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表格教案_第1页
苏教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表格教案_第2页
苏教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表格教案_第3页
苏教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表格教案_第4页
苏教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表格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 题9泉城授课时间主备人授课人累计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生词。体会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教学准备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九寨沟,那儿的环境特别美,让我们流连忘返。今天,我们再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泉城。(板书课题)2、谈话: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

2、文,查阅了关于泉城的资料,下面我们小组合作交流一下,看看你对泉城了解了多少。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看来课前下了一番苦功。3、审题:现在谁能告诉我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二、听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谈话:让我们带着疑问,一同走进泉城去看一看,读书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读完了课文,谁来试着读一下黑板上的生字?(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汇注 悬崖 昼夜暄腾 晶莹剔透 秋雨潇潇4、谈话:看来同学们对生字词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可以和作者一起去游览泉城了。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告诉我们什么?2、默读第二句,看看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并且批注。3、组织讨论,相机出示:(1)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提问:这句话有几个分句?描写了什么?想像一下,那是什么样的情景?谈话: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太神奇了! 作者为了把泉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小结: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泉水的美丽。(2)谈话:济南72泉,最著名是哪些?指名读

4、第三句。提问: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3)通过对这一段的学习,现在你对济南的泉水有什么印象? 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书的时候仔细体会一下泉水的美丽,神奇,把体会融于课文的朗读之中。指导朗读。四、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学习了第一小节,你有什么体会?2、布置作业:听写,习字。熟读课文,熟背第一小节。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济南名泉的图片及各种资料,分专题自由组合,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观察学校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些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生字词,反馈。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3、提问:济南72 泉,最著名的是哪些?二、继续讲读课文1、谈话:济南的泉水是这样的美丽和神奇,接下来,

5、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游览一下济南的四大名泉,谁来为我们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学习第2自然段。2、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3、小结:第一句写珍珠泉的位置,第二句写珍珠泉池的大小,4、轻声读描写珍珠泉样子的句子,仔细体会:泉在哪儿?泉水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5、组织讨论,相机出示:(1)a、泉水从地下往上涌。B、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像一串串珍珠。提问:这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一句让你仿佛亲眼所见? 哦,泉水就像珍珠一样。(出示一颗珍珠)珍珠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泉水就像珍珠一样呢?“涌”字说明什么呢?提问:说明珠串的变化非常快,谁能用一个词语表现出珠串得变化特点?(

6、2)过渡:写到这儿,作者仍决觉意犹未尽,出示“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写得好吗?哪个词用得特别生动?好在哪儿?拎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拎的动作。拎高一点,速度快一些,再来一遍。现在明白什么是“拎”了吗?那么谁能告诉我 “拎”么意味呢?现在你有什么感觉?指导朗读:把你体会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6、小结,指导学法:我们已经兴致勃勃地游玩了珍珠泉,回顾刚才我们游珍珠时,我们先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泉水特点的句子,再谈体会。7、谈话:接下来我们要游览另外的两大名泉,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按要求自学,出示学习要求:默读3,4自然段,勾画出描写泉水特点的句子,批注上你的理解或者

7、概括出的特点;数一数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五龙潭、黑虎潭分别在什么地方?(用:_画出来)再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泉,仔细体会一下泉水的样子和特点。一会儿我们请几个同学领我们到另外的三大名泉游览、体味一番。8、学生自学。9、组织交流,相机进行:(1)谈话:现在我们来到了五龙潭,谁来为我们导游一下五龙潭呢?相机提问:五龙潭在什么位置?它是怎样形的?什么叫“汇注”?对照课本插图,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注意了,这儿有一个词表现了泉水的流动特点,是什么呢? 为什么同样是写泉水的流动,珍珠泉用的是“ 涌”而五龙潭却使用“汇注”呢?指导朗读:谁能为我们朗读一下第三自然段,把五龙潭的特点读出来呢?(2)谈话:接下来

8、我们又来到了黑虎泉,请黑虎泉的小导游为我们介绍一下。相机提问:黑虎泉在哪儿?泉口是怎么形成的?泉水是怎样流动的呢? “喷吐”说明什么 ? 看图体会,你读懂了什么? 泉水不仅急,水量大,他还有什么特点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谁能为我们朗读一下第四自然段,把黑虎泉的特点读出来呢?8、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勾画出描写趵突泉样子的句子,思考:趵突泉有什么特点?一一批注出来。9、组织讨论,相机提问:七十二泉之首是什么意思?差不多占了大半公园说明什么?(泉池大)哪句话描写了趵突泉的神奇景象?欣赏泉池正中有三股比水桶还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看图理解:a你看到了什么? b清到什么程度呢? c水确实很清,

