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篇一:思政课 社会实践报告】淮阴工学院“思政课 ”社会实践报告题目:四灶镇盈河村环保状况调查与研究学 院:建筑工程系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承诺书我是淮阴工学院 建筑工程 学院 班学生 。 我承诺: 2012 年暑假,我认真仔细地开展了 “思政课 ”社会实践调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 四灶镇盈河村环保状况调查与研究,内容真实,绝无抄袭现象。承诺人: 日 期:2012 年 7 月四灶镇盈河村环保状况调查与研究一 调查主题四灶镇盈河村环保状况调查与研究二 调查时间2012 年 7 月 15 日至 7 月 20 日三 调查地点江苏省东台市四灶镇盈河村四. 调查背景改革开
2、放三十年来 ,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文化水平都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农业和农村经济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电视媒体也曾报道过 “垃圾围村 ”的现象。以前人们只重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农村地区的环境破坏问题往往被忽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人开始重视村容村貌的整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本文以四灶镇盈河村为例,分析了造成该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意见措施。五、日程安排1.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纸张,笔和调查问卷,确定要走
3、访的相关单位和人员。2.进行调查:到有关单位或群众家进行现场访问,了解相关问题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询问和采纳一部分建议。3.整理手头资料,分析之后得出结论,并针对了解到的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建议。4.起草实践报告,修改之后打印成稿。六、调查内容(一)准备工作为了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我出生在农村,在对农村的生活方式较为熟悉的情况下,对产生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所知道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并对农民的文化素质进行综合分析,然后自己定下了贴近农村生活又通俗易懂的问卷调查表。为了更好的统计数据,我自己打印了问卷。就这样准备工作已经都做完,接
4、下来就是正式的调查了。(二)走访调查此次调查活动我采取了多种方式,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走访相关部门等方式,对我村的环保意识与环保状况有了系统的了解。调查的对象有少部分的学生、经常外出做生意或打工的人以及大多数在本村耕种的农民。调查中,几乎走访了所有村民,我挨家挨户的去调查,问他们农村的环境,让他们做调查问卷,了解了村民对环境的认识及对环境污染危害的看法。虽然天气很热,每天还要走很多的路去收集数据资料,可我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是在帮乡亲们做点实事,自然觉得挺开心的。虽然只能收集很少的数据,但我相信只要我能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大的收获。经过几天过去了,我终于做完了调查,得到了宝贵的数据资料。(三
5、)统计分析接下来的工作比较轻松一点,不用每天都出去奔波,就是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看总体情况,从而得出结论。在 80 份问卷中 ,男女比例为 49:31, 其中农民 50 人、学生 12 人、个体户 8 人、工人 10 人;文化程度为初中 35 人、小学 16 人、高中 8 人、大学 6 人、无学历15 人;年龄情况为 18 岁以下 ,11 人;1840 岁,44 人;4160岁,17 人;60 岁以上 8 人。可见男女比例较为适中,年龄段多集中于青壮年及中年人,学历也多为初高中文化,这也为我的问卷广泛随机且具代表性作了良好的保障。七、调查分析(一)目前现状:经过细心的统计分析,我得到了以下
6、结论:在我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我村的环保意识与环保状况令人堪忧。总体来讲接触外界比较多的外出经商者及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对相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比常年在村里耕种的本分农民懂得多。这表明,农民是被忽视了的环保群体,各种环保宣传在农村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也许是人们的眼睛都专注在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上了,对于人口相对比较稀疏,面积比较大的农村来讲还没有引起重视。然而谁会知道每天随意丢的一个塑料袋,每次无意的扔一个农药瓶,日积月累,也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呢?这个结果不能不引起注意,在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加强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传播势在必行!下面让我们看部分调查数据,就可以很容易的知道答案了。对于 “你认为我村的环
7、境怎么样? ”这个问题,调查结果如下:从这两表格的对比结果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村民们都认识到我村的环境质量差的问题,可又没有人愿意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甚至有11.3% 的人认为环境保护只与国家政府有关,与群众自身无关 ,认识到哪是污染物的人与拥有环保知识的人同样没有任何的行动。就比如知道含磷洗衣粉危害的占 45% ,然而却没有人会关心自己所拥有的是哪种洗衣粉;知道塑料袋危害的占 50% ,每个人却仍然乱丢等等。这知道与行动又是一步难以跨越的距离。退一步说,即使环保观念都宣传到了,可是在与自己利益相冲突时,人们如果还都以环境为代价时,那也是极其可怕的事情。在调查的人群中,由于大部分都没有环保意识,
8、于是产生了从众,别人怎样自己就怎样,所以采取行动环保的比【篇二: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河南理工大学2015 年暑期 “思政课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姓名: _ 柴_ 健_学号: _311309040111_学院: _计算机学院 _专业班级: _网络 1301_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2015.6说 明1、本实践报告册必须双面打印;2、必须体现自己真实的思考和情感,严禁抄袭或从网上下载;3、字体工整、清晰,语言流畅。4、班长交报告时需提供本班学生名单一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网络 1301 班 柴健调查时间: 2015 年 7 月 2
9、0 日至 2015 年 8 月 10 日调查地点:河南理工大学在校生调查方式:网上问卷调查、纸质问卷调查调查目的:大学生年纪较小,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的消费需求很大;同时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尚未独立,消费受到较大地约束。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滞后的消费实力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并引导其最终走向健康消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指导老师:摘要:大学生群体即将成为国家建设的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
