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06 孔雀东南飞 并序(第03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语文 专题06 孔雀东南飞 并序(第03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语文 专题06 孔雀东南飞 并序(第03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语文 专题06 孔雀东南飞 并序(第03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语文 专题06 孔雀东南飞 并序(第03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孔雀东南飞 并序(课时3)1翻译下列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1)非为织作迟。 译文:_(判断句,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2)为仲卿母所遣。 译文:_(被动句,“为所”表被动)(3)十三能织素。 译文:_(省略句,承前省略主语“我”)(4)亦自缢于庭树。译文:_(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庭树”后置于“自缢”后)2指出下列偏义复词的意义(1)昼夜勤作息 作息:_ (2)勤心养公姥 公姥:_(3)我有亲父母 父母:_ (4)逼迫兼弟兄 弟兄:_(5)我有亲父兄 父兄:_1(1)(其实)并不是织得慢。(2)被仲卿的母亲休回娘家。(3)(我)十三岁就能织出(精美的)白绢。(4)自己也在庭院中的树上吊死。

2、2(1)偏在“作”,工作(2)偏在“姥”,婆婆(3)偏在“母”,母亲(4)偏在“兄”,哥哥(5)偏在“兄”,哥哥1认真阅读全文,刘兰芝作为主要人物,她有着怎样的形象特征?刘兰芝有着勇于担当、毫不示弱,头脑清醒、外柔内刚和温柔体贴、忠于爱情的形象特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勇于反抗封建家长制的光辉女性形象之一。2刘兰芝回到娘家之后,先是让母亲拒绝了前来提亲的人,却慨然应允了阿兄的提婚,她为什么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刘兰芝面对母亲,说出了三点拒绝媒人的理由:一为难忘仲卿的情义,二为夫妻临别誓言,三为遭遣的委屈,乞求母亲的理解。面对兄长的威逼利诱,她不乞求,一口应允,这恰恰符合她的性格特征,也是她

3、忠于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行为合乎逻辑的发展。因为她对阿兄的性格、为人了如指掌,她知道哀求不会有效,而且她也不屑去哀求,她的突然允诺,是对前途完全绝望的表现,是不动声色拿定了主意,决心以死来抗议吃人的封建势力。所以表面上是突然,实际上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3“夫妻誓别”这一情节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首先,它再次强调了这对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非是己愿,而是逼迫,这就为后面写他俩的殉情奠下了基石。其次,在分别之时,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任我意”,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4刘兰芝辞别焦母与小姑子时分

4、别有怎样的表现?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与同桌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人物场面描写性格分析拜别焦母上堂拜阿母,“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表现刘兰芝的不卑不亢,清醒认识、从容大方以及她的谦虚、善良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涕落百余行。“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道别全程以泪水起,以泪水止,充分表现出姑嫂间情谊的深厚,表现了刘兰芝善良友爱的个性,也含有在焦家辛劳无罪却被驱遣的悲愤,充满悲剧气氛5认真阅读诗歌,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完成下表,并给每一部分起个小标题。情节

5、发展起止段落标题名称引子1段孔雀徘徊开端2段兰芝自诉发展312段遭遣盟誓继续发展1324段被逼改嫁高潮、结局2531段双双殉情尾声32段合葬化鸟6请分析“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一句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以寒风摧木比喻焦母逼焦、刘分开,婚姻破裂,以凄凉之境引出儿死母单之惨境。1下列画线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伶俜(png) 供养(gng) 箱奁(u) 窈窕(tio)B鲑珍(gu) 磐石(pn) 钟磬(qng) 罄竹难书(qn)C蹑履(ni) 踯躅(zh) 踟躇(ch) 箜篌(kng hu)D婀娜() 主簿(f) 摧藏(cng)

6、 络绎不绝(lu)2下列选项中的加线词语不属于同一语言现象的是A便可白公姥 B昼夜勤作息C我有亲父母 D否泰如天地3下列词语都是单纯词的一组是A徘徊 箜篌 纷纭 伶俜 B葳蕤 玳瑁 窈窕 驱遣C丁宁 络绎 婀娜 遗施 D踯躅 琉璃 鸳鸯 扶将4下列选项中“相”字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及时相遣归 B还必相迎取嬉戏莫相忘 会不相从许C誓天不相负 D登即相许和不得便相许 相见常日稀5下列选项中“谢”字的意义是“婉拒”的一项是A谢家来贵门 B阿母谢媒人C谢家事夫婿 D多谢后世人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

7、辞并称“乐府双璧”。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见识短浅”之意,后者应理解为“真情挚意”。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这句中的“便利”是一个古今义不同的词语,“六合”与过秦论中的“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意义不同。7“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她的话表明 A兄长所言虽然不合情,但合理,应该遵从。B终究给兄长添了不少麻烦,理应遵从兄长安排。C自己无可奈何,只好听凭兄长的处置安排。D对兄长有清醒的认识

8、,不抱任何幻想。8下面几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刚开始焦仲卿对刘兰芝有所误会。B“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刘兰芝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作为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的挑战。C“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这一句暴露了焦仲卿的软弱性。D“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表明刘兰芝忠于爱情义无反顾。9下列几句中最能概括焦仲卿忠于爱情敢于反抗的一项是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A B C D(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

9、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0、。(选自乐府诗集,有删改)1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使君一何愚何:为什么B皆言夫婿殊殊:出众C使君谢罗敷谢:告,问D宁可共载不不:在句末,表询问语气2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诗歌重笔描写罗敷夸耀自己的夫婿,却没有写使君听后的反应,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4秦罗敷与刘兰芝同为汉乐府中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请简要谈谈她们为后人所喜爱的相同原因有哪些。(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一直以来大多赞成唐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她真

