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入扣凭谁取_第1页
丝丝入扣凭谁取_第2页
丝丝入扣凭谁取_第3页
丝丝入扣凭谁取_第4页
丝丝入扣凭谁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丝丝入扣凭谁取,片片出云任我翔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浅析(一).基础篇最近一个时期,坛子里的不少帖子,技术性和专业性有所增强,真是让人高兴。什么是素质,哪个叫水平,这些概念应当得到正确的建立。耸人听闻的标题党、子虚乌有的意淫贴、极端互骂的撒泼族,无论如何,都跟不上、配不上中国军工的高速发展。客观探讨、理性分析、观点多元、相互学习的趋势,才是中华网军事频道的幸事。看热闹,更看门道;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也才是咱广大军迷们的骄傲。为了向各位专家型大虾致敬,这一次,兵器迷试着写一点专业性更强的东东,和大家分享。啥叫专业性?就是故事性不强,而专业术语多。这样的帖子,没啥水分,比较干。您吃

2、着,可能有点拉嗓子。呵呵,没关系。兵器迷的描述,尽量往通俗方向走,而且咱把大段的干货,切成几部分,分次发贴。一次别招呼太多,怕噎着了,呵呵。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说起材料,似乎挺复杂的,其实不尽然。大家肯定都听说过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这很通俗、又很清楚的表明了人类历史发展与材料的关系。到今天,全球材料结构中仍然有有大约一半是钢铁或其合金,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仍然处于铁器时代。一种用于结构的好材料,一般应具有较大的强度,或者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相对较小,或者重量较轻。而有时候,我们要求材料必须同时具备强度高、变形小和重量低这三种特性。因此,材料科学领域提出了比强度和比模量的概念。比

3、强度(specific strength)是材料的强度(断开时单位面积所受的力)除以其密度。又被称为强度重量比。比强度高,简单的说,就是材料又要结实,又要轻。举个例子来说,比普通钢强度高7倍的合金钢,够结实。可是太重。要用合金钢增加结构强度,就必须同时增加重量,这对需要高速运动的物体,意义就不大了。因此我们说,合金钢的比强度还是不够高。比模量(specific modulus)是材料的模量(在受力状态下的应力与应变之比)除以其密度,又称劲度质量比。比模量高,简单的说,就是材料又要变形小,又要轻。各种工程材料,比如木材、铝、钢,它们的比强度差别很大,但比模量其实都差不多,仅仅从比模量角度,他们之

4、间相互替代的意义也并不大。强度高、变形小、重量低,什么地方会用到这样的材料呢?对了,就是航空和航天工业。飞行器的运动速度高,过载大,对材料强度和变形有严格要求。而且,商用飞机每减重一公斤,一年就能节约3000美元的燃料。远程火箭、太空飞船每减重一公斤,就能节约10,000美元的燃料。能够减少重量,就能够增加有效载荷,降低飞行成本。因此高速飞行领域对材料重量是很敏感的。当然,大家可以联想到,航空航天领域的材料,还需要一个特质,就是耐高温。有朋友说:那钛合金呢?没错,钛合金确实比钢铁更加符合飞行器的要求。但问题是钛资源很少,开采、提炼和加工又很麻烦,因此钛合金的价格相当昂贵。这部分的限制了钛的大规

5、模商用,甚至是大规模军用。对于钛合金,兵器迷将来另有专贴分析,这里就不赘述了。强度高、变形小、重量低、耐高温、不太贵。这五个要求像是密集的交叉火力,把绝大部分已知材料封杀殆尽。就在这个时候,咱们故事的主角,碳纤维复合材料,终于登场了。碳纤维,指碳的重量占 90%以上的纤维状碳材料。碳纤维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复合,制成的材料,就是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碳纤维复材中最重要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比模量综合指标,在现有结构材料中是最高的。其比模量比钢和铝合金高5倍,比强度要高3倍。而碳纤维的比重,一般在1.6左右,是铝的二分之一,钢的五分之一。碳在各种溶剂中不溶解,在隔绝空

6、气的惰性环境中(常压下),在高温时也不会熔融,而且是在2000摄氏度以上唯一强度不下降的已知材料。只有在10Mpa压力和3000K 以上高温条件下,才不经液相直接升华。在密度、刚度、重量、疲劳特性等有严格要求的领域,在要求高温、化学稳定性高的场合,CFRP都具有很高的优势。东西是好东西。可在现代化学工业诞生之前,人们却一直以为,碳产品的脆性非常大,碳纤维也很难做出来。就是好不容易做出来了,力学性能又极差。因此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个宝贝。碳纤维的利用,可以追溯到1880年,那个以发明灯泡而著名的爱迪生,申请专利,提出利用碳纤维作为电灯的灯丝,后来因为钨丝的替代而不了了之。此后关于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

