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赛课导学案_10_第1页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赛课导学案_10_第2页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赛课导学案_10_第3页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赛课导学案_10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子衿教学设计【教材依据】诗经子衿是2017年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首诗。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这首诗共三章,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通过心理描写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其学习信心的有效培养,本课目标不宜定位于古文言文词汇与知识的过多讲解,而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诗歌语感和兴趣,诗经中的诗的结构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重章叠句,我将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子衿中的音韵美。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感情并不难,但是如何将抽象化感情具体化则是难点,我会通过“青衿”、“子佩”“城阙”“挑达”等词引导学生品味诗中的文辞美,情感美,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分析女主人公的

2、人物形象。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赏析诗歌,学习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理解感悟诗歌中的音韵美、文辞美、情感美。(2)学习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分析女主人公形象。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探究,问答探讨等多种方法去寻诗中的各种美。 情感与评价:引导学生感受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培养其学习诗歌的兴趣,初步感受诗经及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朗读赏析诗歌,学习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理解感悟诗歌中的音韵美、文辞美、情感美。教学难点:学习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分析女主人公形象。 二、教学准备:课件、以文带文的材料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三千年前的华夏先民,一路踏歌起舞而

3、来。他们低吟浅唱着纯朴自然的土风民谣,歌颂着诸侯贵族的功德,伴着宗庙祭祀的盛乐而翩翩起舞,这就是诗经带给我们的精神盛宴。爱情诗更是其中最清澈明亮的一曲,历经三千年的风尘依然活泼灵动,依然闪现着人性之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另一首爱情诗:子衿(板书课题:子衿)(二)出示教学目标1.朗读赏析诗歌,学习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理解感悟诗歌中的音韵美、文辞美、情感美。2.学习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分析女主人公形象。 3、引导学生感受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培养其学习诗歌的兴趣,初步感受诗经及传统文化的魅力。(三)品味子衿之美初读诗歌,品味音韵美。(板书“美”)1.听唱读古诗子衿的视频。2.老师范

4、读。3.学生自由朗读,两人讨论第一章中的押韵:衿、心、音。4.学生个人展示朗读,小组展示朗读,齐读等多层次朗读,体会诗歌音韵美。精读诗歌,品析文辞美。1.文题“子衿”是什么意思?子:你,这里指对男子美称。衿:衣领。子衿:美男子的衣领。2.“青衿”:青绿色的衣领,周代学子的着装,相当于同学们的什么(校服)?后来代指“文人贤士”,如曹操的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3.“悠悠”:意境广阔,缠绵大气无尽遐想不苦不涩不凄凉。4.青佩:青绿色的佩玉的带子,佩带飘飘的样子。研读诗歌,感悟情感美。1. 挑达:走来走去。2.城阙:高高的城楼。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心烦意乱、焦急难耐、爱

5、慕、矜持、孤寂、幽怨的心理。3.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强烈的思念之情。(四)诗中人物形象:诗中塑造了一个焦急与矜持、爱慕与幽怨、将相会却更孤寂等多重矛盾情感交织的热恋中的女子形象。(五)解析“重章叠句”诗中前两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板书“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者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几个字的结构形式。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六)解读“赋比兴”1.本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诗中叙述了一个女子在城楼上怀

6、着焦急、矜持、爱慕、幽怨的心理等待她的恋人的故事。这种直接叙述主人公活动过程的手法,就是诗经中的“赋”。(板书“赋”)请大家回顾一下关雎中体现男主人公活动过程的句子:“君子好逑、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子衿中体现主人公活动过程的诗句:“悠悠我心、悠悠我思、挑、达、在城阙。”2.比:由此物比彼物,及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板书“比”“兴”)请大家在子衿中找出起兴的事物:“青衿”“青佩”。3.背诵这首诗(注意重读和语气)(七)以文带文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释夭夭:花

7、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宜:和顺、亲善。蕡(f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蓁(zh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注释采:采集。葛:葛藤,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艾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三秋:三个秋季。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

8、九个月。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子供药用,可制艾绒灸病。岁:年。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注释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朋友的信物的风俗。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报,报答。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后边“琼玖”、“琼瑶”同此。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匪:同“非”。好,爱。木桃:蔷薇科木瓜属,落叶小乔木,无枝刺。木李:果名。即榠樝mng zh,又

9、名木梨。(八)课堂小结通过对子衿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爱情的美,而且欣赏到了诗歌的音韵美、文辞美、情感美,最美不过诗经,在故事里邂逅最美的爱情,希望同学们下去深入品读诗经【板书设计】 子衿美重章叠句 赋比兴【作业布置】课后收集诗经中两篇爱情诗进行赏析。【教学反思】反思这节课有如下收获:此次教学对于要告诉学生什么、教给学生什么、训练学生什么想得更清楚,落实得更有序,较好渗透了课标背景下主题阅读的理念,以文带文,把握主题,扩大阅读面。这节课的缺点是未能够让学生放开畅谈。究其原因,学生层面:对文本相关背景资料了解的欠缺。教师层面:急于推进课的进程,没有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和阐释想法的时间;对于学生的一些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