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_第4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 编 版 历 史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 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b.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 加速了两岸城市发展d. 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2. 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他主要是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的a. 自由性b. 广泛性c. 公正性d. 民

2、主性3. 用“昙花”来形容隋王朝,一下子就抓住了隋朝的基本特征。这个统一中国三十多年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隋朝的基本特征是( )a. 经济繁荣b. 二世而亡c. 短暂而繁荣d. 节俭盛行4. 与以下示意图中相关的史实是a. 北魏改革,民族交融b. 定都建康,开发江南c. 开凿运河,创立科举d.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5.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a.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b. 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c. 是中

3、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 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6.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历史上把唐朝鼎盛时期称为( )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开皇之治7. 下面两幅图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它们运用于( )a. 农业b. 工业c. 商业d. 交通8. 唐太宗曾经表示: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但他要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由此可见,唐太宗特别重视( )a. 对外交往b. 民族关系c. 任用贤才d. 虚心纳谏9. 唐朝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

4、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 )a. 杜甫b. 白居易c. 杜牧d. 李白10. 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 b. c. d. 11. 二百余年间,日本19次派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则二百人,多至五六百人。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c. 加强两国间的友谊d. 求取佛教经义12. “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

5、回忆。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b. 北方地区遭到浩劫c.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 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13.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a. 冲击了唐朝统治b. 缓和了统治危机.c. 平定了安史之乱d. 推动了藩镇割据局面出现14. 从下表中课读出的信息包括()政权名称存亡时间开国国君国君身份后 梁907923年朱 温宣武节度使后 唐923936年李存勖河东节度使后 晋936946年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后 汉947950年刘知远河东节度使后 周951960年郭 威邺都留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6、后周合成五代五个政权的开国国君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将这些政权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表中五个政权先后出现,政局相对较稳定。a. b. c. d. 15. “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元戎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识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此类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 汉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16. 宋太祖在位期间,注重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他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的措施是a. 设置通判b. 设置转运使c.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d.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17. 北宋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表明科举制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是a. 有利于小农经

7、济的发展b. 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 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18. 辽与西夏国力不断增强的共同原因是a. 军队规模庞大,武力强大b. 创制汉字c. 学习中原文化,发展生产d. 汉人迁入19. 纪录片历史的拐点中的第三个拐点是“澶渊之盟”,此盟约使交战双方保持了长时期的和平局面。该盟约是a. 北宋与大理达成的和议b. 北宋与西夏达成的和议c. 北宋与辽达成的和议d. 辽与西夏达成的和议20.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远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说这段话的人物是( )a. 阿保机b. 阿骨打c. 元昊d. 岳飞21. “狼烟起

8、,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屠洪刚的一首精忠报国让听众热血沸腾。与这首歌描写相符的历史人物是 ()a. 寇准b. 赵构c. 岳飞d. 戚继光22. 进口的泰国米因口感好、味道香而受到很多中国人的欢迎。其实,宋朝就曾引进了外国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占城稻引进于( )a. 泰国b. 越南c. 朝鲜d. 印度23.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b.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c. 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d. 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24.

9、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忽必烈d. 铁木真25. 忽必烈热衷于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继承汗位后,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广开言路b. 创制文字,设立机构c. 整顿吏治d. 注重农桑二、综合题(本题2小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贞观政要材料二唐太宗日: “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择贤人

10、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资治通鉴材料三唐太宗统治时期, 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四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材料一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的用人原则是什么?列举两位他在位时用的贤人。(3)请写出材料三、四分别描述了唐时期出现两个盛世景象。(4)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根据材料指出盛世景象出现的共同原因。(5)唐盛世景象的出现

11、,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 27.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辽北宋西夏形势(1)依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建立与北宋并立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宋代棉花的种植推广、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2)请问材料二说明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发生了怎样变化? 请各举一个实例说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的表现。材料三:见下图宋代的重

12、要发明(3)请依据材料三图片信息反映的重要发明,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项发明说出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4)结合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宋代的中国被称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的原因有哪些? 优选期中测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 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b.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 加速了两岸城市发展d. 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可以看出运河的开通

13、促进了南北商旅的沟通往来,直接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2. 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他主要是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的a. 自由性b. 广泛性c. 公正性d. 民主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五个没有”,考查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相关内容科举制度。从中不难看出,材料的核心,即体现科举制选官制度的公平和公正性。可知: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正确答案选c。3. 用“昙花”来形容隋王朝,一下子就抓住了隋朝的基本特征。这

