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口市中心区“四沟四湖”、美舍河新增污水排放口截流并网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十二月编制人员院 长: 杨 远 东总 工程 师: 李 树 苑分 院 院长: 李 全审 核: 谢 富 强项目负责人: 吴 多 辉参加编制人员:谢 富 强董 斌吴 多 辉杨 砺陈 万 顺目 录前 言11. 概述31.1 项目概况31.2 编制依据51.3 编制范围61.4 编制原则62. 城市概况72.1 城市地理位置72.2 历史沿革72.3 城市性质及规模72.4 自然条件83. 项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133.1 海口市中心区排水现状133.2 存在的问题173.3
2、项目建设必要性173.4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84. 工程方案194.1 排水体制194.2 污水截流倍数194.3 工程设计方案215 工程设计265.1设计原则265.2 污水量指标265.3设计参数及计算公式275.4 工程设计内容295.5管材选择325.6管道附属构筑物365.7 工程量表375.8施工组织设计436. 环境保护486.1项目建设的环境意义486.2工程环境影响的性质486.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预测486.4清除和缓解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对策517、劳动保护557.1 设计依据557.2主要危害因素分析557.3安全卫生防范措施568、节能设计579、水土保持589.1施工期
3、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589.2水土保持措施5810. 项目管理及实施计划5910.1项目管理5910.2 项目实施计划5910.3人员编制6011、项目招投标6111.1 招投标原则6111.2 项目招标范围6111.3 项目招标组织形式6111.4 项目的招标方式6112. 工程估算及投资分析6312.1建设规模6312.2估算编制内容6312.3编制依据6312.4定额依据6312.5价格依据6312.6其他依据6312.7投资估算编制方法6412.8建设项目总投资6412.9各项枢纽工程费用占工程费用的比例6512.10资金来源6513. 结论与建议6613.1结论6613.2建议6614
4、. 附表、附件及附图67前 言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海口市是海南省的省会。海口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城市污水的治理工作。为结合经济建设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配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口市政府出台了多项环境整治政策及措施,特别是污水处理管网的收集,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二期)、长流污水处理厂、海口市中心区和府城分区污水截
5、流并网工程、“四沟四湖”遗留污水排放口截流并网工程等污水处理及收集项目。随着这些污水项目的陆续建设,有效地扩大污水管网覆盖范围,从源头上解决河沟污染问题,遏制了水污染加剧趋势,各水域水质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最近,根据排水管理所工作中的排查和市民的投诉,在龙华区及琼山区有多处污水串接入雨水管渠,其污水通过雨水管道直接排入水体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据调查共有此类排污口18个,分别为:电力排洪沟排放体系的海口湾1号、2号、3号污水排放口,万绿园西侧排洪渠体系4号污水排放口,西崩潭排放体系5号、6号、7号、8号污水排放口,龙昆沟排放体系9号、10号、11号、12号污水排放口,金牛岭人工湖排放体系1
6、3号污水排放口,长堤路四二四医院旁14号污水排放口,美舍河4号桥15号污水排放口,干部疗养院16号、17号污水排放口及美舍河排放体系18号污水排放口。为此,海口市水务局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相关单位对新发现18个污水排放口进行现场踏勘,并委托我院编制海口市中心区“四沟四湖”、美舍河新增污水排放口截流并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对现场踏勘和对现有资料的充分研究,在海口市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于2012年10月31日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根据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安排,并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海南省咨询投资有限公司于2012年11月27日在海口市组织召开了海口市中心区“四沟四湖”、美舍河新增污水排放
