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唐港铁路跨越方案_第1页
跨越唐港铁路跨越方案_第2页
跨越唐港铁路跨越方案_第3页
跨越唐港铁路跨越方案_第4页
跨越唐港铁路跨越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金银滩-苗庄(京唐港)破口接入乐亭变220千伏线路工程AN9-AN10 BN9-BN10跨越唐港铁路施工方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金银滩-苗庄(京唐港)破口接入乐亭变22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项目部 2014年06月目 录一、 跨越简况- 1 -二、 跨越方案的确定- 2 -三、 施工操作程序- 3 -五、劳动组织- 9 -六、施工安全组织机构及安全措施- 10 -七、应急预案- 14 -八、工具配套表- 17 -九、文明施工- 17 -一、 跨越简况金银滩-苗庄(京唐港)破口接入乐亭变220千伏线路工程AN9AN10,BN9BN10号桩位因施工需要,需跨越唐港铁路及一条10

2、kV线路。经实地勘察,AN9AN10跨越点处线路与被跨唐港铁路的交叉跨越角为60,跨越点距本工程AN9号塔80m, AN9AN10号档距为378m;BN9BN10跨越点处线路与被跨唐港铁路的交叉跨越角为58,跨越点距本工程BN9号塔68m, BN9BN10号档距为385m。跨越点情况如图一所示(注:AN和BN两条线施工方法同样,在此只画了AN线跨越图): 金银滩-苗庄双回线路 唐港铁路AN9AN1008285m9m71m378m图一:AN9-AN10 BN9-BN10跨越唐港铁路示意图10kV线路13mAN9塔型为2E2-SJ2-30 (全塔高47.5m)双回路耐张塔,地线横担宽为14.2m,

3、导线横担宽为14.2m。AN10塔型为2E2-SZK-51 (全塔高67.4m)双回路直线塔,地线横担宽为12.2m,导线横担宽为12.2m。唐港铁路跨点位于35公里177米处,跨点处为单轨铁路,铁路整体宽度为17m,一条27.5kV电力线,距离地面高度为13m。跨越点处唐港铁路轨顶高于AN9中心桩3m,跨点处铁路路基高约3m。BN9塔型为2F2-SJ2-24 (全塔高41m)双回路耐张塔,地线横担宽为14.2m,导线横担宽为13.8m。BN10塔型为2F2-SZK-51 (全塔高67.5m)双回路直线塔,地线横担宽为12.4m,导线横担宽为12.0m。唐港铁路跨点位于35公里223米处,跨点

4、处为单轨铁路,铁路整体宽度为13,一条27.5kV电力线,距离地面高度为13m。跨越点处唐港铁路轨顶高于BN9中心桩3m,跨点处铁路路基高约3m。二、 跨越方案的确定1为使架线施工顺利进行,确保被跨铁路及其电力线的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及安全技术要求,同时参考我公司以往跨越铁路的施工经验,AN9AN10,BN9BN10档内跨越唐港铁路拟采用“悬吊式带电跨越施工方案”。既AN9、AN10、BN9、BN10号塔上悬挂吊架(规格0.5m铁抱杆),再利用迪尼玛绳联通二者作为承力索,在承力索上敷设尼龙网,组合而成绝缘保护体系的跨越方案。(注:AN和BN两条线施工方法同样,在此只画了AN线跨越图)挂胶钢绞线竹

5、竿撑杆ANAN910kV线路唐港铁路 金银滩-苗庄双回线路42m378m图二:AN9-AN10 BN9-BN10跨越唐港铁路封网平面图2编制依据(1)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 5168-2002;(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二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22004);(4)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 5106-1999);(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基建安20111758号);(6)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3

6、 号;(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2 1587 号 ;(8)本工程设计图纸;(9)本工程架线施工作业指导书。三、 施工操作程序1方案报批工程技术人员对被跨“唐港铁路”铁路附近的地形、运输道路、牵张场地的布置、被跨铁路等级、辖区、跨越间距、跨越点的高度等做了综合的实地勘察和测量,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计算,确定切实可行的跨越施工方案。本跨越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严格执行审批制度,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被跨铁路管理单位报送,取得批复后方准进行施工。施工期间请被跨越“唐港铁路”铁路管理单位派人到现场监督施工。2施工准备跨越施工前,进行详实的技术、

