性状。根据分离定律的杂交实验可
30、知:组合一为测性状。根据分离定律的杂交实验可知:组合一为测 交,组合二为纯合子杂交,组合三为杂合子杂交,交,组合二为纯合子杂交,组合三为杂合子杂交, 类似于类似于F F1 1自交。自交。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答案答案 (1 1)组合二。后代只出现紫花一种表现)组合二。后代只出现紫花一种表现 型,说明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或组型,说明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或组 合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代紫花为显性性合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代紫花为显性性 状,白花为隐性性状)状,白花为隐性性状) (2 2)PpPp、pp PPpp PP、pp Pppp Pp、PpPp (3 3)
31、组合一为测交,遗传图解如图所示:)组合一为测交,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1.1.遗传概率的计算遗传概率的计算 (1)(1)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 AaAaAa1AA2Aa1aaAa1AA2Aa1aa,杂合的双亲再生正常,杂合的双亲再生正常 孩子的概率是孩子的概率是3/43/4,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41/4。 (2)(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 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用相关的两种配 子的概率相乘。如白化
32、病遗传,子的概率相乘。如白化病遗传,AaAaAa1AAAa1AA 2Aalaa 2Aalaa。父本产生。父本产生A A和和a a配子的概率各占配子的概率各占1/21/2, 母本产生母本产生A A和和a a配子的概率各占配子的概率各占1/21/2。因此再生一。因此再生一 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2)a(1/2)a(1/2)a=(1/2)a= (1/4)aa (1/4)aa。 考点三考点三 分离定律的应用分离定律的应用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2.2.指导杂交育种指导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的基本规律。根据分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的基本规律。根据分 离定律,隐性性状
33、一旦出现,就不会再分离,而离定律,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不会再分离,而 显性性状可能发生分离,不能随意舍弃子一代。显性性状可能发生分离,不能随意舍弃子一代。 若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若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 性状分离为止,收获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上的性状分离为止,收获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上的 种子,留种推广。若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种子,留种推广。若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 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拓展提升拓展提升 TtTt连续自交的图解连续自交的图解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纯合子纯合子(TT(
34、TT或或tt)tt)占:占: ;杂合子;杂合子(Tt)(Tt)占:占: 。 当当tttt被淘汰掉时,则:被淘汰掉时,则: 纯合子纯合子(TT)(TT)占:占: 杂合子杂合子(Tt)(Tt)占:占: ( (表示自交,表示自交,n n表示自交次数表示自交次数) ) ) 2 1 1 ( 2 1 n n 2 1 12 12 2 1 ) 2 1 1 ( 2 1 ) 2 1 1 ( 2 1 TtTT TT n n nn n 12 2 12 12 1 TtTT Tt nn n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3.3.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防止或减少某些遗传病出现,禁止近亲结婚;防止或减少某些遗传病出现
35、,禁止近亲结婚; ABOABO血型遗传,血型遗传,RhRh血型遗传都符合分离定律。血型遗传都符合分离定律。 4.4.禁止近亲结婚的原理禁止近亲结婚的原理 每人都是约每人都是约5 56 6种不同的隐性致病遗传基因的携种不同的隐性致病遗传基因的携 带者。近亲结婚的双方很可能是同一种致病遗传带者。近亲结婚的双方很可能是同一种致病遗传 基因的携带者,他们的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基因的携带者,他们的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 大大增加,因此要禁止近亲结婚。如下图:大大增加,因此要禁止近亲结婚。如下图: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对位训练对位训练 5.(20085.(2008江苏生物,江苏生物,13)13)人类人
36、类RhRh血型有血型有RhRh+ +和和RhRh- - 两种,分别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两种,分别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R R和隐性基因和隐性基因r r 控制。控制。RhRh+ +的人有的人有RhRh抗原,抗原,RhRh- -的人无的人无RhRh抗原。抗原。 若若RhRh+ +胎儿的胎儿的RhRh抗原进入抗原进入RhRh- -母亲体内且使母体母亲体内且使母体 产生产生RhRh抗体,随后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则引起胎儿抗体,随后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则引起胎儿 血液凝集和溶血;若这位血液凝集和溶血;若这位RhRh- -母亲又怀一母亲又怀一RhRh+ +胎胎 儿,下列对这两胎儿的相关基因型及血液凝集和儿,下列对这
37、两胎儿的相关基因型及血液凝集和 溶血程度的分析中,正确的是溶血程度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一定相同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一定相同 相关基因型与相关基因型与 父亲的不一定相同父亲的不一定相同 两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两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 相同相同 第二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比第一胎儿第二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比第一胎儿 严重严重 A.A. B. B. C. C. D. D. 解析解析 胎儿的基因型可能是胎儿的基因型可能是RRRR,也可能是,也可能是RrRr;父亲;父亲 的基因型可能是的基因型可能是RRRR,也可能是,也可能是RrRr;母亲的基因型