7、口截流并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估会期间,专家组对海口市中心区18个污水排放口及污水管网走向等现场情况进行踏察,就工程设计方案等进行了沟通交流,经认真讨论评议,认为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工程技术方案可行,管材选型合理;项目建设内容与费用构成基本齐全、合理,估算依据基本可靠。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对此我们进行了相应修改和补充,重新编制了本可研文件(报批稿),供上级主管部门决策。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海口市水务局、琼山区水务局、龙华区水务局、供排水管理处、管道养护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1. 概述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海口市中心区“四沟四湖”、美舍河新
8、增污水排放口截流并网工程 1.1.2 项目业主海口市水务局1.1.3 项目建设地点 海口市中心区1.1.4 研究成果概要工程建设内容“四沟四湖”、美舍河有18个污水排放口截流并网内容,具体有;在海口湾1号、2号、3号排放口处设置截流污水管道,长879m,管径id300id600;在金贸泵站西侧4号排放口处设置截流污水管道,长78m,管径id600;在明月楼西崩潭5号、6号、7号、8号排放口处新增污水管道,长92m,管径id300;在坡博路口、面前坡路口、面前坡公交站和南海大道路口的9、10、11、12号排放口处设置截流污水管道,长195m,管径id400;在金牛岭金垦路口13号排放口处设置截流
9、污水管道,长32m,管径id300;在长堤路424医院旁14号污水排放口处设置截流污水管道,长189m,管径id500;在龙歧路美舍河4号桥15号污水排放口处设置截流污水管道,长29m,管径id400;在新桥路干部疗养院大门前16号、17号污水排放口处设置截流污水管道,长36m,管径id400;在美舍河排放体系18号污水排放口处设置倒虹井及倒虹管,管道总长146m,管径为双管dn400。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海口市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已基本建成,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不同步,个别水体仍然有部分污水排入而导致水体污染,其主要原因是个单位或小区污水管道串接入了雨水管道系统而直接排入水体。
10、因此,污水的截流并网工程极为重要,是改善水环境、减少污染物向地面水体及相关水域排放的有效措施,是配合海口市主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关键治理工程,也是水网动力工程的延续。工程的建设对保护水环境、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及作为资源有效利用所必须的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水体及相关水域环境,充分发挥已建污水设施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二期)于2010年建成投产,其设计处理能力为20万m3/d,为海口市中心区污水出路提供了良好条件;由于市政污水管网的不断完善,大部分截流点附近均已敷设市政污水管网,为截流后污水的收集排放创造了良好条件;海口市中心城区污水截流
11、并网工程的建成和运行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施工和运行、养护、管理经验。由此可见,该项目实施是可行的。工程投资估算本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317.53万元,其中;市政工程费1043.90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它费134.74万元、预备费58.93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41.58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38.37万元。1.2 编制依据1.2.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 设计委托书4.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 海口市人民政府 2005.105.海口市排水专项规划(20062020)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 2008.126. 其他竣工资料汇编1.2
12、.2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版 gb50014-200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3838-200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建城2000124号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gb/t50805-2012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0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1.3 编制范围
13、本次项目范围包括:海口湾1号、2号、3号污水排放口;万绿园西侧排洪渠体系4号污水排放口;西崩潭排放体系5号、6号、7号、8号污水排放口;龙昆沟排放体系9号、10号、11号、12号污水排放口;金牛岭人工湖排放体系13号污水排放口;长堤路四二四医院旁14号污水排放口;美舍河4号桥15号污水排放口;干部疗养院16号、17号污水排放口及美舍河排放体系18号污水排放口,共18个排污口的截污。1.4 编制原则(1)污水管道系统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情况统一布置。污水管道断面尺寸应按远期规划的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设计,按现状水量复核,并考虑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2)从海口市实际情况出发,城市发展状况及地理
