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3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_第1页
护理学基础3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_第2页
护理学基础3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_第3页
护理学基础3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_第4页
护理学基础3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三年中专)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护理系二一七年八月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一、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基础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 础课程。从概念、程序、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 通过对知识、技术程序和经验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 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基础护理工作作 为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满足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始终,是临床专业课程的先导。为临床专 科护理奠定基础。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

2、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临 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二、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学基本概念、基 本原理、基本试验研究方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熟悉近护理学学发展的新动向,并能解答和分析 理论上和实践上遇到的护理学问题。三、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总学时146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82学时。各章学时分配如下:内容理论讲授实践课小计第一章绪论202第二章护士素质与角色202第三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202第四章护理学相关理论202第五章护理程序202第六章护理安全与防护202第七章医院与住院环境268第八章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224第九章病人卧位与安

3、全的护理224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6814第十卜一章病人清洁的护理4812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4610第十三章冷热疗法224第十四章饮食与营养246第十五章排泄护理4812第十八早药物疗法61420第十七章静脉输液与输血41014第十八早标本采集224第十九章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4610第二十章临终护理224第二一章护理相关文件记录224复习202机动202总计6482146四、选用教材和参考书(1) 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第1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 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2版,全国中等

4、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3) 基础护理学:李晓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5版,全国医学高等医药“十 二五”规划教材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 与前修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人文课程等,前修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为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使护生在学习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时能利用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各专科患者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 是连接岗位通用能力和专科护理能力的桥梁

5、。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本课程宜利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课外习题和答疑相配合的教学方法。随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增加和补充视听资料。成绩考核应以笔试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实验,作业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手册。运用多元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能力为引导学生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学习,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按职业岗位标准改过去单一理论考试的模式为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并重的 考试模式, 即结合实验报告书写、 每次实践课的随机回示与考试、 期末实践技能考试与理论考试成绩。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体系, 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

6、 形成较完善的护理学基础操作规程与评分标准体系。同时,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提高对病人的评估、与病人沟通、对病人关心和关注病人安全方面的分值,从技能知识、技能操作、态度、沟通等方面考核学生,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大纲正文:第一章 绪论【教学内容】第一节 护理学的发展史一. 、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二、. 中国护理学发展历程三、中国护理学发展趋势第二节 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及工作方式一、. 护理学的任务二、. 护理学的范畴. 三、护理工作方式【重点和难点】重点:护理学的任务难点:护理工作方式【教学要求】1、了解护理学发展史;2、熟悉护理学的任务;3、掌握护理工作方式。【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以导、思

7、、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 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第二章 护士的素质与角色教学内容】第一节 护士的素质一、素质的概念二、护士素质的内容第二节护士的角色一、角色的概念二、护士角色的功能【重点和难点】重点:护士素质的内容难点:护士角色的功能【教学要求】1 、掌握护士素质的概念;2 、掌握护士素质的内容。【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 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第三章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第一节关于人的概念一、人是统一的整体 .二、人有基本需求三. 、人的成长与发展第二节 关于健

8、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二、健康 - 疾病轴第三节 关于环境的概念一. 、人的内环境二、人的外环境三、健康与环境的关系第四节 关于护理的概念、护理的概念二、护理的内涵 .【重点和难点】重点: 健康的定义;影响健康的因素难点 ; 护理与健康的关系【教学要求】1、了解关于人的概念,关于健康的概念,关于环境的概念;2、熟悉疾病的概念;3、掌握影响健康的因素;4、掌握健康的定义。【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 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第四章 护理相关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系统理论一、系统的概念与分类二、系统的基本属性三、系统

9、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一、需要的概述二、需要层次理论三、需要层次理论与护理第三节压力与适应理论一、压力的概述二、压力的应对三、 适应的概述四、压力与适应五、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重点:需要层次理论难点:系统理论【教学要求】1 、了解系统理论2 、理解压力与适应理论3 、掌握需要层次理论【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 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第五章 护理程序【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护理程序的概念二、护理程序的发展背景三、护理程序的意义第二节 护理程序的步骤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三、