7、研发,在很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直至二战之后,美国和日本为主的研发工作陆续获得突破,才终于迎来了碳纤维的春天。1950年,美国Wright-Patterson空军基地开始研究用人造丝制造碳纤维,并得到了力学性能优良的碳纤维。1967年,美国Uninon Carbide公司已经能够供应弹性模量为2.8-3.5106公斤/厘米2的石墨纱。1969年,日本东丽公司研制成功特殊的聚丙烯腈共聚PAN纤维,并结合Uninon Carbide公司的碳化技术,生产出了比强度和比模量都很高的碳纤维。此后至今,东丽公司一直是首屈一指的高性能碳纤维供应商,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与日本东邦和三菱人造丝三家日本公司,生产世界

8、70%以上的军用碳纤维,代表着当今高性能碳纤维的最高水平。而以Akzo和Zoltek为代表的美国公司,则把持着低端碳纤维市场的主要份额。对了。在此,顺便解释一个有朋友问过兵器迷的问题,就是大家经常听说的T300,T800这些碳纤维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以日本东丽公司TORYA的首字母命名的碳纤维原丝的品级。表1 东丽公司碳纤维品级性能表东丽公司碳纤维品级最高抗拉强度T3003.50GpaT7004.90GpaT8005.49GPaT10007.00Gpa补充一句:在理论上,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可能达到180Gpa,实验室碳纤维最高抗拉强度已达到9.03 Gpa,未来有可能做到20Gpa。兵器迷

9、叹口气,日本在高性能碳纤维和其他诸多领域,能够在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市场占有和行业标准这四方面独占鳌头,成为一个行业的领导者。而放眼望去,中国,能够做到如此地步的,又有几何?军工领域尚在追赶,暂且不谈;就是民用领域,除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这个GDP规模第二的国家在行业领先方面似乎也是寥若星辰。大而无当,大而不强,实积弊已久,国人自强自精之路,尚在漫漫。书归正传。碳纤维的应用,其实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分支。即高端军用领域的小丝束碳纤维和低端民用领域的大丝束碳纤维。对不住了,材料领域的术语就是多,兵器迷一样挠头。呵呵,各位耐心点看吧。碳纤维的丝束以K表示,1K表示一个丝束含1000根碳纤维,3K就是3

10、000根。一般来讲,24K以下为小丝束(small tow), 24K以上的为大丝束(large tow)。航空航天领域,特别是军用航空领域,在飞机结构上一般采用的是小丝束碳纤维复材,以3K的碳纤维为主。通常小丝束碳纤维的生产必须采用价格昂贵的特种聚丙烯睛PAN原丝,而且这些特种PAN原丝的生产技术是高度保密的,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原丝制备技术高度保密,不出售,不转让。小丝束碳纤维产品的市场容量相对小,目前主要用于军工产品。而大丝束碳纤维,能够以便宜而且公开出售的民用聚丙烯作为原料,制备碳纤维。因此,价格优势非常明显。举个例子,2012年的国内碳纤维市场,48K的只有一百多人人民币一公

11、斤,24K的二百多,12K的三四百,到3K就要七八百,1K的则高达三四千元一公斤。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碳纤维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大丝束碳纤维获得重大突破。美国Zoltek公司近年来在PAN原丝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成功地采用一般纺织工业用的聚丙烯,生产性能与T300基本相当的PANEX33碳纤维。看到这里,那位问了:那能不能用便宜的大丝束产品,替代昂贵的小丝素产品呢?根据网上公开的材料,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与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早在“十五”期间,就展开了大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研究工作。通过美国Zoltek的48K大丝束与东丽T300的3K小丝束的对比试验(见表2),证明了在强度

12、性能上,二者差异不大。但在模量性能上,特别是纵向拉伸和纵向压缩模量上,大丝束比小丝束低15%左右。因此,目前大丝束虽然便宜,却尚难以用到军机的主承力构件或者次承力构件上,但可以在通用航空领域、无人机和其他民用领域大显身手。表2 48K大丝束与3K小丝素性能对比试验数据性能A美国Zoltek48K大丝束PANEX-48KB日本东丽T3003K小丝束T300-3K/QY8911(A-B)/B纵向拉伸强度MPa14901548-3.75%纵向拉伸模量GPa118135-12.59%纵向压缩强度MPa11501226-6.20%纵向压缩模量GPa107126-15.08%横向压缩强度MPa24021810.09%横向压缩模量GPa9.8510.7-7.94%面内剪切强度MPa11689.929.03%面内剪切模量GPa4.634.473.58%曾经剪切强度MPa119110.57.69%用于飞机结构的小丝束产品,属于战略性物资,国外对华禁运,所以高层相当重视,现在也是战略重点。此外在工业应用领域内的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过去重视不太够,现在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尚未达到产业化的程度。从需求上看,碳纤维从1950年代主要应用在火箭、宇航及航空等尖端科学,到198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化工机械、建筑、风机叶片及医学领域。比如,在体育领域,碳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