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山东省潍坊七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答案 (1)梅子,芭蕉,柳花。(2)闲。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10.(福建省福鼎三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试)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夜泊钱塘
2、(明)茅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1)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歌尾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答案 (1)“迸”在诗中用以形容树叶凋落之态。“迸”字显示了力量,突显了自己离愁的沉重。或:从语音上看,“迸”字为去声,发音气促而低沉,让人觉得叶离母体有一种强动所致,不是自然落叶,而是断裂迸下。有了这样的感觉,每一片落叶都让他惊心魄,百感交集。“入”字,形容出乡愁和江水浑融无迹之态,化无形的乡梦为有形,诗人的乡愁如钱塘江水一样膨湃起伏,无休无止。(2
3、)第八句总括全诗“短愁”指羁旅之愁、思乡之感或:二字涵盖了上文提到的“孤灯”“一雁”所表之情,“离心”“乡梦”之感。11.(湖北省补习学校联合体2010届高三12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喜见外弟又言别李 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注:外弟,即表弟(1)说说“语罢暮天钟”一句描写了什么情景,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2)简析“秋山又几重”中“秋”字的作用。答案 (1)这句诗表现了诗人与表弟久别重逢后交谈的情景。他们从白天一直谈到日落黄昏、寺院钟声响起的时候,表现出两个人交谈的时间之长。诗人明写他们交谈时间长,暗写
4、他们相互倾诉的内容之丰富,交谈的气氛之热烈,从而表现出他们之间情谊的深长。(2)“秋山又几重”一句中“秋”字的作用有二:一是点明作者与表弟乍见又离的时令;二是烘托悲凉的气氛,“秋”使人产生西风萧瑟、黄叶飘零的联想,表现作者伤别的情怀。12.(四川省雅安中学2010届高三12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注:郑协:南宋移民。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案 (1)
5、亭基、渡口、春草、晚照、杨花、杜鹃啼血;(1分) 动静结合(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寂静的渡口,杜鹃啼血;春草茂盛,充满生机,可是杨花飘零,杜鹃哀鸣,以乐景写哀情,动静结合,反衬效果突出。(2)不同意。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却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身份-南宋移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提示“杨花”表现身世飘零;“杜鹃”表现游子思乡,此指故国之思)13.(浙江省2010届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灞上秋居 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
6、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马戴,生卒年不详,生活于中晚唐之交的动荡年代。(1)前两联诗人所见哪些意象?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简析之。(2)第三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后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试作赏析。答案 (1)秋风秋雨、雁群、落叶、寒灯。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古人每见雁回,易惹思乡之情。“落叶他乡树”,又见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寄居在孤寺中的诗人在他乡看到落叶的情景,不能不有所感触,“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自己羁留异地,何时才能回到故乡东海呢?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渗透在这句诗的字里行间。“寒灯独夜人”
7、,一个“寒”字,一个“独”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2)烘托手法。“空园白露滴”用的是以“声”烘托“静”的手法,露滴的声音使人感到寂静,其中的人又是如何彻夜难眠,孤独。“孤壁野僧邻”同样是用烘托的手法。明明孑然一身,孤单无依,却偏说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孤独无依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14.(福建省子江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小 园【清】 黎简水影动
8、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寒花,菊花。】(1)你认为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答案 (1)答案一:“窥”。角度巧(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巧妙突出了小园景物之富于魅力);拟人化(以物拟人,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与王安石“两山排闼送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每点2分)答案二:“动”。小园中池水澄清,树木倒映其中,本是静止的,傍晚微风乍起,水中树影也随风婆
9、娑荡漾,这样静动结合,画面更美。答案三:“深”。深树本谓茂密的树林,从水中倒影能看出树林茂密扶苏的深浅层次,更突出了水之深、之清。(2)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一片冰心。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15.(河南省驻马店高中2010届高三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客发笤溪叶 燮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注】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
10、兴的一条河流。(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案 (1)诗句运用比喻、顶针的手法,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又将客愁与流水相比,突出客愁绵长。(2)末联两句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感受。通过两个情景表现这种感受: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竟不敢相信已到家乡,接着抬头望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之情。16.(湖南省八校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落 梅刘克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注:莓苔,苔藓植物,生
11、长在阴湿的地方。(1)颈联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两句诗,对“同工”之处作简要分析。(2)落梅一诗,因其言近旨远而成为宋代屈指可数的咏梅佳作。请结合尾联分析诗中包含的讽喻之意。答案 (1)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2)尾联看似指责“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嫉恨梅花孤高。实际上是用比喻手法,把“东风”比作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执掌权柄者,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
12、、打击人才的当权者。寄托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以及对这种不尊重人才现象的强烈不满。17.(四川省内江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1)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高尚品质?(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1)作者描绘的主要对象是梅花;突出了它坚忍不拔,直面艰难、高洁清远,不同于众、自信乐观,坚持操守的品质。(2)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用梅花写精神品质)、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
13、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坚信自己高洁品质可以传扬天下的思想感情。18.(贵州省清华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秋日 【明】高翥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1)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请作具体分析。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答案 (1)衔。作者通过一个“衔”字,把无形的秋具体化了,仿佛是小草伸长脖子首先衔住了秋的衣角,而后秋天才会张开它金色的翅膀去拥抱整个庭院乃至世界。(2)长长
14、的豆荚藤蔓上缀着一朵朵淡色的小花,弯弯曲曲地越过墙头,伸向隔壁邻居院中。作者把自然景物描写得如此有人情味,含蓄地表现了平时与邻居之间的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情形,饱含着诗人满腔的感激之情。19.(湖南省雅礼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玉阶怨(李白) 吴声子夜歌(薛奇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1)从内容上看,这两首诗属于什么类型的诗?这两首诗的一、二句所选意象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答:(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诗与李太白却下水晶宫,玲珑望秋月词异而
