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_第1页
河南省信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_第2页
河南省信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_第3页
河南省信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_第4页
河南省信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0年2月3日信阳市2009- 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化 学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n卷5至8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 分)注意事项: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规定位置。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要答在试题卷上。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I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35. 5K:39 Ca:40Fe:56Cu:

2、64Ag:108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1A.质子数为6、质鼠数为M的原子:;N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n(f:Cl Cic. COa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D. E+的结构示意图为:2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 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 和浊液,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 B.C.D.3

3、 .下图为课本中的插图,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A. 切割钠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C.钾的焰色反应D.铜丝在氯气中燃烧4 .共价键、离子键、范德华力和氢键是形成晶体的粒子之间的四种作用力。下列晶体: Na2O2固体氨 NaCISiQ冰 干冰,其中含有三种作用力的是A.B.C.D.5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氨水A.B.CQ向Fe (OH) 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C.D.6 .下列化学反应式书写正确的是A.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3+ 3战0”Fe (OH

4、) 3 (胶体)+ 3HC1斗夕一B. 亚硫酸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SQ 2H + SQC. NaHCQ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CO一 +出0-CO;一 + H3O+D .电子工业印刷电路反应式为:2Fe3+ + Cu= Cu2+ + 2Fe2+7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无色溶液:K+ Cu2S Na: MnO、S&一2+ pH= 11 的溶液:CO3、Na、AIO2、NO3一 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c一、HCO、NO、NH; 常温下水电离出的 c ( H+) c (OH)= 1X 10一20的溶液:NaS Cl一、S2一、SO2一2+ 能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的无色溶

5、液:Na、CO3 、K、CIO、AIOr 酸性溶液:Fe2+、Al3+、NO3一、I一、Cl一A. B.C.D.&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8g甲烷(12CH4)所含的中子数为 5Na 常温常压下,22. 4 L N2气体的分子数小于 Na 64g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Na个电子 常温常压下,0. 5moL/L的乙酸溶液中,乙酸的分子数目略小于0. 05Na 标准状况时,22. 4L氧单质中氧原子数可能为2. 5Na 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分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A. B.C.D.9.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均在不同

6、族,其中两种为金属;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YW3水溶液蒸干可得 YW3固体B.原子半径:YZWC, XW.熔点为- 107弋,沸点为12. 5龙,说明固态XW2为分子晶体D. ZW2分子结构为说明是极性分子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相同条件下,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 由“ C (s,石墨)=C (s,金刚石) H=+ 1. 9kJ mol一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稀溶液中:H (aq) + OH (aq)=出0 (1) H=_ 57. 3kJ - mol ,

7、若将含 0. 5molH2SQ的浓硫酸与含l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 . 3 kJD. 在101kPa时,2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 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 (g) + O 2 (g)= 2H 2 O (H=- 285. 8kJ mo11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NaHCO3 溶液中:c( H+) + c ( Na + )= c (OH-) + c ( NH ; )+ c ( HCO-)B. pH= 3的CH3 COOH与pH = 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 c ( H+) c ( H+)

8、 c ( NH;) c (OH-)D.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CH3COOH和Cf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 2c (Na+)= c (CH3COOH + c (CH3COO )12 .从下列事实所引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事实结论A等体积pH同为3的酸HA和酸HB与足量Zn反应,酸HA放出氯气多醸性:HAHHB1 -fNa3SO4溶液的pH小于NasCO3溶液的pH非金属性:scc电解同浓度的和卅+硝酸盐的混合溶 液,A先析出金属性D由M.N与稀毓酸构成的原电池中1上产生 大量气泡金属性:MN13 .取五等份NO2,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

9、 ( gN2O4 (g) ; H0在相同反应时间间隔内,分别测定不同容器中NO2的百分含量(NO?%)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14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 定温度下发生反应是:A (g)+ xB (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 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itjoE/I.)n n 1L.OG.7S4O.S4o40A. 8min刖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 20min 时 A 的反应速率为 0. 05mol /( L min)C. 反应方程式中的 x= 1,

10、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15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I、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Q溶液和灼热的 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Na?。?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 定没有 N2, CO和HCI中至少有一种B. 定有 N2、HCI、COC. 一定有N2和HCI,没有COD. 定有N2, CO和HCI中至少有一种16 . a mol FeS与b moI FeO投入到VL、c moI / 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