14、特点为依据,结合现状,利用现有的污水设施及污水排放特点,因地制宜,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污水截流总体方案。(3)污水管宜沿城市道路敷设,并与道路平行。管道高程设计除考虑地形坡度外,还应考虑与其他地下设施的竖向关系。(4)管道材质、基础、接口,应根据污水水质、水温情况、断面尺寸、管内外所受压力、土质、地下水位、地下水侵蚀性、施工条件及对养护工具的适应性等因素进行选择与设计。2. 城市概况2.1 城市地理位置海口市位于北纬1932205,东经1101011041,地处海南岛的北部,横跨南渡江下游东西两岸。隔18海里与广东省相望。东与文昌市接壤,南靠定安县,西邻澄迈县。东西最长88.1k
15、m,总面积2304.84 km2。海岸线长约131km,海域面积约800km2。海岛有海甸岛、新埠岛和北港岛。2.2 历史沿革海口起源于汉代,开埠于宋末元初。“海口”一名最早出现于宋代,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曾设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海口商埠、琼州口,民国初期的海口镇。从汉代起,海口地属广西;明代公元1370年,海口划归广东。唐代627年,海口始隶属于琼山县。1926年12月,海口从琼山县划出,独立建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1956年,国务院将海口市划为广东省的地级直辖市。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海
16、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海南建省,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2002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海口、琼山两市合并,成立新海口市。 2.3 城市性质及规模海口市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流通中心。海口市分设秀英、龙华、琼山、美兰4个区,共辖23个镇和18个街道办事处,150个社区居委会、249个村民委员会、4个农垦农场、2个省属农场。中心市区是海口市的核心部分,是近期建设的重点,是省机关和外省驻琼办事机构所在地,是全省的中枢。它的建设对全市乃至整个海南大特区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的推动作用。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为204.6
17、189万人。其中,汉族人口为2000173人,占总人口的97.7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6016人,占总人口的2.25%。2011年海口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2.7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8.16亿元;第二产业177.91亿元;第三产业486.68亿元。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为6.825.068.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404元。2.4 自然条件2.4.1气候温度: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多台风暴雨,秋季凉爽舒适时有阴雨,冬季干旱时有冷气流侵袭带有阵寒。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11到12万卡,年
18、平均气温23.8,最高平均气温28.6,最低平均气温17.7。极端气温最高38.7,最低4.9。降水量:海口市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的雨日有150天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多以午后的热雷雨天气为主,偶尔有台风靠近或登陆时带来暴雨天气。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1834毫米,平均年中57月蒸发量最大,尤以高温强光最大的7月,为216 mm;其次为5月,211 mm;最小以低温阴雨的2月,为96 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干燥度为1.08,属半湿润型气候区。相对湿度:平均相对湿度在85%左右。风向、风速:常年风向以东南风和东北风为主,初夏和盛夏季节多刮南风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
19、3.4米/秒。 台风 : 海南岛属太平洋台风区。海口市北部临海,是台风频繁侵袭的地区之一。年平均受影响的台风5.5个(次),年平均大于8级大风12天,年平均12级以上台风24个(次)。每年410月是台风活跃季节,台风盛季平均个(次)占平均年个(次)数的81%,以8、9月下旬为台风高峰期。在台风影响下,台风带来暴雨和暴潮,暴雨一般持续34天,最长的达9天(1958年5月27日6月4日)。台风常伴有过程雨出现,致使海潮顶托,潮位高涨。雾:123月,由于受大陆冷高压和入海变性高压脊影响,海口市沿海常有含盐分的海雾为害蔬菜和农作物。2.4.2海洋水文潮汐:海口市海域位于琼州海峡南部,潮汐受西太平洋潮波
