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学习简扌报(第四期)主编:汪凤英2011年10月22日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所谓生活方式,就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方式。在 传统社会里,主要指人们的衣、食、住、行。它有着明显的历史性、 地域性和群体性。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东方人有东方 人的生活方式,西方人有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白领阶层和平民百姓 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样。信息社会的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 体,应当让学习像衣食住行一样,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有人提出教师角色 三维说”,即显性角色是 教育者”,隐性角色 是学习者”,本质角色是 创造者”。教师成为积极的学习者,是时代 发展的要求和教育自身的内在必需。学习是教
2、师较高层次的个人精 神需求,是符合个人成长的需要。在学习型社会,教师只有先成为 终身学习的楷模,才能成为好的教育者。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 能力比自己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教师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 做中学”学习不只是听听报告, 开开会,或是培训进修,而是要与日常的教学相结合,与教育科研 相结合,融入日常生活中。教师不仅仅要向书本报刊学,向老教师 学,还要有向学生学的勇气。信息时代的学生也是很好的学习资源。教师的学习要有创新和反思。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力,教师首先要在学习中创新,即要不断更新学习观念和内容,改 进学习方法。在反思中学习,可以发现问题,以问题引导学习,使 学习更有目的、更
3、有意义。教师的学习要有选择性,要循序渐进。教师要多读名著、教育理论和科研书籍。书中生动的情景、深邃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有助于教师品味教育的乐趣,领悟教育的真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学 习成了教师自我发展的一种手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时,教师就会主动地自觉地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 断超越自我。有了这样的 活”教师,教育定会有生机,与时俱进。初中古文言文教学的一点认识发布者:房艳锋 发布时间:2011-10-15 14:49:15我们知道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浅易文 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因此 ,深入地研
4、究文言文教学 的方法,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同时文言文教学却始终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盲区。学生对文言文更是谈“虎”色变,普遍存 在厌烦情绪。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 积极性很有必要,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点:一、重视课前预习,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布置一定的课前习题,学生根据习题有针对性的预习,而不是流于形式。因此,阅读时对时代背景、作家思想是不能忽略的,只有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才能深刻理解作品内容。所 以,预习内容为:解决文言文中的生僻字,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及写作背景,根据 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清文意。二、听朗读。
5、课上,我首先会放这篇课文的朗读,学生听第一遍,根 据朗读纠正字音并掌握句子的停顿、语气声调。例如核舟记中的“罔不因势 象形”根据朗读就会知道“罔不/因势象形”,“罔不”与后面的词语停顿一下, 有助于句子的理解。第二遍,让学生跟着默读 ,模仿朗读者的语气三、重视诵读指导。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意思是说读得多了就自然而然懂得句子所说的意思了。可见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句的 意思,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文章的感情,领悟文章的奥妙,积累词汇,逐步掌 握文言文用词造句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 从而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诵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熟读
6、 直至能背诵,牢记于心才能增强语感,获得感性认识,理解文章的内容。对文章 内容先要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一时还不能读懂的句段,不必急于求解,暂 且放在一边,借助工具书,帮助疏通词义,求得大致的含义,或者自已进行猜测, 以意会之,等日后求得老师的指点再进一步求得理解。朗读过程中只需了解文 章的大致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轮廓。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 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一篇 文言文,我让学生跟朗读试读一遍,再全班齐读,最后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 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增强记忆力。如何给学生作文写评语发布者:田吉军 发
7、布时间:2011-10-6 7:42:32教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引导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而好的批语,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很大的鼓励作用在批改学生周记、作文时,注重旁批,直接指出优点或不足,以便继续发 扬或及时改正。批改时,找出学生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旁批:“用词生动有趣!“多精彩的介绍啊,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创意,棒极了!” 总批时写一些鼓励性的话:“真棒,老师为你喝彩,更为你加油,希望你不断 努力,一篇篇好文章将会在你的笔下呈现!” “太棒了,老师为你赞叹!希望 你坚持不懈,达到成功的彼岸!”对于写得不够理想的周记、作文,我在 旁
