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资料_第1页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资料_第2页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资料_第3页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资料_第4页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定义的区别安全岀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 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疏散岀口包括安全岀口和疏散门,这里主要指的是疏散门,即设置在建筑物内各房间直接通向疏 散龙道的门或安全岀口上的门。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在建筑 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岀口和疏散岀口,并分散布巻、易于寻找。一、安全出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5安全疏散和避难)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

2、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防火检査中,通过对安 全出口的数量、宽度、间距、畅通性等进行检查,核实安全出口的设宜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 标准的要求。()检查内容1. 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岀口的数量与安全出口总宽度、安全疏散距离有直接关系。当安全出口总宽度足够时,还需要 保证在不同人员分布条件下的安全疏散距藹,二者相互结合才能使安全出口的布置更加合理。具体要求 为:1)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安全岀口不少于2个。当公共建筑仅设一个 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时,具体检査要求为: 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而积小于等于200m

3、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 共建筑的首层: 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 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符合表5.5.8规定的公共建筑。表5.5.8可设置1部疏散楼梯的公共建筑耐火等级最多层数每层最大建筑而积(nV)人数一、二级3层200第二、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三级3层200第二、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25人四级2层200第二层的人数不超过15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内的安全岀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难的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 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时

4、,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隔离: 建筑而积大于1000肝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建筑而积不大于1000 nV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1个; 该防火分区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净宽度不应大于其按本规范第5.5.21条规立计算所需疏散 总宽度的30%,建筑各层直通室外的女全出口总净宽度不应小于按照本规范第5.5.21条规立讣算所需 疏散总净宽度。(2)住宅建筑住宅建筑安全出口数量与建筑单元每层的建筑而积和户门到安全出口的距离有关,住宅建筑安全岀 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泄: 建筑髙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户门至最

5、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建筑髙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住宅,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而积大于650m2,或任一户 门至最近安全岀口的距离大于10m时,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岀口不应少于2个; 建筑髙度大于54m的建筑,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岀口不应少于2个。 建筑髙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设置一座疏散楼梯时,疏散楼梯应通 至屋而,且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应能通过屋面连通,户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当不能通至屋而或不能通 过屋而连通时,应设置2个安全出口。(3)厂房厂房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

6、左,且不应少于2个。 当厂房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时,检查要求为: 甲类厂房,每层建筑而积不大于loom1,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5人。 乙类厂房,每层建筑而积不大于150 nf,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0人。 丙类厂房,每层建筑而积不大于250 m1,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20人。 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而积不大于400 nV,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30人。 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每层建筑而积不大于5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 数不超过15人。 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 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

7、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 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独立安全出口。(4)仓库每座仓库的安全岀口不少于2个。当仓库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时,检査要求为: 仓库占地面积不大于300m2o 仓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00m2o 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其建筑而积不大于100m2。 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 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 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独立安全出口。(5)汽车库、修车库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少于

8、两个,IV类汽车库和III、IV类的修车库可 设宜1个安全出口。(6)人防工程(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009)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设置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岀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 当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且将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设置的防火门作为安全岀 口时,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应符合下列规能:1)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场所,设豊通向室外、直通室外的疏 散楼梯间或避难走道的安全出口个数不得少于2个;2)防火分区建筑而积不大于1000m2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场所,设巻通向室外、直通室外的 疏散楼梯间或避难走道

9、的安全出口个数不得少于1个;3)在一个防火分区内,设苣通向室外、直通室外的疏散楼梯间或避难走道的安全出口宽度之和, 不宜小于本规范第5. 1. 6条规定的安全出口总宽度的70%: 建筑而积不大于500m2,且室内地而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容纳人数不大于30 人的防火分区,当设置有仅用于采光或进风用的竖井,且竖井内有金属梯宜通地面、防火分区通向竖井 处设置有不低于乙级的常闭防火门时,可只设置一个通向室外、直通室外的疏散楼梯间或避难走道的安 全岀口:也可设置一个与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 建筑而积不大于20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3人的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 分区的防

10、火门。房间建筑而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置一个疏散出口。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当必须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时,最远房间的疏散 门到最近安全岀口的距离不应大于9m: 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 建筑而积大于50m2的厅、室,疏散岀口不应少于2个。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宜按不同方向分散设置:当受条件限制需要同方向设置时,两个安全出 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2. 安全出口的宽度建筑中安全出口总宽度,与安全疏散设施的构造形式,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用性质、消防安全设 施等多种因素有关。安全岀