20、和北部湾的共同影响,潮汐类型变得很复杂,海口湾为不正规日潮混合潮,铺前湾为不正规半日潮,澄迈湾为正规日潮。海口湾的秀英港,平均海平面为1.5m(76榆林基面,下同),平均高潮位2.10m,平均低潮位0.9m,多年平均潮差1.11m,8007号台风暴潮增水2.41m,导致潮差高达3.60m。大约24年出现一次4.0m的高潮位,最高潮位5.04m。澄迈湾西边(新海湾)平均海平面为1.90m,平均高潮位2.5m,平均低潮位1.12m,平均潮差1.42m,最大潮差3.15m,1990年7月21日最高潮位达3.54m。(76榆林+0.478=85国家基准高程)2.4.3河流水系海南岛最长河流南渡江穿过海
21、口市中部而入海。南渡江主流在市区长75公里,流域面积13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0.99亿立方米。南渡江流经市区的支流水系有鸭程溪、昌旺溪、三十六曲溪、铁炉溪。境内还有演州河、演丰河、白石溪、罗雅河、美舍河、五源河、芙蓉河等小河流。有凤谭、铁炉、东湖、风圮、云龙、丁荣、岭北、玉凤、沙坡等水库,总库容量15000多万立方米。2.4.4工程地质海口市位于王五文教深大断裂北侧雷琼断陷盆地的东北部。王五文教大断裂控制着沿构造带分布的中生代和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及盆地的沉积作用,并沿构造带发育有新生代东西向的长坡、福山多文和海口凹陷,自第三纪以来沉积呈海陆交互相,同时还喷发堆积了多期超基性和基性火山岩,形成
22、火山岩被。盆地中发育有三组次一级基底断裂:近东西向的马袅铺前断裂、北西向的长流仙沟断裂及海口云龙断裂等。本工程地段地层划分为:人工填土层 (qml)、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第四系中更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各层岩性、结构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1) 人工填土层(qml): 杂填土:褐红色、褐黄色、灰黑色、浅灰色等杂色,稍湿饱和,松散状为主,欠固结,主要填筑砂粒、碎石、砼块等杂质,填筑成分不均匀,粒径变化较大,新近堆填。该层分布于地表,层顶标高1.944.43m,层厚1.503.20m,平均厚度2.42m。2) 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淤泥:灰黑色、深灰色,饱和,流塑软塑,具有
23、腐臭腥臭味,主要以粉、粒粒为主,含少量腐殖植,局部混有砂粒及少量贝壳碎屑。层顶埋深1.50m3.20m,层顶标高-0.661.94m,层厚2.809.60m。 砾砂:灰色,饱和,稍密中密,主要以石英质砂粒为主,混粒结构,亚圆型次棱角型,级配一般,含少量粉、粘粒。层顶埋深9.5011.10m,层顶标高6.06-9.06m,揭示层厚2.303.50m。平均厚度2.88m。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色,软塑可塑,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局部夹少量石英砂粒。层顶埋深7.5011.20m,层顶标高4.94-8.16m,揭示层厚2.203.90m,平均厚度2.73m。3) 中更新统海陆交
24、互相沉积层(q2mc):粗砂:褐黄色,饱和,中密为主、局部稍密,主要以石英质砂粒为主,亚圆型次棱角型,混粒结构,级配一般,粉、粘粒含量约10%15%。层顶埋深6.0010.50m,层顶标高2.67-8.18m,揭示层厚1.904.00m。-1粉砂:黄褐色、浅灰色,饱和,稍密,主要由石英粉细砂粒组成,均粒结构,亚圆型为主,级配一般,粉粒含量较高。层顶埋深5.607.00m,层顶标高1.17-4.80m,揭示层厚2.402.50m。工程所在地段内存在软弱土层,在对其地基采取加固及抗液化措施后,适宜本工程的建设。截污点基础主要埋置于杂填土及淤泥中,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等不良作用,若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设计要
25、求时,建议采用地基处理方案,如采用换填加固或深层搅拌法加强。截污点处道路狭窄,民居区分布密集,基槽开挖放坡受限制,且浅部土层的自稳能力较差,建议沿线基槽开挖时采用一定的支护措施,宜在基槽外设置止水帷幕,在基槽内设置挡土结构支护,同时采取降水和防渗等综合措施。2.4.5地震海口市位于海南北部文教王五,东西向断裂带附近,北东、北西 两条断裂带的交汇处。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工程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值为0.35s,场地分类属类。2.4.6 水文地质工程所在地段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浅层土对混凝土
26、结构具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水、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规定。3. 项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3.1 海口市中心区排水现状海口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城市污水的治理工作,并出台了多项环境整治政策及措施。在海口市中心区污水截流并网工程、“四沟四湖”遗留污水排放口截流并网工程、海口市中心城区水网动力工程等项目陆续建成后,有效遏制了水污染加剧趋势,市内各水域水质状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根据排水管理所工作中的排查和市民的投诉,海口市水务局组织相关单位等中心城区主要水体排放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排查,排查包括排放口的具体位置、口径
