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南京:20年中医治学心得_第1页
吴南京:20年中医治学心得_第2页
吴南京:20年中医治学心得_第3页
吴南京:20年中医治学心得_第4页
吴南京:20年中医治学心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吴南京 :20 年中医治学心得 我自 20年前为父亲之病从赤脚医生手册自学开始 , 到目前的 中医自成体系 , 这期间经历了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 15 岁开始了解中医到进浙江省中医院学习这一阶段 , 他从函授教材自学 ,对中医体系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 并且在父亲的身 体上不断的进行治疗 ,花三年时间,最终愈父亲之病 ,确立中医能治病 的信心,使我能坚持学习下去 . 后来根据教材中医各家学说 ,按医 生名字去买原著学习 , 加上在湖南体院那几年博览群书 , 我对整个中 医的理论体系有深刻的认识 .在湖南体育学院 , 我常年有空就呆在图 书馆里,读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 , 由此知道中医不是

2、单纯治疗 的技术,而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上的一种自然科学体系 . 要让中医 有深入的理解 ,必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上去深入 . 在湖南习武几年 , 师 兄弟们常常受伤 ,都是找我治疗 ,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足够的实践 ,这是 提高他中医水平的一个关键 .中医虽说不是经验的堆积 , 但整天去学 习理论,没有经过实践 ,对于水平的提高也不现实 ,必要两方面相结 合. “一边学习经典 , 一边临床实践” , 这是让我能自学成材的一种很 科学的学习方法 , 也为我后来的中医治学之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当 然,在这种学习过程能受到刘炳凡前辈的指点 , 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 作用. 第二阶段是在江浙省中医院的

3、拜师学习这是我学术水平提高一个 转折阶段, 一个医生, 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如果没有足够的临床实践 要让治疗水平提高也是不现实 .2006 年底, 我问业于浙江省中医院宋 世华教授受 , 有幸见他父亲宋光济教授生前临床上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让我能深入的理解宋氏妇科 ,全面吸收了宋氏妇科的精华 , 参以妇 人大全良方、妇人规、傅青主妇科、济阴纲目等先 贤心得, 侧学现代妇科医家如黄绳武、斑秀文、罗元恺等客家思想 , 整合问业老师周亨德的脾胃病学说 ,和鲁贤昌的风湿免疫学说 , 加上 自己的临床心得体会 , 确立以心、脾、肾为核心的妇科体系 . 脾肾互 根, 为治疗慢性病的基础 . 第三阶段是只身

4、一人到金华行医到现在 . 一个年青中医生到陌生 的地方行医 , 一下子要被当地的老百姓接受 ,这是很不易的事 . 在中国 一个地级市 , 大多都有几个在当地名气较大的老中医 ,这些当地的中 医前辈,有几十年的市场基础 , 在病人心中的信任度很高 ,病人生病去 看中医,首选总是当地的权威中医生 . 加上中国人对中医的理解 ,觉得 中医是一种经验的堆积 ,头发胡子花白的老中医才是好 . 在这种大环 境下,到金华行医的难度可想而知 . 也真是因为这样的大环境下 ,留下 来给我治的 ,都是当地名老中医久治不愈才会找来试试 . 这些疑难怪 病,虽说治起来难,但也可以让我去深思 ,去研究,治好一个,水平就

5、提 高一分.前医虽说没有把病治好 , 但对我来说也带来了学习的方便 .很 多病,对于一个老中医来说 ,都是以他的个人经验 ,采用常规治疗 .常 规治疗没效果 ,为了生存,就让我不得不去深思 ,为了把病治好 , 就不 得不去找新的治疗思路 .因为一个中医生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行医 , 治 不好病人的病 ,没有病人源,意味着就要饿肚子 .因为环境的压迫 ,不 利的条件反而使我走出来一条自己的中医之路 . 一、成立“辨证论治 +专病专药 +民间偏方”的中医治学模式 “草药一枝 ,气死名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 ,但临床治疗 上, 很多病往往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没效果 ,一个民间偏方常常立走 大症.我