11、口宽度检査时,需要注意:(1)除本规范另有规左者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应符合表 5518的规定。表5.5.18 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m)建筑类别疏散楼梯楼梯间的首层疏散外 门、首层疏散外门走道单而布房双而布房高层医疗建筑1.301.301.401.50其他髙层公共建筑1.201.201301.40(2)人员密集场所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巻门槛,英净宽度不应小于1.4

12、0m,且紧靠 门口内外各1.40m范|1;1内不应设It踏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3)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 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0.60m的净宽度il算,且不应小于1.00m;边泄道 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0m。布置疏散龙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场、电影院、礼堂 等,每排不宜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0.90m

13、时,可增加 1.0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2剧场、电影院、礼堂等场所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夕卜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5.5.21-1 的规宦计算确定:3. 安全出口的间距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5m。4. 安全出口的畅通建筑物的安全出口在使用时保持畅通,不得设有影响人员疏散的突出物和障碍物,安全出口的门向 疏散方向开启。(二)检查方法通过査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而图,剖面图,了解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根据检査 场所或建筑的使用功能确泄疏敬人数和疏散宽度指标,计算该场所或建筑每层

14、(防火分区)需要的安全 岀口总宽度。根据计算结果开展现场检查,实地査看安全出口的数量,计算每个安全出口需要的最小疏 散宽度,逐一核实每个安全出口的宽度是否满足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规泄,同时检査安全岀口宽 度与疏散走道、疏散楼梯梯段的净宽度之间是否互相匹配。安全出口的宽度、间距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 不得大于规泄值的5%。二、疏散出口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岀口和疏散门,这里主要指的是疏散门,即设宜在建筑物内各房间直接通向疏散 泄道的门或安全出口上的门。防火检查中,通过对疏散门的数量、宽度、形式、间距、开启方向和畅通 性等开展检查,核实疏散门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检查内容1

15、. 疏散门的数量疏散门的数量根据房间或场所需要的疏散总宽度经计算确左,与安全出口的设置原则基本一致。 检查要求为:(1)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不少于2个。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疗建筑、教学建 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当房间仅设一个疏散门时,需要注意: 位于两个安全岀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对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建筑而积 不大于50m2:对于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建筑而积不大于75m2:对于其他建筑或场所,建筑而积不 大于120m2 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m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间内任一 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建

16、筑而积不大于200m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 位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的厅、室或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15人。 位于地下或半地下的房间,设备间的建筑而积不大于200m2:其他房间的建筑而积不大于50m2 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2)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根据人员从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观众厅疏散出去的时间不大于2min,从三级耐火等级的剧场、 电影院等的观众厅疏散岀去的时间不大于1.5min的原则,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每个疏散门的 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英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 散人数

17、不超过400人。例如,一座容纳人数为2400人的剧场,需要设置的疏散门数量为: 2000/250+400/400=9 (个),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约为:2400/9=267 (人),按2min控制疏散 时间计算出来的每个疏散门所需通过的人流股数为:267/ (2x40) =3.3 (股)。此时,还需要按4股通 行能力来进一步核实疏散门的宽度,即需要采用4x0.55=2.2 (m)的疏散门较为合适。对于体育馆,体弃馆观众厅容纳的人数变化幅度较大,由三、四千人到一、两万人。观众厅每个疏散门 平均担负的疏散人数也相应地有个变化的幅度,而这个变化又与观众厅疏散门的设计宽度密切相关体 育馆建筑均为一

18、、二级耐火等级,依据容量的不同,人员从观众厅疏散岀去的时间一般按3min4min控 制,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一般不超过400700人。2. 疏散门的宽度疏散门的宽度是决左疏散时间的重要因素,与疏散出口的数量、疏散总宽度之间必须相互协调、配 合。尤英是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对疏散出口宽度的检查显得更加重要。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住 宅建筑户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观众厅及英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净宽度不得小于1.4m。需要 注意:(1)疏散门的宽度与走道、楼梯宽度的匹配性。一般,泄道的宽度均较宽

