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的基本知识。( 2 )了解 “重农抑商 ”、“海禁 ”、 “闭关锁国 ”等经济政策,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 “重农抑商 ”政策、 “海禁 ”和“闭关锁国 ”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1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 2 )初步掌握运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材料)等探讨土地制度、 “重农抑商 ”政策、

2、 “海禁 ”和 “闭关锁国 ”政策的含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了解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体察农民生活的艰辛。( 2 )了解中国古代 “重农抑商 ”政策在当时产生的背景,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正确评价“重农抑商 ”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3 )理解古代中国的哪些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认识到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 ”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 “海禁 ”和 “闭关锁国 ”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难点: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 “井田制 ”的瓦解 ; “重农抑商 ”政策的评价;历代

3、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初中中国古代历史和高中历史模块必修一即政治模块,对古代政治的发展有一定了解,也培养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政治和经济模块分开,内容时间跨度大,概念较多,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理解不容易透彻,基础知识方面还有些陌生,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对一些重点史实的了解,重点让学生讨论,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2004 年农民阿牛在承包的 10 亩土地上种植玉米 ,总产量约 3000 公斤。它认为种玉米无利可图, 2005 年他把土地卖给小强建房子。请大家想一想:阿牛收获的玉米将如何分配?试评价阿牛的卖地行为?在现阶

4、段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因此阿牛的卖地行为是完全错误的。请大家再想一想阿牛的卖地行为在古代能否得到认可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古代的经济政策,从而导入新课。第 4 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的土地制度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国家诞生了,公社的土地所有权渐被国家掌握。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1 )含义:井田制形成于商代;鼎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制与分封制密切相

5、关。具体来说,夏、商、周时期,国君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臣下,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君交纳贡赋。因这些土地阡陌纵横很像 #字形状故称井田。井田制度下奴隶主驱使庶民和奴隶集体耕种井田,剥削他们的劳动果实劳。井田制的实质就是王田制,即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君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因为,奴隶社会的国君,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所以,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了。(2 )瓦解:原因: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

6、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 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标志:鲁国实行“初税亩 ”【备课资料】初税亩:春秋时期,由于 牛耕 和铁农具的普及和应用,农业生产力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后,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国家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公元前 594 年,鲁宣公因势利导,适应土地私有制这一历史潮流,实行不论 “私田 ”、 “公田 ”一律 “履亩而税 ”。从此,井田之外的“私田 ”开始纳税“初税亩 ”。即规定初税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7、也预示着井田制的瓦解。成为我国最早的税收制度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1 )形成: 商鞅变法规定 “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2 )分类:按土地占有形态分类,一般认为封建社会有三种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如均田制,即是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作为征收赋税、增加国家收入或壮大军队、维护统治的依据。 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其特点是个人所有,土地可以买卖。由此,土地兼并成为封建社会不可避免也无法根除的现象。 小农土地私有制:见教材( 3

8、)古代重要的政策: 北魏至隋唐的 “均田制 ”:【备课资料】均田制:公元 485 年,北魏 孝文帝 颁布均田令并开始执行。主要内容:略北齐、北周、隋、唐都沿用均田制,具体办法有所变更。总之,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使农民摆脱豪强大族的控制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人。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基础 土地国有被破坏。 唐德宗 建中元年(公元 780 年),实行两税法, 均田制被废止。 明朝实行 “鱼鳞图册 ”,即丈量田亩,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备课资料】鱼鳞图册为征派赋役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以所绘田亩状如鱼鳞而得名,简称鱼鳞册。据

9、文献记载,南宋绍熙元年( 1190 )漳州等地即开始编制这种图册,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始于明洪武二年( 1369 ),进入清代后渐废。具体来说,鱼鳞图册的编制,对于巩固高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曾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明代中叶后,鱼鳞图册与实际逐渐不相符合,而流为具文。清朝建立后,已名存实亡。二、 “重农抑商 ”1、原因:见教材。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商农争劳力)2、目的: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即自然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3、演变:(1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政策:措施: 农业生产粮食布帛

10、,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农本商末) 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即禁止弃农经商 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作用:保护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同时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 )西汉汉武帝大规模推行 “重农抑商 ”政策: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促进西汉国力的强盛。( 3 )明清继续采取 “重农抑商 ”政策:(明清固守)表现: 明太祖和雍正帝沿袭 “重本轻末 ”治国理财思想; 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 对民营商业不

11、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常经营。影响:一方面它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另一方面 “重农抑商 ”政策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4、评价:积极作用:重农,能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也发挥过巨大作用,比如商鞅变法时期秦发展最为强大,汉武帝时国力强盛,都与此项政策有关。消极作用: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商业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从政府行为与经济自身规律来看,抑商政策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

12、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束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总之,封建社会不同时期,作用各有侧重。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为主。三、 “海禁 ”和 “闭关锁国 ”:1、明代的 “海禁 ”:(1 )原因:倭患明初倭寇与东南沿海当地的土豪、奸商、海盗勾结,构成倭患,危及到明朝统治。因此,明太祖下令实行 “海禁 ”。( 2 )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3 )实质:闭关锁国。2、清初的 “海禁 ”:(1)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2)内容: 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3、

13、清代的 “闭关锁国 ”政策:(1)原因: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4 主观原因(2 )内容: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但并不是禁绝海外贸易。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时只开广州一处通商, 并设立政府特许的贸易机构广州 “十三行 ”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3 )后果: 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闭关锁国 ”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国家

14、的安全。情境设置: 夕阳与曙光 。引导学生进行17-18 世纪中西方比较。比较一:政治方面当雍正皇帝颁布 “抑商手谕 ”,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比较二:经济方面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比较三:文化方面当两鬓飞雪的士子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落时,伽利略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晋剧范进中举教师设置问题:17-18 世纪中国显

15、露出哪些危机?中国西方政治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封建自然经济居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缓慢发展经济发展; 18世纪中后期开始工业革命对 外 关“海禁 ”、 “闭关锁国 ”;闭目塞听,盲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系目自大思 想 文文化专制;钳制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化解放教学小结:明清(鸦片战争前) ,随着中国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在自然经济的母体内,产生出一种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的萌芽。这种萌芽显露出向近代工业文明演进的曙光,体现了中国近代前夜的发展。但是,由于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的压制阻碍,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能迂回曲折地缓

16、慢发展,未能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洪流。最终,中国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中衰落。问题解答【学思之窗】1结合史实思考,这些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答案要点: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2请你谈谈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看法。答案要点: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为保障农业生产劳动力,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 “重农抑商 ”,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保证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限制富商大贾,有利于稳定封建经济,维护国家统一。【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封

17、建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 ”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要点:( 1 )实行 “重农抑商 ”政策的原因: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商业发展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这些都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影响社会进步。( 2 ) “重农抑商 ”政策保障了农业的发展,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晚期破坏正常的商业经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经济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在封建社会晚期造成中国的落后。学习延伸: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展开长期的争论。为上述各种观点中,哪种看法比较有道理?为什么?(观点略)你认( 1 )如果选择观点一, 可以举例说明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如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再例举传统儒家思想中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内容;最后说明为什么儒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