8、批中指出不足,提出希望,鼓励其以原型再创作,争取写作的进步:“事情 的经过如何?告诉老师,好吗? ” “为什么?请查找资料,补写下来。” 对写作信心不足的孩子,与他谈心,找寻原因,并挑优秀作品让他学习,教给 写作方法,启发写作思路。当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大力表扬、鼓励,树立其写作的信心:“你的写 作进步真大啊!希望你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努力吧,成功正在向你招 手!” “坚持不懈,不断提高,成功将会属于你!”评作文时,我用阶梯式的评级方法,随着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升级,给孩子们一重重惊 喜,让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喜悦中受到鼓舞,写作兴趣越来越浓在评讲时,要抓住闪光点,激发写作
9、兴趣。每周作文评讲时,尽量挖掘每 位孩子的闪光点,让尽量多的孩子受到表扬:题目起得好的,给予表扬;词 语用得好的,给予表扬;句子写得好的,给予表扬;表扬独特见解、独特思路; 高度评价题材新颖、构思巧妙的作品,培养创新思维。在评讲时让孩子们注重 积累,多吸取别人的优点,同时,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敢 想敢说,不要人云亦云。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交者: 房艳锋 (提交时间: 2011-10-18 8:46:14)我国古文博大精深,色彩斑澜,纷繁浩瀚,因此,要学好 文言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教好文言文,对处于改革创新时代 的语文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挑战,一种探索。文言文教学是初
10、中语 文教学的难点,但又非常重要。无论是从语文教学的需要,还是学生 自主学习、扩大知识视野和阅读面来讲,都必须重视文言文的教学。 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怕学文言文,甚至讨厌文言文。因此,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要给予正确指导,明确要求,或 给学生交代学习本课的目的要求,或简介文章的背景及作者情况, 或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借助注释,初识文章并且自己试 着翻译。要么来一点有趣的“引子”,讲个相关或相似的文言故事 等等。这样的课前提示,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给学生自读文言文 创设一定的条件;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给予提示之后,还 应
11、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要求。如要识字解意,要熟读课文,要借助 注释和工具书,将课文初译出来,并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在 要求中还应体现大纲、教材、单元和课文的要求,做到从整体出发, 从大处着眼,文道统一。所要注意的是教师随时检查预习的效果,绝不能放任自流。二、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教师进行质疑、点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只起主导 作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多方面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学 生也可以互相提问,互相答问,以求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学生也可 以向教师提出问题,请教师回答。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提出问题, 请学生给予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时会带有一定的深度,学生 实在
12、回答不上来,教师可以给予正确答案,让学生牢记,以便对以 后的文章的学习起到帮助的作用。针对文章内容深浅度的不同,教 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在学生无疑处设疑,让学生思考,回答,以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他们的思维力。三、要帮助学生树立文言文很美,值得我们去欣赏的 观念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上下五千年流下了很多脍炙人口 的篇章。既有同学们喜欢吟诵的唐诗宋词,也有情节曲折、动人心 弦的元杂剧,更有反映社会风俗、刻画形形色色世态人情的明清小 说,其实还有从远古至清代的文体变化多端、语言精致优美的各种 散文。这些文章从各个方面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 ,传达着睿智与 宽容。有许多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精华部分,而
13、要弄懂他们的思想、 情感,我们就必须熟悉他们应用的载体一一文言文。四、帮助学生消除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树立正确的 学习观文言文既然是古代人的文学作品,也必然是“我手写我心; 的结果。只是由于时间的流逝,离我们年代长了,理解上有隔阂。但 只要我们明白了语境,也就容易理解文章大义。而且,文言文与现代 汉语虽然在词语上,语法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毕竟还是有大 量的共同点。我认为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要比多教几 篇课文效果好得多。五、要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刚开始接触文言文的时候,就有意识地灌输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或步骤。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路可循,有法可依
14、。笔者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下:第一步是诵读,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注意 句读,反复读,变化形式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诵读的基础 上,学生会渐渐产生文言文的语感,朦朦胧胧中自有一股意会,但又 不能确切言之的感受。第二步试译。一般来讲 ,文言文下面的注释比较详细,让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也许字词的理 解不一定全部到位,但整体把握七不离八,虽不中亦不远矣。第三步 互译。互译可以在同桌间进行,两两对译,一人译一人听,听者 及时提出自己不同理解,能协调更好,不能协调留到全班解决。也可 以组成学习一组,前后两桌为一组,由一人主译,分段进行,轮流当 小老师。第四步,
15、竞背,学生已有诵读的基础,经过积极思索,共同协 作,对课文的理解已经到位,教师可适当提出要点,先让学生借助提 示试背课文。为了激发兴趣,我通常的做法是一排依次接背,背不上 的后面接。人都有虚荣心、好胜心,初中生的好胜心尤其强烈,有的 同学为了显示自己记忆能力强,甚至提前完成背诵任务,总之,“诵 读一一试译一一互译一一竞背”的四个过程中,只要时时注意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处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 中竞争,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学生就不会畏惧文言文,讨厌文言文, 反而会喜欢文言文,甚至自己课外找一些文言文来读。六、教师还得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能力,适时变换教法以上我们讲的文言文教