9、从图中你还看到了什么呢 ? d是怎样形成的呢?e冒字说明了什么呢?f泉水是什么声音?g现在你明白趵突泉为什么位于七十二泉之首了吗?10、指导朗读:谁能为我们朗读一下第五自然段,把趵突泉的特点读出来呢?11、小结: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景观尤为壮观。三、总结全文 1、小结:我们已经兴致勃勃地游完了济南的四大名泉,要给这次旅行做一个总结的话,你想说些什么呢?2、默读最后一小节,思考:课文中哪个词体现了独一无二?3、谈话:所以说人们称济南为泉城。现在明白济南为什么叫做泉城了吧?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四、布置作业听写词语。背诵全文。同学们通过找料或者上网的方式查阅关于泉城的一些信息,回去办一份手抄

10、报,看看谁的内容新颖。板书设计 珍珠泉 形似珍珠 五龙潭 汇 注 9、泉城 黑虎泉 水声喧腾 (天下闻名) 趵突泉 名泉之首 冒教学反思 课 题10.九寨沟授课时间主备人授课人累计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5自然段。2学会本课2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描写九寨沟美景所用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难点:当小导游介绍九寨沟的风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

11、程个性修改第一课时一、 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解题:指出生字“寨”的写法,并于“赛、塞”作区别。请学生质疑,激发兴趣。“九寨沟”在什么地方?那儿什么样?二、 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生词,圈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同时读顺句子,读准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领读齐读。(2)指读长句,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停顿。(3)提问:这些生字中哪些容易写错?怎样记住它们?(4)尝试听写,并且反馈。(5)提问: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6)齐读词语。三、 再读课文1、听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中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九寨沟?2、讨论:这篇课文

12、围绕着九寨沟的“神奇、童话世界”讲了哪些内容?可以分成那几部分?4、小结:一(1)二(24)三(5)四、 细读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节中哪一句话讲出了九寨沟名字的由来?勾画下来。2、齐读这一节。五、小结,布置作业1、 小结:读了课文,你向往九寨沟吗?为什么?布置作业:搜集九寨沟的资料。 熟读课文,听写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并反馈。2、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九寨沟的动人风光,那谁能说说九寨沟的名字是怎么来的?3、过渡: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一起来欣赏介绍九寨沟的录象。二、激情入课,整体感知1、欣赏九寨沟风光录象,看完后谈感受。(指名回答)三、布置导游任务谈话

13、:要做导游不容易呀!每到一处,首先要明确介绍什么景物,再弄清景物有何特点,最重要的是要讲好特点。(结合板书)怎么样?有信心吗?咱们来试试吧。四、指导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1、自由练读,整体感知:这里着重介绍了九寨沟的哪些景物?用笔圈画出来。2、再读课文,出示提示:(1)这些景物中,你最欣赏哪一处?它有什么特点?(2)把你认为最能形象写出这个景物特点的词语或者句子勾画下来,写上你的感受。(3)反复朗读这些描写,结合录像画面在头脑中想像,并用朗读把你的喜爱之情传达给大家。2、 组织交流。4、相机多媒体出示各个景点的图片。雪峰:(高)看图理解“直插云霄”。湖泊:(多、清)抓住“大大小小、颗颗”体会湖泊多

14、。看图理解“清澈见底、色彩斑斓”。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湖泊分布在沟谷中的景象。森林:(多)相继理解“遍布”。彩池:(多、美)引导学生弄清“彩池”是怎样形成的。瀑布:(错落有致)通过朗读,使学生知道瀑布形成的原因及壮观的景象。随即理解: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5、指导朗读,把最美的画面展现给大家。五、 指导学习第四自然段1、讨论第三自然段学习过程和方法。归纳出示:a. 自由练读,整体感知。b. 逐句朗读,理解词句。c. 想象画面,加深体会。d. 感情朗读,练习背诵。读找想读讲2、布置任务:根据前段学法,自由组合成小组,自学第四自然段。多媒体出示要求:(1)第四自然段介绍了哪四种珍