27、、污水来源及水质等情况,根据排查发现“四沟四湖”、美舍河有18个排放口还存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排查成果摘录如下: 海口湾1号、2号、3号污水排放口海口湾1号、2号、3号污水排放口位于龙华区世贸片区以北及美源小区的雨水出海排放点。由于其周边小区排水管理不善,附近的居民生活污水串接入雨水管道里,直接排入海口湾。导致海口湾受到污染,每当退潮时,臭气散发,气味十分难闻。 万绿园西侧排洪渠体系4号污水排放口万绿园西侧排洪渠体系4号污水排放口位于金贸污水提升泵站东侧、滨海大道北侧、万绿园西侧的排洪渠出口。该排洪渠流经万绿园景观水系再排入琼州海峡。由于滨海大道东侧片区的污水串接入排洪渠里。导致万绿园内水体水
28、质变差,影响了海口市民和游客的身心健康。 西崩潭排放体系5号、6号、7号、8号污水排放口西崩潭排放体系5号、6号、7号、8号污水排放口位于明月楼南侧、西崩潭的过路箱涵里。它是西崩潭两侧的污水用户直接把污水接入西崩潭的过路箱涵里,导致西崩潭水体受到污染。西崩潭水系须流经龙昆沟再排入大海,西崩潭水体的污染不但是本河段内污染,同时还污染了龙昆沟和出海口的附近海域水体。 龙昆沟排放体系9号、10号、11号、12号污水排放口龙昆沟排放体系9号、10号、11号、12号污水排放口共有面前坡排放口、面前坡公交站排放口、坡博路口排放口和南海大道排放口四个排放口。它们原都是龙昆南路的雨水排出口。由于龙昆南路两侧的
29、污水混接入雨水渠道里,排入龙昆沟。导致龙昆沟及出海口的龙珠湾受到污染。 金牛岭人工湖排放体系13号污水排放口金牛岭人工湖排放体系13号污水排放口位于金牛岭人工湖东岸、金垦路西侧。它是金垦路的雨水排出口。由于金垦路东侧的污水混接入雨水渠道里,排入金牛岭人工湖。 长堤路四二四医院旁14号污水排放口长堤路四二四医院旁14号污水排放口位于海甸溪南岸、滨海大道与长堤路交界处。它是龙华路雨水排出口。由于龙华路两侧及424医院附近的污水混接入雨水渠道里,排入海甸溪。导海甸溪受到污染。 美舍河4号桥15号污水排放口美舍河4号桥15号污水排放口位于龙歧路美舍河4号桥西岸,它是龙歧路雨水排出口。由于龙歧路两侧的污
30、水混接入雨水渠道里,排入美舍河。导致美舍河受到污染。 干部疗养院16号、17号污水排放口干部疗养院16号、17号污水排放口位于新桥路,它是新桥路雨水排出口。由于新桥路两侧的污水混接入雨水渠道里,排入美舍河。导致美舍河受到污染。 美舍河排放体系18号污水排放口美舍河排放体系18号污水排放口位于高登街美舍河东岸,它是高登街道路改造是其道路配套的污水管道找不到下游出路,而临时接入美舍河,由于高登街两侧的污水排入美舍河。导致美舍河受到污染。以下为排放口现场照片:图3-1 美舍河4号桥15号污水排放口图3-2 干部疗养院16号污水排放口图3-3 干部疗养院17号污水排放口3.2 存在的问题从以上调查的成
31、果分析,海口市中心城区水体排污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有:小区及街坊污水支管的改造未能与市政污水管网的建设同步进行,上游污水管道串接入雨水管网,直接污染了水体;旧路改造工程中对配套的污水管网改造不彻底,其污水就近接入河道;部分新建小区或住宅污水直接就近排入至雨水管网。3.3 项目建设必要性城市污水治理及水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起来不仅量大、面广、任务重、周期长,而且还应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近年来,海口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环境整治,特别是在污水治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着重解决城区的污水排放治理工作。其治理效果是显著的。海口市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已基本建成,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不同
32、步,个别水体仍然有部分污水排入而导致水体污染,其主要原因是个单位或小区污水管道串接入了雨水管道系统而直接排入水体。综上所述,污水的截流并网工程极为重要,是改善水环境、减少污染物向地面水体及相关水域排放的有效措施,是配合海口市主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关键治理工程,也是水网动力工程的延续。工程的建设对保护水环境、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及作为资源有效利用所必须的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海口市中心区“四沟四湖”、美舍河新增污水排放口截流并网工程 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水体及相关水域环境,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完善污水设施,充分发挥已建污水设施的功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事情,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分析认为,项目
