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_第1页
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_第2页
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_第3页
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_第4页
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 本章内容: 化学诱变剂 物理诱变剂 生物诱变剂 2 诱变:通过人为的方法,利用物理、化学因素处理微 生物以引起突变,这一过程称为诱发突变。 3 4 5 在DNA复制过程中取代正常碱基,整合进 DNA分子 它们产生异构体的频率高,出现碱基错配 的概率也高 碱基类似物是如何提高突变频率的? (一)碱基类似物的诱变机制 现以5-BU为例来分析碱基类 似物的诱变机制。当胸腺嘧啶分 子结构中5位碳原子上的甲基被溴 (Br)原子取代,就构成了5-BU 的结构式。 5-溴尿嘧啶(5- BU)的结构 7 5-溴尿嘧啶(5-BU)的 碱基配对 8 A A G G T BUK BUE

2、 C 酮式 烯醇式 9 G C G BUe G C G BUe G C A= T A=B Uk A:T A: BUk A:T G BUe A:T G C G BUe G CA=T 5-BU掺入错误 A: T G C 由于5-BU的诱变作用是在DNA复制过程中实现的,因 此,处在静止或休眠状态的细胞是不适合的。 细菌采用对数期的细菌,霉菌、放线菌采用孢子, 但要进行前培养,使孢子处于萌动状态,并要加大5- BU的浓度,处理过程要进行振荡培养。 11 12 A 2AP 2AP* G T T C C (二)碱基类似物的诱变处理方法(以5-BU为例) 5-BU是白色结晶粉末,能溶于水或 乙醇。诱变处理

3、方法如下: 1.单独处理 新鲜斜面的细菌转接到前培养 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到对数期 离心除去培养液加入生理 盐水或缓冲液饥饿培养810小 时加入5-BU到培养液中,使最 后的处理浓度为2540g/ml,混合 均匀取0.10.2ml菌悬液加入 到琼脂平板上涂布培养在适宜 温度下,使之在生长过程中诱变处 理培养后挑取单菌落,进行筛 选。 真菌、放线菌孢子,则要提高5-BU的 浓度(0.11mg/ml),加到孢子悬液 后,进行振荡培养数小时(一般6 12h)分离于平皿适温培养 挑取单菌落,进行筛选。 2.与辐射线复合处理 据报道,如果菌体先用5-BU 等碱基类似物进行处理,使它们首 先渗入到DNA分子

4、中,然后用辐射 线照射,诱变效果会比单独使用辐 射线更好。因此,碱基类似物也是 一种辐射诱变的增敏剂。 15 (a)亚硝酸(b)羟胺(c)甲基磺酸乙酯(d)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16 No Image No Image 17 亚硝酸的脱氨基作用 及其诱发的突变 18 HNO2 A H G G A A T C C C U T HNO2 A:T GC 亚硝酸的处理方法 试剂的配制 (1)1mol/LpH4.5醋酸缓 冲液(2)0.1mol/L亚硝酸钠溶 液 (3)0.07mol/LpH8.6磷酸 氢二钠溶液 2.处理方法(以处理浓度0.025mol/L为例) 取孢子悬液1ml,pH4.

5、5醋酸缓冲液 2ml及0.1mol/L亚硝酸钠溶液1ml,最 后处理浓度为0.025mol/L。于25 26保温1020min,加入0.07mol/L 、pH8.6的磷酸氢二钠溶液20ml,使 pH下降至6.8左右,以终止反应。稀 释分离于平板。 如果是处理细菌,亚硝酸最后 浓度以0.05mol/L为例:将斜面新鲜 菌体移入肉汤培养基,适温培养到 对数期,将培养液进行离心,弃去 上清液,用生理盐水洗涤。pH4.5醋 酸缓冲液和0.1mol/L硝酸钠溶液1:1 浓度加入沉淀的菌体中,使之悬浮 。于3537处理510min、加入5 倍的pH8.6的磷酸氢二钠溶液,使pH 下降到6.8。取一定量进行

6、后培养 1.52h。然后稀释分离于平板上。 注:在亚硝酸处理菌体或孢子时要严格控制好温度 ,否则会影响诱变效果。 No Image No Image 21 羟胺的诱变机制 改变了结构的 胞嘧啶 根据诱变机制,羟胺不能使突变回复,即不能使 A:T G:C转换,进行逆向突变。 由于羟胺是诱发G:C A:T的专 一性诱变剂,因此,可以用来鉴别突变体是A:T G:C还是G:C A:T转换。 羟胺的处理方法:常用浓度为0.15%,可直接 在溶液中处理,时间12h,然后分离培养。但一般 都加到琼脂平板或振荡培养基中,然后接入孢子或 细菌,在适温下培养,生长过程中处理,所用浓度 比直接处理时低些。 烷化剂是