10、护理计划四、实施五、评价【重点和难点】重点:护理程序的定义;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难点:护理诊断的排列顺序;评判性思维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1 、了解护理程序的发展背景;2 、熟悉护理程序的意义;3 、 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评价。【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以案例导入,启发性讲授和情景模拟教学为主,医院见习医院的布局与设置,指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利用角色扮演法等进行项目实训。第六章 护理安全与防护【教学内容】第一节 护理安全与防护一、护理安全的相关概念及意义二、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三、护理安全的控制第二节 护理职业防护一、护理职业防护的相关概念及意义二、职

11、业损伤危险因素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及防护措施【重点和难点】重点: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难点: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教学要求】1、熟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概述;2、熟悉护理职业防护概述;3、掌握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4、掌握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5、职业损伤危险因素;6、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以案例导入,启发性讲授和情景模拟教学为主,医院见习医院的布局与设置,指导学生进行 专题讨论,利用角色扮演法等进行项目实训。第七章 医院和住院环境【教学内容】第一节 医院一、医院的性质与任务二、医院的种类三、医院的组织结构第二节 门诊部一、门诊二、急诊第三节 病区一、病区的设置及布局二

12、、病区环境管理三、病床单位四、铺床法【重点和难点】重点:门诊、急诊和病区的护理工作内容;医院的物理环境的管理要求;医院的类型与分级。【教学要求】1. 掌握门诊、急诊和病区的护理工作内容;2. 掌握医院的性质与功能;医院的分类与分级。3. 熟悉医院门诊、急诊及病区的设置与布局。4. 正确完成门诊、急诊和病区护士的工作职责。5. 操作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以案例导入,启发性讲授和情景模拟教学为主,医院见习医院的布局与设置,指导学生进行专题 讨论,利用角色扮演法等进行项目实训。第八章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 入院护理一、入院程序二、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工作三、分

13、级护理第二节 出院护理、出院前护理二、出院时的护理三、出院后的护理第三节 运送病人的护理技术一、轮椅运送法二、平车运送法三、担架运送法【重点与难点】 重点:病人入院和出院的程序;运送患者时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难点:护理工作中的力学原理;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操作程序。【教学要求】1. 掌握分级护理的护理内容与适用对象;运送患者时的要点及注意事项。2. 熟悉入院及出院程序;患者入病区后初步护理的内容。3. 熟悉分级护理的适应范围4. 能够借助轮椅与平车运送患者入院和出院。5. 能应用力学原理进行各种铺床法。6. 能正确处理各种入出院时的护理、医疗

14、文件。7. 关爱患者,有效进行人文关怀。8.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法 , 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采用角色扮 演法进行项目实训。第九章 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临床常用卧位一、卧位的概念二、卧位的种类第二节 协助病人更换卧位一、协助病人翻身侧卧二、协助病人移向床头第三节 保护具的种类及应用一、保护具的种类二、保护具的应用【重点与难点】重点:常用卧位姿势和适用范围;卧位的变换。 难点:去枕仰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的姿势要点、适应范围和临床意义。【教学要求】1. 能说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三种卧

15、位的特点。2. 掌握帮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3. 掌握各种常用卧位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4. 熟悉安置和更换各种卧位的作用;各种保护具的用途。5. 熟悉医院常见的不安全性损伤及预防6. 能正确的根据患者的病情安置下列卧位: 去枕仰卧位、 中凹卧位、 半坐卧位、 侧卧位、 端坐位, 并说明理由。7. 能正确帮助不能活动的患者更换卧位。8. 具有为不同患者选择合适卧位和翻身的能力。9. 能正确使用保护具,并阐述其注意事项。10. 视每一位患者为自己的亲人,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11. 能正确运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法;以导、思、练

16、、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 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第十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教学内容】第一节 医院感染一、概述二、医院感染的形式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一、概述二、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第三节 无菌技术一、概念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第四节 隔离技术一、隔离的基本知识二、隔离原则三、隔离种类及措施四、隔离技术第五节 消毒供应室一、消毒供应室的设置及布局二、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内容三、常用物品的保养【重点与难点】重点: 清洁、 消毒、 灭菌概念; 煮沸消毒、 压力蒸汽灭菌法的注意事项;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隔离概念和隔离

