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_萋萋芳草忆王孙李重元注释翻译赏析讲解_第1页
忆王孙_萋萋芳草忆王孙李重元注释翻译赏析讲解_第2页
忆王孙_萋萋芳草忆王孙李重元注释翻译赏析讲解_第3页
忆王孙_萋萋芳草忆王孙李重元注释翻译赏析讲解_第4页
忆王孙_萋萋芳草忆王孙李重元注释翻译赏析讲解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李重元|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由李重元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 首。这首词简化了时空背景,也看不出抒情人的身份,但词中的神 韵悠然而在,词中的境界在生活中随处可遇。“雨打梨花深闭门”最为佳妙,它不仅有画面美,还令读者想像字面后所未出现的女主人公, 她恐是文学作品显意象外的“隐意象”。黄蓼园云:“高楼望远,‘ 空’字已凄恻,况闻杜宇?最后一句尤其比兴深远,言有尽而 意无穷。”体味象外之象的无穷意味。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的 宋词三百首专栏。【原文】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春词)作者: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

2、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i【注释】忆王孙:此调始于李重元此作。萋萋芳草: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杜宇:杜鹃。杜宇为传 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周代末年,七国称王,杜宇始称帝于蜀,号曰望 帝。晚年时,洪水为患,蜀民不得安处,乃使其相鳖灵治水。鳖灵察 地形,测水势,疏导宣泄,水患遂平,蜀民安处。杜宇感其治水之功, 让帝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杜宇退而隐居西山,传说死后化作鹃鸟, 每年春耕时节,子鹃鸟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因呼鹃鸟为 杜鹃。一说因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去,其魂化作鹃鸟,后因称杜鹃 为“杜宇”。“雨打”句:刘方平诗:“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 地不

3、开门。”【相关阅读】忆王孙;夏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 针线慵拈午梦长。忆王孙秋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 一点渔灯古渡头。忆王孙冬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赏析】李重元,传世词作仅忆王孙四首(春词、夏词、秋词、冬词), 这一首为其四首中的春词。这首词所表达的是一个古老的主题:春愁闺怨。就其所用词语看,全词所用也无非是宋词中惯用的语汇, 如柳外 高楼、芳草斜阳、梨花带雨、黄昏杜鹃。但是正像有才情的作曲家仅 凭借七个音符的不同组合就能构成无数美妙的乐章一样,这首词也以其富有感染力的意象组

4、合和不露痕迹而天然精巧的构思, 描写了一个 独立、不可替代的艺术形象。我们先看一看这首词的结构。这首词主要是写景,通过写景传达 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思绪。那一份香眇深微的情思是通过景色的转换而 逐步加深加浓,逐步显示的。在场景的转换上,词作又呈为一种由大 到小,逐步收束,词终而趋于封闭的心态特征。此词起笔展示的是一 种开阔的伤心碧色:连天芳草,千里萋萋,极目所望,古道晴翠,而 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闺中人的心也轻轻飘扬到天尽头了。 这一 句,情与景都呈现出一种杳眇深微的特征。接下来,场景收束为田间 路头杨柳、柳外高楼。继而,在杜鹃声声中,将到黄昏时,随着时间 的推移,场景再次收束为小院梨花带春雨

5、。最后,螟色入庭院,场景 收束为一个无言深闭门的近镜头。 可以想见,闭门人游荡在千里外的 芳心也将最后回到常日紧闭的心扉内。词作结构由大而小,由外而内, 由景生情,总体上表现为收束的特征。这一特征又准确地表现了古代 妇女那种内向型的心态。这首词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以锤炼字句为能,因为可以看见词中 选用的都是一些最常见的意象。这些意象大多在前人诗词中反复出现 过,积淀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感情。 意象本身就有很强 的美的“张力”,足以调动人们的生活文化积累,从而帮助读者想象 美丽的意境。比如,词中写到的芳草、杨柳、高楼、杜宇、梨花,无 一不是中国雅文学中的基本意象。 这些意象经过历代诗人传

6、唱,已具 有一触即发、闻声响应的高度感发能力。即以“柳”而论,从诗经 中的“杨柳依依”到韦庄的“无情是台城柳”,从李白的“春风知别 苦,不遣柳条青”到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一缕柳丝寄寓 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愁绪啊!人们读到这个字,就会随着各自的文化积 累不同程度地感受到那种萦绕在心头的忧怨。再如“芳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隐士):“记得绿罗裙,处处 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 煜清平乐):“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那无处不在的芳草,承载了游子思妇的无穷相思。这首词中的其他意象也大多具有这种美的联想性。因此,当作者把这些意象巧妙组合到一起时,就形成了一种具有更丰富的启发性的 画面。于是人们在熟悉中发现了陌生,有限中找到了无限。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的宋词三百首专栏。读这样的词,应当是回味大于思索,联想重于分析。这样可以得到比几句词的字面意义更多的东西。【作者介绍】李重元(远约1122年),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生平不详,工 词。全宋词收其忆王孙词四首,皆是颇具意境的佳作。例如 第一首写闺阁愁思:佳人高楼远望,只见连天芳草,千里萋萋,而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