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郑武公娶于申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zh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通 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通避b】害?”对曰:“姜氏何厌【通餍yn 】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
2、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通毋】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ln)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shng),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yn)。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旧读gng】。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通悌t】,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
3、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wi)之。”公曰:“尔有母遗(y),繄(y)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在这里读y】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y)。”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ku),永锡【通赐】尔类。其是之谓乎!”注释1、选自左传隐公元年。郑伯,指郑庄公。郑属伯爵,所以称郑伯。郑,春秋时国名,姬姓,在河南省新郑县一带。克,战胜。段,郑庄公之弟。鄢(yn),郑地名,在河南省鄢陵县境内。2、初:
4、当初。左传追述以前的事情常用这个词,这里指郑伯克段于鄢以前。3、郑武公:名掘突,郑桓公的儿子,郑国第二代君主。4、娶于申:从申国娶妻。申,春秋时国名,姜姓,在现河南省南阳市北。后为楚所灭。5、曰武姜:叫武姜。武姜,郑武公之妻,“姜”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谥号。6、共(gng)叔段:郑庄公的弟弟,名段。他在兄弟之中年岁小,因此称“叔段”。失败后出奔共,因此又称“共叔段”。共,春秋时国名,在现河南省辉县。叔,排行在末的兄弟。7、庄公寤w)生:庄公出生时难产。寤生,难产的一种,胎儿的脚先生出来,即逆产。寤,通“啎”,逆,倒着。8、遂恶(w)之:因此厌恶他。遂,连词,因而。恶,厌恶。9、亟
5、(q)请于武公:屡次向武公请求。亟,屡次。于,介词,向。10、公弗许:武公不答应她。弗,不。11、及庄公即位:到了庄公做国君的时候。及,介词,到。即位,君主登上君位。12、为之请制:姜氏请求把制邑作为共叔段的封地。制,地名,即虎牢,在现河南省汜水县境内。原位东虢属地,东虢被郑所灭,地入郑。13、岩邑:险要的城镇。岩,险要。邑,人所聚居的地方。14、虢(gu)叔死焉: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虢,指东虢,古国名,为郑国所灭。焉,相当于“于是”“于此”。15、佗邑唯命:别的地方,听从您的吩咐。佗,同“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唯命,只听从您的命令。16、请京:讨封京邑。京,地名,在现河南省荥阳县东
6、。17、祭(zhi)仲:郑国的大夫,字足,其先为祭地封人。祭,姓。18、都城过百雉(zh):都城的城墙城墙超过三百丈。都城,都城的城墙。雉,古建筑量法,长三丈,高一丈,百雉,三百方丈也。19、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大城市的城墙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参,同“三”(繁体字作叁)。国:此指国都。20、今京不度:现京邑的城池规模不合乎规定。不度,不合制度。21、非制也:不是(先王的)制度。22、君将不堪:您将经受不住。23、姜氏欲之,焉辟害:姜氏要这么做,我有什么办法来躲避因此产生的害处呢?焉,何也。辟,同“避”。24、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怎么有满足的时候呢?厌,满足。25、滋蔓:植物之茎,细而延长,皆谓
7、之蔓,言草至滋长,蔓延,则难以芟除,喻人之权势渐大,则图之渐难。26、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太叔命令西部、北部边境地区违背中央听从自己的节制。鄙,边境。此指边境地区。贰,不专一。此指背叛国君。27、公子吕:郑大夫,字子封。28、廪延:在今河南延津县北。29、可矣,厚将得众:如今可以剿灭太叔了,土地广了,得到的民众也就多了。可矣,可正段罪也。厚,地广也,前犹命贰于己,故云生心,今直收贰为己邑,故云得众。30、不义不昵: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昵,亲近也。31、完聚:完城郭而聚人民也。32、缮兵甲:修整皮甲武器。33、将袭郑:将要偷袭国都。34、夫人将启之:姜氏准备好开城门接应。启,开、导,此指