10、年纪较小,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的消费需求很大;同时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尚未独立,消费受到较大地约束。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滞后的消费实力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并引导其最终走向健康消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次调查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通过问卷网及校园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在校大学生月消费状况进行调查。 关键词: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消费心理正文: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共 230 名学生,有效回收调查问卷总计 217 份
11、其中男生 133 人,女生 84 人。14 级 75 人,13级 104 人,12 级 26 人,11 级 12 人。1.2 调查方法采用随机调查问卷的方法。根据 kap 模式自制调查问卷,问卷调查表经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后自主设计,反复修改、预调查后形成,问卷项目及答案均在参考相关资料后确定。问卷主要以选择题形式给出,共计选择题 15 道,排序题 1 道。1.3 统计处理除去无效的回收问卷,进行 excel 等工具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与分析。2 结果分析2.1 总体情况 共发放 250 份问卷,回收 236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 217 份,回收率 94.4% ,有效率 86.8%表一:调查总体
12、的基本情况基本信息性别 项目 男女14 级年级 13 级 12 级11 级500 以下每月生活费花销(单位:元) 500-800 800-1000 1000 以上图表 1 2.2 月消费支出数额基本合理,但月消费总额差距较大 人数 133 8475 104 26 12 36 102 55 24 百分比( %) 61.29 38.71 34.56 47.9311.98 5.53 16.59 47.00 25.35 11.0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月消费支出总额在 500 元800 元的学生占47.00% ,500 元以下的占 16.59% ,8001000 元的在 25.35% , 1000 元以上
13、的占 11.06% 。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月消费支出总额为 500 元800 元之间,处于较合理的范围内。但是,消费支出水平 存在较大的差距。据调查,最高月消费总额约为最低月消费总额的 3 倍多。由此可见差距之大。同时性别之间的差异对月消费支出有一定的影响,生活费消费 8001000 的元的男生居 72.7% ,1000 元以上的占 79.2% ,可见男生每月生活费消费额度更大。参见下图表 2。图表 22.3 消费结构基本合理,但存在不合理因素,消费水平偏低。在月消费支出中,消费结构基本合理 .饮食支出占绝对比重 85% 的人列为第一位, 35% 的人将生活必需品支出列为第二位,日常交际话费被
14、列为第三位,就平均排名来说,饮食支出占主要部分,而其他支出依次为 1.饮食, 2.生活必需品, 3.日常交际, 4.交通通讯, 5.学习消费, 6.服装美容, 7.数码电子产品第 7,8.娱乐旅游第 8,9.恋爱消费第 9。这种消费结构基本上处于合理水平,大学生的恋爱消费比例减少,说明大学生有一定的理性健康的消费观。但生活必须消费所占比例过高,而娱乐项目消费比例过低,因此理工大学大学生消费水平整体而言偏低。其中存在者不合理因素。除了饮食支出,生活必需品支出和外出就餐支出较大,日【篇三: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实践主题 华中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网上购物专业、班 土木卓越 12
15、01 班学 号 u201215761姓 名联系电话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是本人及小组成员进行独立社会调研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黄炎2013 年 9 月 10 日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的消费市场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购物方式,而网上购物作为一个新兴购物方式也因为其简便和快捷的特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大众的喜欢。而在消费群体中,大学生
16、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大学生较年轻,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尚未获得经济独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消费。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能力的滞后,难免会让大学生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问题。为此,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网上消费情况,分析大学生的网上消费现状,解开大学生的网上消费误区,对社会市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部分大学生的网上消费状况的调查,进而了解并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各种网上消费状况,并对这种现状提出一定的意见与建议。希望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关键字: 大学生 网上消费 现状 建议一、调研背景和意义大学生消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
17、学生是充满活力和社会发展新趋势的一代,大学生的消费是与学生青春活力和心理特征有一定的联系,而网上消费作为大学生一个重要消费部分非常值得我们调查和研究,对大学生的网上消费问题做简单的调研,并就相关问题分析研究。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而又由于大学生大多没有太多时间去细心挑选采购因此网上购物也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方式。所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消费来源,网上消费水平和网上消费心理的关系。其中,希望通过消费上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吸引社会去关注,借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二、调研方法与步骤1.调研对象:华中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力资源行业招聘考试指南专业模拟题答案与职业规划建议
- 2025年党校行政管理人员招聘考试知识要点与模拟题集萃
- 2025年初级导游证考试模拟试题及复习要点
- 拆房过程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矿物原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特种纤维布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新型阀控型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项目发展计划
- 抗衰仪器培训课件模板
- 2025年网红直播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高性能特种合金材料项目建议书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案例分析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建筑给排水-外文文献翻译
- 肿瘤和肾脏病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汇总表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
- 高中物理答题卡模板
- 使用visio绘制化学化工图形
- 变电站值班员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第二版)
- 山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讲解
- 公司级新员工安全培训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