16、学中常用的四步骤,也不是 一成不变的。教无定法,具体教学还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比 如初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没有文言文基础,过分看重字词教学,学 生必然会感到枯燥无味。好的教师,切切不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失 去兴趣,这时可淡化字词,着重整体理解,以激发兴趣为主。七、适 当的延伸到课外感受、领悟、积累,最终还要落实到实际运用上去。如果学生 离了老师,离了参考书就读不懂文章了,那是文言诗词教学的失败。 在教会学生借助工具书,借助注释,积累了相当的实词虚词知识后, 我们不能忘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举一反三。学完一篇,选择相近的,或者有联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17、,老师只需稍作引导、点 拨即可。如学完郑人买履,课外再补充北人食菱,以作呼 应;学到幼时记趣可以联系戴震难师;学到三峡时不 妨把答谢中书书拿来一用总之,只要消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教会 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有利于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与 虚词的意义。要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讨,切实提高 学生阅读、品析、欣赏古诗文的能力。今后,我还将继续去探索、 去实践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中亮丽 的一道风景!教学设计与反思提交者: 孙志永 (提交时间: 2011-10-18 11:17:05 )课题:武陵春教材分析:1、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
18、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 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2、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 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 象。学情分析1、学生对中国古诗词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结合人物环境了解人物内心世界,进而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深刻感悟此作表达的情感意 境还需努力。2、要引导学生掌握,作者通过多种表达手法来表现她的内心的愁苦。教学目标:1、掌握舴朦、载的读音,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词;2、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3、 学会运用诵读、品词对
19、比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4、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5、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2、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次见面,给同学们带来一份见面礼,这份见面礼是一幅对联,上联是:“大 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下联是:“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 一枝女儿花”聪明的同学梦一定已经猜出这支女儿花的芳名是李清照(学生回答)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以她卓尔不群的气质与横空出世的才华,在 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拾起从她衣袖中飘落的一瓣春花,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
20、的叹息二、朗诵文本,体会情感1、教师范读2、学生跟读:老师一人的朗读似乎有些落寞,能否邀请同学们轻声地跟着老 师,模仿老师的节奏语气语调,试着读准字音,读准节奏3、学生自由朗读:从同学轻轻的跟读声中,老师已经能够感受到词的节奏美 了,但是跟读总是不过瘾,不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用自己的心灵静静地体会 词人的情感,想想武陵春流淌的是何样的情感(自由朗读)4、每位同学都读得特别认真投入,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诵一遍(一名学生朗 读),问:你感受到这首词流淌的是何样的感情,能用武陵春中的一个词 语表达么?“愁”(板书)5、同学们通过反复的吟诵,已经能够体会词人的愁情了,我们不妨让前后几位同学组成一个单位,
21、用你们认为可行的组合,和最能渲染愁情的方式演绎武 陵春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比如推选一位读得最好的同学跟刚才朗诵的同 学比一比,;可以用齐读的方法加重愁的浓度;也可以借鉴音乐上双声部的唱 法,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当然充满智慧的同学也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展示(学生自由组合,朗读)抽取 2、3组三、品味语言1、我们的同学调动了自己的机智,全力地传达了李清照的愁情,那么在朗诵 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词的哪句话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愁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板书:直接抒愁,)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
22、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 生答:“人非”(丈夫去世)至亲至爱的夫君六年前在南京因病去世,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更何况李清照曾一度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 (展示幻 灯片:婚姻生活的一个片断)能用一两个词语形容这对夫妇的婚姻生活么?幸福美满,琴瑟和谐,夫唱妇随,志同道合 可是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切都成回忆, 李清照能泪湿衣襟能不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么!2、事事休啊,什么叫事事休?万事皆休,她感到万事皆休,表现在行动上呢?哪句话?日晚倦梳头,请再读一遍,你会把重音落实到哪个字上?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
23、怠,你认为在句中还是这个意思么?梳头是人物的 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 么态度?讨论小结: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 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板书:细节传愁)3、想起曾相亲强爱的丈夫,想起了美满的生活,怎么不令人流泪可有是谁勾 起了六年前的生离死别,是谁让本已悲凉的心海又泛起苦涩的愁波?触动这份 愁情的是什么?李清照见到了什么才“泪湿衣襟”?风住尘香花已尽,能描述一下这个景么?风停了,花都凋零了,连泥土也都沾上了花香,词人说“物是”景物依旧, 那么我们不妨拿起她早年写就的如梦令作一番比照,看看是否能够印证“物 是”,请一
