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经典实用)_第1页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经典实用)_第2页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经典实用)_第3页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经典实用)_第4页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经典实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年12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 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2021-5-3 考点考点2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 米米( m) 刻度尺刻度尺 零刻线零刻线 分度值分度值 垂直垂直 分度值分度值 数字数字单位单位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2021-5-3 易错点易错点 “光年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指光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指光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1光年光年9.461015 m。 2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2021-5-3 3.3.误差

2、是误差是_和和_之间的差异。之间的差异。 4 4特殊测量方法特殊测量方法 (1)(1)累积法;累积法;(2)(2)化曲为直;化曲为直;(3)(3)化整为零;化整为零;(4)(4)方格方格 法等。法等。 测量值测量值真实值真实值 注意注意 测量工具的选择并不是越精确越好,应根测量工具的选择并不是越精确越好,应根 据实际测量的需要合理的选择。据实际测量的需要合理的选择。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例例2 福州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福州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 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 现一层水雾。这层

3、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 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猜想:呈在猜想:呈在_侧侧(选填选填“室内室内”或或“室外室外”)。 猜想的依据是:猜想的依据是:_ _。 室外室外 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 璃液化形成小水珠璃液化形成小水珠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解析解析 水蒸气要遇冷才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水雾。水蒸气要遇冷才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水雾。 夏季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卧室内开空凋,玻璃窗夏季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卧室内开空凋,玻璃窗 温度低,室外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遇冷

4、液化成小水珠温度低,室外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点评 “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 想想”是科学探究的灵魂,猜想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有是科学探究的灵魂,猜想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有 一定的科学依据,因此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应一定的科学依据,因此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应 尽可能提出有依据的猜想。尽可能提出有依据的猜想。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3)速度速度 单位时间内单位时间内 快慢快慢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注意注意 (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速度是保持不变的,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速度是保持不变的, 速度

5、的大小与路程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均无关,此时速速度的大小与路程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均无关,此时速 度是常量。度是常量。(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2参照物:参照物: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时,选定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时,选定 的标准物。的标准物。 点拨点拨 (1)(1)任何物体都可作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任何物体都可作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 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 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2)(2)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

6、参照物,那样研究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 对象总是静止的。对象总是静止的。 3 3运动和静止是运动和静止是_的。的。 相对相对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2速度及相关计算 vt 1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 v_;s_; t_。 2速度计算题型:速度计算题型: (1)交通运输计算题:交通运输计算题: 交通运输工具的速度单位是:交通运输工具的速度单位是:km/h。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如图如图21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 的含义,的含义,(1)图甲图甲“80”的含义:的含义:_ _, (2)图乙图乙“

7、南京市南京市60 km ”的含义:的含义:_ _ 。 车辆的运行速度不超过车辆的运行速度不超过 80 km/h 交通标志牌到南京交通标志牌到南京 市的路程是市的路程是60 km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2)图像速度计算题:图像速度计算题: 由图像找出对应的一组数据,应由图像找出对应的一组数据,应 用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相用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相 关计算。关计算。 小华乘水上游船进入世博园的过小华乘水上游船进入世博园的过 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 的建筑是的建筑是_ 的。如图的。如图22所示所示 的的st图像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上图像反映了

8、游船在某段江面上 的运动情况,由图像可得该游船行驶的运动情况,由图像可得该游船行驶 的速度为的速度为_ m/s,它在,它在30 s内通内通 过的路程为过的路程为_ m。 运动运动 1 30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归类示例 类型一机械运动 例例1 120102010江西江西 20102010年年 2 2月月2525日,中国滑雪运动员李妮日,中国滑雪运动员李妮 娜在温哥华冬奥会上获得女子自娜在温哥华冬奥会上获得女子自 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的银牌。图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的银牌。图 2 23 3所示是她在空中飞跃时的情所示是她在空中飞跃时的情 景,在此过程中,以滑板为参照景,在此过程中,以滑板为参照 物,

9、她是物,她是_的,以的,以 _为参照物,她是运为参照物,她是运 动的。动的。 静止静止 地面地面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例例4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 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时间图像,如图2 2 6(a)6(a)、(b)(b)所示。所示。 图图26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1)观察图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做可知,甲车在做_运动。甲车运动。甲车 通过通过0.6 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s。 (2)观察图观察图(b)可知,在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