7、安全交底,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安全规程和本AN9AN10 BN9BN10跨越唐港铁路施工方案。凡使用此方案进行跨越系统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各级业务管理人员、工人等均应严格遵照执行。按工具配套表,对准备在跨越施工中使用的工器具,逐件进行规格、数量的检查与核对。3吊架及承力绳地锚、拉线地锚的设置(1)吊架利用组塔铁抱杆5节4m段组装而成,分别在AN10,BN10号塔下导线横担以下5m处,AN9、BN9号塔下导线横担2m处安装吊架,在吊架两端向内各0.1m处分别利用15.5mm钢丝绳及6t手板葫芦连接后,悬挂于塔身连接的节点处,并对该节点进行补强;吊架两端向内6.1m接头处分别利用15.5mm钢丝绳及3

8、t手板葫芦连接后,悬挂于下横担与塔身连接的节点处,并对该节点进行补强。利用3t手板葫芦调节钢丝绳的松紧度,以保证悬吊钢丝绳完全受力且吊架悬挂平直。吊架悬挂完毕,与塔身接触部位利用15.5mm钢丝绳套进行捆绑补强。在吊架上固定承力索的位置打设反向平衡拉线(15mm钢丝绳或GJ-70钢绞线),各部拉线对地夹角不大于45。(2)吊架各部拉线地锚位置确定、分坑时,应使用经纬仪准确测量,防止跨越架位置不准,造成尼龙绳网保护宽度不够。吊架反向拉线和承力绳选用7t地锚,有效埋深不小于2.2m,吊架横线路平衡拉线选用3t地锚,有效埋深不小于1.8m。吊架安装数据及拉线布置见图三及吊架安装及拉线布置数据表。吊架

9、拉线7t地锚悬吊钢绳3t地锚15.5吊架钢丝绳临时吊架线路中心线临时吊担吊架安装及拉线布置数据表桩号bBhHL1L2顺L横LAN96205305103648.5AN106205515105279.6吊架拉线地锚04吊架承拖系统施工及封网(1) 首先用微型遥控直升机将3迪尼玛绳作引导绳放过被跨铁路及线路并4(2) 吊架承拖系统施工及封网(1)首先用我公司研制的弹射器将3尼龙引导绳放过被跨电气化铁路及线在两侧吊架收紧。(2)利用3引导绳在AN10,BN10塔下与8迪尼玛绳循环绳连接,采用人力“一牵一”的牵引方式,将8循环绳牵引过被跨唐港铁路并收紧于两侧铁塔吊架上(牵引过程中需保证8循环绳带张力展放

10、,不得与被跨铁路电力线相接触),然后用8迪尼玛绳循环绳采用“一牵二”的方式将14迪尼玛绳承力绳和8迪尼玛绳牵网绳牵过被跨线路(“一牵二”牵引前需准备自制简易走板两个,牵引过程中领放的两根绳索张力需均匀,保证走板不发生侧翻),领入的方向为从AN10,BN10塔向AN9,BN9塔牵引。最终将4根14迪尼玛承力绳、4根8迪尼玛绳牵网绳、一根领放钢丝导引绳的8迪尼玛绳引导绳等跨越所需绳索牵引过被跨越唐港铁路固定在AN10,BN10和AN9,BN9的铁塔吊架上。(3)将承力绳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侧吊架的尼龙滑车后,与固定在地锚上的6t手搬葫芦连接,并按照绝缘网与被跨越铁路电力线及铁路10kV的垂直距离大于3

11、m,利用6t手搬葫芦调整承力绳弛度,固定形成承托系统。吊架每侧挂设2个3t尼龙滑车,滑车悬挂位置按封网中心到塔中心距离及封网宽度确定。(4)用8迪尼玛绳在承托系统上敷设封顶尼龙网:尼龙网设置在AN10,BN10塔下,首先将尼龙网在地面苫布上全部展开,检查网片是否有缺件、网的整体质量是否完好,检查无误后,将网片的两端与8迪尼玛绳连接提升至吊架顶端的承力绳处,进行尼龙网敷设工作。网片的牵引过程中,随时将网片两端的“U型环具”悬挂于承力绳上,需设置竹竿支撑时,将竹竿固定在网片的横向两端,并悬挂于承力绳的下面(严禁将竹竿设置于承托绳的上部,防止网片拆除作业时,无法将网片牵回。)绝缘网敷设完成后,将牵网