17、技术操作方法。难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穿脱隔离衣操作法。【教学要求】1. 解释概念: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无菌区、无菌物品、非无菌区。2. 熟悉医院感染的形成、 类型及管理措施; 物理、 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原理、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常用的隔离种类及隔离要求。3. 掌握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隔离原则。4. 掌握常用的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的方法。5. 具有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物品灭菌的能力。6. 能正确使用化学消毒、灭菌剂对各类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7. 能正确使用无菌物品、正确完成各项无菌技术操作。8. 具有按照要求准备隔离衣,完成洗手、手的消毒、穿

18、脱已经使用过的隔离衣的能力。9. 能自觉遵守无菌原则、隔离原则。10. 能根据临床各科特点做好物品的准备、消毒、灭菌、回收等工作。11. 具有严格的护理职业防护知识,预防职业暴露。【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以启发性讲授和情景模拟教学为主,教师技能示教,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项目实训。第十一章 病人清洁的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 口腔护理一、口腔护理二、口腔健康维护第二节 头发护理一、头发护理评估二、头发护理三、头发的健康与保养 第三节 皮肤护理 一、皮肤状况评估二、皮肤护理三、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第四节 晨晚间护理 一、晨间护理 二、晚间护理三、卧有病人更换床单法【重点与难点】重点:口腔护理技术;预防压疮

19、护理技术。难点:口腔护理;卧有患者床更换床单法。【教学要求】1. 解释“压疮”的概念。2. 掌握压疮的预防措施、压疮的分期及各期的护理原则。3. 掌握漱口溶液的选择;口腔护理注意事项;压疮发生的原因。4. 熟悉压疮的好发部位、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5. 熟悉沐浴法、晨晚间护理的目的。6. 能熟练掌握特殊口腔护理、床上擦浴、卧有病人床更换床单的操作方法。7. 能正确使用便盆;正确进行背部按摩。8. 能掌握床上洗发的操作方法。9. 能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服务,尊重、爱护患者。学会与患者沟通的能力。【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

20、用角 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第十二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教学内容】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一、体温的形成与调节二、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三、异常体温的评估与护理四、体温的测量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一、正常脉搏及生理性变化二、异常脉搏的评估与护理三、脉搏的测量法第三节 呼吸的评估及护理一、正常呼吸及生理性变化二、异常呼吸评估与护理三、呼吸的测量法第四节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一、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二、异常血压评估与护理三、血压的测量法【重点与难点】重点: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体温的测量方法;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 化;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脉搏的测量方法;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异常血压

21、的观察与护理;血 压的测量方法和记录;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呼吸的测量方法。难点: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异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异常呼吸的观 察与护理。【教学要求】1. 解释概念:生命体征、发热、稽留热、驰张热、脉搏短绌、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呼吸困难。2. 掌握体温、呼吸、血压测量及氧气吸入法的注意事项。3. 掌握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几种常见的热型特点;血压的正常值;血压的生理性变化及其 影响因素。4. 熟悉体温的产生与调节;正常呼吸及其生理性变化;常见的异常脉搏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异 常呼吸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5. 能为患者正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6. 能对体

22、温过高和体温过低的患者进行护理。7. 能对血压异常的患者进行护理。8. 能掌握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方法。9. 能熟练的正确填写相关内容和绘制体温单。10. 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关心、尊重、爱护患者。【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以启发性讲授和多媒体演示为主,教师技能示教,指导学生自学、分组讨论,采用角 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第十三章 冷热疗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冷疗法一、冷疗的作用二、影响冷疗的因素三、冷疗法的禁忌症四、冷疗技术第二节 热疗技术、热疗的作用二、影响热疗的因素三、热疗法的禁忌症四、热疗技术【重点与难点】重点:冷、热疗各种方法及禁忌。 难点:各方法在应用时的效果判断及注意事项。

23、【教学要求】1. 掌握应用冷、热疗法的禁忌。2. 掌握冷疗法的应用:局部冷疗、全身冷疗法。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3. 掌握热疗法的应用:干热疗法、湿热疗法。4. 熟悉冷、热疗法的护理评估;冷、热疗法的作用。5. 了解冷、热疗法的效应。6. 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7. 能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服务,尊重、爱护患者。【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以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演示为主,教师技能示教,指导学生分组讨论,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 训。第十四章 饮食与营养【教学内容】第一节 医院饮食一、基本饮食二、治疗饮食三、试验饮食第二节 一般饮食护理一、影响饮食与营养的因素二、病人一般饮食的护理第三节 特殊饮食护理

