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复习(一) 重点、难点突破 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盐 1盐的概念: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 2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盐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俗名食盐的主要成分纯碱或苏打小苏打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化学式NaClNa2CO3NaHCO3CaCO3物理性质无色晶体, 易溶于水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NaCl+AgNO3=AgCl+NaNO3(1)与酸反应Na2CO3 +2HCl=2NaCl+CO2+H2O(2)与碱反应Na2CO3 +Ca(OH)2=2NaOH+ CaCO3(3)与盐反应Na2CO3+CaCl2=2Na

2、Cl+CaCO3(1)加热分解2NaHCO3 加热Na2CO3+CO2+H2 O(2)与酸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1)高温分解CaCO3 高温 CaO+ CO2(2)与盐酸反应CaCO3 +2HCl=CaCl2 +CO2+H2O用途化工原料、调味化工原料、洗涤剂食品工业、医疗建筑材料、制生石灰 3 复分解反应及条件(1)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2)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3)掌握常见盐类溶解性表。 4盐的化学性质 (1)盐+金属 新金属+新盐,发生的条件是:盐可溶,而金属必须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相

3、对靠前的金属(K、Ca、Na不能与盐溶液反应置换出其它金属)。 例:Cu+2AgNO3 = 2Ag+Cu(NO3) 2 (2)盐+酸 新盐+新酸,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碳酸盐均可和酸反应)。 例:AgNO3 + HCl = AgCl+ HNO3,CaCO3 +2HCl = CaCl2 +CO2+H2O (3)盐+碱 新盐+新碱,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 例: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4)盐+盐 新盐+新盐,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至少 有一种不溶。 例:Na2CO3+CaCl2=2N

4、aCl+CaCO3 5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 (1)步骤: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2)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结论:原物质中一定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说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原材料易得且价格 便宜,一般不用纯碳酸钙、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原因是相对成本较高,反应速率过快 不易控制。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浓盐酸有挥发性,使制得的二氧化氧碳不纯。不用硫 酸的原因是反应会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上面,阻止反应进一步 发生。 6铵盐的检验:加碱微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原理是:NH4+OH-NH3+H2O 7粗盐的提纯 (

5、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2)溶解 过滤 蒸发结晶 计算产率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烧杯、玻璃棒加速溶解过滤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引流蒸发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玻璃棒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化学肥料1常见的化肥种类和作用化肥种类常见化肥物质种类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缺乏时的症状氮肥尿素CO(NH2)2、氨水(NH3H2 O)铵盐:NH4Cl、NH4HCO3硝酸盐:NaNO3、NH4NO3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能促进作物的茎叶茂盛,叶色浓绿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光合作用速率和产物受影响,蛋白质含量

6、下降。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磷肥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粉(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增强抗寒和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生长迟缓、产量降低,钾肥硫酸钾(K2SO4)能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茎杆软弱,易倒伏,氯化钾(KCl) 复合肥料磷酸二氢铵NH4H2PO4、硝酸钾(KNO3 )同时含有两种以上营养元素,有效成分高2化学肥料的简易鉴别氮肥钾肥磷肥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未加水全部溶于水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灼烧熔化起泡或冒烟跳动或有爆炸声加熟石灰大部分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无刺激性气体放出3使用化肥、农药对环

7、境的影响(1)危害:化肥中的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元素物质造成污染,土壤酸化;氮化物和硫化物气体(二氧化氮、氨气、硫化氢气体等)造成大气污染;水域中的氮磷含量升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2)措施: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农家肥料和化肥合理配用。 使用化肥和农药时应注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施用,以尽量少的化肥农药投 入,尽量小的对环境的影响来保持尽量高的农产品产量及保障食品质量。专题知识 1几种重要离子的鉴别 (1)H+: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则含有H+,或加入少量活泼金属,如果有 气体放出并证明是H2,则含有H+; (2)OH-: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或使无色酚酞试

8、液变红,则含有OH-; (3)NH4+:用NaOH溶液检验,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则含有NH4+。 2物质的提纯 要注意的是,除杂(或提纯)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在除去原有杂质时,不要与要保留的物质发生反应; (2)在除去原有杂质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常用加入某种物质,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的方法来除杂(或提纯)。 3物质的鉴别 在物质的鉴别过程中,不用或只用一种其它试剂鉴别一组物质的问题,是物 质鉴别题中的两种重要类型。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通常有两种:(1) 从具有特征的物质入手,用看颜色、闻气味等方法先确定其中有特征的物质,再用其鉴别其它的物质(初

9、中化学常利用铜离子或铁离子的颜色与众不同的特征来设计这类鉴别问题)。(2) 如果被鉴别物质通过两两混合可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如不同的沉淀与气体等实验现象),也可以用来作为鉴别这些物质的方法。 4物质的共存 物质能否共存是酸碱盐学习中的一个使初学者头痛的问题。对此,我们可简单 归纳如下:(1) 碳酸根与酸和钙离子不能共存;(2) 铜盐、铁盐等与碱不能共存;(3)酸与碱、碱与酸性氧化物不能共存。 Fe3+ + 3OH- = Fe(OH)3 红褐色沉淀 Cu2+ +2OH- = Cu(OH)2 蓝色沉淀 H+ +OH- =H2O 2H+ +CO32- = H2O+CO2 无色气泡 Ca2+ +CO3

10、2- = CaCO3 白色沉淀(二)学习方法建议 1弄清概念,对于化学概念是否达到准确的理解,主要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能否准确表达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是能否正确解答相应的基本问题,所以,我们在理解概念时,要特别注意需较透彻的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学会正确的解答相应的基本问题。本单元的概念较多,能否正确的理解概念,是学好酸,碱,盐的前提。比如能够理解有关酸碱盐的定义,分清酸碱盐类物质是认识它们内在反应规律的前提。2重比较,区分易混淆概念和知识。比如盐的化学性质,与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区别与联系等,通过对比,教师讲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参与、表现及成功的欲望。同时由个别学生设计

11、实验方案来引导全体学生,探究、创新、思考以新带旧、以旧促新知识的学、质、疑,再次激发兴趣。3抓归纳,从整体上把握盐的相关知识。本单元的知识对历届学生来讲,都感到有难度。无论是从它们的物理性质还是从化学性质上来讲都比较易混淆,更主要的是化学反应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知遵循哪些规律。所掌握的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复习课,应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盐的性质及反应规律的进一步掌握。4联系实际,注重应用,结合实验。盐的相关知识,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课本中介绍的几种盐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