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汉字与书法-教案_第1页
历史必修三-汉字与书法-教案_第2页
历史必修三-汉字与书法-教案_第3页
历史必修三-汉字与书法-教案_第4页
历史必修三-汉字与书法-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能进一步认识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培养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以及中国书法发展过程,理解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 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情境再现。掌握“书同文”“印宗秦汉”的史实依据。认识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探寻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培养从基本史实中探寻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

2、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感受中国书法独特的风采,诱人的魅力,以及跻身于世界的艺术之林,闪耀着耀眼的光芒的风采。通过欣赏汉字的基本特征,书法、篆刻艺术的独特性、时代性,领悟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认识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字的发展、书艺的发展历程和纂刻的发展历程。难点: 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假设我们社会没有文字将会变成怎样?进而明确文字发明的意义,即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通过展示古印度梵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中国文字以及合成字“招财进宝”感受汉字的独特

3、的魅力。汉字是传承中国悠久辉煌文明的载体,经历了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而由汉字构成的书法艺术,是中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成就。(二)新课讲授: 文字的发展历程1、 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中国古代有 “仓颉造字”的传说,据说仓颉发明文字的时候,“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天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哭泣,龙藏了起来)。中国古代长期流传的“仓颉造字” 的传说,反映古人对文字发明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和体验。但事实上文字决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请同学们浏览第

4、一部分的内容思考一下: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2、 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结合课本以及ppt中的图片明确刻画符号虽然还不能准确识读,但却与后来的成熟文字甲骨文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同时也表明人类记事方式的进行。3、商代时期: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是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卜辞”或“殷墟文字”等,是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随着商朝的灭亡和商都变成废墟而长期埋没于地下,后世当地居民耕田于此,时有发现,并把它当作“龙骨”卖给药材商店。直到1899年才被王懿荣发现,得知是殷墟遗物。经过多次发掘,至今出土的甲骨已达十多万片。甲骨文中有象形字、形声字和会意字等(举例:十二生肖图

5、) 商周时期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金文始于商代,盛行于两周。西周晚期,一位史官对汉字进行系统地整理,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即大篆。(教材插图:西周散氏盘铭文)籀文的特点:笔画匀称,行款整齐,有了较为固定的结构。3、 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混乱指导观察ppt中马、安、市、者、阳的不同写法。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文字的混乱状况,文字的混乱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基于这样的原因,到秦统一时,秦始皇实行统一文字的政策。4、秦朝小篆、隶书阅读“书同文字”的内容。秦始皇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又推广书写简便的隶书。据载,隶书是程邈改造的,因程邈当时

6、获罪入狱,而秦时称罪徒为“隶”,所以便将程邈改造后的文字称为隶书。小结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秦朝以后,文字继续发展,出现了楷书、行书、草书等汉字形体。其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书法艺术与其它文字不同,汉字不光具有使用价值,还极具美感,从而形成了东方独有的书法艺术。分析书法出现的条件:字体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士人群体的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意境的理想形式;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书法的特点:实用性-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艺术性-体现了东方审美情趣书法艺术发展历程明确书法艺术以魏晋南北朝为分界,秦汉为自发阶段,以实用性为主,之后为

7、自觉阶段,以艺术性为主。(1)秦汉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秦汉时期书法艺术处于自发阶段,这个时期秦小篆汉隶的特点(结合ppt图片):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承秦隶,但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由于秦时刚统一文字,所以当时文字比较重视实用性。书法进入自觉阶段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后,其发展情况怎样?请同学们阅读书中相关内容,完成下表:朝代时代风貌书法名家艺术特色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代明代(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朝代更替频繁。在对社会危机反省的同时形成一个特立独行士人群体,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书法艺

8、术的发展提供条件。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是“书圣” 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地图册中插图),具有飘逸飞扬、虚玄灵动的特点。(3)隋唐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名家有张旭、怀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张旭的草书较为张扬个性、意绪狂放,怀素继承了张旭的草法,把草书艺术推向了高峰。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柳公权的楷书则是遒劲森严、另创新意。较之颜体,柳体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为什么唐代会有这种不拘一格的书法风格?它与什么有密切关系?(时代风貌)当时的时代风貌:国家一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整个社会充满活力, (4)宋代有意无法

9、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崇文风气浓厚,又因当时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在文艺审美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强调表现心境和意趣。这个时期的代表有“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苏轼豪放逸丽,追求自然 黄庭坚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米芾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字态奇逸超迈 蔡襄落笔精丽,使人心醉,浑厚端庄,雄伟遒丽另外,宋徽宗赵佶瘦金体,笔画瘦细而有弹性、字形一般呈长形、张弛有度、有秀美雅致、舒畅洒脱的感觉,通篇法度严谨、一丝不苟。(5)明代个性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

10、、个性化趋势,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祝枝山、文徵明(教材插图)。祝枝山书法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文徵明书法温柔婉约,如春日柳莺。讨论:书法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识别图片中的不同字体。三、篆刻艺术的发展汉字可赏,不仅表现在书法艺术上,还表现在篆刻艺术上。篆刻: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1、秦汉:标志性时期秦汉篆刻的特点: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拘,以小篆为主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以小篆为基础,又融合了隶书的风格2、明中叶以后:成为独立艺术虽然秦汉篆刻可算后世篆刻艺术的“宗师”,但此时篆刻却还未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宋元以后,书画家开始用印章来给书画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