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哀伤辅导哀伤辅导 哀伤辅导课件 定义定义 哀伤的定义为哀伤的定义为“对丧失的心身反应对丧失的心身反应” 丧失(丧失(loss):丧失是人生命中难以避免的):丧失是人生命中难以避免的 部分,丧失挚爱的亲人更给当事人带来了部分,丧失挚爱的亲人更给当事人带来了 无尽的伤痛。无尽的伤痛。 哀伤辅导课件 哀伤辅导哀伤辅导 哀伤(哀伤(bereavement)香港学者)香港学者陈维樑陈维樑 定义为:定义为: 任何人在失去所爱或所依恋的对象(主要指亲任何人在失去所爱或所依恋的对象(主要指亲 人)时所面临的境况,这境况既是一个状态,人)时所面临的境况,这境况既是一个状态, 也是一个过程,其中包括了悲伤(也是一
2、个过程,其中包括了悲伤(grief)与哀)与哀 悼悼(mourning)的反应。的反应。 狭义上,哀伤辅导是特指对失去亲人的心理辅狭义上,哀伤辅导是特指对失去亲人的心理辅 导导 广义上,每一受灾群众都需要哀伤辅导,因为广义上,每一受灾群众都需要哀伤辅导,因为 灾难对受灾者来说,几乎都面临着财产、身体灾难对受灾者来说,几乎都面临着财产、身体 或关系的丧失。或关系的丧失。 哀伤辅导课件 一、一、哀伤反应哀伤反应 沃登(沃登(William WordenWilliam Worden)提出四类悲伤)提出四类悲伤 的表现方式(的表现方式(KalishKalish,19851985):): 情感情感 认知
3、认知 行为行为 生理生理 哀伤辅导课件 情感情感 悲伤悲伤 愤怒愤怒 愧疚感与自责愧疚感与自责 焦虑焦虑 孤独感孤独感 疲倦疲倦 无助感无助感 惊吓否定惊吓否定 苦苦思念苦苦思念 解脱感解脱感 麻木麻木 哀伤辅导课件 认知认知 否认事实否认事实 困惑困惑 沈迷对逝者的思念沈迷对逝者的思念 感到逝者能存在感到逝者能存在 幻觉幻觉 一种人格解组的感觉:一种人格解组的感觉: 没有一件事看起来是真实的没有一件事看起来是真实的 哀伤辅导课件 行为行为 过度进食和拒食过度进食和拒食 恍惚、心不在焉恍惚、心不在焉 从社会人群撤退从社会人群撤退 在正常的梦或梦魇中在正常的梦或梦魇中 梦见死者梦见死者 常做叹气
4、常做叹气 持续的过度活动持续的过度活动 哭泣哭泣 避开死者的遗物避开死者的遗物 接近死者常去的地方接近死者常去的地方 或保留死者的遗物的或保留死者的遗物的 完整完整 哀伤辅导课件 生理生理 睡眠失常睡眠失常 胃部空虚胃部空虚 胸部紧张胸部紧张 喉咙发紧喉咙发紧 对声音敏感对声音敏感 呼吸急促有窒息感呼吸急促有窒息感 肌肉软弱无力肌肉软弱无力 缺乏精力缺乏精力 哀伤辅导课件 二、哀伤时间二、哀伤时间 麻木僵化期麻木僵化期 (numbing)(numbing) 渴念和搜寻期渴念和搜寻期 (yearning and searching)(yearning and searching) 解离、忧郁和绝
5、望期解离、忧郁和绝望期 (disorganization and despairor depression)(disorganization and despairor depression) 重组或复原期重组或复原期 (reorganization or recovery)(reorganization or recovery) 哀伤辅导课件 三、哀伤辅导的理论三、哀伤辅导的理论 哀伤(哀伤(bereavementbereavement)研究长期以来都依)研究长期以来都依 循循“悲伤过程假设(悲伤过程假设(grief work grief work hypothesishypothesis)
6、”,但,但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后其强年代后其强 调调“与逝者分离与逝者分离”的基本假设受到挑战,的基本假设受到挑战, 界定的模糊也使得实证研究工作难以进行。界定的模糊也使得实证研究工作难以进行。 当代研究者从依恋理论、创伤研究、认知当代研究者从依恋理论、创伤研究、认知 应对研究、情感的社会功能等视角多方面应对研究、情感的社会功能等视角多方面 对哀伤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并出现了一些整对哀伤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并出现了一些整 合性的理论模型。合性的理论模型。 哀伤辅导课件 A.A.悲伤过程假设悲伤过程假设 弗洛伊德最早对哀伤的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弗洛伊德最早对哀伤的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他认 为