24、一、鼻饲法二、要素饮食第四节 出入液量记录一、记录内容及记录要求二、记录方法【重点与难点】 重点:医院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的种类及适用范围;鼻饲法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及操作。 难点:鼻饲法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及操作。【教学要求】1. 解释概念:治疗饮食、试验饮食、要素饮食、鼻饲法。2. 掌握医院饮食的种类及其适应范围。3. 掌握鼻饲法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4. 熟悉机体营养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5. 了解营养的评估;要素饮食的实施、注意事项。6. 具有为不同病人进行进食护理及饮食治疗的能力。7. 具有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为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实施鼻饲的能力。8. 具有为不同人群提供饮食健康指导

25、的能力。9. 能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服务,关心、尊重、爱护患者。【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案例导入法,以启发性讲授和多媒体演示为主,采用录像等直观教学法,教师技能示教,学生分 组讨论,进行项目实训。第十五章 排泄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 排尿的护理一、排尿的观察二、影响排尿的因素三、排尿异常的护理四、导尿术五、膀胱冲洗术第二节 排便的护理一、排便的观察二、影响排便的因素三、排便异常的护理四、灌肠法第三节 排气的护理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二、肛管排气法【重点与难点】重点: 便秘、腹泻、 大便失禁、尿潴留、 尿失禁的概念;异常排便、异常排尿活动的观察及护理; 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保留灌肠、导尿

26、术的物品准备、实施及注意事项。难点: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导尿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要求】1. 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排尿的生理。2. 了解多尿、无尿、尿失禁、尿潴留的概念及原因。3. 了解影响排便的因素,各种异常排便的概念及原因、症状。4. 熟悉影响正常排尿的因素;尿液观察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5. 熟悉粪便观察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6. 掌握尿失禁、尿潴留的护理措施。7. 掌握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8. 掌握便秘、腹泻、排便失禁病人的护理措施。9. 熟悉简便通便法及肛管排气法。10. 熟悉膀胱冲洗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11. 掌握导尿术、留置导尿术和各种灌肠法的目的、

27、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2. 培养学生尊重、关爱、体贴患者的工作态度。13. 严格无菌操作,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以启发性讲授、多媒体演示和教师技能示教为主,指导学生自学、组织专题讨论,进 行项目实训。第十六章 药物疗法【教学内容】第一节给药的基本知识一、概述二、给药的原则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一、安全给药指导二、口服给药法第三节吸入给药法一、超声波雾化吸入法二、氧气雾化吸入法三第四节注射法一、注射原则二、注射用物三、药液抽吸法四、常用注射法第五节药物过敏试验法一、药物过敏反应的特点二、常用药物过敏试验技术第六节局部给药法一、滴药技术二、插入给

28、药法三、皮下个肤给药法四、舌下给药法【教学环节的组织】以案例教学为主,教师技能示教,指导学生分组讨论,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重点与难点】重点:药物的保管;给药的原则;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雾化吸入的操作方法;吸入给药的常用 药物及作用;注射原则;各种注射法及正确的注射部位。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过敏性休克的 抢救措施;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配制和皮试结果的判断标准;TAT过敏试验阳性者脱敏注射法。难点:药物的保管;给药的原则;注射原则;药物抽吸方法;各种注射法及正确的注射部位。青 霉素过敏反应的机制;TAT过敏试验阳性者脱

29、敏注射法;各药物皮试结果的判断标准。【教学要求】1. 能解释“雾化吸入疗法、超声雾化吸入法、氧气雾化吸入法、注射法、皮内注射、皮下注射” “脱敏注射法”的概念。2. 熟悉药物的种类、领取方法;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制;各种药物配制的浓度。3. 熟练掌握给药原则;发送口服药的注意事项;注射原则。4. 掌握药物的保管原则; 三种雾化吸入法的注意事项; 皮内、皮下、 肌内、 静脉注射的注意事项。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各种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5.熟悉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各种皮试结果的判断标准。6 .能掌握