10、,乙车通过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 的路程为的路程为_ m。 (3)比较图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可知,甲车的速度_乙车的速乙车的速 度度(选填选填“大于大于”、“等于等于”或或“小于小于”)。 匀速直线匀速直线 6 1.2 小于小于 解析解析 由由s st t图像中对应的坐标值可分别得出图像中对应的坐标值可分别得出s s、t t、v v, 进行相关计算即可得出结果。进行相关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点评点评 图像速度计算题是和数学知识相结合的物理试图像速度计算题是和数学知识相结合的物理试 题,能很好地考查数理思维能力。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应题,能很好地考查数理思维能力。通过对图像的观察,

11、应 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此类型题目难度不大。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此类型题目难度不大。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聚焦 考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振动振动 介质介质 波波声波声波 固体固体气体气体 340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说明说明 (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一是要有振动着的发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一是要有振动着的发 声体;二是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三是发声体振动的频声体;二是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三是发声体振动的频 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2)人耳感知声音的两个途径:人耳感知声音的两个途径: 空气传导:外耳道空气传导:外耳道鼓膜鼓膜听小骨听小骨耳蜗耳蜗

12、 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大脑。大脑。 骨传导:头骨、颌骨骨传导: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大脑。大脑。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2声音的特性 1_、_、_是声音的三个特征。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音调响度响度音色音色 比较比较 音调、响度和单色音调、响度和单色 频率频率 振幅振幅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点拨点拨 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音调一般指声音的“粗尖粗尖” ,响度指音量,响度指音量 的的“大小大小”; 辨别不同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依靠的辨别不同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依靠的 是音色。是音色。 2超声波和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 频率高于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称为的声音称为_,把低于,把低于20

13、 Hz的声音称为的声音称为_。人耳听觉频率范围在。人耳听觉频率范围在_Hz和和 _Hz之间。之间。 超声超声 次声次声20 20000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人们以人们以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 dB是指刚刚引起听觉的声音,不是指没有声音。为了保是指刚刚引起听觉的声音,不是指没有声音。为了保 护听力,声音的响度不能超过护听力,声音的响度不能超过_分贝。分贝。 2噪声及其控制噪声及其控制 分贝分贝(dB) 90 声源声源 传播传播 人耳人耳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4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声音可以传递_。 应用:回声测距、定位、应

14、用:回声测距、定位、B超、双耳效应等。超、双耳效应等。 点拨点拨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障碍物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障碍物(如高山、如高山、 建筑物的墙壁等建筑物的墙壁等)要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人要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人 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具有足够大的声强,并且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具有足够大的声强,并且 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差要大于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差要大于0.1 s。声音在空气。声音在空气(15)中的中的 传播速度为传播速度为340 m/s,因此,要能辨别出回声,人离障碍物,因此,要能辨别出回声,人离障碍物 的距离不得小于的距离不得小于17 m

15、;若小于;若小于17 m则只能是感觉原声加强则只能是感觉原声加强 了,歌剧院、音乐厅等都要考虑回声。了,歌剧院、音乐厅等都要考虑回声。 2声音可以传递声音可以传递_。 应用:声波洗涤、超声碎石等。应用:声波洗涤、超声碎石等。 信息信息 能量能量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2021-5-3 声波与电磁波的比较声波与电磁波的比较 声波是声在介质中的传播形式,超声波、次声波也声波是声在介质中的传播形式,超声波、次声波也 都是声波,它们的传播也需要介质,都不能在真空中都是声波,它们的传播也需要介质,都不能在真空中 传播。传播。 电磁波不是声波,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电磁波不是声波,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16、,可以在真 空中传播,速度为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例例2 晚上,小吴在家中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交响乐,晚上,小吴在家中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交响乐, 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燃后放在音响前面。过了一会儿通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燃后放在音响前面。过了一会儿通 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响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响 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响音量突然变大时,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响音量突然变大时, 烛焰摇曳得更明显。烛焰摇曳得更明显。 (1)烛焰在空内不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烛焰越烛焰在空

17、内不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烛焰越 靠近音响,烛焰摇曳得明显。由此可以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靠近音响,烛焰摇曳得明显。由此可以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 _的影响所致。的影响所致。 (2)上述现象中,除与响度知识有关外,相关的声的知识上述现象中,除与响度知识有关外,相关的声的知识 还有还有(写出两例写出两例):_; _; 声波声波(或交响乐音或音响或交响乐音或音响)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等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等)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例例4如图如图32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 端伸