11、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 (NO3) 3、H2SQ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a+ b)x 63g笑(a+ b) x 189g3( a + b) moI eV 9a moI3A.B.C.D.第H卷(非选择题,共52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上。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17 . (8分)下表由元素周期表的前三周期去掉副族上方的空白区域后组合而成,表中虚线处为HA,m A族的连接处。请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ahnqIcefgia(1) 写出由e形成的两种带有相同电荷数阴离子的符号 、。(2) h的单质能与g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

1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 下左图是表示第三周期 8种元素单质的熔点(C)柱形图,已知柱形“I”代表Ar,则其中柱形“ 8代表。(填化学式)5 口 Q o m U 0 B 4 2- O N- 4 2_,序列“ 5”的氢化物(4) b、c、d、e、f的氢化物的沸点(C)直角坐标图(上右图)的名称是18 . (6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 A、B两种盐可发生下列变化.且 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图中其它生成物未列出)NaOH溶液。下次读数均俯视读数,则导致实验结果都偏大。(1)A和B的混合物溶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B、E两溶液混合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 BtF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3、。19 .(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I. (3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某研究 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1 mol / 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 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歹y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B. 如果实验中需用 60m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mL容量瓶;C. 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D.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则测得的E.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从橙色变为红色;F. 配制溶

14、液和中和滴定的两个实验中,若在最后n. (13分)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 较多量的饱和氯水并测定饱和氯水的pH。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装置甲:;装置丁: 。(2)证明氯水已饱和的现象是 (3)制取结束时,装置丙的液体中含有的微粒是 (用微粒符号表示)(4)有如下改进措施或建议,请作出评价: 在装置乙和丙之间增加如图(a)所示的装置,你认为有无必要?。 在装置丙的长导管下口处,接如图(b )所示的多孔球泡,这样做的好处是: 若撤去装置乙,直接将装置甲和丙相连。这样做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20 .(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 分)I. (10分)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

15、型。(1) 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 1mol/L的下列六种溶液的 pH:溶质CHjCOONaNaCIONaCNCtHsONapH8,89.711.610.311.11L3复分解反应存在这样一个规律:一种较强酸与一种较弱酸的盐可以自发地反应,生成较弱酸和较强酸 的盐,如:2CH3COOH+ Na2CC3 = 2CHsCOONa+ H2O+ CO2 f若换个角度看,它同时还揭示出另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较弱的物 质。依照该规律,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填编号)。A. CC2 + 出0+ 2NaCIO= Na2CCb+ 2HCIOB. CQ + H2O+

16、NaCIO= NaHCQ + HCIOC. CO2 + 也0+ QHsONaT NaHCQ + C5H5OHD. CQ+ H2O+ 2C6H5ONaNa2CO3+ 2QH5OHE. CH3COOH+ NaCN= CfCOONa+ HCN(2) 根据前述信息判断,浓度均为0. 05mol /L的下列六种物质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 (填编号),pH最大的是 (填编号); HCIQ CHCOOH HCN HCIO H2SQ(3) 些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其他的规律。下列转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工业上将石灰乳与纯碱溶液混合可制得苛性钠溶液 工业上将石灰乳与苦卤(主要溶质KC、MgCb)混合可得氢氧化镁

17、固体 蒸馏KCI和NaNOs混合溶液,首先析出 NaCI晶体请根据上述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个规律:将KI溶液与AgCI固体混合搅拌,固体变为黄色。该反应也遵循这一规律,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1 .(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写出A池H2电极的名称,该电极反应式pt PtnA(1L K61 瀋液)B(1L CuSCh 溶液)如图装置闭合电键时,电流计的指针将发生偏转。试回答下列问题。(2) B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要使B池CuSQ溶液恢复到工作前的浓度可加入适量的物质是a. Cub . CuSQc. CuOd. CuCQ(3) 如果将B池中的两电极都换成铜电极,则工作一段时间

18、后溶液的颜色 。(填“加深”、“变浅”或“无变化”)(4) 如果电极材料不变,将B中CuSQ溶液换成NaCI溶液,工作一段时间后,C电极附近pH(填“增大”、“减小”或“无变化”),B池工作时总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11 . 2L(5) 电极材料不变,若 B中为IL Cu ( NO3) 2和KNO3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两极均产生(标准状况)气体,则析出铜的质量为 .信阳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DBCCDDBCACDBBADB二、非选择题 17. (8 分)(1)00_(2 分)(2)2A1+2OH- +2H2O=2A1O; +3出 | (2 分)(3)Si(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