7、诱发突变中一类相 当有效的化学诱变剂,这类诱变 剂具有一个或多个活性烷基,它 们易取代DNA分子中活泼的氢原子 ,直接与一个或多个碱基起烷化 反应,从而改变DNA分子结构,引 起突变。 双功能烷化剂 单功能烷化剂 多功能烷化剂 根据烷化剂 中活性烷基 的数目 亚硝基类、磺酸酯 类、硫酸酯类、重 氮烷类、乙烯亚胺 类化合物 硫芥子、氮芥子类 等 25 烷化碱 基 部分烷化 剂 部分烷化剂 和 烷化碱基 甲基磺酸甲 酯 亚硝基乙基 脲 7-甲基鸟嘌 呤 3-甲基腺嘌 呤 O6-甲基 鸟嘌呤 烷化剂的诱变机制 烷化剂主要使通过烷化基团使 DNA分子上的碱基及磷酸部分烷化, DNA复制时导致碱基配对错

8、误而引起 突变。 碱基中容易发生烷化作用的是嘌呤 类。其中鸟嘌呤N7是最易起反应的位 点,几乎可以和所有烷化剂起烷化作 用;甲基磺酸乙酯主要使嘌呤N7烷基 化。 其次引起烷化的位点是鸟嘌呤N3、腺嘌呤N2、腺嘌 呤N7和胞嘧啶N3。这些位点引起碱基置换的仅占烷化作 用的10%左右。因此,由这些位点改变所引起的突变仅 是少数。 此外,DNA分子中比较多的烷化位点是鸟嘌呤O6、 胸腺嘧啶O4,这些可能都是引起突变的主要位点。 如果鸟嘌呤N7等位点被烷化后 ,它和核糖结合键发生水解反应,引 起鸟嘌呤从DNA分子上脱落下来,使 DNA链上碱基空缺,在以后的复制过程 中其它游离碱基有可能错误掺入。 GC

9、就可能变为任何碱基对 G:CA:T转换及G:CC: G或 G:CT: A 颠换而导致突变。 由于烷基化后的鸟嘌呤, 易离子化,由原来的酮式变为不稳 定的烯醇式,不能和胞嘧啶配对, 而是与胸腺嘧啶错误配对,结果发 生G:CA:T转换而导致突变。 烷化鸟嘌呤的碱基配对 烷化剂除了以上诱变作用之外 ,还有可能使两个鸟嘌呤N7位点形成 共价键,一般双功能烷化剂容易引 起DNA双链间的交联,造成变异或死 亡。 32 总结鸟嘌呤 N7位点的烷 化作用 烷化剂的性质 烷化剂的性质比较活泼,不太 稳定,在水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 它们大部分半衰期很短,其长 度与温度、溶液pH关系很大。因此 ,化学诱变剂要现用现

10、配。 不少烷化剂见光后,容易发生 光化学反应,和水解作用一样,有 的分解产物会失去诱变作用或具毒 性。因此,保藏时要注意避光,置 棕色瓶中,放在干燥器或冰箱中保 存。 另外,配制烷化剂溶液时,要 采用合适的pH缓冲液。 烷化剂名称烷化剂名称 理化特性理化特性pH7pH7水中半衰期水中半衰期/h/h 分子分子 量量 状态状态水溶性水溶性溶点或沸点溶点或沸点202030303737 甲基磺酸乙酯甲基磺酸乙酯 (EMS)(EMS) 无色液体无色液体约约8%8% 沸点沸点 8586/10mmH8586/10mmH g g 9393262610.410.4124124 乙烯亚胺乙烯亚胺(EI)(EI)无

11、色液体无色液体易溶于水易溶于水沸点沸点56/760mmHg56/760mmHg4343 亚硝基乙基脲亚硝基乙基脲 (NEU)(NEU) 粉红色液粉红色液约约5%5%沸点沸点53/5mmHg53/5mmHg8484117117 亚硝基甲基脲亚硝基甲基脲 (NMU)(NMU) 黄色固体黄色固体3535103103 硫酸二乙酯硫酸二乙酯(DES)(DES) 无色油状无色油状 物物 不易溶不易溶3.343.341 10.50.5 亚硝基胍亚硝基胍(NTG)(NTG)黄色固体黄色固体熔点熔点118118 烷化剂的某些性质 几种常用的烷化剂: 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简称 亚硝基胍,NTG或NG

12、或MNNG) 为黄色结晶状物质,性质不稳定 ,遇光易分解,放出NO,颜色由黄色 变为绿色,诱变效应降低。须保存在 棕色瓶中,并在避光、干燥、低温条 件下贮存。 NTG不溶于水,须加助溶剂,使用 时现配现用。 NTG有超诱变剂之称,能使细胞发生 一次或多次突变,诱变效果好,尤其 适合于诱发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其中 处理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时,不经 淘汰,就可以直接得到10%以上的营养 缺陷型突变株。而用一般诱变剂处理 只能达百分之几至千分之几。 NTG的水溶液中随着不同的pH将 产生不同的分解产物,从而影响诱 变效应。 当溶液pH低于5.5时,NTG分解成 HNO2, HNO2本身就具诱变作用;