12、绳固定好,形成跨越防护系统,此处跨越选用的是每回路1片6m42m尼龙网,为防止导引绳升空时磨坏尼龙网,在规定位置各设1道GJ-80挂胶钢绞线,同时每片网两边及中间设五道撑杆(可选用50玻璃钢管),防止尼龙网中间收缩,封网宽度保证对导、地线两侧的保护范围大于2m。架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导线发生风偏后)不得小于下表规定: 被跨越物名称跨越架部位10kV线路及铁路架体拉线与带电导线的距离(m)1.5封顶网与导线垂直距离(m)1.5轨顶与封顶网垂直距离(m)6.5工器具、安装构件、导线、地线等与带电体的距离(m)3.5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m)2.0为保证铁路接触网的安全,本工程封网完毕后绝

13、缘网距接触网的安全距离为3m。5承力绳弧垂的调整(1)为满足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二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22004)中关于跨越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的要求,承力绳安装完毕并封网后,要求绝缘网对被跨铁路电力线的净空距离不得少于3m。经弧垂模拟后,本处跨越系统满足要求,如图五所示。(2)为防止承力绳弧垂的不断增大,需要经常对承力绳的弧垂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如下图五所示:吊架拉线30m28 m6 t手搬葫芦7t地锚6 t手搬葫芦48.5m79.6mAN10/BN10AN9/BN9承力绳3t尼龙滑车3m46m51m7t地锚296m82m378m图五 AN9AN10 BN9BN10跨

14、越唐港铁路主视图(3)迪尼玛承力绳受力计算1. 已知条件承力绳:14迪尼玛绳,单位重量W迪=0.15/m,许用张力35KN绝缘网:6m42m,单位重量W网=1.0714/m支撑杆: 1007m,单根重量W杆=7.8/根ADSS光缆:127m,单根重量W光=1.7/根导线:LGJ-630/45 单位重量W线=2.073/m支撑杆作用在承力绳上的单位长度重力: w2=7.85/42=0.93kg/m6米宽尼龙网单位长度重力: w3=1.0714kg/m迪尼玛绳的折算单位长度重力: w折1=w1+(w2+w3)/ 2=0.095+(0.93+1.0714)/2=1.09kg/mN147=0.0952

15、9691.5+1.094224+0.09531.5=3672N=25(kg)根据断面图,在AN9塔大号侧82m处是控制点,保持对铁路电力线安全距离后,其最大允许弧垂为6m,其弯距为:M=2582-0.1511176.5-1.092110.5=536线索张力为H=536/6=89(kg)根据断面图,在BN9塔大号侧70m处是控制点,保持对铁路电力线安全距离后,其最大允许弧垂为6m,其弯距为:M=2570-0.1511176.5-1.092110.5=164线索张力为H=164/6=27(kg)2.当一相导线落在上面时的线索张力迪尼玛绳的折算单位长度重力: W折2=W折1+11.03357+42/

16、42=3.5kg/mN82=1.511191.5+3.54224+0.09531.5=4493N=54.8(kg)根据断面图,在AN9塔小号侧82m处是控制点,保持对铁路电力线安全距离后,其最大允许弧垂为6m,其弯距为:M=54.882-0.09511176.5-3.52110.5=2940线索张力为H=2940/6=490(kg)根据断面图,在BN9塔小号侧70m处是控制点,保持对铁路电力线安全距离后,其最大允许弧垂为6m,其弯距为:M=54.870-0.09511176.5-3.52110.5=2282线索张力为H=2282/6=380(kg)结论:本工程使用江苏省泰州市宏达绝缘器材厂14

17、迪尼玛绳,破断强度183kN,最大使用张力为3500kg。经计算,本次跨越迪尼玛承力绳在安装工况及事故工况张力均小于最大使用张力,满足使用要求。6架线施工架线施工前,跨越系统必须通过项目部技术及安全部门的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架线施工时,用循环绳将导引绳引渡通过跨越系统,并与其它段导引绳连接、升空。随后进行正常张力架线的放线、紧线、附件安装作业。7拆除跨越系统跨越段全部工作量完成,并经质量检验合格后,拆除封网;拆除临时吊架;报请被跨铁路主管部门跨越完成;回收地锚等各种工器具,结束本处跨越施工。8跨越时间根据施工进度情况,确定对该铁路的跨越时间为2015年现场调查:2014年06月15日前完成;