33、的建设是必要的和紧迫的。3.4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二期)于2010年建成投产,其设计处理能力为20万m3/d,为海口市中心区污水出路提供了良好条件。2)由于市政污水管网的不断完善,大部分截流点附近均已敷设市政污水管网,为截流后污水的收集排放创造了良好条件。3)海口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出台,明确地下管网工程建设目标,加大海口地下管网建设投入,改变了城市地下管网工程建设与城市道路建设不同步的局面,切实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增加污水收集量,保护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4)海口市中心城区污水截流并网工程的建成和运行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施工和运行
34、、养护、管理经验。由此可见,完善水体排水口污水工程的截流,将污水最终输送到污水处理厂,从根本上治理污水是可行的。4. 工程方案4.1 排水体制根据海口市总体规划及排水规划,近期老城区采用合流制,新建城区、开发区一律采用分流制。远期结合老城区成片改造,将合流制相应改造为分流制。本次海口市中心区“四沟四湖”、美舍河新增污水排放口截流并网工程 是对其原有系统进行完善,故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4.2 污水截流倍数污水截流倍数是城市污水治理规划、 设计和工程实施的重要参数 ,截流倍数不仅决定了污染物收集、处理的程度 ,影响污水治理的环境效益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投资 ,影响
35、污水治理工程的经济效益。4.2.1 合流制污水收集管的截流倍数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有关合流水量一节中规定,溢流井后管段的流量qz: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z=(no+1)qh+ qy+ qh式中:no截流倍数,即开始溢流时所截流的雨水量与旱流污水量之比。溢流井前的旱流污水量qh(l/s)按qh= qs+ qgqs设计生活污水量 (l/s)qg设计工业废水量 (l/s)qy溢流井后汇水面积的设计雨水量 (l/s)qh溢流井后的旱流污水 (l/s)因此,在溢流井中被截流下的流量为(no+1)qh,按gb50014-2006规范第2.4.3条截流倍数n
36、o一般采用15。4.2.2 影响截流倍数取值的因素 受纳水体的功能要求 城市的文明程度(或级别) 人口密度大小及人口构成 经济承受能力 降雨量大小 其他因素:如由于地下水、渗漏水进入污水系统等。4.2.3 截流倍数的取值 对水质要求严格的受纳水体的截流倍数应取大些,而对水质要求低的水体则截流倍数也就相应小一些。老城区污水受纳水体均为环境容量较大、对环境敏感性不太强的水域。该受纳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能力较强,故可选择取较小的截流倍数。 城市的文明程度高,人们的卫生习惯良好街道、社区清洁城市地面垃圾量相对较少,截流倍数可取小些;否则,截流倍数取大些。 老城区人口密度大,截流倍数可取小一些。因为人口密
37、度大则污水量大,如果取较大的截流倍数将使污水厂的污水量增量太大,造成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增大。 截流倍数取大值,排入河道的受污染雨水就较少,有利于保持水体功能,但截流管道系统的直径需要加大,污水处理厂规模也需要加大,工程投资也相应变大;截流倍数取小值,排入河道的受污染雨水增加,对河道水体的污染程度加剧,不利于保持水体功能。降雨量小的地区一般降雨频率也低,地表积存的污染物也多,故截流倍数应取大些,反之,则可取小值。海口市气候温和多雨。因此,从降雨径流的角度看,截流倍数为12,基本可以保证枯水期季节的全部降雨天数,截流量不少于10%以上的降雨径流,仅在每年78场暴雨和台风暴雨时,截流量不足10%
38、,不过此时径流量大、对污染物有足够的稀释作用,因而不会明显影响河流的水质。 城区内由于有渗漏水、地下水等进入污水系统,相当于增大了干管污水量,则相当于减少了截流倍数。在实际工程中必须同时考虑节省工程投资和治理污染的实际效果。截流倍数的取值只能在一个范围之内,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相同国家的不同区域,同一条河流的上、下游截流倍数的取值都可能存在不同,所以,截流倍数要综合各个方面考虑,在理论取值和实际取值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值。综上所述,本次设计截污系统取截流倍数为2。4.3 工程设计方案4.3.1 海口湾1号、2号、3号污水排放口海口湾1号、2号、3号排放口属于电力排洪沟排放体系,为3个雨污合流排放口
39、,这3个排放口都汇集在一处排入海口湾,其中西侧排放口为bxh=1.5x1.0m雨水箱涵,走向为向南至观海路后折向西接海棠路雨水管道;东侧两个排放口的雨水管道向东合为一根bxh=1.5x1.0m雨水箱涵,沿着海口湾向东至世贸北路再向东至美源小区。本次工程将对1号、2号、3号三个排放口进行污水截流整治。针对海口湾排水特点及其雨水箱涵走向,设计两个截流污水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在3个排放口前设置一座截流井,将截流后的污水排至紫棠路市政污水管网。方案二:根据雨水箱涵走向,在东侧雨水箱涵及西侧雨水箱涵分别设置污水截流井,截流后的污水排至紫棠路市政污水管网。方案比选:方案一采用在3个排放口前设置一座截流井