38、为;母亲的基因型为 rrrr。当再怀一个。当再怀一个RhRh+ +胎儿时,可发生二次免疫反应胎儿时,可发生二次免疫反应 ,发病会更严重。,发病会更严重。 答案答案 D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6.6.下图是关于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基因用下图是关于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基因用B B和和b b 表示),图中表示),图中3 3号不带致病基因,号不带致病基因,7 7号带致病基号带致病基 因。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因。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该病的遗传方式是)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4 4号的基因型号的基因型 可能是可能是 。 (2 2)若)若9 9号和号和1010号婚配,后代男性患病的几率号
39、婚配,后代男性患病的几率 是是 。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解析解析 (1 1)由双亲正常后代患病可判断为隐性遗)由双亲正常后代患病可判断为隐性遗 传,又因传,又因7 7号带致病基因这一条件,确定是常染色号带致病基因这一条件,确定是常染色 体上的隐性遗传。体上的隐性遗传。1 1和和2 2的基因型都为的基因型都为BbBb,4 4号的基号的基 因型为因型为1/3BB1/3BB、2/3Bb2/3Bb。 (2 2)9 9号基因型为号基因型为2/3BB2/3BB、1/3Bb1/3Bb,1010号的基因型号的基因型 为为1/3BB1/3BB、2/3Bb2/3Bb,则后代男性患病几率为,则后代男性患病几率为1
40、/3Bb1/3Bb 2/3Bb1/32/3Bb1/32/32/31/41/4(bbbb)=1/18=1/18(bbbb)。)。 答案答案 (1 1)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BBBB或或BbBb (2 2)1/181/18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思维误区警示思维误区警示 易错清单易错清单 不能正确分析基因型、表现型与特定条不能正确分析基因型、表现型与特定条 件的关系。影响基因表达的因素有:件的关系。影响基因表达的因素有: (1 1)基因与基因之间:一因多效,多因一效等;)基因与基因之间:一因多效,多因一效等; (2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内部环境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生理与
41、营养内部环境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生理与营养 状况等。状况等。 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水分、营养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水分、营养 条件等。条件等。 错因分析错因分析 主要是对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分主要是对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分 析不到位。误认为基因型完全决定表现型。基因析不到位。误认为基因型完全决定表现型。基因 型决定表现型,但是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型决定表现型,但是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解题思路探究解题思路探究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纠正训练纠正训练 1.1.在山羊中,甲状腺先天缺陷是由隐性基因在山羊中,甲状腺先天缺陷是由隐性基因(b)(b)控控 制的常染
42、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制的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bbbb的山羊,会因的山羊,会因 为缺乏甲状腺激素而发育不良;含有显性基因为缺乏甲状腺激素而发育不良;含有显性基因B B 的山羊,如果后天缺碘,同样会因为缺乏甲状腺的山羊,如果后天缺碘,同样会因为缺乏甲状腺 激素而发育不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激素而发育不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缺少甲状腺激素的山羊,其双亲的甲状腺可以缺少甲状腺激素的山羊,其双亲的甲状腺可以 是正常的是正常的 B.B.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 结果结果 C.C.对因缺乏甲状腺激素而发育不良的个体,若在对因缺乏甲状腺
43、激素而发育不良的个体,若在 食物中添加碘,可确保其生长发育正常食物中添加碘,可确保其生长发育正常 D.D.甲状腺正常的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甲状腺正常的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解析解析 缺少甲状腺激素的山羊,可能是隐性纯合缺少甲状腺激素的山羊,可能是隐性纯合 子,但由于甲状腺先天缺陷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子,但由于甲状腺先天缺陷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所以亲本可以是杂合子,但表现型正常。缺少甲状所以亲本可以是杂合子,但表现型正常。缺少甲状 腺激素的山羊也有可能是后天缺碘造成的,其基因腺激素的山羊也有可能是后天缺碘造成的,其基因 可以是正常的,因此其双亲的甲状腺也可能是
44、正常可以是正常的,因此其双亲的甲状腺也可能是正常 的。任何生物的表现型都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任何生物的表现型都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 的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基因型。缺乏甲状腺激素的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基因型。缺乏甲状腺激素 个体如果是由于基因造成的,即使在食物中添加个体如果是由于基因造成的,即使在食物中添加 碘,也不会让动物恢复正常生长。碘,也不会让动物恢复正常生长。 答案答案 C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2.2.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正确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正确 的判断是的判断是 ( ) A.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
45、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C.若双亲基因型为若双亲基因型为Hh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 比为比为1111 D.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型基因型HHHHHhHhhhhh 公羊的表现型公羊的表现型有角有角有角有角无角无角 母羊的表现型母羊的表现型有角有角无角无角无角无角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解析解析 无角母羊的基因型可能是无角母羊的基因型可能是HhHh,因此与无角公,因此与无角公 羊羊hhhh杂交的后代中会出现基因型为杂交的后代中会出现基因型为HhHh有角的公羊。有角的公羊