15、稀动物?(2)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3)文中哪些语句特别能反映这些特点?勾画,批注感受。3、组织交流,。(1)相机出示动物图片及简介资料。(2)相机解决“珍稀动物”、“也许”、“憨态可掬”、“窥视”、“若无其事”等的词义。(3)重点掌握句式:“也许也许也许也许”。4、谈话:现在,请大家稍做准备,马上进行招聘会得最关键部分,导游解说比赛。不仅要比谁介绍得清楚,特点突出,语句连贯,而且还要能尽量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同时要用好书上的好词好句。如果能引进课外知识讲解小动物,那就更好了。六、小结1、小结: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三、四、五小节。听写词语。学唱歌曲神奇的九寨板书

16、设计介绍什么10. 九寨沟 导游指南: 有何特点讲好特点教学反思课 题11.田园诗情授课时间主备人授课人累计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2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3了解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教学重难点课文所描写的场景学生没有情感体验,只能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的积累优美词句。教学准备课外阅读材料荷兰、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交流感受。1、谈话:同学们,按计划,咱们今天要去哪里旅游?(荷兰)2、交流:对,今天我们要走出国门,去游览水之国、花之国、也是

17、牧场之国的荷兰。能出国旅游,这是同学们梦寐以求的事,据了解,同学们前些天就已经在找材料了解荷兰,了解荷兰的乡村风景。那么在出发前,能否先告诉老师呢? 3、揭题,板书课题4、解题,质疑:什么是“田园”?“诗情”又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你会产生“诗情”?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二、学习课文,初步感知1、过渡:让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共同来研究这些问题。2、自读课文并出示要求:对照生字表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不读错、读漏、读多,尽量读的流利。在读通顺课文以后,尝试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介绍了荷兰哪些美丽的景色?以“图”的模式概括出来。在自己认为具有诗情画意的地方或优美语句下画线。不懂处做上记号。3、组织

18、大组交流。(1)指名学生读课文,并随时正音。(2)齐读,讨论:这些字哪些容易错?怎样记住它们?(3)尝试听写,反馈交流。(4)让学生说说课文介绍了荷兰哪些美丽的景色。二、设计情境,读懂读好。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2、谈话:荷兰的田园风光太诱人了,咱们马上乘坐飞机,亲自去体验一下吧!3、小助手上台播放多媒体影片荷兰风光图片:请大家跟着我,咱们一起欣赏这美景。边播放边有感情地读14段。4、组织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5、默读14段,思考:你刚才看到的景色在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哪儿写得特别逼真美好?把你喜欢的语句勾画下来,结合自己刚才看到的,批注自己的感受。6、组织交流。7、指导

19、朗读:多么美的画面!怎么来试着读读吧。8、小助手:瞧,有人来了。他邀请我们观看他挤奶呢!9、学生默读46段,想像画面,细细品味,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勾画下来,批上自己的感受。10、小助手组织同学们再次议荷兰乡村美:啊,我真喜欢这样的地方。你读后有没有产生这种喜爱的感情呢?你喜欢什么呢?11、谈话:荷兰的田园景色太美了,让我们一起为荷兰歌颂吧。齐颂全文。三、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作者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你找到了真正的荷兰了吗?说说看,你认为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2布置作业:听写生词。熟读课文,背诵你最喜欢的两个小节。作者说,荷兰还是“水之国”“花之国”,请选择一个方面,查找资料。第二课时一、

20、迁移运用,指导读好。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游览了美丽的荷兰。现在,我想聘请小导游,带领其他人也到荷兰一游。要求:(1)任选一个景点作导游介绍荷兰的美丽风光。(2)要加进导游的口头语。2总结:荷兰这么美,你还了解它更多的情况吗?大家来交流交流吧。3讨论:荷兰的自然环境这么美好,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你从文中看出来了吗?4小结:是呀,这才是“真正的荷兰”。说这话时,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呢?5齐读课文。二、进行课堂练习1进行课堂练习。听写默写你最喜欢的一小节。辨析,组词:玩( )议( )悍( )牲( )顽( )仪( )旱( )性( )(二)问答:课文描述了荷兰的哪几幅风光图?作者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什

21、么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10田园诗情(人与自然的和谐)奶牛图骏马图动物世界赞美绵羊图挤奶图宁静安祥夜晚图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反思课 题12.桂花雨授课时间主备人授课人累计课时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中的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思念、赞美家乡的歌谣。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质疑: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