30、皮内、皮下、静脉注射的注射部位、定位方法、操作方法。.能为TAT过敏试验阳性的患者进行脱敏注射。7. 能掌握口服给药的基本程序、配备口服药的方法;三种雾化吸入法的操作要点。8. 能手法正确的自安瓿内抽吸药液。9.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培养学生认真、严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10. 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尊重、爱护患者。【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法。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 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第十七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教学内容】第一节 静脉输液一、静脉输液法的目的二、常用溶液及作用三、常用输液部位四、常用静脉输液法五、输液速度及时间的计算

31、六、常见输液故障排除技术七、输液反应与护理第二节 静脉输血一、静脉输血的目的二、血液制品的种类三、常用静脉输血技术四、输血反应及护理【重点与难点】重点: 静脉输液法及其常见输液故障的排除和输液反应的护理; 静脉输血的方法和输血反应及护 理。难点: 静脉输液法及其常见输液故障的排除和输液反应的护理; 静脉输血的方法和输血反应及护 理。【教学要求】1. 了解静脉输液的原理和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2. 了解颈外静脉输液法;输液微粒的污染。3. 了解血型和相容性检查及自体输血。4. 熟悉血液制品的种类。5. 掌握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护理。6. 掌握静脉输血和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7. 了解输液泵的应用。8.

32、 熟悉输液速度和时间的计算。9. 掌握周围静脉输液法;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10. 能养成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认真查对,严防差错事故的发 生。11. 严格三查七对,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和多媒体演示为主,教师技能示教,指导学生分组讨论,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第十八章 标本采集【教学内容】第一节 标本采集的意义和原则一、标本采集的意义二、标本采集的原则第二节 各种标本的采集法一、痰标本采集法二、咽拭子培养标本采集法三、呕吐物标本采集法四、血标本采集法五、尿标本采集法六、粪便标本采集法【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种标

33、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难点: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教学要求】1. 能掌握标本采集的原则。2. 能掌握动脉和静脉血标本采集时的注意事项。3. 熟悉痰标本的采集方法。4. 了解咽拭子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为病人采集动脉和静脉血标本。5. 能正确使用采集 24 小时标本的防腐剂,固定癌细胞溶液的浓度与方法6. 能正确为病人采集尿标本、粪标本。7. 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服务,尊重、关心患者。8. 严格三查七对,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教学,以启发性讲授和案例教学为主,教师技能示教,安排项目实训。第十九章 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教学内容】第一节 危重病人

34、的病情评估及支持性护理一、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二、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第二节 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一、抢救工作管理二、常用抢救技术【重点与难点】重点:病情观察的内容;意识障碍的分度;正确判断心跳、呼吸停止的技术;心肺复苏的步骤及 方法;洗胃法、吸痰法、氧疗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禁忌症、难点: 意识障碍的分度; 基本生命支持 (现场急救) 的步骤及方法; 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并发症、危重病人护理。【教学要求】1. 了解病情观察的意义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2. 了解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3. 熟悉危重病人的护理;病情观察的方法和内容。4. 熟悉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评价心肺复苏的标准。5.

35、熟悉常用的洗胃方法;氧疗的适应症及供氧装置。6. 掌握洗胃的目的、评估和各种药物中毒的灌洗溶液及禁忌药物。7. 了解人工呼吸器的使用方法。8. 掌握正确判断心跳、呼吸停止的技术;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和方法。9. 掌握吸氧和吸痰的方法。10. 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以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为主,教师技能示教,指导学生分组讨论,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 实训。第二十章 临终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 临终关怀一、临终关怀概念二、临终关怀的内容三、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临终病人的身心护理一、临终护理的概述二、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三、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四、临终病人家属的安抚及护