24、位女生朗读,其他同学划出与“风住尘香花已尽”相类似的词语 女生朗读问:相似点在哪里?绿肥红瘦花已尽,雨疏风骤风住,情感一样么?讨论小结:如梦令表达的是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与不舍,语气轻快但是武陵春暮春的景色却更多的勾起了词人伤痛,板书:触景生愁 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 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 逝,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请用沉痛 的语气朗读最强烈最直接地抒发词人情感的这句话 齐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我们再连起来把上阙朗诵一遍,请传递出词人因景而生愁和物是人非的沉痛之 情来 齐读上阙4、已经能读出词人沉沉哀愁了,往下阙关照,我们发
25、现李清照的心情似乎发 生了转变,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阙,同学们找出能体现词人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 男生朗读并作答:闻说、也拟、只恐闻说什么意思?一一听说听说什么?听说双溪的春天还好,花可能还没有全凋谢,春景不错这个消息对于李清照来说是好是坏?好此话怎讲?为什么是好消息呢可以去赏春,去散心小结:对,去散心,去排遣内心沉痛之愁心动了么?心动了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也拟,也打算用什么方式排遣忧愁?一一泛舟“泛舟”的“泛”字能表现什么的心情?舒适悠闲作者在泛舟之前加上也拟,表明她也希望排遣忧愁,达到悠闲舒适的境界,可 是计划实行了么?一一没有何处可见?一一 “只恐”,担心的意思,表明词人 又打了退堂鼓,还是没
26、去成小结:“闻说”给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希望,也拟传达了词人对光明 的向往,词的感情调子在这里有所昂扬,我们的心情仿佛也欣喜了许多,但是“只恐” 一词又把我们的希望欣喜打破,将词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渊感情一 波三折,起伏跌宕,所以我们朗读时前两句可以读出轻快欣喜的语气,而最后 则要凝重低沉请女生读前两句,最后一句齐读。5、请把最后一句再读一遍,(齐读)奇怪,愁怎么能用船去载?这个词是不 是用错了?引导: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是无形无影无声无息的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
27、什么特点重回想前人种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能说出一两句么?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 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把愁比喻成丝麻,纠缠在一起,纷繁芜杂、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 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板书:比喻摹愁我们再读下阙,此时不仅 要读出感情的起伏,而且要读出愁的分量齐读四、了解词人,解读内心那么浓重的愁,那么层层压迫的愁,让词人喘不气来,也让读词的人倍感抑郁, 于是有人评论李清照的词风格过于低沉,同学们是怎
28、么看待的呢? 转入知人论世(当谈到评价文人的作品时,我们有时不妨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打出幻灯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孟子;万章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总结:从词人人生经历来看,她的曾享受过幸福美满富足悠闲的生活, 也历尽了国家破败家乡沦陷丈夫去世文物丧失等等苦难,这些苦难淤积于心无人可诉无法可解,因为在男权社会中,根本无人愿意聆听她内心苦闷的呐喊! 她曾词动京华,名噪一时,可这早已经违反了封建社会为妇女所规定的种种教 条,因此她的词也被斥为“无辜藉”她对幸福的追求又被诬蔑成“无检操”, 甚至连我们心仰望之的陆游对她也颇多微词李清照晚年时想把自己一生所学悉心传授于孙姓少女,不料
29、,这位天资聪颖悟性颇高的少女用她十来岁孩子的童音冷冷地拒绝了词人:“才藻非女子时也” 是啊,社会上有才情的女子有何用?她奢望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 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可到头来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周遭的人 都视她为异类作为一个文人她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作为一个女性,她又处于封建社会的最底层,巨大的落差注定了她的一生将忍受着这份旷世的孤独 板书:孤独这份孤独在本已沉重的国愁家愁离愁中又刻上了深重的一笔!五、抒写感受李清照小小的一个“愁”字包含了那么多丰富厚重的意义,那么也请同学们拓 展一下思维,用这个“愁”组个词语,比如悲愁,愁苦离愁、愁苦、愁绪、愁眉苦脸、悲愁、忧愁、乡愁、再请同学们用你刚才组的词造个句子来表达你对武陵春这首词的最大感受老师先造两 句,算是抛砖引玉展示幻灯片:人生几处闲愁,而易安的愁苦却是双溪扁 舟上不能承载的生命之重花落人去,阴阳两岸的离愁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学生作品展示,教师点评小结: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内心最大的感受, 老师想借用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客服主管个人年终总结
- 医护患位置关系图解
- 2025年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与建筑节能一体化设计报告
- 农业智能种植示范园区租赁合同
- 2025教师公寓出租合同
- 当代医护关系现状
-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护理
- 品牌合作推广及市场宣传协议
- 茶香四溢咖啡浓醇:2025年茶饮咖啡融合业态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客服专员年度工作总结
- 《普通话宣传周》中小学推广普通话主题班会模板
- 2025年中国电信集团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全收录
- 浙江省G12名校协作体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数学试卷
- (9月3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班会课件
- 2025广东汕尾市海丰县纪委监委招聘政府聘员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5.1 文明有礼(教学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汽车驾驶与维修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理论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非财务人员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 2025年新版《煤矿安全规程》
- DB42∕T 2130-2023 《林业生态产品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