18、跨越封网:共2天;导地线展放、紧线、附件 共 5天;封顶网拆除:共 1天;每日工作按排为:早6:00-晚20:00。五、劳动组织序号工 作 内 容人数其 中备 注技工(包专业人员)力工1施工指挥110拆除跨越系统劳动组织,与安装跨越系统劳动组织基本相同,不再详细列出。2技术负责1103安全监护1104埋设地锚8175测量1106运输121117吊架安装6248控制拉线122109绞磨41310塔上高空作业104611其它辅助人员12012合计681553六、施工安全组织机构及安全措施1.施工安全组织机构项 目 经 理 王斌项 目 总 工刘坤林施 工 负 责 人徐伟安 全 负 责 人王阳质 量

19、负 责 人雷霆技王术大 员友材陈料湘员坤质唐检员灵安王全员勇2.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组织有关施工人员学习本施工方案,使其明确任务,明确职责,明确操作工艺,明确质量标准,树立安全意识,确保安全施工。(2)应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22004和本跨越施工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跨越系统施工中认真遵照执行。(3)跨越施工前应与被跨“唐港”铁路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办理跨越手续并征得其同意后,再按其要求进行施工,必要时可请其派人员监督检查。(4)搭设带电跨越系统时,应按临近带电体的条件进行作业。吊架的各部拉线要牢固,跨越系统要稳定。(5

20、)加强对跨越防护体系监护,自跨越系统的搭设完成至拆除完毕,期间必须派专人24小时昼夜值守。(6)放线过程中,要统一指挥,避免混乱,防止出现操作错误,务必保障通讯联络畅通无阻。(7) 迪尼玛承力绳使用注意事项在现场使用前,应首先对绳索进行外观检验,有破损、严重变形的严禁使用。然后利用3t 手板葫芦对迪尼玛绳进行拉力试验(3t/持续10分钟)。迪尼玛绳使用前应放在防潮袋内,并存放在不易受潮的地方。使用时应确定绳索干燥,否则应在充分烘干后使用。迪尼玛绳抗剪强度低,在使用时严禁打结,其两个端头固定时应通过U型锁具。迪尼玛绳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在尖角上摩擦,导引绳、钢丝绳等均不得在绳索上摩擦拉动。迪尼玛绳

21、使用时地面应铺垫洁净的彩条布,并远离油渍污渍。迪尼玛绳使用、存放区域内严禁烟火。迪尼玛绳使用前,必须进行绝缘性能试验,并取得试验报告。3.安全技术措施(1)跨越施工方案经公司审批后,由公司组织专人办理相关跨越手续,并报请铁路部门派专人协助跨越施工现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2)严格执行铁路局批准的施工方案、安全保障措施,严格履行与铁路部门签署的施工协议及安全配合协议相关内容,任何情况下必须要确保列车的行车安全。(3)跨越封闭网距钢轨顶面净距不小于8米。(4)杜绝违章指挥,违反技术和劳动纪律;违反操作规程的事故;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并经审批人同意不得更改施工措施;严格填写并执行(作业安全票),坚持

22、安全技术交底的制度。施工现场分工明确。(5)跨越架临时立杆点在路基护网外,棚架外侧必须设置牢固的拉线,防止棚架倒向线路。棚架在拆除前必须24小时职工监护看守,并配有通信工具,发生意外应急时拦停列车。(6)设置高空作业安全监护人,并监督、检查到位。(7)禁止使用红色的安全帽、红旗,防止列车误认错号。(8)停电过程中,每个作业现场均应设置专职安全监护人。项目经理、总工、施工过程中应全程在施工现场,及时了解工程进展并做好安全监护工作。(9)通讯联络必须畅通,及时可靠。(10)跨越系统在安装完成后,按规定采取临时接地措施,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a牵引机、张力机、牵引绳尾车和导地线尾车必须接地。b牵引过程

23、中,导引绳和牵引绳以及导地线上必须安装接地滑车。c为了防止与带电体发生意外接触,接地滑车要加强接地,即应采用长度不小于0.6m的接地体进行接地,接地引线应采用铜线,其截面积不小于25mm2。d牵张机手应站在胶垫上工作,并戴绝缘手套;进行临时锚线的工作人员,也应戴绝缘手套。e紧线、挂线、导地线升空过程中,应使导地线预先接地,防止感应电伤人。f AN10、AN9、BN10、BN9塔的放线滑车必须采用挂胶钢丝绳做为二道防线并做好可靠接地。(11)安装跨越系统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遇雷电、雨、雾,相对湿度大于85%或5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工作。如施工中遇到上述情况,则应将已展放好的网、绳加以安全保护,