40、,将雨水渠道内的污水截流收集后排至紫棠路市政污水管网。污水在末端截流,截流较彻底;缺点该排放口处为海防堤和观海平台,需要对观海平台进行破除及修复,施工难度大,对观海平台破坏严重。方案二根据雨水箱涵走向分别在东、西两侧雨水箱涵设置污水截流井,将雨水渠道内的污水截流收集后排至紫棠路市政污水管网。该方案虽然增加了一座污水截流井,但它不会破坏观海平台,施工难度相对较小。综上所述,方案二施工难度较小,对景观破坏较小,因此推荐采用方案二。4.3.2 万绿园西侧排洪渠体系4号污水排放口万绿园西侧排洪渠体系4号污水排放口位于金贸泵站西侧,为bxh=1.5x1.0m雨水箱涵,它流经万绿园景观水系再进入琼州海峡。
41、由于滨海大道东侧片区的污水串接入雨水箱涵里,排入万绿园景观水系。导致万绿园水体受到污染。本次工程将对该排放口进行污水截流整治。本次工程拟将在该排放口前(雨水箱涵末端)设置截流井,将截流后的污水排至滨海大道市政污水主干管。4.3.3 西崩潭排放体系5号、6号、7号、8号污水排放口西崩潭排放体系5号、6号、7号、8号污水排放口共有4个d300污水排放口,分别位于明月楼附近,它为西崩潭两侧的污水用户直接把污水接入西崩潭的过路箱涵里,导致西崩潭及龙昆沟水体受到污染。本次工程将对这些排放口进行整治。整治方案为把在西崩潭两侧的污水排放口直接接入西崩潭污水管道两侧预留的污水检查井里。4.3.4 龙昆沟排放体
42、系9号、10号、11号、12号污水排放口龙昆沟排放体系9号、10号、11号、12号污水排放口分别为面前坡路口、面前坡公交站、坡博路口和南海大道路口4个排放口,它为龙昆南路两侧的污水串接入雨水渠道里,排入龙昆沟。导致龙昆沟受到污染。本次工程将对这些排放口进行污水截流整治。这些排放口都是污水串接入雨水渠道内导致排放口水体受到污染。因此,分别在前坡路口、面前坡公交站、坡博路口和南海大道路口的末端设置污水截流井,将截流后的污水就近排至龙昆南路市政污水管道里。4.3.5 金牛岭人工湖排放体系13号污水排放口金牛岭人工湖排放体系13号污水排放口为金垦路d600雨水排出口,由于污水串接入雨水渠道内,直接排入
43、金牛岭人工湖。导至金牛岭人工湖水体受到污染。本次工程将对该排放口进行污水截流整治。该排放口是污水串接入雨水渠道内导致排放口水体受到污染。因此,也在排放口末端设置污水截流井,将截流后的污水排至金垦路市政污水管道。4.3.6 长堤路424医院旁14号污水排放口长堤路424医院旁14号污水排放口为龙华路bxh=1.2x1.0m雨水排出口,由于污水串接入雨水渠道内,直接排入海甸溪。导至海甸溪受到污染。本次工程将对该排放口进行污水截流整治。该排放口跟金贸泵站排放口情况类似,都是污水串接入雨水渠道内导致排放口水体受到污染。因此,也在排放口末端设置污水截流井,将截流后的污水就近排至滨海大道市政污水主干管。4
44、.3.7 美舍河4号桥15号污水排放口美舍河4号桥15号污水排放口位于龙歧路海口市实验中学大门附近,美舍河4号桥西岸的雨水排出口。该排放口于2002年在海口市美舍河综合整治工程中进行了污水截流。由于近10年来其周边居民增多,有些用户不按照规划把污水直接串接入雨水渠道内,使得该雨水排出口污水量增加,并溢流至美舍河中,导至美舍河受到污染。本次工程将对该排放口进行污水截流整治。本次工程拟将对原有污水截流管进行清淤修复改造,并增加一条污水截流管道,将截流后的污水就近排入美舍河西岸已建污水主干管。4.3.8 干部疗养院16号、17号污水排放口干部疗养院16号、17号污水排放口是位于新桥路干部疗养院大门前
45、的雨水排出口,17号排放口与4号桥15号排放口情况类似,也在海口市美舍河综合整治工程中进行了污水截流。由于近10年来其周边居民增多,有些用户不按照规划把污水直接串接入雨水渠道内,使得该雨水排出口污水量增加,并溢流至美舍河中,导至美舍河受到污染。本次工程将对16号、17号排放口进行污水截流整治。本次工程拟对16号排放口新增一条污水截流管道,将截流后的污水就近排入新桥路已建污水主干管。对17号排放口原有的污水截流管进行清淤修复改造,并增加一条污水截流管道,将截流后的污水就近排入美舍河西岸已建污水主干管。4.3.9 美舍河排放体系18号污水排放口美舍河排放体系18号污水排放口位于高登街及琼州大道交叉
46、口处,美舍河东岸的污水排出口。该排放口污水管道于2002年在海口市美舍河综合整治工程中为采用倒虹方式接入美舍河对岸(西岸)的污水主管中。由于在2009年海口市中心区水网动力工程中,该排放口处为河口路泵站美舍河补水管道的出水口,在“水动力工程”中把该处的污水倒虹管给截断了,但并未对其恢复,致使上游污水临时排入美舍河。本工程方案延续海口市美舍河综合整治工程中的方法,在该排放口出设置倒虹管,把该路污水管接入美舍河对岸(西岸)的污水主管中。5 工程设计5.1设计原则 合理确定使用年限,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拟建污水管按现状地形及现状污水主干管、检查井的位置,确定管径和具体走向,设计流量按各排水
47、分区的建设面积比流量计算,以此确定管径。污水管截流一般沿着道路布设,简洁顺直,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埋深较浅情况下,让最大区域上的污水自流排出,降低工程造价,减少运行成本。 在设计充满度条件下,重力流污水管道最小设计流速不小于0.6m/s。 仔细研究管道敷设坡度与地面坡度之间的关系。所确定的管道坡度,既能满足最小设计流速的要求,又不使管道的埋深过大。 根据国内管材的情况,合理选用截污管的材质。5.2 污水量指标污水量的确定关系到污水截流干管及污水管管径的确定。要使污水收集系统设计合理,投资最省,所采用的污水量必须可靠。因此,污水量是污水管道系统设计的关键性基础数据之一,污水量预测是污水管道系统建设
48、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5.2.1污水量预测方法城市污水量预测与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数量、规划区的开发建设规模、布置、土地面积、人口密度、工业分布等密切相关。一般常用的污水量预测方法有人均综合指标法、分类用水指标法、单位建设用地综合指标法,污水量增长率推算法及比流量增长法。由于缺乏统计资料,不宜采用污水量增长率推算法及比流量增长法进行污水量预测。本次工程污水量预测拟采用单位建设用地综合指标法。根据海口市排水专项规划,本次设计范围内的单位建设用地污水量标准为72.21m3/dhm2。5.3设计参数及计算公式5.3.1流量计算公式设计参数及计算公式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采用