36、理第三节 死亡后护理一、濒死和死亡的概念二、死亡的标准三、死亡过程的分期四、尸体护理五、丧亲者的护理【重点与难点】 重点:临终关怀的概念;濒死及死亡的定义;临终病人身心护理需要及护理要点; 死亡后的护理。难点:临终病人身心护理需要及护理要点;死亡后的护理。【教学要求】1. 了解临终关怀的兴起、发展及组织形式和理念。2. 熟悉临终关怀、濒死及死亡的概念;死亡过程的分期。3. 掌握临终病人的生理反应、心理变化及护理措施。4. 掌握临终病人家属的压力及护理。5. 掌握丧亲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6. 熟悉尸体护理的目的和操作程序。7. 具有严谨、认真的服务态度,能尊重、体贴患者。【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37、】 案例导入法,以启发性讲授为主,采用录像等直观教学法,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进行项目实训。第二十一章 护理相关文件记录【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护理相关文件的基本概念二、护理相关文件的记录的意义三、护理相关文件的记录原则四、护理相关文件的管理要求五、病历排列顺序第二节 护理相关文件的书写一、体温单二、医嘱单三、护理记录单四、病室报告五、护理病历【重点与难点】重点:护理文件的记录和管理;体温单;医嘱单。 难点:体温单的记录;医嘱单的种类、处理;护理记录的书写要求。【教学要求】1. 了解病历的排列顺序。2. 熟悉护理文件的管理要求。3. 掌握护理文件记录的意义、原则。4. 掌握长期医嘱、临时医嘱等

38、的概念。5. 掌握体温单的填写方法。6. 掌握医嘱单的种类、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7. 能按照病室交班报告的书写要求、书写顺序和交班内容书写交班报告。8. 掌握出入液量记录单、特别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记录要点和方法。9. 具有认真、仔细、严谨的工作态度。【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以启发性讲授和案例教学为主,指导学生进行护理病例分析,安排项目实训。基础护理学实验大纲、本课程的目的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特点,根据护理专业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 护理岗位群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做”一体为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我院所依托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卫生高等职业教

39、育“工学结合”、医学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坚持从护理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由专业教师和临床护理专家共同构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 基于护理工作岗位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实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突出职业能力、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护理技能和对护理的感悟。训练 学生掌握护理学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了解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某些护理学理论。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要求:了解各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表1. 实训内容及学时数序号实训项目实训目标实训时间(学时)1

40、铺床法(备用床、 暂空床、麻醉床)1. 熟悉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铺床目的;2. 熟悉各种用物的折叠、摆放和检验方法;3. 能熟练完成铺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程序;4. 掌握节力原则。62搬运患者的方法(轮椅运送技术、平车运送技术)1. 熟悉轮椅运送技术、平车运送技术的适用范围和 注意事项;2. 能正确搬运患者,并掌握节力原则;3.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4. 能有效进行护患沟通,真诚待人。23各种卧位的安置技 术1. 掌握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和临床意义;2. 能正确给予患者正确的卧位;3. 能有效进行护患沟通,让患者舒适、满意;4. 掌握节力原则。24协助患者更换卧位 法1. 能正

41、确帮助患者更换卧位;2. 掌握协助患者更换卧位的注意事项;3. 能有效进行护患沟通,让患者舒适、满意;4. 掌握节力原则。25无菌技术1. 熟练掌握无菌技术操作的六项基本手法;2. 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严密杜绝医院内感染的发 生。66隔离技术1. 能正确掌握口鼻罩和圆顶帽的使用法;2. 能熟练掌握流动水下肥皂液洗手法和七步搓擦洗2手法;3. 能正确熟练穿脱已使用过的隔离衣;4. 熟悉隔离衣使用的注意事项;5. 具有严格的隔离观念和良好的“慎独”精神。7患者的清洁生活护 理技术(口腔护理 技术、头发护理技 术、床上擦浴法、 有人床换单法)1. 熟悉各种生活护理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2. 熟练掌握

42、患者的清洁生活护理的操作技能;3. 能有效进行护患沟通,关心、体贴患者,体现人 文关怀。88生命体征的测量技 术(体温测量技术、 脉搏测量技术、呼 吸测量技术、血压 测量技术)1. 熟悉各种生命体征的正常值和生理变化;2. 熟练掌握测量各种生命体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 掌握测量口温、肛温、腋温的适用范围和禁忌范 围;4. 熟练掌握体温计的消毒方法;5. 能有效进行护患沟通,关心、体贴患者,体现人 文关怀。69吸痰法1. 熟悉吸痰法的目的和注意事项;2. 掌握电动吸引器吸痰的方法;3. 能有效进行护患沟通,关心、体贴患者,体现人 文关怀。210氧气吸入法1. 熟悉用氧装置和结构;2. 掌握用氧