7、,当旧有的联结由于逝者离世而消失时,如果心为,当旧有的联结由于逝者离世而消失时,如果心 力从关系中被抽离释放出来的话,过度性精神投入力从关系中被抽离释放出来的话,过度性精神投入 (hypercathexishypercathexis)的过程便会开始。生者的情感会随)的过程便会开始。生者的情感会随 着投入重温与逝者有关的每一个记忆,并持续地发着投入重温与逝者有关的每一个记忆,并持续地发 现逝者不再存在这一现实而产生波动与抽离。随着现逝者不再存在这一现实而产生波动与抽离。随着 时日的过去,这些经过不断投入和抽离的经历会逐时日的过去,这些经过不断投入和抽离的经历会逐 渐转移到新的对象身上,直到生者的
8、哀伤最终可以渐转移到新的对象身上,直到生者的哀伤最终可以 画上休止符。他还进一步推测,如果这一过程遇到画上休止符。他还进一步推测,如果这一过程遇到 异常的外在或内在干扰,当事人仍然停留在某种与异常的外在或内在干扰,当事人仍然停留在某种与 逝者矛盾或被内疚支配的关系下,生者的精力难以逝者矛盾或被内疚支配的关系下,生者的精力难以 转移,因而形成延迟、夸大或病理性的悲伤。转移,因而形成延迟、夸大或病理性的悲伤。 哀伤辅导课件 心理学者大多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看法。研心理学者大多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看法。研 究哀伤的荷兰心理学者究哀伤的荷兰心理学者StroebeStroebe将他们的将他们的 看法总结为看法总
9、结为“悲伤过程假设(悲伤过程假设(grief work grief work hypothesishypothesis)”,即,即“当事人的一系列认知当事人的一系列认知 过程,包括直面丧失、回顾去世前后的事过程,包括直面丧失、回顾去世前后的事 件、在心理上逐步与逝者分离(件、在心理上逐步与逝者分离(detachmentdetachment) 的过程。它是一个积极持续和需要付出努的过程。它是一个积极持续和需要付出努 力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当事人需要意识到力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当事人需要意识到 亲人丧亡的事实,压抑情感表达是病态现亲人丧亡的事实,压抑情感表达是病态现 象象”。 哀伤辅导课件 B.B.依
10、恋理论依恋理论 很多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研究哀伤,研究发现:很多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研究哀伤,研究发现:安安 全型全型的个人能毫无困难地接近与依恋相关的记忆,的个人能毫无困难地接近与依恋相关的记忆, 叙述也前后一致。他们对亲人的去世感到悲伤但不叙述也前后一致。他们对亲人的去世感到悲伤但不 会因此被完全压垮。会因此被完全压垮。不安全不安全- -冷漠型冷漠型的个人对他人缺的个人对他人缺 乏信任感,有某种强迫性的自立(乏信任感,有某种强迫性的自立(compulsive compulsive independenceindependence),这一类型的个人往往在亲人丧亡),这一类型的个人往往在亲人丧亡
11、后压抑或逃避和依恋关系有关的情绪。后压抑或逃避和依恋关系有关的情绪。不安全不安全- -专注专注 型型的个人表现得比较情绪化,他们沉溺于丧失亲人的个人表现得比较情绪化,他们沉溺于丧失亲人 的悲痛中,不能建设性地应对与依恋相关的情绪。的悲痛中,不能建设性地应对与依恋相关的情绪。 而不安全而不安全- -恐惧型恐惧型的个人对他人和自身都缺乏信任感,的个人对他人和自身都缺乏信任感, 以往的创伤损害了他们以至他们不能正常地思考和以往的创伤损害了他们以至他们不能正常地思考和 谈论丧失依恋,前后的叙述也不一致。谈论丧失依恋,前后的叙述也不一致。 哀伤辅导课件 C.C.创伤理论创伤理论 哀伤与创伤研究有重合的部
12、分。哀伤与创伤研究有重合的部分。ZisookZisook等等 人仔细研究了大量丧偶者的研究数据,他人仔细研究了大量丧偶者的研究数据,他 们发现如果配偶是自然死亡的,有约们发现如果配偶是自然死亡的,有约10%10% 的居丧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居丧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Post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主要表),主要表 现为反复的侵入性记忆(如噩梦、闪回、现为反复的侵入性记忆(如噩梦、闪回、 侵入性记忆)和保护性反应(如情感麻木、侵入性记忆)和保护性反应(如情感麻木、 健忘症、认知回避等);而死于
