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教学情境_第1页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_第2页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_第3页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_第4页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构建优质语文课堂 澄迈县第二小学 洪文摘要: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启智慧,陶治性情,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构建优质语文课堂。关键词: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 。一、教学情境的解读。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认识,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 “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之间的感情交流。“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如教室中的布置与陈设;

2、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境统一和谐方为情境。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符合学生生活和学生文化的教学情境是极为重要的。二、怎样的教学情境是有效的。课堂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一种“氛围”、“感觉”对于学习语文来说十分重要。这就好比电影的背景音乐,让你在了解剧情前就进入了它的话语范围。如今,创设教学情境已经成了课程

3、改革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么怎样的教学情境才是有效的呢?我认为 “情境”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至少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情境必须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创设,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与主题有关,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和谐统一;而且情境必须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探究的兴趣,调动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2、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3、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设计的教学情境要有梯度,承前启后,有连续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4、教学情境不仅要为学生营造优化的学习

4、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会思考,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创造力;而且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的方法。(一)巧设导入,创设铺垫情境。成功地上好一节课跟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巧设导语是至关重要的。常言道:“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把学生带入思维和兴奋中,为教学创造最佳的时机。导语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架在理解课文内容与获得知识的必经之路上,这座桥架稳了,架宽了,学生就可以轻松愉快的到达彼岸。导语的设计有多种,可以利用歌曲、故事、质疑、表演

5、等方式进行,来创设良好的情境。例如:在上公开课灰椋鸟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艺术家为本文作者创作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杨丹顶鹤,在他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划进了沼泽地里,就再也没有上来.”当歌声在耳畔响起时,台上台下师生们的心都被深深打动了,甚至有些人的眼角还闪现着泪花,大家不约而同地都跟唱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就被激活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就像火炬一样一下就被点燃了。以歌曲为载体,牵线搭桥,心与曲共鸣,心与文因曲而生情,感染了学生的情绪,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环节的有效教学创设了良机。又如:在教学三袋麦子这篇文章时,我把文章

6、内容像故事一样简述给学生听:“过年了,动物王国里面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在欢乐的队伍中,小猪,小牛,小猴显得特别高兴,他们高兴地跳起了舞蹈。这时候土地爷爷说:大家好,新年里小猪、小牛、小猴,他们哥三助人为乐的事情最多,表现也最好,所以呀送他们一人一袋麦子作为新年礼物,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明年每个人都能得到麦子!那么这三人接受了土地爷爷的礼物之后是怎么做的呢?”只讲开头部分,给学生留下故事悬念,激发起学生的了解欲望,想去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迅速升温,课堂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这样的导入开了好头,课堂中的有效教学就容易开展和实现了。(二)、运用音乐渲染,创设

7、情感情境。音乐给人以很强、很直接的感染作用。古有项羽“闻四面楚歌”而失兵败军,最终乌江自刎。可见音乐能渲染情境创设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音乐,会收到意想不到地效果。在教学中,如果能够配上情调和谐的音乐作背景,就更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从而营造出更强烈的情感氛围。比如第一次抱母亲配以婉约舒缓的思乡曲;大江保卫战配上激昂感人的伴奏乐为了谁;二泉映月配上动人心弦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根据不同内容的文章配以相应氛围的音乐,来渲染课堂的气氛,拨动学生的心弦,使“文人乐”水乳交融,升华了感悟。因为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音乐是心灵的催化剂。只要用心来倾听,都能分享其中之美。让学生在恰当的音乐旋律中学习,促

8、进了学生对文章之“美”表达的欲望,并让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补充对“美”的理解,更自然的与作者想表达的“美”产生共鸣这不但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学生也能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和发展。当然,背景音乐的选择既要同朗读语调的选择相协调,又应同文章的基本情调一致才行。否则。背景音乐非但不能促进情境的设置,反而会影响课文本身的感人色彩。但是,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用好背景音乐,它就会如天籁之音般为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情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师生之间心灵交往和谐的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形象是

9、无声的教学艺术语言,能产生无形的牵引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态度谦和,精神饱满,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温和的口吻、可亲的笑脸、满腔的热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情境。学生只有意识到被尊重,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关爱和期望,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进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去年听了“送教下乡”的老师们的交流展示课,有位年轻女老师执教的低年级识字课给我的印象尤其难忘。上课伊始老师深情、殷切的呼唤道:“亲爱的孩子们,可把我给想坏了,终于盼到你们了,你们想我吗?”“想” 孩子们也愉快热情地回答,而且热情霎时被点燃了。“亲爱的孩子们”“唉”声声呼唤,温情互传,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接着便

10、开始了他们轻松愉快的学习之旅。在教学生字“奶”时,这位老师亲切地对孩子说:“看左边是个女字旁,右边像个驼背的人,这就是老奶奶的“奶”字,奶奶年纪大了,走路时背弯弯的,还要拄着拐杖。”这种充满亲情之爱的教学,既给了学生一个惊喜,又让学生倍感温馨,把原本死板板的、不会动弹的文字,变成有生命的东西。在对待孩子们的回答时,常以“你最棒、你的声音特别有魅力、说得太好了、你真了不起语言来肯定和赞扬孩子们,这位老师亲切而温暖的声音和真挚的微笑像和煦的春风一样吹进学生的心田,创设了一个富有亲和力的让人感动的学习氛围。真切的关爱,略显夸张的赞扬让上课的所有孩子,连同听课的教师都感受到了一种善待、温情的关爱这既提