43、四防知识;3. 掌握各种氧气吸入法的适用范围;4. 熟练掌握单侧鼻导管给氧的方法;5. 能有效进行护患沟通,关心、体贴患者,体现人 文关怀。211鼻饲法1. 熟悉鼻饲法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2. 熟悉鼻饲法的注意事项;3. 熟练掌握鼻饲法的流程;4. 能有效进行护患沟通,关心、体贴患者,体现人 文关怀。412男女患者导尿术1. 熟悉男女患者导尿术的目的。2. 比较男女患者导尿的异同;3. 熟练掌握男女患者导尿术的流程;4. 熟练掌握男女患者留置导尿术的流程;5. 熟悉男女患者导尿术的注意事项;6. 能有效进行护患沟通,关心、体贴患者,体现人 文关怀。613灌肠术(大量不保 留灌肠术、保留灌 肠术

44、)1. 熟悉灌肠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2. 比较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 肠的异同;3. 熟练掌握灌肠术的流程;4. 能有效进行护患沟通,关心、体贴患者,体现人 文关怀。214雾化吸入1. 熟悉掌握雾化吸入的操作方法2. 熟悉雾化吸入的常用药物。215药液抽吸1.熟悉掌握药液抽吸的操作方法。2悉掌握药液抽吸的注意事项。216注射法(皮内注射 法、皮下注射法、 肌内注射法、静脉 注射法)1. 熟悉各种注射法的适用范围;2. 熟悉各种注射法的目的和注意事项;3. 掌握各种注射法的流程和进针手法;4. 掌握各种注射法的定位;5. 比较各种注射法的异同;6. 具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和严谨的查对

45、意识;7. 能有效进行护患沟通,关心、体贴患者,体现人 文关怀。817药物过敏试验法1. 掌握各种临床常用过敏药物的标准皮试液浓度;2. 熟练掌握青霉素皮试液的配置;3. 熟悉链霉素、TAT、普鲁卡因、细胞色素 C等皮试 液的配置过程;4. 熟悉TAT脱敏注射法;5. 具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和严谨的查对意识;6. 能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关心、体贴患者。218静脉输液与输血技 术(密闭式静脉输 液法、输血法)1.能正确熟练进行密闭式静脉输液、输血的操作; 2能正确掌握输液故障的处理方法;3. 具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和严谨的查对意识;4. 能关心、体贴患者。1019冷热疗法1. 熟悉各种冷热疗法的目的、适

46、用范围和注意事项;2. 熟练掌握湿热敷和酒精擦浴的流程;3. 能有效进行护患沟通,关心、体贴患者,体现人 文关怀。220各种标本采集法1. 了解各种标本采集的意义;2. 熟悉各种标本采集的目的和注意事项;3. 熟练掌握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4. 具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和严谨的查对意识;5. 能有效进行护患沟通,关心、体贴患者,体现人 文关怀。221尸体护理技术1. 熟悉尸体护理的流程;2. 能与死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关爱死者家属, 体现人文关怀。222护理文书的书写法 (三测单的绘制、医嘱的处理)1. 掌握三测单的绘制方法;2. 掌握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备用医嘱、转抄医嘱 和重整医嘱的处理方法;3

47、. 熟悉其他护理文书的书写和整理。223洗胃法1. 熟悉自动洗胃机装置和结构;2. 掌握各种洗胃液的选择方法;3. 掌握自动洗胃机的适用范围;4. 熟练掌握自动洗胃机的使用方法;25.能有效进行护患沟通,关心、体贴患者,体现人 文关怀。合计822、附学生实验报告样表三、考核办法实训考核采取综合考核形式做为护生的实训成绩。其中过程性考核占50%终结性考核占50%米用百分制考核,60分为合格。学分:7分。具体见下表:项目考核内容考核比重%过程性考核(50%学习态度(到课率);作业完成情况(实训报告); 课堂参与情况等20项目实操评价考核30终阶考核(50%综合情景模拟考核50四、实训教科书、参考书

48、(一)教科书基础护理学周春美、张连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版(二)参考书1. 李晓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李晓松基础护理技术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实验内容实验一 铺床技术(备用床、暂空床)、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反复训练,熟练掌握备用床、暂空床铺法。2、操作过程中运用力学原理,节力省时。3、养成整理床单元和保持病房整洁的习惯。4、通过操作考核。二、实验内容(项目)铺床技术三、实验用物准备1、床、床垫、床褥、大单、被套、棉胎或毛毯、枕芯、枕套床旁桌、椅或登、治疗车。2、暂空床必要时备橡胶单和中单。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操作考核 按操作评分标准考核备用床、暂