24、以免造成意外下落。牵引绝缘绳过程中,不能猛拉猛拽。(12)牵引场和张力场在放线走板经过跨越系统时,牵引速度和张力大小应听从跨越场地指挥。放线过程中,要统一指挥,避免混乱,防止出现误操作,保证通信设备状态良好。(13)张力架线(包括放线、紧线、附件安装等所有工序)中使用的工器具,必须在施工前进行全面严格检查,确保安全可靠。各种地锚应按要求布置,埋深符合架线作业指导书要求。(14)在放线过程,放线区段内沿线各塔均应派人监视,出现问题及时报告,以便采取措施进行处理。(15)紧线时,应有防止跑线措施,如使用两套卡线器和加装二道防线等措施;附件安装时,跨越系统两侧的直线塔,用挂胶钢丝绳兜住导线,挂在横担

25、上,作为后备保护。(16)架线施工时必须保障通讯畅通,在未取得所有监护点的回答时,禁止进行牵引。4. 铁路部门相关安全管理规定(1)在施工前72小时向铁路有关部门提出施工监护申请,在铁路方面派出监护员后方可施工。没有监护员现场指导、没有铁路部门的相关指令不准进行跨越施工,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全部由施工方负责。(2)必须按审批后的施工方案施工,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施工方案。如确需变更时要向路局汇报,得到批复后方可施工。(3)影响既有线安全的施工,施工方要安排车站驻站员和现场防护且应有一名领导在现场协调工作。(4)要听从现场铁路监护员的指导,有不同意见可向铁路主管科室或主管领导汇报解决。(5)每天施工

26、结束后,项目部要检查现场料具和施工作业面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确认没有问题后方可离开,同时安排专人看护现场,防止危害铁路运行安全事故发生。(6)项目部施工负责人每天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在雨天或恶劣天气不得进行大型机械作业,并作好防洪准备。(7)项目部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护网内及横越线路,紧急情况下需经过路局同意并设好防护(包括派驻站员、远方防护,并做到通讯器械良好畅通),进入线路时必须穿好防护服。(8)项目部每天17:00向铁路调度或管辖车务段汇报当日工作情况和次日工作计划。 (9)遇有五级及以上大风、降雨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搭架跨越架施工,项目部并派专职安全员不间断看守,并检查确认防护设施是否安全可靠,

27、如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10)铁路封锁时安全技术措施封锁前施工负责人事先多参加本次跨越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驻站联络员到车站办理封锁登记手续,在得到驻站联络员传达的调度命令后,防护人员设置防护信号,施工完毕,经全面检查符合开通条件后,方可通知驻站联络员办理开通手续同时撤销施工防护。临时性利用列车间隔施工,施工负责人应通过车站值班员与列车调度员联系,施工负责人必须确定施工起止时间,设好停车防护信号,通知车站值班员。七、应急预案 1.目的为在本工程跨越施工范围内做到有效控制突发事故;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及财产损失;解决本工程事故突发事件。2范围在跨越铁路施工中发生的影响安全运行

28、的事故。3编制依据1)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基建20101020 号 2)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798 号 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安监2005145 号 4)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指导意见国家电网安监2007206 号 4组织分工1)由项目部安全部门负责,施工项目部经理,专职安全员、项目总工、技术人员组成突发事故应急小组,安全部门负责担任应急组织的具体实施工作。2)成立突发事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组 长:王斌(项目经理)副组长:刘坤林(项目总工) 王阳(专职安全员)成 员:徐 伟 、唐 灵、王 勇、雷 霆、代 章突发事故调查

29、处理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全组。办公室负责人:刘 雄 电话:5职责1)临时事故应急小组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并且要及时掌握事故有关情况,按事故报告程序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及时抢救伤员,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2)事故调查处理小组是事故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协调突发事故的应急工作,及事故的调查和事故的善后处理等各项工作。3)参与事故处理的人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小组的指挥,准确及时的执行指派的各项任务。6工作程序1)在发生影响安全运行事故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 2)联系方式项目施工负责人:王 斌 电话:项目施工联系人:唐 林电话:3)当安全组(应急预案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成临时应急小组,调动人、财、物等力量,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及时了解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安排事故中伤者的抢救工作,并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采取拍照等形式收集事故的原始资料,进行事故的初步分析,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并将事故初步情况上报事故调查处理的相关部门。4)事故调查处理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做好事故各项善后处理工作后,开展全面的事故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制定防止事故扩大及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预防措施。7.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