46、。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HhHh的有角公羊与有角母羊的有角公羊与有角母羊HHHH的杂交后代会的杂交后代会 出现基因型为出现基因型为HhHh的无角母羊。若双亲基因型为的无角母羊。若双亲基因型为HhHh, 则子代的基因型为则子代的基因型为HHHH、HhHh、hhhh,其比例为,其比例为121121, 其中其中HHHH不论雌雄均为有角,基因型不论雌雄均为有角,基因型HhHh中公羊有角,中公羊有角, 母羊无角,母羊无角,hhhh不论雌雄均无角,因此有角与无角的不论雌雄均无角,因此有角与无角的 数量比为数量比为1111。 答案答案 C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综合应用 重点提示重点提示 遗传规
47、律在生产中的应用,在历年高考命题中均有遗传规律在生产中的应用,在历年高考命题中均有 体现。复习时要注意优良品种所具有的特征,分离定体现。复习时要注意优良品种所具有的特征,分离定 律的验证方法,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育种所采用方律的验证方法,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育种所采用方 法的选择等。法的选择等。 典例分析典例分析 (20092009北京卷北京卷,29,29)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 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 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 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
48、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杂交杂交 组合组合 第第1 1组组第第2 2组组第第3 3组组第第4 4组组第第5 5组组 康贝尔康贝尔 鸭鸭 金定鸭金定鸭 金定鸭金定鸭 康康 贝尔鸭贝尔鸭 第第1 1组组 的的F F1 1自自 交交 第第2 2组的组的 F F1 1自交自交 第第2 2组的组的 F F1 1康康 贝尔鸭贝尔鸭 后代后代 所产所产 蛋蛋 (颜(颜 色及色及 数目数目 ) 青色青色 (枚)(枚) 26 17826 1787 6287 6282 9402 9402 7302 7301 7541 754 白色白色 (枚枚) 1091
49、0958581 0501 0509189181 6481 648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请回答问题:请回答问题: (1 1)根据第)根据第1 1、2 2、3 3、4 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 蛋壳的蛋壳的 色是显性性状。色是显性性状。 (2 2)第)第3 3、4 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组的后代均表现出 现象,比例现象,比例 都接近都接近 。 (3 3)第)第5 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 近近 ,该杂交称为,该杂交称为 ,用于检验,用于检验 。 (4 4)第)第1 1、2 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
50、双亲中 的的 鸭群中混有杂合子。鸭群中混有杂合子。 (5 5)运用)运用 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 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定律。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解析解析 根据表中第根据表中第1 1组和第组和第2 2组的杂交结果分析,康组的杂交结果分析,康 贝尔鸭和金定鸭不论是正交还是反交,得到的后代贝尔鸭和金定鸭不论是正交还是反交,得到的后代 所产蛋均是青色蛋多白色蛋少,第所产蛋均是青色蛋多白色蛋少,第3 3组和第组和第4 4组的后组的后 代均表现出性状分离现象,并且青色蛋与白色蛋的代均表现出性状分离现象,并且青色蛋
51、与白色蛋的 比例约为比例约为3131,由此可判断青色蛋为显性性状,白,由此可判断青色蛋为显性性状,白 色蛋为隐性性状。第色蛋为隐性性状。第5 5组为第组为第2 2组的组的F F1 1与康贝尔鸭与康贝尔鸭 (隐性纯合子)杂交,得到后代青色蛋与白色蛋(隐性纯合子)杂交,得到后代青色蛋与白色蛋 的比例约为的比例约为1111,因此这种杂交应为测交,可用于,因此这种杂交应为测交,可用于 检测第检测第2 2组中组中F1F1的基因型。第的基因型。第1 1组和第组和第2 2组均为康贝组均为康贝 尔鸭(隐性纯合子)和金定鸭杂交,根据少数后代尔鸭(隐性纯合子)和金定鸭杂交,根据少数后代 产白色蛋可判断金定鸭中大多
52、数为显性纯合子,少产白色蛋可判断金定鸭中大多数为显性纯合子,少 数为杂合子。将具体的数字转化成表现型比例,数为杂合子。将具体的数字转化成表现型比例,对对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遗传现象进行分析,运用的是统计学的方法,根据遗传现象进行分析,运用的是统计学的方法,根据 表中数据判断,鸭蛋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基因表中数据判断,鸭蛋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基因 分离定律。分离定律。 答案答案 (1 1)青)青 (2 2)性状分离确)性状分离确 31 31 (3 3)1/2 1/2 测交测交F F1 1相关的基因组成相关的基因组成 (4 4)金定)金定 (5 5)统计学)统计学 基因分离基因分离 孟德尔
53、遗传规律的适用条件及限制因素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条件及限制因素 1.1.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条件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条件 (1)(1)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原核生物和非细胞结构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原核生物和非细胞结构 的生物的生物( (如病毒如病毒) )无染色体,不进行减数分裂。无染色体,不进行减数分裂。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2)(2)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性状遗传。只有在有性生殖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性状遗传。只有在有性生殖 过程中才发生等位基因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过程中才发生等位基因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3)细胞核遗传。