49、空床。验实二 铺床技术(麻醉床)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训练,熟练掌握麻醉床的操作技术。2、操作过程中运用力学原理,节力省时。3、熟悉麻醉护理盘内的物品。4、通过操作考核。二、实验内容(项目)麻醉床。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1、床上用物同备用床,另加橡胶中单和中单各2 条。2、麻醉护理盘内备。( 1)无菌巾内置张口器、压舌板、舌钳、牙垫、治疗碗、镊子、输氧导管、吸痰导管和纱布数 块。( 2)无菌巾外放血压计、听诊器、护理记录单和笔、弯盘、棉签、胶布、手电筒、别针等。3、其他用物:输液架,必要时备吸痰器、氧气筒、胃肠减压器,天冷时按需备热水袋加布套、毛 毯。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操作考核。实验三

50、 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技术、实验目的与要求1、通过实习保持病房与床单元的整洁、舒适、预防压疮发生。2、熟练进行卧有病人床更换床单操作方法。3、操作过程中应用节力原则,尊重关心病人。4、通过操作考核。二、实验内容(项目)卧有病人床更换床单法。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治疗车或治疗盘盛:大单 1 条、被套 1 只、枕套 1 只、中单 1条、带套床刷 1 只、必要时准备 50乙醇 1 瓶、清洁衣裤 1 套。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操作考核。实验四 搬运及协助患者翻身技术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训练,树立爱伤观念。2、熟练掌握搬运患者的技术 (轮椅运送法、平车运送法、担架运送法) 。3、操作过程中动作轻巧,注

51、意运用节力原理。4、通过训练掌握常用卧位的使用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护理实践操作中。5、熟练掌握常用的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头高足低位、头低足 高位、截石位、膝胸卧位)及协助病人翻身的方法(一人协助翻身法、两人协助翻身法、多人协助翻 身法)。6、操作过程中注意节力、姿势优美。7、操作过程中注意与病人沟通,使病人感觉舒适。二、实验内容(项目)1、轮椅使用方法。2、平车使用方法。3、担架使用方法。4、常用卧位的应用。5、协助患者翻身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1、轮椅、平车、担架。平车上置橡胶和布单包好的垫子和枕头,带套的毛毯或棉被。2、必要时备木板、帆布中单或布中单等。3、床上

52、用物:病床 1 张、床上用物 1 套(同铺备用床)4、其他用物:跨床小桌 1张、靠背架 1具、 15-30cm 高的支托物 1个、枕头 3只四、考核评价 学生操作回示、教师质量评定。实验五 无菌技术操作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训练树立无菌的观念,并能应用到护理操作实践中。2、熟练掌握常用的无菌技术(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无菌容器的使用、无菌包的使用、无菌盘铺 法、倒无菌溶液、戴无菌手套)。3、操作过程中注意节力,姿势优美。4、通过操作考核。二、实验内容(项目)无菌技术操作。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1、无菌物品:无菌持物钳及容器 1 套、无菌持物钳及容器包(内有 2 只容器, 1 把持物镊, 1 把

53、 三叉钳) 1 只,无菌巾包(内有 2 块以上治疗巾) 1 只,无菌容器(内有治疗碗 1 只)、无菌手套 1 副、无菌溶液 1 瓶。2、其他物品: 治疗车 1辆、治疗盘 1只、消毒溶液 1桶、2%碘酊 1瓶、 70%乙醇 1瓶、棉签若干、 污物盒 1 只、抹布 1 块、擦手毛巾 1 块、水桶 1 只等。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操作考核。实验六 隔离技术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通过实习明确隔离的概念,正确区分污染区和非污染区,污染区和非无菌区。2、规范地进行各种隔离技术操作,如口罩的使用、隔离刷手法、避污纸的使用、穿脱隔离衣等。3、通过穿脱隔离衣的考核。二、实验内容(项目)穿脱隔离衣。三、实验用物1、隔离衣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