8、作内应。35、段入于鄢:太叔逃到鄢邑。鄢,在今河南鄢陵县北。36、五月辛丑:五月二十三日。37、书曰:春秋上写。书,指春秋。38、郑志:郑伯的意愿。39、城颖:在今河南临颍县西北。40、黄泉:底下的泉水。常以之指死后埋在地下。41、颖考叔:郑大夫。42、颖谷:即城颖之谷。43、封人:管守护疆界的官。44、融融:和乐的样子。45、泄泄(y):舒畅快乐。1 师陈于鞌癸酉,师陈于鞌2。邴夏御齐侯3,逢丑父为右4。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5。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6。”不介马而驰之7。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8,曰:“余病9矣!”张侯10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11,余折以御,左轮朱殷1
9、2,岂敢言病。吾子13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14,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15?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16。此车一人殿之17,可以集事18,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19?擐甲执兵,固即死也20。病未及死,吾子勉之21!”左并辔22,右援枹而鼓23,马逸不能止24,师从之。齐师败绩25。逐之,三周华不注26。韩厥梦子舆谓己曰28:“且(旦)辟左右29。”故中御而从齐侯30。邴夏曰:“射其御者31,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32。”射其左,越于车下33。射其右,毙34于车中,綦毋张丧车35,从韩厥,曰:“请寓乘36。”从左右,皆肘之37,使立于后。韩厥
10、俛定其右38。逢丑父与公易位39。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40。丑父寝于轏中41,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42,伤而匿之43,故不能推车而及44。韩厥执絷马前45,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46,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47,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48。下臣不幸49,属当戎行50,无所逃隐51。且惧奔辟而忝两君52,臣辱戎士53,敢告不敏54,摄官承乏55。”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56。郑周父57御佐车,宛伐为右,载齐侯以免。 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58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59,我戮之不祥60。赦之,以劝事君者61。”乃免之62。注释1鞌之战:
11、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之一。战争的实质是齐、晋争霸。由于齐侯骄傲轻敌,而晋军同仇敌忾、士气旺盛,战役以齐败晋胜而告终。鞌:通“鞍”,齐国地名,在今山东济南西北。2癸酉(guyu):成公二年的六月十七日。师,指齐晋两国军队。陈,列阵,摆开阵势。3邴(bng)夏:齐国大夫。御,动词,驾车。御齐侯,给齐侯驾车。齐侯,齐国国君,指齐顷公。4逢(png)丑父:齐国大夫。右:车右。5解张、郑丘缓:都是晋臣,“郑丘”是复姓。郤(x)克,晋国大夫,是这次战争中晋军的主帅。又称郤献子、郤子等。6姑:副词,姑且。翦灭:消灭,灭掉。朝食:早饭。这里是“吃早饭”的意思。这句话是成语“灭此朝食”的出处。7不介马:不给马披甲
12、。介:甲。这里用作动词,披甲。驰之:驱马追击敌人。之:代词,指晋军。8 未绝鼓音:鼓声不断。古代车战,主帅居中,亲掌旗鼓,指挥军队。“兵以鼓进”,击鼓是进军的号令。9 病:负伤。10张侯,即解张。“张”是字,“侯”是名,人名、字连用,先字后名。11合:交战。贯:穿。肘:胳膊。12朱:大红色。殷:深红色、黑红色。13吾子:您,尊敬。比说“子”更亲切。14苟:连词,表示假设。险:险阻,指难走的路。15识:知道。之,代词,代“苟有险,余必下推车”这件事,可不译。16师之耳目:军队的耳、目(指注意力)。在吾旗鼓:在我们的旗子和鼓声上。进退从之:前进、后退都听从它们。17殿之:镇守它。殿:镇守。18可以
13、集事:可以(之)集事,可以靠它(主帅的车)成事。集事:成事,指战事成功。19若之何:固定格式,一般相当于“对怎么办”“怎么办”。这里是和语助词“其”配合,放在谓语动词前加强反问,相当于“怎么”“怎么能”。以,介词,因为。败,坏,毁坏。君,国君。大事,感情。古代国家大事有两件:祭祀与战争。这里指战争。20擐:穿上。执兵,拿起武器。21勉,努力。22并,动词,合并。辔(pi):马缰绳。古代一般是四匹马拉一车,共八条马缰绳,两边的两条系在车上,六条在御者手中,御者双手执之。“左并辔”是说解张把马缰绳全合并到左手里握着。23援:拿过来。枹(f):击鼓槌。鼓:动词,敲鼓。24逸:奔跑,狂奔。25 败绩:
