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经典》综合实践活动方案_第1页
《我与经典》综合实践活动方案_第2页
《我与经典》综合实践活动方案_第3页
《我与经典》综合实践活动方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与经典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我与经典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选题背景中户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悠悠历史,特别是丰富而深厚的传 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外国人都纷纷掀起学习中国经典的高潮, 但问起我们许多中国人 对此的认识, 却一问三不知。 其次是孩子们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 差、行为习惯差,对古人的优良品质学习不到位。再者孩子们一 提起学习经典著作或作品就望而却步。 语文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 的主要渠道,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 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所以对小学生开展国学经典 诵读活动势在必

2、行。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一)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品质。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 ,80%-90%的人靠的 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 高尚的品质, 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 我们的孩子来自全国各地, 还有不少是留守儿童, 孩子的各种习 惯都很差,我觉得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育人教材。它告诉我 们从小就要做到“首孝悌、次谨性、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 才学文。”这些基本人做人处事的道理,同时说明学知识之前, 首先要学会做人。 我利用课余时间让我班的学生诵读

3、, 并按其中 的道理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二)国学经典诵读,可以增加识字量。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 、弟子规等经典,可以明 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三年及起,我们开始诵读笠翁对韵, 坚持下去相当于超过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 自然为孩子阅读其 他书籍时扫清了许多字词障碍。( 三)国学经典诵读,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 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 但是, 这种记忆潜能如果不予开 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蜕化。而一旦开发出来,不 但现在记忆超人,而且可以伴其一生。从这个层面讲,国学经典 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潜能。同时,诵读国学经典,也是

4、为孩子 一生打点文化底色。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 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 四)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 的影响越来越大 , 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 不良”, 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 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我班过近两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通过经典文化的诵读 , 可 以大为提高孩子文化知识素养, 我觉得国学经典诵读给学生带来 最大变化的就是语文能力的提高。 说简单点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 飞速提高。三、活动目标1 、传承悠久文化命脉(起码可以在家庭中传承) 。2 、塑造语言和表达能

5、力,有助于时间观、价值观形成。3 、没有这种阅读就没资格成为社会精英。四、国学经典诵读的策略。(一) 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第一老师。 ” 作为国学经典原文而言, 就连有些老师读起来都会望而却步, 更 何况是我们七八岁的孩子了, 所以要想让孩子爱上经典, 首先要 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可以告诉孩子们经典文学的价值、 国学经典 与现代文相比的优势等等。(二)诵读的原则。不求甚解,须知大意。小学生诵读经 典应遵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做粗略地讲解或提示, 让学生在粗知其大意内容的基础上再熟读成诵。让学生把目视、 口诵、耳听、心想四者结合起来,再通过琅琅上口的反复吟诵, 有效地提

6、高诵读的效果。(三)选择合适的内容。 现在市面上的书可谓是琳琅满目, 我们学会取舍, 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和知识水平进行选择。 这 学期我们三年级重点阅读笠翁对韵和水浒传 。(四)合理安排时间。孩子们可以读的书这么多,是不可能一下子或短时间里完成的, 这就需要一步一步来,究竟怎么带 他们读呢?首先要得到时间的保证。每周三、五早课前用二十分钟读经典,其中拿五分钟复习前一天的内容, 然用十五分钟让学 生读新内容,为了及时巩固,每节课前课后可用一两分钟温习一 遍,照这样下去,一篇课文当天内至少可以就读二三十遍,孩子 们基本能背诵了,即使不能背下来的,等到第二天早上再复习五 分钟,学生就能牢牢记住了。(五)教给孩子们好的方法和技巧。国学经典的学习,除了诵读之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吟诵。自古诗人作诗都是先吟后写的, 用这种方法学习,是还原经典学 习的必要,而且还会减轻学习疲劳。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根据 文体遵循吟诵规则: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短韵长、依字行腔 等等,有时候配上喜欢的动作,有时配上喜欢的调子,学生根据 声音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