6、从小在小山村里长大 ,那里医疗条件差 ,人们为了生存 ,治疗 上所采用的大多是祖辈留下来的效验方 , 这让吴南京有更多了解民间 效验方的机会 .另外他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 , 比如张仲 景的黄连治痢 ;深山治疟;附子回阳等等 ,都是张仲景在治疗过程中所 总结出来的专病专药 . 在学习过程中 , 他认真学习了神农本草经、 千金方、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等 等,所以吴南京精通药性 . 掇取先贤用药心得 ,加上自己多年的临床实 践 , 总结出了大量的专病专药 . 把中医核心的辨证论治和专病专药、 民间偏方,三者有机的结合 , 使临床治疗效果大大的增加 . 二、治疗疑难病的组方 ,

7、 突破传统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模式 创立“病位 +病性 +症状”的组方模式 我习武多年 ,对武术讲的是一动而发全身的整体观念 , 进攻则集尽 全身之力于一点 ,这种武术理念深有体会 . 我学习过周易、道 德经等中国传统哲学 ,对中国文化的“气一元论”很有心得 . 结合 学习张仲景用药峻猛直切病机 ; 张景岳所提的“用药精专” ; 张锡纯 所论的用药量以胜病为主 ,不拘大小 .提出治病必要针对病位 ,诊治过 程中不明病位 ,无疑是瞎子摸月 , 要求效果也就无所从 .所以治疗用药 要精专归一 ,力戒药力分散不专 .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由五脏五大系统 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配合气血来维持人的生

8、命活动 . 所以一切病 的病位,总离不开五脏、气血、表里 . 病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任何病性 也离不开寒热虚实四端 .病人自觉症状 , 很多时候是病机的一个确实 表现,针对病机治疗 ,很多症状就会自觉消失 .但临床治疗上 ,很多病 人自觉症状和病机是不符合的 , 所以要过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急则 治其标” , 对症状的消除也十分有必要 , 有时还得以直接治疗症状 . 我 认为,传统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模式 , 主要是针对简单病机而定 , 虽说诊治力求归一 , 但面对很多多系统并发的疾病 , 比如糖尿病后期、 肾功能不全、红斑狼疮等等疾病 ,往往不是单一的病机 , 所以治疗时 力求一元归一

9、 ,又要区别对待来针对性治疗 , 常常以复方、大方达到 “多位一体 ,多元归一”的治疗效果 , 所以传统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 则已经是根本不适合 . 三、中医治疗讲的是整体治疗 ,不分科, 力求归一临床治疗上 ,常 常见到很多病人 , 病情很复杂 , 有妇科的、外科的、内科的等见症合 为一体. 其实很多病起来很杂很乱 , 但细细的诊断 , 其实病机是一样的 . 所 以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中医生 ,思维上不能被西医牵着鼻子走 , 治疗不 能头痛治头 , 脚痛治脚 . 中医的治疗是针对病机 , 而不是机械的某药治 疗某病 . 诊治时力求把病归一 , 直切病机的精专用药 . 比如一个成年妇 女, 有月经不

10、调、妇科炎症、失眠、面部痤疮、胃痛、头痛、腰椎间 盘突出、颈椎病、便秘等等看起来以西医上来细分能分出三四个科 的病种来 , 无从下手治疗 . 但从中医的角度来看 , 很多病人的根本只是 脾肾两虚,气滞气瘀而已.治疗只要健脾补肾 ,疏气理血,吃点药就能 把上述的这些病一扫而光 .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是常见的 . 所以要把中 医学好,最根本的核心理论体系必要精深揣摩 . 中医讲的是理、法、 方、药 , 医理是最关键的基础 , 一个中医生 , 只要把最核心的医理掌握 临床上治就能得心应手 .孙思邈说“看方书三年谓天下无病可治 , 治 病三年谓天下无可用之方” . 一个中医生只会机械的看某方治某病 , 以