14、大败。26 周:环绕。华不注:山名,在今山东济南东北。28韩厥,晋大夫,在这次战役中任司马(掌祭祀、赏罚等)。子舆,韩厥的父亲。29 且(旦)辟左右:旦:即明日早晨。辟,同“避”,避开。其父在梦中告知,明晨交战,避开车之左右而居中。30中御:在战车中间为御者。当时战车,只有天子、诸侯、主帅之车将在中间,其他战车皆御者在中间,左为将,右为车右,韩厥为司马,是军中之将,本应在左,因有“旦辟左右”之梦,故居中为御者。31 御者:指韩厥,其仪态如君子,邴夏请齐侯射之。32 非礼也:戎事(打仗)以杀敌为礼,齐侯的话说明他不懂戎礼。33越:坠,掉下。34毙,仆倒,倒下去。35綦(q)毋张:晋大夫。姓綦毋,
15、名张。丧车,丢失了车。36从韩厥:跟着韩厥。寓,寄。寓乘:寄(于)乘,搭车。37从左右:跟随(韩厥)想站左边、右边。皆肘之:都用肘推开他。肘:名词用作动词,用肘推。38俛:同“俯”,俯身。定其右:把车右之尸体放稳固,以免坠于车下。39易位:调换位置。逢丑父乘韩厥俯身之机,与齐侯调换位置,己居中,齐侯居右。当时军中君主与将士之服相同,韩厥未见过二人,故不能分辨。逢丑父与君易位,准备危急时掩护齐侯逃走。40华泉,泉名,在华不注山下。骖(cn):骖马。古代用三马或四马驾车,中间驾辕的马叫服马,左右两边的马叫骖马。絓:通“挂”,绊住。边马挂在树上,车不得行。41轏(zhn):通“栈”,栈车。42肱(g
16、ng):胳膊从肘至腕的部分。此处指整个胳膊。43伤而匿之:匿:隐藏,这里是“隐瞒”的意思。此为追述前事,逢丑父击蛇受伤,隐瞒伤情未报。44 故不能推车而及:因胳膊受伤不能推车出险,而被敌人赶上。45执絷(zh):絷:绊马索。齐侯之边马被绊住,韩厥为其解开,执索立于马前。46奉殇加璧以进:向齐侯进酒献璧。奉:捧。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犹如后代的酒杯。加:加上,放上。璧:玉环的一种。以上三句写韩厥对齐侯行臣仆之礼。这是古代俘获敌国国君时的礼仪。47 寡君,臣子对别国称自己国君的谦词。鞌之战的前奏是齐代鲁,卫助鲁侵齐,鲁卫战败,向晋求救,晋才出兵与齐交战。所以韩厥说“为鲁卫请”。48 无:同“毋”,
17、不要。令:使,让。舆:众多。陷入:进入,深入。49 下臣:韩厥自称。这是人臣对别国国君称自己的谦词。50 属当戎行:属:恰好之意。恰好我当此戎车之行。51 无所逃隐:隐:隐蔽、躲藏。无处逃避此职。52 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辟:通“避”。忝(tin):辱,这里用作使动。忝两君:使齐君、晋君受辱没。53 臣辱戎士:我不配当戎士。54敢告不敏:不敏:谦词,不才之意。请告之不才。55摄官承乏:代理职务。摄:代理。承乏:承当其空乏。齐侯之御者空缺,韩厥请求代摄此职,为其驾车。实际即俘获齐侯之意。56如:动词,往,到去。逢丑父已冒充齐侯,故意让齐侯去取水,以借机逃脱。57郑周父:齐臣。佐车,诸侯的副车。宛茷
18、,齐臣。免,免于被俘。58 为戮:被杀。为: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59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不以用死换得其君脱离危难为难。难:“认为难”,“把看作难事”。免:“使免”,“使脱身”,使动用法。60 不祥:不吉利。61 赦:赦免。劝:鼓励,勉励。事君者:事奉国君的人。62 乃:副词,表示前后两事事理相因,相当于“于是就”译文公元前589年六月十七日,齐、晋双方军队在鞍摆开阵势。邴夏为齐侯驾车,逢丑父当为戎右(古代战车,将领居左,御者居中。如果将领是君主或主帅则居中,御者居左。负责保护协助将领的人居右)。晋国的解张为郤克驾车,郑丘缓当戎右。齐侯说:“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不给马披上甲就驱
19、马奔驰(之:指驾车的马)。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了鞋上,没有中断擂鼓,说:“我受重伤了(古代病重、伤重、饥饿、劳累过度造成体力难以支持,都叫病)。”解张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进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射中的箭杆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都被我的血染成了黑红色,我哪敢说受伤?您(吾子比子更亲切些)忍著点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接战,如果遇到地势不平,我必定下去推车,您难道知道这些吗?不过您确实伤势很重难以支持了。”解张说:“军队的耳朵和眼睛,都集中在我们的鼓声和战旗,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这辆车上只要还有一个人镇守住它,战事就可以成功。怎么能由于伤痛而败坏了国君的大事呢?穿上盔甲,手执兵器,本来就抱定了
20、必死的决心,伤痛还不至于死,您(还是)努力指挥战斗吧!”解张将右手所持的辔绳并握于左手,腾出右手接过郤克的鼓槌擂鼓。张侯所驾的马狂奔起来(由于单手持辔无法控制),晋军跟随他们。齐军崩溃。晋军追赶齐军,绕着华不注山追了三遍。韩厥梦见子舆(韩厥父,当时已去世)对自己说:“次天早晨避开战车左右两侧!”因此(韩厥)在战车当中驾车追赶齐侯。邴夏说:“射那个驾车的,是个贵族。”齐侯说:“称他为贵族又去射他,这不合于礼。”(按,乃齐侯愚蠢之举)射他左边的人,坠落车下;射他右边的人,倒在车里。(晋军)将军綦毋张(晋大夫,綦毋氏,名张)失去战车,跟随韩厥,说:“请允许我搭你的车。”跟在左边或右边,(韩厥)都用肘