14、个统一中国三十多年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隋朝的基本特征是( )a. 经济繁荣b. 二世而亡c. 短暂而繁荣d. 节俭盛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目材料“用昙花来形容隋王朝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意在描述隋王朝的基本特征是短暂而繁荣,故c正确;“经济繁荣”是中国很多王朝的时代特征,这不是隋朝所特有的特征,而且这和题目材料“承前启后”不吻合,故a错误;隋朝的确是二世而亡,但是秦朝也是二世而亡,所以不是隋朝的基本特征,故b错误;隋朝只是在隋文帝的时侯比较节俭,而隋炀帝则是荒淫无度,谈不上节俭,节俭不

15、是隋朝的基本特征,故d错误。4. 与以下示意图中相关的史实是a. 北魏改革,民族交融b. 定都建康,开发江南c. 开凿运河,创立科举d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图表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隋朝灭亡之后,李渊建立了唐朝,唐朝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被称为贞观之治,后来的唐玄宗时期,唐朝达到鼎盛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d项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三国之后,不是隋朝之后,a项不符合题意;南宋时期定都建康,发展江南,南宋不是隋朝之后的朝代,b项不符合题意;隋朝的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创立了科举制,c项不是隋朝之后,c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

16、除;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表格信息,正确把握历史朝代的更替的时间,逐一分析四个选项的朝代的存在的时间,抓住隋朝的时间和五代十国的时间,利用排除法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能够掌握各个朝代的存在的具体时间。5.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a.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b. 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c.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 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

17、法选拔官员的是隋文帝,故a不符合题意;唐玄宗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故b不符合题意;武则天改唐朝的国号为周,是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不是评价武则天的主要依据。故c不符合题意;武则天在位时期,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这是得出“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的结论的主要依据。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识武则天在位时期,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这是人们肯定武则天的主要依据。6.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历史上把唐朝鼎盛时期称为( )a

18、.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开皇之治【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c项符合题意;a项是西汉时期;b项是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但还没有达到唐朝鼎盛时期;d项是隋朝时期。由此可知abd三项与题干“唐朝鼎盛时期”信息不符。故选c。点睛:抓住信息“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

19、感悟”是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唐朝鼎盛局面的名称。干扰项是“贞观之治”,在唐太宗统治时期,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还没有达到唐朝的鼎盛时期,需排除干扰项,最后确定正确答案。唐玄宗前期的年号是“开元”,出现的盛世局面是“开元盛世”,是唐朝的鼎盛时期。7. 下面两幅图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它们运用于( )a. 农业b. 工业c. 商业d. 交通【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材料中第一幅图片是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第二幅图片是筒车,筒车又叫

20、水转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筒车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因此它们都运用于农业,故选a。8. 唐太宗曾经表示: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但他要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由此可见,唐太宗特别重视( )a. 对外交往b. 民族关系c. 任用贤才d. 虚心纳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但他要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唐太宗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说明他特别重视民族关系。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9. 唐朝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

21、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 )a. 杜甫b. 白居易c. 杜牧d. 李白【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李白诗歌的特点。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性格豪放,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代的诗歌10. 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东瀛有

22、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东瀛指的是日本,袈裟指人物的身份是和尚,四个选项中鉴真和玄奘是和尚,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故指的是唐朝鉴真东渡日本,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郑和是在明朝时七下西洋,故c不符合题意。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在元朝时来到中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掌握鉴真东渡日本的基本知识。11. 二百余年间,日本19次派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则二百人,多至五六百人。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c. 加强两国间的友谊d. 求取佛教经义【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

23、可知,遣唐使是日本赴中国的使节团,贞观五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12次,遣唐使团组织完备,遣唐使通过友好访问或是留学长安,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把唐代大量文化带回日本,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a。12. “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b. 北方地区遭到浩劫c. 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 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

24、分析可知,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的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故选c。13.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a. 冲击了唐朝统治b. 缓和了统治危机.c. 平定了安史之乱d. 推动了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起义军在黄巢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故a正确;起义打击了唐朝统治没有缓和统治危机,故b错误;平定安史

25、之乱的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与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无关,故c错误;安史之乱推动了藩镇割据局面出现,故d错误。综上故选a。14. 从下表中课读出的信息包括()政权名称存亡时间开国国君国君身份后 梁907923年朱 温宣武节度使后 唐923936年李存勖河东节度使后 晋936946年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后 汉947950年刘知远河东节度使后 周951960年郭 威邺都留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成五代五个政权的开国国君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将这些政权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表中五个政权先后出现,政局相对较稳定。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

26、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历史上合称“五代”。“五代”是唐朝末年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所以选项表中五个政权先后出现,政局相对较稳定,不符合史实,可排除;其余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15. “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元戎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识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此类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 汉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通常戍军,以

