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_第1页
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_第2页
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_第3页
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_第4页
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肖,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根据标准”的 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廿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 从程度上区別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 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疑交换, 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 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

2、最富动力作用 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从本条和下一条“标准”综合来看,本条“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放 在陆地上。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 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参考教材“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石。(2) 绘制简单的水循环示意图,并用它说明水循环使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 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 运用自己绘制的水循环示意简图说明水循环促进了物质转移和能疑交换。2. 过程与方法:(1) 形象思维:观察教

3、材提供的“水循环示意图”,探索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盯。(2) 归纳创造:参考教材的“水循环示意图”,以知识框图的形式绘制水循环示意简图。(3) 原理应用:用绘制的水循环示意简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主动探究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的兴趣。(2) 形成“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认识。【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有知识:1. 关于水圈的知识。2. 关于太阳辐射是水循环的动力。3. 关于大气运动的知识。4. 关于部分水体的生活体验。【教学重点】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1.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 人类活动对水

4、循环的影响【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由相互联系的水体”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部分内容组成。英中重点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因为水循环是全章教材的基本理论,是学习全章知识的基础,因 而是重点学习的内容。“相互联系的水体”:这部分内容对水圈的构成、自然界中的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作了 简要的介绍,目的是为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作基础知识方而的铺垫。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材首先给岀水循环的概 念,然后紧紧围绕一幅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为主,具体介绍了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并在此基础上

5、,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使齐种水体处于 不断更新状态,进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进而对生态、气候、地貌等全球地理环境产生深刻影响。【知识网络】相互联余的-存农形疼:水九.冰、戌水、淡 存农空问海洋.冰川.地下、 陆地未体:地表水.地下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当一个人因干渴而昏迷不醒的时候,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一般说第一个字会是什么 呢?(学生齐答“水! ”)1992年6月,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 政府首脑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社会 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可见水为生

6、命之源,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 O(一)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构成一个连续厂大气水.海洋水 水圈1陆地水河流水 厂湖泊水地表水/沼泽水土壊水生物水、冰川水 地下水但不规则的圈层一一水圈。读水圈的构成”图,了解水体的构成:【过渡】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 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分组活动阅读教材图思考:(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明确河流水体的补给可能涉及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 下水等。(2)河流与湖泊关系十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

7、分析它们的补给关系? 从水往低处流的逍理,理解当河流水位髙于湖泊水位时,水的运动方向是:河流一湖泊:而 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时,水的运动方向是:湖泊一河流。这就是河流与湖泊之间的相互补 给关系。列外,需要说明的是,湖泊对河流水具有一泄的调节作用。洪水期,沿河湖泊及 水库会起削减洪稣的作用(案例:洞庭湖对长江水的调蓄作用)O学生讨论(略)教师补充大气降水是大多数陆地水体的直接来源,所以,我国东部绝大多数河流的径 流与降水量季节变化关系密切,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靠雨水补给的河流,其汛期出 现的时间与降水岀现的季节一致。但是一泄要注意:汛期都在雨季,而非夏季,因为不同 的气候类型,降水的季节并非

8、都在夏季(如地中海式气候,雨季在冬季)。在内陆地区,河流 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所以,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直接的相关性,河流的汛期出现在 夏季。但是应该注意: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因此, 在冬季,我国大多数河流进入枯水期,河水主要靠地下水补给。问题过渡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的水资源数疑是有限的,但是为什么没有用完呢?(因 为地球上的水处在不断的循环远动之中)。(二)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 运动的过程,是自然环境中主要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之一。1. 阅读教材图水循环示意图,思考以

9、下问题:凝姑HL入渗海洋降水凝结 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一衲 二:F地下径流江河 汇聚(1)水循环发生在哪些水体之间?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哪些?(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3)水循环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环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归纳主要环节:海洋水一一蒸发一一水汽输送一一降水地表冰 地表、地下径流汇入大海。2. 学生活动:让学生画出水循环的简单示意图匚大气海洋附:练习巩固3. 活动探究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的环节产生影响。活动参考答案(1)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黄河下游岀现了严重的断流现象,其原因主要是黄河 沿河地区,特别是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造成的

10、。它对下游依靠黄河供”水的地区所产生的 影响是多方而的,英中最主要的是断流给沿岸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造成极大困难,此 外也对黄河下游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影响。目前我国政府对黄河断流问题采取的主要措 施包括:统一协调上、中、下游水资源开发与使用数量,对黄河水资源进行跨地区的合理调 配:运用大型水利工程(如小浪底水库)对河流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进行合理调节;在农业生产 中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等。目前这些描施已经取得了 明显的效果。(2)济南近几十年来的泉水断流肌象,也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地下 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确保泉水长流的措施

11、,一方而可以从改善当 地的生态环境入手,如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保持水上等措施,增加地下水的渗入量。另 一方面应采取果断而有效的措施,如关闭自备水井,实行地下水开采许可证制度等,合理 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三)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举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 水循环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联系各个圈层,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 水循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但要明确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3. 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等方面都产生深“刻影响。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1) 自然原因:(2) 人为原因:【问题探究】1. 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巧?2. 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3. 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人为因素有关?4. 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补充总结)【小结】人类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