21、制止他,使他站在自己身后(按,韩厥由于梦中警告,所以这样做,以免綦毋张受害)。韩厥弯下身子,把倒在车中的戎右安放稳当。逢丑父和齐侯交换位置(这是逢丑父为了保护齐侯,乘韩厥低下身子安放戎右的机会与齐侯交换位置,以便不能逃脱时蒙混敌人)。将要到达华泉(泉水名,在华不注山下)时,(齐侯)两边的(中间两马为服,旁边两马为骖)被树枝等钩住。(昨天夜里)丑父睡在轏车(一种卧车)里,有蛇从他身底出现,以臂击蛇,手臂受伤却隐瞒了伤情(按,这是为了交代丑父之所以不能下来推车而补叙的头天夜里的事)。所以不能推车而被追上。韩厥手持拴马绳站在齐侯的马前(絷:拴缚马足的绳索),拜两拜,然后下跪,低头至地(这是臣下对君主
22、所行的礼节。春秋时代讲究等级尊卑,韩厥对敌国君主也行臣仆之礼)。捧著一杯酒并加上一块玉璧向齐侯献上,说:“我们国君派我们这些臣下为鲁、卫两国求情,他说:不要让军队深入齐国的土地。臣下不幸,正好在军队任职,没有地方逃避隐藏(我不能不尽职作战)。而且怕由于我的逃避会给两国的国君带来耻辱。臣下不称职地处在战士地位,冒昧地向您报告,臣下不才,代理这个官职是由于人才缺乏充数而已(外交辞令:自己是不得已参加战斗,不能不履行职责,来俘获齐侯你)。”逢丑父(充齐侯)命令齐侯下车,往华泉去取水来给自己喝。郑周父驾著齐君的副车,宛茷担任副车的车右,载上齐侯使他脱身。韩厥献上逢丑父,郤克的将领手下要杀掉他。呼喊道:
23、“从今以后不会有代替他的国君承担患难的,有一个在这里,还要被杀死吗?”郤克说,“一个人不畏惧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他,用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于是赦免了逢丑父。颜渊季路侍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注释憾:抱怨 信:信任译文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
24、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轻声(伐:夸耀),不宣扬自己的功劳(施:张大,夸大)。”子路说:“希望(愿的古义)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使年少的人归依我(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怀:归依依孔安国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zng x)、冉(rn)有、公西华(hu)侍(sh)坐。子曰:“以吾
25、(w)一日长(zhng)乎尔,毋(w)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ng)之国,摄(sh)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jn);由也为之,比(b)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shn)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yu),以俟(s)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f),愿为小相(xing)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kng)尔,舍(sh)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n)。”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m)
26、春者,春服既成,冠(gu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 ),风乎舞雩(y),咏而归。”夫子喟(ku)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f)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y)?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 2译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子路轻率匆忙地回答说:一
27、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推行了。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学着做些东西。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官员。曾皙,你怎么样?(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
28、三人所讲的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皙)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仆,到沂河里涉水(祈福),在舞雩台上唱祭歌、献祭品,祭天求雨。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所以笑他。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何以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