54、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内基因随染色细胞核遗传。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内基因随染色 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现规律性传递。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现规律性传递。 (4)(4)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 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或两对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或两对 以上的等位基因且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源以上的等位基因且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源 染色体上。染色体上。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2.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限制因素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限制因素
55、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F F1 1和和F F2 2要表现特要表现特 定的分离比应具备的条件:定的分离比应具备的条件: (1)(1)所研究的每一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研究的每一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 机会均等。机会均等。 (3)(3)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子代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子代 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4)(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
56、个体数量要足够多。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题组一:显隐性性状的确定及应用题组一:显隐性性状的确定及应用 1.1.(20102010沈阳模拟)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沈阳模拟)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 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 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 上所产生的上所产生的F F1 1是是 ( ) A.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
57、显性又有隐性 C.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31 D.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随堂过关检测随堂过关检测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解析解析 此题注意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此题注意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 粉、闭花受粉的植物,所以间行种植彼此之间互不粉、闭花受粉的植物,所以间行种植彼此之间互不 影响;而玉米自然条件下既可进行同株间的异花传影响;而玉米自然条件下既可进行同株间的异花传 粉(因雌雄不同花,系自交),又可进行异株间的粉(因雌雄不同花,系自交),又可进行异株间的 异花传粉(系杂
58、交),所以隐性个体上产生的异花传粉(系杂交),所以隐性个体上产生的F1F1既既 有显性也有隐性。有显性也有隐性。 答案答案 B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2.(20082.(2008上海卷,上海卷,17)17)金鱼草的红花(金鱼草的红花(A A)对白花)对白花 (a a)为不完全显性,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为不完全显性,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 交得到交得到F F1 1,F F1 1自交产生自交产生F F2 2,F F2 2中红花个体所占的中红花个体所占的 比例为比例为 ( ) A.1/4 B.1/2 C.3/4 D.1A.1/4 B.1/2 C.3/4 D.1 解析解析 根据题意,红花金鱼草
59、(根据题意,红花金鱼草(AAAA)和白花金鱼)和白花金鱼 草(草(aaaa)杂交得)杂交得F F1 1(AaAa),表现为粉红花。),表现为粉红花。F F1 1自自 交得交得F F2 2,根据分离定律,根据分离定律,F F2 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1AA1AA(红花)、(红花)、2Aa2Aa(粉红花)、(粉红花)、1aa1aa(白花),(白花), 故故F F2 2中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中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1/4。 A 生物学中分离定律原理 题组二:测交的方法和应用题组二:测交的方法和应用 3.3.纯合的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杂交,纯合的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杂交,F F1 1
60、全为黑全为黑 色短毛兔,让色短毛兔,让F F1 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F F2 2。欲判。欲判 定定F F2 2中的某一黑色长毛兔是否为纯合子,选用与中的某一黑色长毛兔是否为纯合子,选用与 它交配的兔最好是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 ) A.A.长毛兔长毛兔 B.B.短毛兔短毛兔 C.C.黑色兔黑色兔 D.D.褐色兔褐色兔 解析解析 本题看似涉及两对相对性状,但因黑色长本题看似涉及两对相对性状,但因黑色长 毛兔中长毛是隐性性状,肯定为纯合,故只要用毛兔中长毛是隐性性状,肯定为纯合,故只要用 测交的方法确定其黑色的相关基因是否纯合即可。测交的方法确定其黑色的相关基因是否纯合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绿色金融市场政策支持体系构建与绿色金融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有答案)
- 安健环与文明施工管理协议
- 巡检光伏区注意事项
- 屋顶光伏逆变器课件
- 输液空气栓塞课件
- 电商平台存货抵押融资服务合同
- 小鸭上桥课件
- 农业用地磅购置与运营维护合同
- 输液原则注意事项
- 欧美电影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夸美纽斯完整版本
- 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解读
- 《农村生活污水管网维护导则》
- 劳务合同结算单
- 现代信号处理课件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富士康员工手册(第10版)
- 公路隧道病害产生机理及防治对策
- ct室防辐射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