13、意外事故健忘症、认知回避等);而死于意外事故 或自杀身亡的,有超过三分之一居丧者的或自杀身亡的,有超过三分之一居丧者的 表现符合表现符合PTSDPTSD诊断标准。诊断标准。 哀伤辅导课件 四、哀伤辅导的目标四、哀伤辅导的目标 协助生者完成与逝者之间的未竟之事协助生者完成与逝者之间的未竟之事 (unfinished business)(unfinished business)并向逝者告别。并向逝者告别。 增加失落的现实感增加失落的现实感 处理已表达或潜藏的感觉处理已表达或潜藏的感觉 克服失落后适应过程中的障碍克服失落后适应过程中的障碍 向逝者告别,以健康的方式把情感投注在向逝者告别,以健康的方式
14、把情感投注在 新的关系里新的关系里 哀伤辅导课件 五、哀伤辅导技巧五、哀伤辅导技巧 同感同感 林孟平(林孟平(1993):同感是辅导员愿意放下个人):同感是辅导员愿意放下个人 主观的参照标准,常识设身处地的从当事人的主观的参照标准,常识设身处地的从当事人的 参照标准来看事物,并感受由此而生的感受。参照标准来看事物,并感受由此而生的感受。 有效同感的作用:有效同感的作用: 让当事人感到被尊重让当事人感到被尊重 让当事人感到被了解和接纳让当事人感到被了解和接纳 让当事人有足够安全感进行更深入的自我探讨让当事人有足够安全感进行更深入的自我探讨 澄清辅导员对当事人的了解是否准确澄清辅导员对当事人的了解
15、是否准确 为进一步介入奠定基础为进一步介入奠定基础 哀伤辅导课件 同感技巧同感技巧 积极聆听积极聆听 : 面向当事人(正向或稍侧)面向当事人(正向或稍侧) 开放的姿态(避免交叉双手或双脚)开放的姿态(避免交叉双手或双脚) 身体向当事人方向前倾身体向当事人方向前倾 眼神接触眼神接触 放松放松 哀伤辅导课件 同感的表达同感的表达 “你感到你感到(当事人的感受和感受的强(当事人的感受和感受的强 度)度)”,因为,因为 (当事人的思想(当事人的思想/经验经验/ 行为)行为)” e.g. “你感到非常内疚你感到非常内疚, 因为你认为你没因为你认为你没 有能力去拯救你的有能力去拯救你的 太太。太太。 ”
16、哀伤辅导课件 表达负面情绪的形容词表达负面情绪的形容词 无奈、无助、遗憾无奈、无助、遗憾 内疚、惭愧、后悔内疚、惭愧、后悔 痛苦、伤心、无望痛苦、伤心、无望 六神无主、手足无措六神无主、手足无措 恐慌、彷徨、可怕恐慌、彷徨、可怕 担心、忧虑、恐惧担心、忧虑、恐惧 紧张、愤怒、不满紧张、愤怒、不满 麻木、心死、绝望麻木、心死、绝望 孤单、寂寞、悲观孤单、寂寞、悲观 疼痛、沮丧、疏离疼痛、沮丧、疏离 哀伤辅导课件 同感表达的原则同感表达的原则 不要草率回应,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不要草率回应,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 回应要简短,避免长篇大论回应要简短,避免长篇大论 避免完全不作回应或持久的缄默避免完全
17、不作回应或持久的缄默 避免在当事人正在表达感受时问一些资料性的避免在当事人正在表达感受时问一些资料性的 问题问题 避免说教和提出时机未成熟的忠告避免说教和提出时机未成熟的忠告 在准确理解当事人的处境和感受后才作出回应在准确理解当事人的处境和感受后才作出回应 避免机械化或鹦鹉式地重复当事人的说话避免机械化或鹦鹉式地重复当事人的说话 避免混淆同情、同意和同感避免混淆同情、同意和同感 哀伤辅导课件 哀伤辅导中的“Do”和“Dont” 哀伤辅导课件 哀伤辅导中的“Do”和“Dont” 哀伤辅导课件 六、哀伤辅导的原则和程序六、哀伤辅导的原则和程序 帮助当事人界定并表达情感 帮助当事人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下
18、活下去 将感情从逝者身上转移(爱、安全) 允许时间去哀伤 阐明正常的哀伤行为 持续的支持 检查防卫和适应方式 界定病态行为并转介 哀伤辅导课件 原则一:协助生者体认失落原则一:协助生者体认失落 认清死亡的事实,接受死亡的结果,对于悲伤者而言,可 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关键点。 Michael R. Leming & George E. Dickinson表示:只有在接 受死亡的真实性及终结性时,我们才能将一直以来投注在 死者身上的情感来源抽回,并寻求创造与死者的新的关系 。 哀伤辅导课件 原则二:帮助生者界定并表达情感原则二:帮助生者界定并表达情感 许多的丧亲者可能无法认清自己内在纠结的复杂情绪