29、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1 3注释编辑侍:陪侍;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毋吾以也:以,认为居:平时,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副词,往往,常常;如或:如果有人。如:连词,如果。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率尔:轻率急忙地样子;尔,助词,用作修饰语的词尾。对:回答;乘: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兵车摄:夹,箝。乎:于,在。师:军队;因:动词,继,接续,接着。之:代词,代之“千乘之国”比及:等到了。且:连词,并且。方:义,正道,这里指礼义。哂,微笑。方,见方,纵横。如:连词,表选择,或者
30、;足:使富足。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其:那。以:把。后边省宾语“之”。俟:等待。能:动词,能做到。焉:之,指管理国家的事情。如:连词,或者。会:诸侯之间的盟会。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愿:愿意;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焉: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鼓:弹。瑟:古乐器。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舍:放下。作:站起身;撰:才能。伤:妨害。乎:语气词,呢。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音义同“暮”既:副词,已经。成:稳定,指春服已经穿得住。冠:古时男子二
31、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喟然:叹息的样子。与:动词,赞成,同意。后:用作动词,留在后面。为:治理。以:介词。靠,用。让:谦让。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与:同“欤”,疑问语气词。特殊句式1、以吾一日长乎尔 状语后置2、毋吾以也 宾语前置3、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 即:“不知吾也”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5、摄乎大国之间 状语后置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状语后置7、异乎三子者之撰 状语后置8、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状语后置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宾语前置10、为国以礼 状语后置通假字居则曰(则,通“辄”,每每,常常)毋吾以也(以,通“已”,止)鼓瑟希(希,通稀,稀疏)莫春者(莫,通暮)
32、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助词)词类活用可使足民(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端章甫(端,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礼服)(章甫,名词活用作动词,戴礼帽)鼓瑟希(鼓,名词活用作动词,弹奏)风乎舞雩(风,名词活用作动词,乘凉)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容词做名词,小事,大事)古今异义1、加之以师旅(泛指军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2、比及三年(等到/比较、紧靠、依附等)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对方、方法等) 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5、如其礼乐(至于/如果) 6、异乎三子者之撰(陈述/写作)一词多义如:如或知尔(假如)如五六十(或者)如其礼乐(至于)方:且知方也(道理)方六七十(方圆
33、)以: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毋吾以也(认为)则何以哉(用,做)以俟君子(就,连词,表顺承)1 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2,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3,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4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5,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
34、以为纪6,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7,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8,以考其信9,著有过,刑仁讲让10,示民有常11,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注释:1.礼运:礼记中的篇名,内容写三皇五帝以来礼的变化情况,可能出自战国末期或秦汉之际的儒者之手。这里节选的是关于“大同”和“小康”社会的论述部分。2.与(y)于蜡(zh)宾:参加到蜡祭的行列。与,参加。蜡,谓古代国君年终祭祀。3. 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英,英华,杰出的人。当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