15、意同。”这里所说的“同”,应是两首诗都写了 ,表达了人物 之情;“异”可理解为:李诗写隔帘望秋月,人月相怜,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而薛诗写 , , 。答:答案 (1)闺怨诗白露、飞霜衬托作用(以霜露的凄冷衬托出主人公心情的孤寂)(2)同:秋夜望月,孤寂思怨;异:而薛诗写下帘避秋月,人月不见,愈怕望见秋月而愈增添孤怨之情。20.(山东省潍坊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A)比较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 雨 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
16、回舟。(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杜诗:周诗:(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就此诗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答:答案 (1)杜诗:春雨来得及时;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周诗: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春雨水量可观。(2)杜诗要点: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好雨知时节”);借拟人修辞塑造形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展开想像,寄托情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虚实结合,富于变化(以时间为线,眼见与想像相结合);言有尽而意无穷(由“红湿”、“花重”联想到
17、滋润万物)周诗要点: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全诗不见一个“喜”字);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耕人”、“花”、“鸥”的作用);结构布局的变化性(先言他物,侧面表现,后见主体,正面突出“春雨”,前后呼应,彼此补充)21.(四川省内江六中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填空和答问。江雪 柳 宗 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1)两诗题中都有“雪”,但构思有别。柳诗 , ; , 。罗诗则由“雪”及理,重在议理;“长安贫者”的形象,是诗人议事论理的根据。(2)两诗都写到了“雪”,但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同。试予
18、简要分析。答案(1)(柳诗)由“雪”及人,重在写人,“簑笠翁”的形象,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写照)。(2) 柳诗通过塑造“簑笠翁”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和坚持理想绝不趋势媚俗的坚定意志。罗诗通过议论“丰年瑞”的话题,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的厌憎和对饥寒交迫的贫苦百姓的同情。22.(浙江省金华一中2010届高三12月联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蔺相如墓宋范成大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 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咏蔺相如明高启危计难成五步间,置君虎口幸全还。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注:乾道六年(1170)秋,范成大于奉命
19、使金,途经已陷入金人手中的邯郸,写下此诗。(1)这两首诗歌在体裁上均属于 ,都借用 (手法)来委婉言志。(2)两首诗歌在写法和感情倾向上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答案 (1)绝旬(七绝)、典故(2)写法:范诗触景生情,以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进而借蔺相如典故言志,坚定信念。高诗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正面直接吟咏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功绩,侧面以屈原极力反对楚王与秦王会盟之事衬托蔺相如的过人胆识。感情倾向:范诗写面对着如当年的秦赵对峙一样的局势,决心以蔺相如为榜样,大义凛然,宁死也要保全国体。高诗意在吟咏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功绩,以赞颂蔺相如的神勇。23.(辽宁省抚顺一中2010届高三12月月考
2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海棠 (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答案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早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爱花之将谢。海棠,【注释】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崇光,美艳的
21、光彩。这里指海棠花光泽的高洁美丽。【内容赏析】诗的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爱花心事。题为“海棠”,而起笔却对海棠不做描绘,这是一处曲笔。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后两句中,作者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2009年联考题1.(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09年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22、【注】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 答: (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 答案(1)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意思对即可)2.(黄山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过杨村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荫中新酒店,
23、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注】政”通“正”,正当的意思;“清和”指农历四月。 (1) 试从“绘色”的角度对这首诗的中间两联进行赏析。答: (2) 结合你对尾联的理解,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主旨的。答: 答案 (1) 绿色的杨柳和葡萄,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和碧蓝的天空,浓墨重彩,色调对比强烈。诗的中间两联勾画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美丽图画。(2) 尾联是作者的感想,意思是说,在这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这首诗的前三联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目的就是这最后一句。在主旨
24、上,作者是用自然美来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用田园乐趣来衬托辞官归隐的愿望。3.(安徽省怀远县第三中学2009年高三第七次月考)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天。 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注】乌:乌鸦;愔愔:寂静无声。(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答: _ _ (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啮残蔬”。其中“不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答: 答案(1)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
25、,“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2)“假寐”更好。“假寐”,即坐着打盹儿,表明诗人旅途劳顿,要睡又因心绪不宁,只得“假寐”,同时由本句的“坐”的“卧”,层次清楚。而“不寐”则与第四句“卧听”重复。(说“不寐”好,只要言之成理亦可。)4.(安徽省泗县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综合测试题)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注】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中 秋 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练习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
- 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数学试卷(无答案)
- 3D打印技术基础知到智慧树答案
- 新能源科技发展影响国际市场
- 金融金融银行保险证券市场前景展望预测
- Ubuntu Linux 22.04系统管理与服务器配置 课件 项目5-9 配置常规网络与使用远程服务-配置与管理Web服务器
- 2025年出版物发行零售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水闸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隐蔽工程检查与验收方案
- 2025-2030中国ARM核心板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脐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考核标准
- 给药错误PDCA课件
- 医美注射培训
- 白内障护理课件
- 香菇多糖生产工艺创新-洞察分析
- 箱泵一体化泵站设计图集
- 三上10《公共场所文明言行》道德法治教学设计
- 《电器火灾的防范》课件
- 路灯CJJ检验批范表
- 农村厕所改造合同书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