11、死方套治多变的疾病 ,必会觉得“天下无可用之方” , 但只要把核 心的医理揣摩深透了 , 才能做到真正的“天下无病可治” . 真正的中 医大家,什么科的病都能治 , 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他们把中医学的最核 心的医理揣摩很深透 ,用经治疗时达到药力归一 ,直切病机 . 四、注重实效 , 用药不拘一格我对中医治学 ,放在首位的是效果 . 把病人的病治好 , 是一个医生的天职 , 一个真正的医生是治病的效 果来说话 .所以他对现在社会上一些一门心思去写论文的文字医生很 反感.他目前收了三个学生 , 对学生的教育也一样是以确切的治疗为 目的.我治病用药 ,常常超大剂量用药这是他的一大特色 ,他说“非常 之

12、病非常用药 ,治好病人的病是我要做到的 , 至于说到什么规矩 ,把病 人的病治好就是中医的规矩 . ”中医治病用药 , 不一定全是要通过嘴 巴来吃的.我熟读中医经典 , 习武期间伤科治得多 ,加上他平时爱于思 考,所以对中药外治法以及其它方式治疗很有心得 . 除了口服药以外 , 常用的用药方式有泡澡、足浴、外缚、灌肠、雾化等等 . 泡澡: 主要用于外感病、痹症、损伤后期、皮肤病等 ; 足浴: 主要用于高血压、美容等 ; 外缚:外科病和伤科都常用到 , 但对内科病也常用外缚来治疗 .外 缚药治内科病 ,主要是通过穴位缚药的方式进行 . 比如一些严重宫寒 痛经的病人 ,我会一些温阳散寒的中药研未

13、,做成肚兜 ,每晚睡时绑在 肚子上来治疗 ; 灌肠:主要用于直肠病、和妇科炎症 . 对于妇科炎症用灌肠的方式 进行效果显著 .我在浙江省中医院学习期间 , 宋世华老师常用灌肠的 方式来治疗 , 但宋世华教授主要用于急性和慢性炎症急性发作时所采 用.慢性病, 特别是一些粘连严重的 ,采用灌肠的方式来配合内服药来 治疗,效果会好得多 . 对于一些严重的慢性盆腔炎病人 ,除了内服药外 , 还常常用灌肠的方式配合治疗 ,这种效果要好得多 , 能让粘连的炎症 在更短时间内松开 ; 雾化:主要用于治疗肺病 , 我在文荣医院工作期间和呼吸科主任王 宝水合作 ,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 对于肺病 , 采用雾化

14、方式 , 往往可以 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五、针刺、温灸、放血、推拿等方法和中药配合治疗 , 以求最大 治疗效果 . 对于急症来说 , 有时针刺的效果往往比西医来得还要快 . 比如心绞 痛针刺内关透外关 ,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还要来得快 , 应急时如果没 有专用的针灸针 ,那怕用缝衣服的针也一样可以达到治疗效果 , 救命 为第一要务 . 因为我是一个外来的年青中医 ,所以一般的病人开始都 不会找他治,所以开始时,是治疗疑难重症出名 .比如 2008年4月份, 金华中医医院儿科有一高烧患儿 ,高烧务虚五天 , 靠物理降温来治 , 西 医技穷,家属到九德堂名医馆寻得我 . 我见患儿四肢逆冷 ,手按胸口则 灼热.这是中医的劂逆症 , 阴阳两气不相交所至 ,思得十宣穴是人体经 络气机的交汇处 ,于是顺手拿起护士手中的注射用针头 , 在患儿的十 宣穴上放出乌黑的血来 ,患儿竟身凉神回 .2009 年 8月,金华礼浦有 一小儿,因幼儿园的老师要小孩子统一拉大便 ,至使孩子脱肛 .我说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