18、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 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 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 样 的 力 拨 动 钢 尺 , 却 听 不 到 声 音 , 这 是 由 于样 的 力 拨 动 钢 尺 , 却 听 不 到 声 音 , 这 是 由 于 _。 低低 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9、期末复习ppt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聚焦 考点1温度及其测量 冷热冷热 0 100 1 负负3.5摄氏度摄氏度 零下零下3.5摄氏度摄氏度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2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 1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 相同相同 放放 吸吸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1)常见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常见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 萘、各种金属。萘、各种金属。 (2)常见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等。常见非晶

20、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等。 注意注意 (1)晶体熔化的条件: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温度达到_(晶体熔化晶体熔化 时的温度时的温度);继续吸热。这是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缺继续吸热。这是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缺 一不可。一不可。 (2)晶体凝固的条件: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温度达到_;继续放热。继续放热。 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液体才能凝固。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液体才能凝固。 (3)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 降低降低(例如: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例如: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液体在

21、沸腾时,温度保持不 变变)。 熔点熔点 凝固点凝固点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2固体熔化和凝固的四个图像固体熔化和凝固的四个图像(如图如图71所示所示)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3汽化和液化 1汽化:汽化:物质从物质从_态变为态变为_态叫态叫 做汽化。汽化包括做汽化。汽化包括_和和_两种方式。两种方式。 液液 气气 蒸发蒸发沸腾沸腾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蒸发与沸腾的比较:蒸发与沸腾的比较: 表面表面表面和内部表面和内部 汽化汽化 吸吸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 教育科

22、学版教育科学版 注意注意 (1)蒸发吸热,有蒸发吸热,有_作用。作用。 (2)沸腾的条件: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温度达到_;继续吸热。继续吸热。 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3)沸腾曲线中水平线段所对应的温度是液体的沸腾曲线中水平线段所对应的温度是液体的 _。 2液化:液化:物质从物质从_态变为态变为_态叫做液态叫做液 化。液化有两种方法:化。液化有两种方法:_和和_。 3汽化时要吸热,液化时要放热。汽化时要吸热,液化时要放热。 制冷制冷 沸点沸点 沸点沸点 气气 液液 降低温度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压缩体积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4升华

23、和凝华 1升华:升华:物质从物质从_态直接变成态直接变成_态叫态叫 做升华。做升华。 2凝华:凝华:物质从物质从_态直接变成态直接变成_态叫态叫 做凝华。做凝华。 3升华时要吸热,凝华时要放热。升华时要吸热,凝华时要放热。 注意注意 碘、干冰碘、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等受热后直接升华,等受热后直接升华, 没有液化过程;放热后会直接凝华,没有凝固过程。没有液化过程;放热后会直接凝华,没有凝固过程。 固固 气气 气气 固固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2021-5-3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三态六变图三态六变图( (记忆秘诀记忆秘诀) )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4、期末复习ppt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说明说明 (1)晶体熔化、凝固及液体沸腾时,都必须具备对晶体熔化、凝固及液体沸腾时,都必须具备对 应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应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沸点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沸点), 二是热量二是热量(继续吸收或放出热量继续吸收或放出热量); (2)六种物态变化中三种六种物态变化中三种(熔化、汽化、升华熔化、汽化、升华)吸热,三种吸热,三种( 凝固、液化、凝华凝固、液化、凝华)放热。放热。 (3)在熔点温度时,物质的状态有三个可能:固态、固液在熔点温度时,物质的状态有三个可能:固态、固液 共存、液态。共存、液态。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

25、末复习ppt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归类示例 类型一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例例12011重庆重庆 图图73是温度计的测量情形,其中是温度计的测量情形,其中 体温计的读数为体温计的读数为_。 37.80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类型二生活现象中的物态变化 例例22011济宁济宁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 的是的是()C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ppt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类型三物物态变态变化中的吸化中的吸热热、放、放热热 例例32011衡阳衡阳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 是是() A凝固凝固B液