19、,当以疏散门宽为计算 宽度时,楼梯的宽度不得小于疏散门的宽度:当以楼梯的宽度为汁算宽度时,疏散门的宽度不得小于楼 梯的宽度。此外,下层的楼梯或疏散门的宽度不得小于上层的宽度:对于地下、半地下,则上层的楼梯 或门的宽度不得小于下层的宽度。(2体冇馆、剧院、电影院和礼堂观众厅疏散门的宽度与数量、疏散时间的匹配性。例如,如一 座容疑为8600人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体冇馆,如果观众厅的疏散门设计为14个,则每个疏散岀口 的平均疏散人数为8600/14=614 (人)。假设每个岀口的宽度为2.2m (即4股人流所需宽度),则通 过每个疏散门需要的疏散时间为不符合疏散要求。因此,需要考虑增加疏散门的数量或

20、加大疏散门的宽 度。如果采取增加岀口的数量的办法,将疏散门数量增加到18个,则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为 8600/18=478 (人),通过每个疏散门需要的疏散时间则缩短为符合疏散要求。3. 疏散门的形式疏散门的形式根据建筑类别、使用性质进行确定。检査要求为:(1)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得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 转门和折叠门。仓库的疏散门采用向疏敬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 用推拉门或卷帘门:电影院、剧场的疏散门采用甲级自动推闩式外开门。(2)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 筑的

21、外门,要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在显著位豊设置标识和使用 提示。4. 疏散门的间距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m。5. 疏散门的开启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槿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的房间,英疏散门 的开启方向不限: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当门完全开启时,不得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疏散门在使用时保持畅通,不得上锁或在苴附近设有影响人员疏散的突岀物和障碍物。(二)检查方法通过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门窗表和门窗大样,了解建筑层数、髙度、使用功能等,一 般场所或房间根据使用功能、建筑而积确定疏散门设置数呈:

22、,对于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或多功 能厅、体冇馆的观众厅等特殊场所,还需要根据每个疏散门的平均最多疏散人数进一步校核疏散门的数 量。结合计算结果开展现场检查,实地査看疏散门的数量,根据疏散宽度指标逐一核实每个疏散门的宽 度是否满足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规左,同时检查疏散门宽度与疏散总道、疏散楼梯梯段的净宽度 之间是否互相匹配。疏散门的宽度、间距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上值的5%o对于有防火要求 的疏散门,现场还需核查产品与市场准入文件、消防设计文件的一致性。三、安全疏散距离安全疏散距离的长短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人员密集程度、人员自身活动能力等因素有关,直接影 响疏散所需要的时间。防火

23、检查中,通过对安全疏散距离的测量,检查其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 术标准要求,并进一步核实疏散门或安全岀口的布置是否均匀、合理。(-)检查内容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主要包括房间内任一点至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之间的距离、直通疏散 泄道的房间疏散门到最近安全岀口之间的距离。厂房安全疏散距离。即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 距离需要注意:1. 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淋火火系统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规左增加25%o2. 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岀口的距离可按规左增加5m3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按规左 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型走

24、道两侧或尽端时,按规定减少2m。4.对于一些机场候机楼的候机厅、展览建筑的展览厅等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区域,其疏散距离在最 大限度地提髙建筑消防安全水平并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匸家评审纪要中的评审意见适当放 宽。(二)检查方法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而图,剖面图,了解建筑类别、平面布局、消防设施的设宜等,确定安 全疏散距离检查标准后开展现场检査。安全疏散距离测量值的允许正偏差不得大于规左值的5%。规范 有特殊规定或经专家评审确定的,可从其规立,但需要逐条检査专家评审纪要中评审意见是否已落实。以下为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 B 50974-20145.5.12消防水泵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25、1独立建造的消防水泵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或室内地而与室外岀入口地坪髙差大于 10m的地下楼层:3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其疏散门应直通安全岀口,且开向疏散走道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6.1 91高层民用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n】2且层数超过2层的公共建筑和其他重要建筑,必须设 世高位消防水箱。7.4.3设巻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包括设备层在内的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7.4.12.2高层建筑、厂房、库房和室内净空高度超过8 m的民用建筑等场所,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 0. 35MPa,且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3m计算;其他场所,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O.25MPa,且消 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 0 m计算。12.3.10消火栓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火栓的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