11、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教育的真善美。(四)、语言描述,创设想象情境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语文教师的嘴是彩色的喷泉,语文教师的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小学生尤其爱听老师清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快乐;爱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从中得到温馨;爱听老师抑扬顿挫的朗读与描绘,更爱看老师优美、和谐的体态语言。大多数语文教师还能够通过语速、语气、停顿的变化,形成跌宕起伏的语调;能够通过语言描绘,让听者的脑中呈现的是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形成一定的审美氛围,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这种优越性,是任何教学媒体都无法达到的。我有幸观看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 二泉映月的教学录像时,最令我难忘的是王

12、老师“化”景为曲,“化”曲为景的感人场面教学片断。师:在20年代,那个世道,那个社会,有人听懂他对琴声发出的感叹吗?生:没有人听懂他的愤恨。师:有人听懂他的怀念吗?生:没有人听懂他对师傅的怀念。师:有人听懂他的思索吗?生:没有。师:有人听懂他对社会的控述吗?生:没有人。师:没有人听懂他的情怀,只有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蜿蜒而来;流水淙淙,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师:是啊,他的情怀只好倾诉给了,这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师:他的这一情怀只好托付给了,这生:一泓清泉,蜿蜒而来。师:他的这一情怀只好托付给了,这生:流水淙淙,静影沉璧。师:他的这一情怀,一段人生只好托付给生:月光

13、照水,水波映月师:这就是生:二泉映月师:这就是.,读(指板书)生:一段人生尽坎坷,一片情怀付月光(学生身心投入,如痴如醉)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感召着孩子,让他们受到感染并融入其中,使学生体悟到原来委婉动听的琴声是阿炳在月光泉水下一次人生坎坷的述说;原来跌宕起伏的旋律是阿炳在月光泉水下知音难求的悲愤;原来二泉映月是一次源于月光泉水的倾诉,是一次借助月光泉水的倾诉,是一次面对月光泉水的倾诉。教师通过语言描述,运用排比和层递的方式铺排造势,不断地创设想象情境,把文字变成一幅幅可观可感的画面,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进行恰到好处的加工、提炼、升华,让文本所蕴涵的精神走向孩子的精神。(五)、捕

14、捉课堂信息,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不仅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探究的热情,也有益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如学生的困惑和不解,甚至是质疑和不同见解,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问题,通过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和主动建构。当然,情境中的问题设计必须符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问题的提出既要紧扣教学目标又要有探究价值,能让不同的学生都能通过观察、思考、操作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获得知识与方法。如教学三袋麦子一文,当学生分角色

15、诵读完课文,学生对小猪、水牛、猴子对待麦子的做法产生了兴趣,有一位学生小声地咕嘟说:“我比较像小猪会享受,有吃的就一口气把它吃完。”听到这小信息,我便相机提出质疑:“对待一袋麦子,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各不相同,你们欣赏谁的做法?为什么?”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学生有的说喜欢小猪的可爱-美食家;有的说喜欢小猴的勇敢-投资家;有的说喜欢水牛的勤俭节约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质疑:如果土地爷爷把这袋麦子送给你,你会怎么做?在颇具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展开课堂交流讨论,学生敢于探究,勇于直言,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这既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又凸现了学生课堂发展的主体地位,获得了良好的教学实

16、效。(六)、与文本环境结合,创设生活情境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创设生活情境就是要以直观的方式再现文本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与实际事物相关的背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促进学生感性认知的形成、理性认识的发展,使教学尽量生活化。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当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听官的跟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借助实物、模型和标本,利用媒体、幻灯等辅助手段展示教材中隐含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源”。创设可观可感、有声有色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印象,

17、强化他们的生活体验。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课件:其一、画面出示导入诗句“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并且配乐诵读,让学生感受到伟大的母爱;其二、播放“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巧用课件所营造的形象的不但充分激活了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触动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的情感。孩子的心灵是非常纯洁的,他们乐于去感受美好、亲近美好,他们又是善于联想的,一旦将自己的母亲与文中的母亲

18、产生关联,他们便会回忆起那埋藏在记忆里却常常被忽略的点点滴滴,从另一个角度去体会母亲的付出、母亲的辛劳,从而升腾起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从而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最优化。(七)、善待个体差异,创设活动情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课程资源。然而,因为年龄、性格的差异,社会环境和生活阅历的不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是不一样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通过操作、表演、朗读和描述等方式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活动使知识变得更为形象直观,因为学生在活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诠释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达着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悟。有位教师教学蜗牛的奖杯时,设计了一段课外拓展环节:老蜗牛带着小蜗牛在草地上慢慢地爬行,他们看见天空自由飞舞的蝴蝶,老蜗牛叹了一口气,他会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假如你是那自由飞舞的蝴蝶,你又会说些什么?学生激情高涨,主动参与,纷纷上台戴上可爱的头饰即兴表演。表演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含义,懂得了“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又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