26、化液化C熔化熔化D凝华凝华 C 解析解析 ABDABD都是物态变化中会放出热量的。六种物态都是物态变化中会放出热量的。六种物态 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 凝华要放出热量。凝华要放出热量。 点评点评 对于选择题目中的一些实例及其涉及的知识点,对于选择题目中的一些实例及其涉及的知识点, 正确的要加强记忆,不正确的要知道错误的原因,并改正正确的要加强记忆,不正确的要知道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过来,同样可以当作知识点来掌握,这样长期累积,就可过来,同样可以当作知识点来掌握,这样长期累积,就可 以拓宽学习物理的知识面,使视野更开阔,遇

27、到问题就可以拓宽学习物理的知识面,使视野更开阔,遇到问题就可 以迎刃而解。以迎刃而解。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3108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2光的反射 1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都会发生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都会发生_。 点拨点拨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 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上,反射上,反射 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_的两侧,反射角的两侧,反射角 _入射角。入射角。(即:三线共面,两线分居

28、,两角相等即: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说明说明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的。 入射角、反射角分别是光线与入射角、反射角分别是光线与_的夹角,不的夹角,不 是与平面镜的夹角。是与平面镜的夹角。 反射反射 同一平面同一平面 法线法线 等于等于 可逆可逆 法线法线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3 3光的反射包括光的反射包括_反射和反射和_反射。反射。 易错点易错点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 律。律。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入射角等于反 射角射角”,因为反射角是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两,因为反

29、射角是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两 角始终相等。角始终相等。 镜面镜面 漫漫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3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的光学特点:不改变入射光束的性质。平面镜的光学特点:不改变入射光束的性质。 说明说明 平面镜只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其平行、平面镜只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其平行、 发散或会聚的形态。发散或会聚的形态。 2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使用的平面镜是薄玻璃板,主要是为了透光,便实验使用的平面镜是薄玻璃板,主要是为了透光,便 于观察镜后的物体。于观察镜后的物体。 (2)实验使用的两根蜡烛应当完全一样,目的是为了比较实验使用的两根蜡烛应当完全一样,

30、目的是为了比较 像与物体的像与物体的_关系。关系。 (3)玻璃板尽量薄一些,防止玻璃板的前后两表面各成一玻璃板尽量薄一些,防止玻璃板的前后两表面各成一 个蜡烛的像,不便于观察、比较;在测量像、物到平面镜的个蜡烛的像,不便于观察、比较;在测量像、物到平面镜的 距离时要以玻璃板距离时要以玻璃板_表面的位置为准。表面的位置为准。 大小大小 前前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4)实验时,玻璃板放置要与水平面实验时,玻璃板放置要与水平面_。 3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且与物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且与物体_相等。相等。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平面镜所成的像与

31、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 (3)像、物的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像、物的对应点连线与镜面_。 (即: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即: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易错点易错点 凭人的直觉容易误认为人走近平面镜时,凭人的直觉容易误认为人走近平面镜时, 人的像变大。实际上是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像与平人的像变大。实际上是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像与平 面镜的距离也变小,但像的大小不变。产生错觉的原因面镜的距离也变小,但像的大小不变。产生错觉的原因 是看到的物体大小与观察者看像的视角有关,视角越小,是看到的物体大小与观察者看像的视角有关,视角越小, 看到的物体感觉越小。看到的物体感觉越小。 垂直垂直 大小大小 相等相等 垂

32、直垂直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4平面镜成像原理简析平面镜成像原理简析(如图如图41所示所示) 说明说明 平面镜对光要发生反射。平面镜对光要发生反射。 人眼确定物体的位置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人眼确定物体的位置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 虚像:由光的反向延长线形成,不能显示在光屏上;虚像:由光的反向延长线形成,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虚像在镜后。虚像在镜后。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5平面镜成像作图平面镜成像作图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_定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定律,平面镜所成的像 与物相对于平面镜来说是与物相对于平面镜来说是_的,作图方法与数学上的,作图方法与数学上 作对称图形的方法一致。作对

33、称图形的方法一致。 说明说明 因为垂线是辅助线,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作图因为垂线是辅助线,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作图 时垂线和虚像都要用虚线画。时垂线和虚像都要用虚线画。 反射反射 对称对称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6其他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其他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 (1)凹面镜的应用凹面镜的应用 利用凹面镜对光线的利用凹面镜对光线的_作用:太阳灶。作用:太阳灶。 利用过焦点的光线经反射后成为平行于主轴的平利用过焦点的光线经反射后成为平行于主轴的平 行光:探照灯、手电筒以及各种机动车的前灯。行光:探照灯、手电筒以及各种机动车的前灯。 (2)凸面镜的应用凸面镜的应用 利用凸面镜对光线的利用凸面镜