19、。 在独自哀悼的过程中,他们也可能无法表达这些情绪。 辅导者需能帮助丧亲者认清内在感受,并使这些情绪能适 当地流露出来。 这些情绪包括愤怒、愧疚、焦虑与无助、悲哀等等。 而辅导者不应仅止于鼓励激烈情绪的表达,还必须查觉失 落的内涵、适当且有效地设定愤怒的对象、评估并解决愧 疚感,以及检定并处理焦虑。 哀伤辅导课件 原则三:帮助生者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中活下去 对悲伤者而言,顿时失去了一位长期亲密的依附者。 辅导员应该帮助生者适度地处理这种依附情结依附情结(attachment complex),让他确认与逝者之间过去所扮演的依附关系已 经结束。 在失去逝者的情境中,在其往后的人生舞台重新扮演新的
20、角色、建立新的关系。 哀伤辅导课件 原则四:将情感从逝者身上转移 把感情移转,就是发展新的人际关系,以帮助亡者家属或 是亲人再一次的回到社会正常生活。 新关系的建立也不是急促的一种过成,操之过及有时会变 成适得其反。 悲伤是需要被经历的,若只是在悲伤发生之际,寻找一个 替代品来试图掩盖这一个悲伤的历程,而不试图想办法解 决悲伤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除了悲伤之外,又衍生出另 一份失落感。 所以辅导者在此时要仔细评估他们的状况,适时的帮助他 们,让他们了解如此做是否得宜。 哀伤辅导课件 原则五:允许时间去悲伤 悲伤的历程是一种渐进的形式,一个过程与一个过程之间的连 间点,也是需要时间来调适的。 悲伤
21、的过程之中会有某一段特定的时间变得特别难以度过,例 如失落感产生之后的三个月之内三个月之内、生日、特殊纪念日、生日、特殊纪念日或是来年来年 发生悲伤的日期发生悲伤的日期,这些虽然对于亡者家属是一个难熬的时期, 但对于辅导者来说却是一个联络的良好时机,因为亡者家属此 时最需要的是外界的支持,以及多与人互动。而至于节令假日 也是一个难过的时间,若是辅导者可以协助亡者家属预期这些 困难,则对他们是一种最大的帮助。 哀伤辅导课件 原则六:阐名正常的悲伤行为 必须要让丧亲家属了解到失落所引发的种种感觉都可以算 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其实不只丧亲的家属要知道,一般人 也应该建立起这一种认知。而这些行为反应,大
22、多数是由 失落所引起的一种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的经验,若是辅导 者对所谓的正常悲伤行为已经认识清楚,则可以帮助丧亲 家属厘清何谓正常与不正常。 哀伤辅导课件 原则七:允许个别差异 悲伤的反应人人会有,但其表现出来的行为却不一定每个 人都相同。有时候丧亲家属中若有人表现悲伤的方式与其 他人不同时,往往会引起其他人不舒服的感受,而这也使 得当事人产生不适应的感觉。辅导者应让丧亲家属了解到 悲伤反应如同人的个性,各有所异,要先了解他人的表达 方式,再去接受,以免造成误会。 哀伤辅导课件 原则八:提供持续的支持 悲伤辅导与悲伤治疗不同,悲伤治疗是一种特定情况或时 期的治疗行为,而悲伤辅导则比较侧重当失落
23、事件发生后 ,在个案每一个发生悲伤的关键时刻与以有效的关心与协 助。 在此同时,社会团体亦是一个可能可以给予持续而有效支 持的辅导方式体制,一些诸如丧偶或失去子女甚或车祸等 的个别对象的丧亲团体,在这种时候是很可以发挥功效的 ,辅导员可以转介及鼓励个案积极加入如此团体以发挥持 续且更全面的辅导机制。 哀伤辅导课件 原则九:检查防卫与调适形态 失落,有时可能引发益加强化的防卫或者是适应方式。失落,有时可能引发益加强化的防卫或者是适应方式。 例如:适度的酒精虽然可以减轻焦虑抹除纷扰情绪,但一 旦生者习惯于酒精中找寻安慰,情况就有可能失控造成酗 酒的状况,药物或毒品亦然。 由于药物或酒精滥用者容易引
24、起激化悲伤经验阻碍哀伤过 程的状况,所以一旦辅导员发现这些问题,便应积极采取 治疗的措施,俾使个案避免此般恶性逃避的行为。此外, 一些像是退缩、拒绝正视死者画像或过度保留与死者相关 物品这类的较极端行为,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显示出不健 康的适应模式。在此辅导员可以将这些适应模式指出并与 个案探讨其必要性与有效性,然后便可以偕同探索更为有 效而健康的调适途径,进而减低压力并解决问题,渡过悲 伤的关键时期。 哀伤辅导课件 原则十:界定病态行为并转介 辅导员须专注辨认出个案可能的病态性悲 伤行为,俾使出现问题时能决定何时、如 何将其转介治疗。 对于一些个案而言,单纯对于悲伤的辅导 在某方面看来或许是不
25、甚足够的,在他处 理失落问题或者是对于失落的本身在遭遇 时,总有可能产生出更多更大的难题出来 ,且深度困扰住个案自己,这时便需要所 谓专业的悲伤治疗来处理。 哀伤辅导课件 七、哀伤辅导的模式七、哀伤辅导的模式 哀伤辅导课件 哀伤辅导课件 CCMD-3 哀伤辅导课件 八、哀伤辅导实务八、哀伤辅导实务 最成功、规模最大的一次哀伤辅导,应该说是最成功、规模最大的一次哀伤辅导,应该说是“哀哀 悼日悼日”活动。活动。 在举国悲痛的在举国悲痛的“哀悼日哀悼日”,全国人民、,全国人民、 全世界华人都为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做了沉痛的全世界华人都为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做了沉痛的 悼念。下面是当时刊登的国务院公告