49、。 流量公式 q=va式中:q 设计流量(m3/s) v 设计流速(m/s) a 过水断面面积(m2) 流速公式 采用曼宁(manning)公式 式中:n粗糙系数,hdpe管采用n=0.009 ,钢筋砼管采用n=0.013 r水力半径(m) 湿周 i 水力坡降 粗糙系数污水管道的粗糙系数主要取决于管道结膜和管底沉积情况,这两者又取决于污水水质及其流动情况。 流速管内流速较大,水流畅通,不会发生淤积。污水管在设计充满度下,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道为10m/s,非金属管道为5 m/s。 最大设计充满度污水管道按不满流设计,设计最大充满度见下表: 管径(mm)最大设计充满度
50、2003000.553504500.655009000.709000.75 变化系数居住区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kz 我国自1972年起先后在北京、长春、广州等27个观测点进行1年观察,并对2000个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式中:q 污水平均日流量(l/s) 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z)2.32.01.81.71.61.51.41.3最小设计坡度管径最小坡度()管 径最小坡度()3002.07001.04001.58000.85001.210000.86001.010000.61.05.3.2 截流管设计流量截流管道设计流量公式
51、q设=(no+1)qhkz式中:qh 旱流污水量(l/s) no 截流倍数,取2 kz 水总变化系数kz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目的在于合理、经济选择管道断面尺寸、坡度及埋深。设计参数及计算公式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采用。5.4 工程设计内容本工程内容为将“四沟四湖”、美舍河18个污水排放口进行污水截流,接入已建市政污水管道。拟在海口湾1号、2号、3号排放口处设置截流污水管道,长879m,服务面积约3.79hm2,转输面积8.78hm2,设计流量为53.64 l/s,管径id300id600。拟在金贸泵站西侧4号排放口处设置截流污水管道,长78m,服务面积为3.41hm2,转输面积30.46hm2,设计流
52、量为158.7 l/s,管径id600。拟在明月楼西崩潭5号、6号、7号、8号排放口处新增污水管道,长92m,服务面积为3.60hm2,设计流量为7.76 l/s,管径id300。拟在坡博路口、面前坡路口、面前坡公交站和南海大道路口的9、10、11、12号排放口处设置截流污水管道,长195m,服务面积为3.65hm2,转输面积19.21hm2,最大设计流量为44.67 l/s,管径id400。拟在金牛岭金垦路口13号排放口处设置截流污水管道,长32m,服务面积为2.27hm2,转输面积6.58hm2,设计流量为40.17l/s,管径id300。拟在长堤路424医院旁14号污水排放口处设置截流污
53、水管道,长189m,服务面积为18.21hm2。设计流量为91.37 l/s,管径id500。拟在龙歧路美舍河4号桥15号污水排放口处设置截流污水管道,长29m,服务面积为1.58hm2,转输面积8.47hm2,设计流量为53.83 l/s,管径id400。拟在新桥路干部疗养院大门前16号、17号污水排放口处设置截流污水管道,长36m,服务面积为1.08hm2,转输面积6.91hm2,设计流量为47.36 l/s,管径id400。拟在美舍河排放体系18号污水排放口处设置倒虹井及倒虹管,管道总长146m,服务面积为1.05hm2,转输面积22.36hm2,设计流量为114.3 l/s,管径为双管dn400。各排放口污水量计算详见下表:排放口编号服务面积(hm2)转输面积(hm2)污水指标(m3/hm2d)平均污水量(l/s)截流倍数 no总变化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商务运营推广实操技巧
- IT项目开发进度管理实例分析
- 教育大数据市场分析报告2025
- 2025年防静电刷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改装锅炉车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成品糖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吡啶类羧酸离子液体在稀土元素钇、钆萃取分离中的效能与机制研究
- 2025年二草酸硼酸锂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南昌县医疗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护理解剖试题题库及答案
- 客户开发思路课件
- 低空飞行器操控考试题及答案
- 工程建设质保金合同范本
- 2025年秋季学期人教版PEP英语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小学《班干部培训》主题班会课件
- 百师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数学试题
- 登革热课件PDF教学课件
- 2025年涉台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南阳唐河县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8名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