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1页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2页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3页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 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15.0 分)1.下列有关氧气的用途或操作中主要利用氧气物理性质的是()A.可供给呼吸B.C.D.可用于切割金属可用排水法收集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 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古迪纳夫等三位科学家以奖励他们为锂电池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钴酸锂 (LiCoO 2) 一般作为锂电池的正电极材料,其中 Li 的化合价为 +1 ,则此化合物中钴 (Co) 的化合价为 ( )A. +1B. +2C. +3D. -33. 下表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现取表中的四种固体材料 20 克,分别加入到 20 的 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其中有

2、固体剩余的是(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名称食盐碳酸氢钠碳酸钠蔗糖溶解度 / 克369.721.5203.9A. 食盐B. 碳酸氢钠C. 碳酸钠D. 蔗糖4. 1962 年,英国化学家将 PtF 6和稀有气体单质氙 (Xe) 适量混合后, 首次制得稀有气体化合物六氟合铂酸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e + PtF 6 = XePtF6 .该反应属于()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5.向装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至过量,下图能正确反应溶质质量的是()第1页,共 8页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9.0 分)

3、6.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交通不畅,为确保大量医疗防护物资及时运达国内,个别药品采用空投方法快速支援抗击疫情一线。药品利巴韦林是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之一,其分子式: C8H12 N4O5 ,属于 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其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 _。7. 小明在学习溶液知识之后,进行了下列实验。(1) 小明向各盛有等量 70 水的烧杯 , , 中,分别加入 20 克 X 、Y 、Z 三种纯净物 ( 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 ) ,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甲。其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是 _。(2) 若 Y 为硝酸钾,则 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 并保持温度不变。图乙中

4、可以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 与时间 (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_。8. 一包镁粉样品中可能混有氧化镁 (无其他杂质 ),小明取 20 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并向烧杯中加入 250 克的稀硫酸溶液 ( 平均分 5 次加入 ) ,每次反应完后滴紫色石蕊,记录实验现象如表,反应完全后烧杯底部无固体剩余,测出溶液总质量为269 克。实验次数12345加入稀硫酸质量 /g5050505050气体生成情况有气泡有气泡有气泡无气泡无气泡反应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紫色紫色紫色红色溶液的颜色(1)写出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镁粉样品单质镁的的质量为_克。(3) 小明认为仅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

5、象就可以确认镁粉样品混有氧化镁,他判断的依据是: 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7.0 分)第2页,共 8页9. 实验室有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粉末,为提炼其中的铜,现进行如下操作:(1) 步骤 所需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_ ( 请再写出两种玻璃仪器) (2) 溶液 C 中的溶质是 _ . ( 填化学名称 )(3) 现有 20g 溶质质量分数为98% 的浓硫酸,要将其稀释成质量分数为9.8% 的稀硫酸,需加水多少毫升?( 写出计算过程 )10. 小明为了测定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情况(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会混有碳酸钠),进行了如下探究:取氢氧化钠溶液50g 于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

6、一定浓度的稀盐酸。 实验测得锥形瓶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1 所示,生成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 所示。(1) 分析图可知 m1的值是 _。(2) 求 50g 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多少?(3) 求 50g 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9.0 分)11. 某兴趣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上网搜索到平菇 ( 一种可食用菇 )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便动手实验。实验步骤如图1: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在 B 塑料瓶中加入两片平菇,在A 塑料瓶中加入17mL 质量分数为 5% 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依次打开弹簧夹K2 ,

7、 K1 .过氧化氢溶液进入B 塑料瓶与平菇接触,立即产生大量气体。 使用气体收集装置进行氧气收集,每隔5s 记录一次,根据数据绘制出如图2 曲第3页,共 8页线。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步骤 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及气密性良好的判断依据_。(2)若收集装置为用排水法收集,则如图3 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_ 。(3) 若将步骤 中 B 瓶中的平菇数量改成三片,其余条件与操作均相同,得到的曲线图与实验一对比,如图 4 符合事实的是 _。第4页,共 8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 C【解析】 解: A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故A 错误;B 、氧气用于气焊、气割,是由于氧气有氧化性,属于化学

8、性质。故B 错误;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是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D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由于氧气有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 错误。故选: C。氧气的性质决定氧气的用途,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2.【答案】 C【解析】 解:锂元素显 +1 价,氧元素显-2价,设钴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x + (-2) 2 = 0 ,则 x = +3价。故

9、选: 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LiCoO2 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 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3.【答案】 B【解析】 解:取表中的四种固体材料20克,分别加入到 20 的 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其中有固体剩余的是其溶解度应小于20g。A 、20 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大于20g,能全部溶解,故选项错误。B、 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 9.7g,小于20g,不能全部溶解,有固体剩余,故选项正确。C、 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5g,大于20g,能全部溶解,故选项错误。D 、20 时