26、:悼念。下面是当时刊登的国务院公告: “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 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2008年年5 5月月1919日至日至2121日日 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 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 领馆设立吊唁簿。领馆设立吊唁簿。5 5月月1919日日1414时时2828分起,全国人民分起,全国人民 默哀默哀3 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
27、鸣笛,防空警 报鸣响。报鸣响。” 哀伤辅导课件 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有效可行又符合当地文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有效可行又符合当地文 化和传统的方法少之又少,大部分只是很个化和传统的方法少之又少,大部分只是很个 人化的安慰和情感支持。甚至常常有报道心人化的安慰和情感支持。甚至常常有报道心 理咨询师的理咨询师的“哀伤辅导哀伤辅导”让遇难者家属受到让遇难者家属受到 二次创伤二次创伤 哀伤辅导课件 群体哀伤辅导群体哀伤辅导 “七七祭奠仪式七七祭奠仪式”记录记录 哀伤辅导课件 挽诗及其哀伤辅导内涵挽诗及其哀伤辅导内涵 来,归来吧来,归来吧 爱的呼唤爱的呼唤 期许期许 承诺承诺 和等待和等待 走得如此突然走得如此突然 还来不及说出再见还来不及说出再见 来不及再看看熟悉的脸来不及再看看熟悉的脸 留下多少遗憾和挂念留下多少遗憾和挂念 纠结在天地之间纠结在天地之间 好想再凝望你的双眼好想再凝望你的双眼 诉说日日夜夜的思念诉说日日夜夜的思念 好想拉着你的手好想拉着你的手 再次抚摸那厚实的再次抚摸那厚实的 温暖温暖 这一刻,我们在一这一刻,我们在一 起的时间起的时间 一一浮现一一浮现 对遇难者的在地震中突然辞世的哀叹、对遇难者的在地震中突然辞世的哀叹、 惋惜和对过去的追忆,共情地表达了失惋惜和对过去的追忆,共情地表达了失 去亲人的痛苦和依依不舍的深情,帮助去亲人的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绿色出行
- 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护理
- 2025典当借款合同范本C
- 沈阳高一数学试卷及答案
- 商品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5装饰装修劳务分包合同(正式)
- 智能设备用户体验设计考核试卷
- 玉米加工与农产品精深加工考核试卷
- 浙江国企招聘2025上半年嘉兴市属国有企业招聘9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纺织设备电气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 09DX004 民用建筑工程电气初步设计深度图样
- 母语对目标语习得的影响
- 医疗纠纷处理及防范技巧与案例分析课件
- 昆明市农科院嵩明基地种质资源圃大棚设施维修项目清单
- 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范本
- DB4403T339-2023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规范
- 心电监护仪故障应急预案
- 冀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lesson-19-课件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标准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 住宅项目从封顶至竣工工序穿插作业
- 2023版押品考试题库必考点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