11、是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涉管束。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怠。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

12、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这一点恐怕比当代更开明开放。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那么看重吗?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兰芝的一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在时时处处刁难儿媳。这种刁难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而是在排解内心苦闷的近于变态的情绪。所以我认为,纯粹是一个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

13、变态心理,活生生拆散了一对鸳鸯,导致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从刘兄来看,说刘兄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实在是冤枉他了。他对兰芝的一番开导,合情合理。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他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有什么错呢?再说,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兰芝本就是二婚,已经二十岁了,这在当时已是大龄青年。与仲卿的复合不可能,如果又没人再敢提亲,那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就算有错,不过是有点虚荣心罢了。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正是这样的虚荣心,才使刘兄这个人物更真实,作品更生动。说

14、他“热衷富贵”“时刻希望往上爬”“自私自利”,这么上纲上线,罪状似乎太大。如果他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哪里还会坐等太守的儿子再来说媒呢?因此,作品的主题思想应该是: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细致地描写了兰芝与焦母之间的婆媳矛盾,深刻地揭示了焦母因恋子情结而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有力地表现了兰芝的美丽、贤惠与反抗精神。赞美了焦刘二人忠贞的爱情。(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第11期,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中画横线的“合情合理”的一项是A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刘兄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B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

15、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C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D如果刘兄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2下列各项中,对作者得出末段主题的理由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B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也不会那么看重的。C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拆散了这对鸳鸯,导致了刘焦的爱情悲剧。D刘兄有点错,他帮助刘母劝兰芝;也有点虚荣,尽管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3下列各项中,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

16、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而是写出了病态的心理的危害。B现代人的婚姻爱情观更看重地位、头婚、富贵,不大看重人品,这一点看来还不如刘兰芝时代更开明开放。C焦母与兰芝都想在感情上独占仲卿,因而婆媳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于是焦母处处为难兰芝,这是唯一原因。D县令、太守相继来刘家为儿子提亲,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并不十分看重是否寒门、门阀等级、头婚二婚等问题。【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琅嬛福地记(明)张岱晋太康中,张茂先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

17、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

18、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鹞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注】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门肃茂先入 肃:恭敬的样子。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 信宿:两三天。C异日裹粮再

19、访 裹粮:携带粮食。D读书三十乘 乘:车。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茂先坐与论说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B若二十年外书 若望仆不相师C多所未闻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D望石再拜而去 毕礼而归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

20、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选自贾谊治安策)1C2D【解析】A项,便可白公姥(偏义复词,偏指“姥”);B项,昼夜勤作息(偏义复词,偏指“作”);C项,我有亲父母(偏义复

21、词,偏指“母”);D项,否泰如天地(反义词,坏运气和好运气)。3A【解析】B项,“驱遣”不是;C项,“遗施”不是;D项,“扶将”不是。4D5B【解析】A项,辞别;B项,婉拒;C项,辞别;D项,告诉。6A【解析】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7D8C【解析】这是焦仲卿与母亲诀别之际所说的祝福母亲的话,没有体现焦仲卿的软弱。9B (一)1A【解析】何:副词,多么。2画线句子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几句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

22、怒怨,但坐观罗敷”几句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这些描写都表现了罗敷惊人的美貌。【解析】作答此题,需先明确描写手法。描写手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我们可以“对号入座”,仔细对比。其次,要明确描写的意义何在。3这样写可以更好地表现罗敷的形象特点不慕荣华富贵和机智聪明,同时也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耐人寻味,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解析】作答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着手分析。内容上,主要从塑造人物的形象的角度考虑。秦罗敷的这番夸夫之语,是她机智聪明的表现,表明自己不稀罕使君的地位,自己有比使君更优秀的丈夫。而没有写使君的反应,我们可以理解为他听到之后

23、因尴尬、无奈而无话可说,也可以设想更多的结局。结构上,如此设置使诗歌余味无穷。4都有独特鲜明的个性;都有不畏权贵或视权贵如浮云的思想;都追求婚姻的自由幸福。【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时,首先需明确二人各自深受后人喜爱的原因。然后将其进行对比,找出共同点即可。(二)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文中作者首先提出刘兄的劝诫合情合理,然后列举了一系列的原因如A/B/C,D项是作者从反面作的一个假设,因此D项不是作者认为刘兄合情合理的原因。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文中作者明确表示刘兄劝诫兰芝合情合理,所以D项说刘兄有点错是不正

24、确的。3D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A项的错误在于,这里的“肃”虽有“恭敬”的意思,但不能译为“孝敬的样子”,而只能表示一种态度,应译为“恭敬地(请别人)”。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B项的“若”,第一句作连词,相当于“至于、如果是”;第二句作动词,“好像”之意。A项的“与”都作介词,相当于“同”。C项的“所”都作助词,同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所”字短语。D项的“而”都作连词,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3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项错误在于,文章之所以议及秦始皇焚书之事,是为了说明洞中所藏之书保存得完整,没有只字遗漏,并没有批评

25、秦王的意思。【名师点睛】作为文言文必考的题目,该类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也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设置答题陷阱。答题时应在读懂全文大意的基础上,首先确定各选项在文本中的区间,然后将选项内容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发现异同,确定正误。4(1)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2)(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5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段中“曰”“矣”“也”“者”都是断句的标志性词语,其后可断开;动词“寝”的处所是“其上”,其后应断开;动词“燃”和“安”之后都既无宾语也无补语,后面应断开;“方今之势”是“何以异此”的主语,主谓之间应断开。【参考译文】晋朝太康年间,张华担任建安从事,在洞山游览。顺着小溪进入深山,有一个老人枕着书躺在石板上,张华便同他谈轮。看他头枕着的书,上面写的都是蝌蚪文,不能辨识,张华感到很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