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即景抒情诗学案 一、课后练习 (一)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 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 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 的爱国情感。 2、 “古人”“来者”指的是 。“独”字 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 的表现手法,表 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 的感情基调。 3、登幽州台歌千百年来为人所传颂的原因是什么?你对此有何感想? (二)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
2、手赠,还寝梦佳期。 1、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从月亮在海上升起,勾起两地 相思之苦,竟夕难眠,又觉得还是只有在 中才能相见,描绘出了深深的怀远之情。 找出其中以月喻人的至理名言 ,并作赏析: 2、这首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3、前人曾称此诗“是五律中离骚”,认为它并非借月来怀念远方之人,而是一首 有所寄寓的政治抒情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三)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题李凝幽居”
3、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 “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 C. “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 “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 “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 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起来回味无穷
4、。 3、为什么说诗的尾联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4、以动衬静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 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动态。试以此诗作分析说明。 (四)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5、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前八句诗中,诗人描写了那些意象? 2、思考:春天的花是五彩缤纷的,为什么说它“似霰”?诗人为什么说“空里流霜不 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诗歌是怎样描写春江月色的?表现春江月色怎样的特点? 3、“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 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几句是对自然的发 问和对人生的思考,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4、
6、“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中“徘徊”两字用得非常传神形象,请 谈谈你的看法。 5、最后八句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游子对思妇的相思? “复”“沉沉”“满”对 表达游子的相思之苦有何作用? 二、能力拓展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 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
7、表现的是 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 写出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颔联写云生落日,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 比喻什么? 颈联写了咸阳的何种景象? 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慨? 三、知识小结 即景抒情诗:借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等景物,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的表 达了
8、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即景抒情诗”题材非 常宽泛,可以说凡是写景抒情的诗歌都可以归于此类,不管是借景思乡、借景怀人,还是借 景送别、借景厌战;无论是借景说遭遇、借景言国难,还是借景诉衷情、借景明志向等等, 只要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某种情感的,都属于此类。 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主要内容: 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 忧的感情。 3、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
9、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知识补充一一意象(动物类) 1大雁(雁、飞鸿)一一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一一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 往一一壮士、游子、怀人 (1) 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 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 (2)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 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 鸿雁传书。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故鸿雁在古代诗文中常代指书信。 2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古人误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故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 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 3. 猿一一叫声凄切一一悲凉凄清一一忧愁忧思 4. 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传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度假区景观初步设计2025年旅游市场拓展评估报告
- 英语家庭测试题及答案
- 数字货运面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策略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成本控制及预算试题及答案
- 天线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 突破2025乐理考试复习瓶颈的技巧试题及答案
- 案防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面向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布局的智能化运营效率研究报告
- 房地产企业数字化营销创新案例解析与市场启示报告
- 2025年农村土地使用权益永久转租协议范本
- 病历书写规范培训课件
-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测试卷
- 2025年山东地区光明电力服务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等生篇)2025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个性化分层教辅之宋元时期
- Unit 6 Beautiful landscapes Integration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001
- 上海市八校2025届高考数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课件
- 【MOOC】太极功夫-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知不足而后进 望远山而力行-期中家长会【课件】
- 氟化工艺作业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