10、蔗糖的溶解度为203.9g ,大于20g,能全部溶解,故选项错误。故选: B。根据 20 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结合溶解度的含义,20 的 100 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其中有固体剩余的,其溶解度应小于20g,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有固体剩余的条件(20 时溶解度应小于20g) 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答案】 A【解析】 解:由方程式可知: Xe + PtF6 = XePtF6 ,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 A。根据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考虑本题。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5.【答案】 C【解析】 解:向装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渐滴加入稀盐酸溶

11、液至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溶质的质量逐渐增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 + NaOH = NaCl + H2 O,溶质的质量增加 58.5 - 40 = 18.5 ;至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第5页,共 8页稀盐酸,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继续增加, 但增加的比发生中和反应时多, 观察图象 C 符合变化过程。故选: C。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仍在增加,据此结合图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

12、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6.【答案】 有机物氢 ( 或H)【解析】 解:由化学式可知,利巴韦林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其中,C、 H、 N、 O 元素的质量比为(12 8) : (1 12) : (14 4) :(16 5) = 24 : 3: 14:20,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答案为:有机物;氢(或H) 。根据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判断方法以及物质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 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以及有机物的定义,掌握了这些问题就不难解决此题了。7.【答案】 AC【解析】 解: (1) 烧杯 和烧杯 中都有未完全溶解的晶体存在

13、,所以二者均为饱和溶液,而烧杯 中的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故填: ;(2) 若为 70 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这一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断变大当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且不变,然后冷却至 30并保持温度不变,这一过程硝酸钾溶解度不断变小,浓度不断变小,达到30 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再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0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 符合题意;若为 7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这一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然后冷却至 30 并保持温度不变,若过程中会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当保持在 30 不变时, 溶质

14、的质量分数也不再改变,故 A 也符合题意。故填: AC 。(1) 根据溶质是否完全溶解来分析;(2) 利用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知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变大,但只要是同一温度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此题是对溶液随外界条件变化的一个全面考查, 能很好训练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分析能力,是一道较为全面的综合题型。8.【答案】 MgO + H2 SO4 = MgSO4 + H2O 12第 4 次加入稀硫酸不产生气泡,说明镁在第 3次中完全反应,如果不含有氧化镁,则第4 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应该是红色的【解析】 解: (1) 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

15、式:MgO +H2 SO4= MgSO4 + H2 O。故填:MgO + H2 SO4 = MgSO4 + H2 O。(2) 设镁质量为 x,反应生成氢气质量:20g + 250g - 269g = 1g,Mg + H2 SO4 = MgSO4 + H2 ,242x1g242x = 1g ,x = 12g ,第6页,共 8页故填: 12。(3) 小明认为仅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就可以确认镁粉样品混有氧化镁,他判断的依据是:第 4 次加入稀硫酸不产生气泡,说明镁在第 3 次中完全反应,如果不含有氧化镁,则第 4 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应该是红色的。故填:第 4 次加入稀硫酸不产生气泡, 说明镁在第 3

16、 次中完全反应, 如果不含有氧化镁,则第 4 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应该是红色的。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和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 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9.【答案】 玻璃棒和漏斗; FeSO4【解析】 解: (1) 步骤 所需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故填:(2) 溶液 A 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加入足量铁时,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因此溶液C 中的溶质是FeSO4故填: FeSO 4(3) 设 9.8

17、% 的稀硫酸的质量x,根据题意有: 20g 98%= x 9.8%,x = 200g加入的水的质量为 200g -20g = 180g 折合 180mL答:需加水 180mL 过滤能够把固体和液体分离,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等;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0.【答案】 50【解析】 解: (1) 分析图可知,滴加稀盐酸质量是 m1g,

18、溶液质量是100g的值是:, m1100 - 50 = 50。故填: 50。(2) 设碳酸钠质量为 x,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 y,Na 2CO3 + 2HCl = 2NaCl + H2 O + CO2 ,1067344xy2.2g1067344x=y= 2.2g ,x = 5.3g , y = 3.65g,答: 50g 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5.3g 。(3) 与碳酸钠反应的稀盐酸质量:147.8g + 2.2g -100g = 50g ,3.65g稀盐酸质量分数=50g100% = 7.3% ,设 50g 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NaOH + HCl = NaCl + H2 O,4036.5第7页,共 8页z50g 7.3%4036.5z= 50g 7.3%,z = 4g,50g 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50g4g 100% = 8% ,答: 50g 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8%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