27、三年为期轮换;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易于控制。故选d。16. 宋太祖在位期间,注重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他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的措施是a. 设置通判b. 设置转运使c.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d.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答案】b【解析】【详解】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故b符合题意;通判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排除a;c是加强对军事力量的控制,d是科举制方面的措施,均不符合题意,排除cd。故选b。17. 北宋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表明科举制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是a. 有

28、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b. 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 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结合所学可知,这诗句的意思是皇上器重英雄豪杰,读书教你们如何博得皇上的欢心,所有的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出仕才是正途,体现了社会重视读书的风气,故b正确;acd错误。综上故选b。18. 辽与西夏国力不断增强的共同原因是a. 军队规模庞大,武力强大b. 创制汉字c. 学习中原文化,发展生产d. 汉人迁入【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辽与西夏大力学习中原文化,发展生产,促使国力不断增强,故

29、c正确;军队规模庞大,武力强大是国力增强的表现,故a错误;两国依据汉字创制了各自文字,故b说法错误;此时,没有大量汉人迁入,故d不符合史实。19. 纪录片历史的拐点中的第三个拐点是“澶渊之盟”,此盟约使交战双方保持了长时期的和平局面。该盟约是a. 北宋与大理达成的和议b. 北宋与西夏达成的和议c. 北宋与辽达成的和议d. 辽与西夏达成的和议【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澶渊之盟”,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双方在澶州进行大战。宋真宗亲自督战,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北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

30、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c正确;abd与“澶渊之盟”无关,排除;故选c。20.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远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说这段话的人物是( )a. 阿保机b. 阿骨打c. 元昊d. 岳飞【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远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结合所学可知,说这段话的人物是阿骨打。1115 年阿骨打建立金,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只有金永远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是解题的关键,1115 年阿骨打建立金。21.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

31、嘶,剑气如霜”屠洪刚的一首精忠报国让听众热血沸腾。与这首歌描写相符的历史人物是 ()a. 寇准b. 赵构c. 岳飞d. 戚继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精忠报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选项c符合题意,其余选项abd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22. 进口的泰国米因口感好、味道香而受到很多中国人的欢迎。其实,宋朝就曾引进了外国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占城稻引进于( )a. 泰国b. 越南c. 朝鲜d. 印度【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太湖流域

32、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23.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b.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c. 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d. 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文中的 “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的信息可知,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都是宋朝商品经济非常活跃的表现,b项符合题意;ad表述错误;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所以答案选b。

33、24.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忽必烈d. 铁木真【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 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铁木真,故d符合题意;秦始皇、汉武帝、忽必烈与题干开创蒙古帝国基业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25. 忽必烈热衷于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继承汗位后,施行“治国

34、安民”的方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广开言路b. 创制文字,设立机构c. 整顿吏治d. 注重农桑【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忽必烈继承汗位,改行汉制,施行“治国安民”政策,主要措施有: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创制文字,设立机构不属于“治国安民”的方略,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b。二、综合题(本题2小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贞观政要材料二唐太宗日: “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择贤人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资治通鉴材料三唐太宗统治时期, 注意吸取隋亡

35、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四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材料一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的用人原则是什么?列举两位他在位时用的贤人。(3)请写出材料三、四分别描述了唐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景象。(4)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根据材料指出盛世景象出现的共同原因。(5)唐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 【答案】(1)人民群众的力量。(2

36、)任人唯贤。魏征,房玄龄,杜如晦。(3)贞观之治、开元盛世。(4)经济发展,社会安定。重视发展农业,提倡节俭。(5)统治者要以人为本:要重视农业生产:要戒奢从简,倡导节俭等。(言之有理也可)【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意思是做天子的人,如果是有道之人,那么百姓就会推他做国君;如果是无道之人,就会被百姓抛弃,(百姓)确实值得敬畏啊。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2)依据材料二“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择贤人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反映了设官职为民,选择贤人。即任人唯贤;结合课本所学,唐太宗时,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任用敢于

37、进谏的魏征,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3)依据材料三“唐太宗统治时期, 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役”,结合课本所,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称之为“贞观之治”;材料四“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4)依据材料三“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材料四“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

38、时期。”得出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由材料三“唐太宗统治时期, 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材料四“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分析得出盛世景象出现的共同原因:统治者都重视发展农业,提倡节俭。(5)依据前面材料三四和问题,可知盛世景象出现原因得出:统治者要以人为本;要重视农业生产;要戒奢从简,倡导节俭等。27.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辽北宋西夏形势(1)依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建立与北宋并立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宋代棉花的种植推广、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2)请问材料二说明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各举一个实例说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的表现。材料三:见下图宋代的重要发明(3)请依据材料三图片信息反映的重要发明,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项发明说出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4)结合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宋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