22、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你会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自由提出疑问,教师进行分类记录)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层次1、在学习这篇作品之前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对照生字表,读准生字的读音。2、老师巡视纠正个别读音。3、谈话: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轻声自读课文。4、进一步自学,出示自

23、学要求: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生词的意思。围绕着“桂花”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尝试用小标题概括。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标出问题。有答案了吗?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选一个代表来说说。5、自学交流。(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2)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3)说说课文围绕“桂花”主要写了哪几件事?(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6、快速读课文,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7、小结:一(1)二(23)三(4)四(56)三布置作业。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来:笨(bn bng)拙(z zhu)辨析,组词尤( )绝( )拣( )缤( ) 龙( )决( )捡( )宾( )第

24、二课时一、细读课文,探究解疑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对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2、再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喜欢桂花?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3、齐读。4、轻声自读二至六自然段,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5、谈话:课文主要写的是作者摇桂花的情景,作者自己把这叫做?(摇花乐)。6、乐在哪里?默读摇花乐一段,思考:(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结合插图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批注感受。(3)结合学生的想像,思考为什么用“桂花雨”做题目?7、组织交流讨论,相机

25、指导:a、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提问:我为什么“使劲”地摇?指导朗读:能邀请你的同学和你一起配上动作读这个句子吗?b、桂花纷纷落下,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提问:读这个句子,你看到了什么?谈话:漫天桂花飘落,我们在桂花的海洋。(出示FLASH)看,这就是纷纷落下,这就是满头满身。指导朗读: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c、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提问:真的下雨吗?那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假如当时你站在作者身边,你也会这样喊吗?为什么? 现在,你知道课题“桂花雨”的意思了吗?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导朗读:桂花雨真美,摇桂花真乐,老师也想

26、读。(配乐范读)谁来评评老师读得怎样。让我们一起来再现摇花乐的情景。(集体读)d、点击课件,电视屏幕上出现“我”帮母亲摇桂花时的情景,使学生也感受其中的乐趣。8、提问引导:故乡的桂花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乐,而对于母亲来说仅仅是乐吗?(是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一种思念故乡父老乡亲的深情)。9、请大家再次细读课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找出最能体现邻里乡情的句子勾画下来,标注重点词,让大家感受一下,并说说为什么。(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提问:为什么“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全年闻着这样的香气,乡亲们会对母亲说什么?母亲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谁能通过读把它表现出来?(2)母亲每天

27、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提问:母亲为什么每天要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她在担心什么? 由此可见,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指导朗读:这就是质朴醇厚的乡情。我们分角色再现一下这个情景。(3)可是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要桂花。提问:这段话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0、小结,并且引导深入思考:母亲把送给了乡亲,看到乡亲们用桂花来泡茶做糕饼,心里是高兴的,这就是一种乡情。后来我们来到杭州,当看见我捧回来的桂花,她是怎样说的呢?11、提问:外地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吗?你是怎

28、样理解母亲话语的? 12、小结:母亲觉得外地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是因为在家乡母亲收获的桂花有送给乡亲的快乐,也有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桂花上凝结了母亲浓浓的思想感情,所以,母亲觉得外地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13、进一步拓展,深入体会,出示填空:现在,我们来到了作者母亲的身边,假如,我对她说:(1)我们这里的水真甜,她会说: (2)我们这里的橘子真红,她会说: (3)这里的人真好,她会说: (4)十多年后,作者来到了国外定居,她打电话给母亲说:“国外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一定会说: 14、老师总结:是呀,人们常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母亲对家乡、对家乡桂花有着多么深厚

29、的感情啊。异乡再好,终究不如自己的家乡呀!15、出示句子:“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提问: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总结,布置作业1、总结2、布置作业:听写生词。熟读课文。小练笔: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尝试写下来。最后,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散文集桂花雨,希望大家能从中对作者有更深的了解。板书设计11、桂花雨 赏桂花 摇桂花(主) 快乐、乡情用桂花忆桂花 (忆家乡)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教学反思课 题练习3授课时间主备人授课人累计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学语文,学习读书使用记号的方法,养成边读边思考的

30、良好阅读习惯,培养阅读的兴趣。2帮助学生积累成语和歇后语,丰富学生的语言。3指导学生掌握上下结构字的写法和变化。4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使学生懂得赞美的重要,并学会真诚地用恰当而美好的语言去褒扬别人。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学习并且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进行口语交际,“学会赞美”。教学准备搜集有趣的歇后语。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第一课时一指导学生学习读书做记号1、谈话:开学初,我们就学习过怎样认真读书的方法。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2、指名读书上的一段话。讨论:对书上的这些话,哪些你有同感?能说说读书做记号对自己的帮助吗?3、提问:到现