34、对光线的_作用:汽车观后镜,作用:汽车观后镜, 可以看到更大的范围。可以看到更大的范围。 会聚会聚 发散发散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2021-5-3 1比较影子和像比较影子和像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归类示例 类型一光的直光的直线传线传播、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播、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应用用 例例12011泰州泰州 如图如图4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 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C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例例22011鞍山鞍山 生活中经常提到的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影”,与,与 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和立竿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和立竿

35、 见影中的见影中的“影影”,前者是由,前者是由_形成的,形成的, 后者是由后者是由_形成的。形成的。 解析解析 水中倒影是光在水面处发生光的反射形成的;水中倒影是光在水面处发生光的反射形成的; 立竿见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立竿见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点评点评 水中倒水中倒“影影” ” 的的“影影”是虚像,立竿见是虚像,立竿见 “影影”中的中的“影影”才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影子,两者形才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影子,两者形 成原因不同。成原因不同。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 光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类型二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 例例3平面镜中的平面镜中的“花花”的大小取决

36、于的大小取决于() A. 花本身的大小花本身的大小 B. 平面镜的大小平面镜的大小 C. 花到平面镜的距离花到平面镜的距离 D. 平面镜放置的高低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A 解析解析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物等大,因此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物等大,因此 “花花”的大小取决于花本身的大小。的大小取决于花本身的大小。 点评点评 本题是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等大,本题是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等大, 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本身的大小。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本身的大小。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例例42011山西山西 小豪用如图小豪用如图43所示的实验器所示的实验器 材探究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请

37、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环境中进行环境中进行(填填“较明亮较明亮”或或 “较黑暗较黑暗”); (2)实验中观察到蜡烛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在玻璃板 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_造成的;造成的; (3)如果将蜡烛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向玻璃板靠近, 像的大小会像的大小会_。 较黑暗较黑暗 玻璃板较厚玻璃板较厚 不变不变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类型三有关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例例52011滨州滨州 如图如图44所示,试画出光源所示,试画出光源S发出的发出的 一条

38、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点的光路图。 答案答案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聚焦 考点1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_。 2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如图如图51所示所示) 折射折射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 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

39、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折射光线向折射光线向_方向偏折,折射角方向偏折,折射角_ 入射角;入射角; (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_; (5)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_。 说明说明 发生光的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发生光的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较大的,即不论空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较大的,即不论空 气中的角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总要比其他介质中的角气中的角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总要比其他介质中的角 要大一些要大一些(垂直入射除外垂直入射除外)。 法线法线小于小于 增大增大 不改变不改变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40、3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自然现象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自然现象 (1)透过透明的介质看物体时,我们看到的是由于光透过透明的介质看物体时,我们看到的是由于光 的折射所成的物体的虚像;的折射所成的物体的虚像; (2)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变浅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变浅(如图如图52所示所示)、在水中看、在水中看 岸上的树木变高、看到水中的筷子变弯曲都是光的折射岸上的树木变高、看到水中的筷子变弯曲都是光的折射 造成的;造成的; (3)海市蜃楼、星星眨眼等现象都是由于折射使光的海市蜃楼、星星眨眼等现象都是由于折射使光的 传播路径发生了弯曲。传播路径发生了弯曲。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易错点易错点 人眼看物体是物体发出

41、或反射的光射到人眼看物体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射到 人的眼里,而不是人眼发光射到物体上,在解释光现人的眼里,而不是人眼发光射到物体上,在解释光现 象,尤其是作图时,一定要注意光线的方向。象,尤其是作图时,一定要注意光线的方向。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2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 1一束白光一束白光(太阳光,是复色光太阳光,是复色光)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 象,叫光的象,叫光的_;这些色光排列成的光带叫;这些色光排列成的光带叫_。 说明说明 太阳光可被分散为太阳光可被分散为_ _七种颜色的光。七种颜色的光。 大自然中彩虹、霓、晕等现象也是由光的色散现象形大自然中彩虹、霓、晕等现象也是由