13、当溶液pH在8.0以上时,NTG会分 解产生重氮甲烷(CH2N2),对核酸 起烷化作用,引起微生物突变; 当溶液pH为6.0时,NTG本身和DNA 起烷化反应而导致突变。 通常在pH6.0的条件下进行诱变处理 。由于酸碱条件影响NTG的诱变效果 ,因此,无论是配制NTG溶液,还是 制备均悬液都要用适宜的缓冲溶液 。常用的由磷酸缓冲液和Tris缓冲 液. 1.取新鲜的斜面,用一定pH值的 缓冲液或Tris缓冲液洗下细菌制 成菌悬液。如果采用细菌细胞或 丝状菌孢子(真菌或放线菌)须 进行前培养,可用有关培养基代 替以上缓冲液,孢子培养时间控 制在大部分孢子处在萌动阶段, 经离心、洗涤,用缓冲液制成

14、悬 液,浓度约在106-107ml-1; NTG的诱变处理方法: 2.配制NTG母液: 由于NTG不溶于 水,配制需加助溶剂甲酰胺或丙 酮少许,然后加缓冲溶液,其比 例为9:1(缓冲溶液9ml:NTG丙 酮溶液1ml),一般NTG母液浓度 配成1mg/ml。使用时取母液0.2ml ,加菌悬液1.8ml,NTG最后处理 浓度为100g/ml。一般处理浓度 随菌种不同而异,通常细菌为 1001000g/ml,而放线菌、真 菌孢子为10003000 g/ml 。 3.将以上菌悬液和NTG溶液混合于 一试管内,置该菌生长适宜的温 度下保温处理若干时间。 4.终止反应。用冷的生理盐水稀 释到50倍以上或

15、在低温下进行离 心洗涤,除去药液,加无菌水使 沉淀悬浮并作成一定稀释度分离 于平皿。 处理完毕后,马上把接触过NTG的 器皿用NaOH或Na2S2O3浸泡处理。 除以上直接以溶液处理外,也可以进 行如下方法诱变处理: 1.摇瓶振荡处理 2.在平皿上生长过程处理 NTG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操作时要带橡皮手 套,穿工作服,带口罩,用称量瓶称量,最好在 通风橱中进行。凡接触过NTG的器皿必须及时、单 独处理,例如用自来水大量冲洗或用12mol/L的 NaOH或2%的Na2S2O3浸泡过夜,洗净。 41 G O-6-E-G A T O-4-E-T C C T T A G G 42 溴化乙锭(EtBr

16、) 由美国的肿瘤研究所合成,故名。这是一些由 烷化剂与吖啶类化合物相结合的化合物。 43 B嵌入到旧链上 导致插入突变 A嵌入到新 合成链上导 致缺失突变 移码诱变剂的嵌入并不导致突变 ,必须通过DNA的复制才形成突变, 因此这类诱变剂只能作用于生长态 的细胞。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利用溴化乙 锭能嵌入到DNA分子的特性,将其作 为常用的DNA染料; 在微生物遗传育种中溴化乙锭是 酵母菌小菌落突变型的有效诱变剂 。 45 重视化学诱变剂的操作安全 化学诱变剂多数是极毒的 致癌药品,在进行诱变操作后的处 置以及诱变剂的保藏等方面的安全 防护都是及其重要的。如有疏忽, 就可能对人体健康的环境带来恶果

17、 ,万万不可麻痹。 使用化学诱变剂一般要求避光、密 封、低温、干燥等; 尽可能不触及人体任何部位; 对残余物要及时进行消毒、稀释处 理。 47 物理诱变剂是指通常使用物理辐射中的各种射 线,包括紫外线、X射线、射线、快中子、射 线、射线、微波、超声波、电磁波、激光射线和 宇宙线等。 48 No Image No Image 49 O O UV O O H CH3 H CH3 H CH3 CH3 H N N N N O N H O N H O N H H N O Thymine Thymine Thymine dimer O O 4 5 4 5 3 6 6 2 1 Fig. 21- Produc

18、tion of thymine dimer by ultraviolet light irradiation.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诱变剂诱变剂 在在DNADNA上的初级效应上的初级效应 遗传反应遗传反应 碱基类似物碱基类似物 掺入作用掺入作用 ATATGCGC转换转换 羟胺羟胺 同胞嘧啶起羟化反应同胞嘧啶起羟化反应 GCATGCAT转换转换 亚硝酸亚硝酸 A A、C C的脱氧基作用的脱氧基作用 DNADNA交联交联 ATGCATGC转换转换 缺失缺失 烷化剂烷化剂 烷化碱基(主要是烷化碱基(主要是G G)而导致:)而导致: 脱嘌呤作用;烷化碱基的互变异构作用脱嘌呤作用;烷化碱基的互变异构作用 ;DNADNA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