31、在,你已经掌握了哪些读书记号?它们表示什么意思?4、讲述:作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加记忆效果,以便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5、出示书上的表格。讨论:从表格中看,一般在什么地方做记号?作怎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除了这些记号,你还知道哪些?6、小结学法:刚才我们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作怎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二、训练学生使用读书做记号的方法1.布置自学:自学下面的名人名言,并做记号。2.组织交流。3.提问:这两句话都在说什么?各打了什么比方?你喜欢哪

32、一句?为什么?4.齐读,尝试背诵。三、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觉得读书做记号这个方法好吗?2布置作业:按预习要求预习第15课,在书上做记号。第二课时一、进行词句积累训练1、出示成语,请学生轻声自读成语,思考:这些成语为什么会分在一组?你知道其中哪些成语的用法?举个例子。2、齐读成语。3、默读成语,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4、尝试背诵成语。5、出示望洞庭的插图,思考:你能用这些成语描述图画上的景象吗?6、再读成语。7、出示歇后语,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8、小结。9、默读歇后语,思考:你能理解它前后的意思之间的联系吗?10、齐读。11、出

33、示应用练习,尝试填空:(1)虽然周瑜想出种种办法陷害诸葛亮,但是最后都( )。(2)姐姐恼火了:“我教的再认真,你却一点儿都不认真学。难怪你到现在还是( )呢!”(3)包公的人品,那真叫( ),难怪广受后人敬仰呢!(4)“哼,他来看我,那还不是( )呀!”大伯愤愤地说。12、齐读歇后语。尝试背诵。二、小结,拓展训练,布置作业。1、小结: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拓展训练:(1)根据歇后语的前面一部分,说出后面的一部分。卢沟桥的狮子( );姜太公钓鱼( )。外甥打灯笼( );山中无老虎( )。泥菩萨过江( );亡羊补牢( )。狗咬吕洞宾( );千里送鹅毛( )。猪八戒照镜子( );鸡

34、蛋碰石头( )。3、布置作业:默写成语和歇后语;搜集同类的成语和歇后语。第三课时一、故事导入:1、谈话: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的“钢铁大王”卡耐基1921年付出1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了一位高级管理人员。人们感到不可理解:这个人有什么本领,值得花这么多钱?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2、揭题: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这种最值钱的本领。(板书:学会赞美)二、创设情境,练习表演。1、老师谈话:我们先来表演一个小节目。师谈话:现在我不是你们的老师,而是你们的妈妈。谁想做我的儿子或女儿?我来试一试这位小演员怎么样?师:看,这是妈妈下班后,专门为你做的菜。如果

35、你回到家,看到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2、师:请同学评议一下,这位同学表演得怎么样?根据同学回答板书:态度 -真诚3、师:还有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师:对他的表演,你想说什么?板书:语言-恰当4、师:谁能更上一层楼?板书:内容-具体评议:你认为他成功在哪里?5、过渡:赞美是一种美好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敬父母,也要学会赞美自己的爸爸妈妈。三、小组合作,学会赞美1、出示书上的图:优秀作业本 大扫除2、指名读题。3、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表演。4、大组交流。5、小结:赞美不但要真诚,还要看具体的场合和对象,有时在赞美人不在的场合进行赞美,效

36、果更好。6、我们来看看别人是怎么赞美别人的?幻灯出示:“小明,你说话真是妙语连珠,真不愧是我们班的语言大师。”“杨学,你的画真美!在全国性作文比赛中,还得过大奖呢!你真了不起。”“妈妈,您太辛苦了!劳累了一天,还烧了这么多的菜,真是我的好妈妈!”7、小结:及时、恰当地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四、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赞美1、师:在我们班这个集体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值得我们赞美的人和事?2、组织表演。3、老师采访:我现在是一名记者,想采访一下被赞美的同学。 你听了同学的赞美,有什么感受?以后准备怎么做?”4、小结:赞美是一种艺术,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善于发现值得赞美的人和事。五、联系社会生活,进行赞美。1、师:社会就象一个大家庭,它的每个成员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自己不平凡的贡献。他们坚守岗位,爱岗敬业,他们的精神是值得赞美的。现在,老师向大家介绍两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