42、光的色散现象形 成的。成的。 2色光的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_;电视机屏幕上的;电视机屏幕上的 各种颜色都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合成。各种颜色都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合成。 色散色散光谱光谱 红、橙、黄、绿、蓝、靛、红、橙、黄、绿、蓝、靛、 紫紫 红、绿、蓝红、绿、蓝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3物体的颜色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_的色光决定的色光决定 的。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的色光决的色光决 定的。定的。 点拨点拨 白色的物体能反射任何颜色的色光,什么颜白色的物体能反射任何颜色的色光,什么颜 色的光照射到白色物体上,

43、白色物体就显示什么颜色;色的光照射到白色物体上,白色物体就显示什么颜色; 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无论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无论 什么光照射到黑色物体上,物体都将光吸收,物体仍是什么光照射到黑色物体上,物体都将光吸收,物体仍是 黑色。黑色。 4颜料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_。 透过透过 反射反射 红、黄、蓝红、黄、蓝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归类示例 类型一光的折射现象 例例12011衡阳衡阳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 的是的是() A. 水中倒影水中倒影B.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 C. 日食的形成日食的形成 D. 海市蜃

44、楼海市蜃楼 D 解析解析 A A是光的反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B B、C C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是光沿直线传播形 成的。成的。 点评点评 区分光的各种现象是中考的热点,往往将光的区分光的各种现象是中考的热点,往往将光的 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形成的各种现象放在一起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形成的各种现象放在一起 进行区分。进行区分。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例例22010咸宁咸宁 如图如图53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 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解析解析 A A是光的反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C C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光沿直线传播形

45、成的; B B是光的折射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 点评点评 光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方式不同而产生了光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方式不同而产生了 不同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的有日月食、手影、小孔成像不同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的有日月食、手影、小孔成像 等;光的反射有平面镜成像、倒影等;光的折射池底变浅、等;光的反射有平面镜成像、倒影等;光的折射池底变浅、 钢笔错位等。需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钢笔错位等。需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类型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规律律 例例3如图如图54所示,容器底有一探照灯所示,容器底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发出一束 光线投射到木板上,在光线投射到木板

46、上,在B点形成一个光斑,当向容器中点形成一个光斑,当向容器中 注水时,光斑将移向注水时,光斑将移向B点的点的_(填填“上方上方”或或“下下 方方”)。 下方下方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解析解析 光线原来沿直线传播,向容器中注入水后,光线原来沿直线传播,向容器中注入水后,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将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将 使光线向使光线向B B点下方偏折。点下方偏折。 点评点评 本题考查对光的折射规律的掌握程度并会分析本题考查对光的折射规律的掌握程度并会分析 实际问题。实际问题。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例例42010崇左崇左 如图如图55甲所示,在

47、南美原始森林的甲所示,在南美原始森林的 河流里有一种射水鱼,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树枝上停留河流里有一种射水鱼,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树枝上停留 的昆虫等猎物后,便向猎物射水,使猎物落在水面上后进行的昆虫等猎物后,便向猎物射水,使猎物落在水面上后进行 捕杀,喷射出的水在空中呈抛物线形状。关于这个情景,请捕杀,喷射出的水在空中呈抛物线形状。关于这个情景,请 你在图乙中作出光路图表示:猎物你在图乙中作出光路图表示:猎物P反射的光线是如何进入反射的光线是如何进入 鱼的眼睛鱼的眼睛E的。的。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答案答案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解析解析 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树枝上停留的昆虫射水鱼在水中

48、看到水面上方树枝上停留的昆虫 等猎物,是猎物的反射光线通过水面处发生折射进入了等猎物,是猎物的反射光线通过水面处发生折射进入了 鱼的眼睛,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鱼的眼睛,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线向法线偏折。光线向法线偏折。 点评点评 本题考查了应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生活中的本题考查了应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生活中的 现象,特别要注意光线的传播方向。现象,特别要注意光线的传播方向。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类型三色散、物体的颜色和看不见的光 例例52010烟台烟台 如图如图56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 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

49、彩色光带,其颜色自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 上而下依次是上而下依次是_不同不同 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如图乙所示如图乙所示),则光屏上,则光屏上 就出现就出现_。 红、橙、黄、绿、蓝、靛、紫红、橙、黄、绿、蓝、靛、紫(或七种或七种) 红色红色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解析解析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 成的复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成的复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 决定的,红纸只能反射红光,而吸收其他色光。决定的,红纸只能反射红光,而吸收其他色

50、光。 点评点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 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的。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的。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例例62010常州常州 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 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挡在照相机镜 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 是是() A绿叶黄花绿叶黄花 B黑叶红花黑叶红花 C黑叶黑花黑叶黑花 D红叶红花红叶红花 C 教育科学版