35、王而言。4. 矜:同“鳏(gun)”,老而无妻者。5. 大人世及以为礼:大人,指天子与诸侯。世及:世代相传。陈澔曰:“父子相传为世,兄弟相传为及。”6. 礼义以为纪:把礼义作为治事的准则。即用礼义约束人心。纪:纲纪。7. 六君子:为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这六个人。8. 以著其义:用(礼)来著明他们(指“民”)应做的事。著:明;义:宜。9. 以考其信:用礼来考验人心的真假。10. 刑仁讲让:用礼来树立仁德的好榜样,用礼来说明谦让的好处。刑:法则,榜样。讲:讲求。11. 示民有常:给人们指示出应当经常遵守的准则。常:常规。 三、大同(礼运节选)译文从前,仲尼作为陪祭人员参与蜡祭,蜡祭完毕,
36、出来在门楼上游览,唉声叹气。仲尼之叹,大概叹息鲁国礼乐的衰败。言偃在旁边就问道:“君子为什么叹息?”孔子说:“尧、舜及夏、商、周的禹、汤、文王和武王广大无私的时代,我都没有赶上,但是有古书记载。广大无私的时代,把天下作为大家共有的。选贤举能,讲求诚信,协调和睦。所以人们不只是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孩子。所有的老人都能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自己的才力,年幼的人可以得到抚育成长,鳏寡孤独和残废有病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人尽力于自己的职份,女人各有自己的家庭。货物资源,人们都厌恶丢弃到地上不管,但也不是自己收藏私用,据为己有。人们厌恶自己有力而不肯出力的人,但也不让别人为自己出力。因
37、此,各种图谋都杜绝了而不萌发,也没有劫夺偷窃残害之事发生,因而人们出门时从外面合住门即可,这就叫做大同。 现在广大无私的时代已经消失,天下的一切都变为私有,人们只亲爱自己的父母,只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孩子,财物出力都为自己,诸侯士大夫把血缘世袭当作礼法制度。把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工事,保护私有财产,把礼义作为纲纪;用纲纪使君臣关系规范,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妇关系和谐,并用礼义来设立制度,规范乡里,尊重勇武才智,把功绩作为个人所有。所以,奸谋因此产生,战争也因此兴起。夏禹、商汤、文王、武王、成王和周公用这种礼义治理天下,而成为才德出众的人。这六位君子没有一人不严守礼制的。他们用礼来表彰道义,考验诚信,昭示过错,效法仁爱提倡谦让,昭示民众常规的行为。如果出现不按照礼义去做的,有权势的人也要被斥逐,人人都以此为祸害,这就是小康。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靖江入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考研美术史论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临床营养科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桥梁工程交通施工方案
- 法式护墙施工方案设计
- 2025年预防接种知识考试题库带答案
- 铁路整修工程施工方案
- 2024年煤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气试验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啤酒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及跨文化整合经验总结
- 2025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纪检监察业务知识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国开2025年《行政领导学》形考作业1-4答案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执信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盆底(肌)康复理论及技术规范考核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省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4-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中学附属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 安徽省蚌埠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性监测语文(含答案)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百万医疗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