51、教育科学版 解析解析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 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的。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的。 绿叶黄花的月季反射的色光是绿光、黄光;红色滤色镜绿叶黄花的月季反射的色光是绿光、黄光;红色滤色镜 只能透过红光,所以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黑叶黑花。只能透过红光,所以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黑叶黑花。 点评点评 该题考查的知识是物体颜色的判断。不透明该题考查的知识是物体颜色的判断。不透明 物体只能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不同颜色的色光会物体只能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不同颜色的色光会 被它吸收。透明物体只

52、能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不被它吸收。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不 同颜色的色光会被它吸收。同颜色的色光会被它吸收。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聚焦 考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 会聚会聚发散发散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光心光心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点拨点拨 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还是有发散作用,不是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还是有发散作用,不是 看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是否相交,而是看光线经过透看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是否相交,而是看光线经过透 镜后与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是镜后与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是“靠近了靠近了”还是还是“远离远离 了了”主光轴。主光轴。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

53、学版 考点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常见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常见应用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探究实验时,因燃烧的蜡烛发光,所以能使所成的探究实验时,因燃烧的蜡烛发光,所以能使所成的 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实验时,要使蜡烛、凸透镜、光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实验时,要使蜡烛、凸透镜、光 屏的中心大致在屏的中心大致在_。 同一高度同一高度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常见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常见应用 缩小缩小 等大等大 放大放大 放大放大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点拨点拨 (1)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 分大小;物近焦点像远像变大,物远

54、焦点像近像变小。分大小;物近焦点像远像变大,物远焦点像近像变小。 (2)无论成实像,还是虚像,物体越靠近凸透镜的无论成实像,还是虚像,物体越靠近凸透镜的 一倍焦距处,则所成的像就越大。一倍焦距处,则所成的像就越大。 (3)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的移动应符合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的移动应符合“同向同向 性性”,即当物靠近透镜时,像则应远离透镜,也就是,即当物靠近透镜时,像则应远离透镜,也就是 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则应增大;反之亦然。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则应增大;反之亦然。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3眼睛与眼镜眼睛与眼镜 短短 长长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考点4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和望远镜 说明说明

55、 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 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同一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同一 个物体,距离眼睛越远,视角就越小,物体看起来就个物体,距离眼睛越远,视角就越小,物体看起来就 变小了。变小了。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2021-5-3 1类比眼睛和照相机类比眼睛和照相机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归类示例 类型一利用作图方式描述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例例12011宿迁宿迁 根据图根据图61中的入射光线画出中的入射光线画出 相应的折射光线。相应的折射光线。 答

56、案答案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解析解析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的会聚后,会经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的会聚后,会经 过另外一侧的焦点。过另外一侧的焦点。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类型二生活中常见应用透镜的实例 例例2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如图62),在暗室,在暗室 中将印有奥运五环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标志的透 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

57、, 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A. 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 cm,且胶片应,且胶片应 正立放置正立放置 B. 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 cm小于小于20 cm, 且胶片应倒立放置且胶片应倒立放置 C. 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 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D. 将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将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 的

58、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解析解析 在墙上得到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是投影在墙上得到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是投影 仪的原理,则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仪的原理,则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 以物距应大于以物距应大于10 cm10 cm小于小于20 cm20 cm,所以,所以 A A错误。因墙面是错误。因墙面是 凹凸不平的,对光发生漫反射。红布能反射红色光吸收凹凸不平的,对光发生漫反射。红布能反射红色光吸收 其他色光,所以可以看到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其他色光,所以可以看到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 点评点评 无论

59、是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显微镜、放无论是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显微镜、放 大镜还是望远镜,它们的成像都利用了透镜的成像规律,大镜还是望远镜,它们的成像都利用了透镜的成像规律, 所以熟记并理解透镜成像规律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好办法。所以熟记并理解透镜成像规律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好办法。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类型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例例32011鸡西鸡西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 素有关的实验中:素有关的实验中: (1)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 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

60、观察自己的手指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如图63 甲甲),看到手指,看到手指_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 (如图如图63乙乙),看到房屋,看到房屋_的像。的像。(选填选填“放大放大”、 “等大等大”或或“缩小缩小”) 放大放大 缩小缩小 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 (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 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63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 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