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型跨海桥台风下安装方案范本_第1页
特大型跨海桥台风下安装方案范本_第2页
特大型跨海桥台风下安装方案范本_第3页
特大型跨海桥台风下安装方案范本_第4页
特大型跨海桥台风下安装方案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台风环境下钢箱梁架设安装方案一、工程概述舟山位于我国东部海岛上,具有海洋性气候的基本特征,特别是西堠门水道位于海岛与海岛之间的宽阔海面上,工程区域10m高度处的百年一遇风速已经达到了我国东部海岛地区的较大值U10=41.12m/s。此外,我国虽然在悬索桥建设及抗风研究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台风区宽阔海面建造世界记录跨径的钢箱梁悬索桥尚无实践先例,对西堠门大桥悬索桥进行抗风性能及风振控制研究,以确保大桥在施工过程中和建成运营后的抗风稳定性、安全性和适用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抗风研究结果表明施工阶段的结构颤振稳定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颤振检验风速的要求,因此建议大桥施工应避开台风期。然而钢箱梁施工

2、工期超过5个月,如不选择台风期架梁,则季风期能满足架梁条件(七级以下风速)的有效施工天数往往不到总天数的50,再考虑工程建设进度的需要大桥2020年7月即具备架梁条件,故西堠门大桥在台风期架梁难以避免,这在中国尚属首次,在大跨桥梁建设史上也是罕见的。为了确保施工阶段结构的稳定和安全,需进行西堠门大桥施工阶段抗风性能专题研究,精细分析研究大桥钢箱梁在施工阶段抗风稳定问题与临时连接件在台风环境下的强度问题,为大桥台风期钢箱梁安装提供指导意见,确保大桥安全完成架梁施工。二、钢箱梁架设顺序与索鞍顶推控制研究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的抗风安全,在西堠门大桥施工阶段全桥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和计算分析研究成果基

3、础上,根据两跨连续的分体式钢箱梁悬索桥施工阶段主梁的颤振演化规律(如图1所示),发现了分体式钢箱梁悬索桥在架设初期和中后期均存在一个气动稳定性薄弱的状态(颤振临界风速低于检验风速)。在此状态下,必须避免已架设梁段受到强风的作用而发生毁灭性的颤振。参照此规律,科学制定了梁段架设计划和相应的钢箱梁架设安装避台方案,在保障工期的同时,在架梁初期和中后期巧妙避开了台风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颤振,使得已架设梁段免遭毁灭性破坏,开创了大跨度桥梁穿越台风期主梁架设安装的先河。图1、施工期颤振临界风速演化规律(1)加劲梁的吊装顺序确定一般而言,在悬索桥加劲梁架设方法,按钢箱梁间连接施工状态,分为:逐段铰接法,逐

4、段刚接法或者刚铰混合法。西堠门大桥采用常用的逐段铰接法,在整个梁段吊装期间,梁段直接悬吊于吊索上,已吊好的梁段间采用弯曲刚度可以忽略的临时连接件进行铰接,当梁段吊装完成后才逐段刚接。这就是逐段铰接的施工过程。采用本方法架设加劲梁,在加劲梁吊装完成前,加劲梁梁段间均为铰接,因而在此期间加劲梁段相互连接处无弯曲内力,但有剪力和较小的轴力存在,在桥梁建成后,梁段一期恒载全由主缆承担。刚接完成后再进行桥面铺装等二期恒载的安装,二期恒载在加劲梁各梁段间参与分配后再由吊索传给主缆,加劲梁因此而产生了弯曲内力,二期恒载由主缆和加劲梁共同承担。在主缆架设完毕、索夹定位及猫道改挂之后的施工就是加劲梁吊装。对于大

5、跨度桥梁来说,此后悬索桥的线形就已经完全确定了,在吊梁阶段主要的控制任务主要是保证各构件的安全,防止位移及应力超限。由于悬索桥架设过程中缆的形状改变很大,各相邻梁段之间加劲梁会产生凹凸,所以临时连接一般设于梁上翼缘或上弦杆。该施工方法工序少,工艺简单,用本方法施工的桥,加劲梁恒载弯矩较小或者没有,是一种较理想、较成熟的施工方法。但本法因施工中加劲梁梁段之间采用铰接,没有足够的刚度,因而其纵横向抗风稳定性能差,在大风地区施工就受到一定影响,必须采用增强抗风能力的其他辅助措施,与其它方法相比本方法施工期稍长。加劲梁的吊装顺序,必须根据结构的构造特性、施工安全性、人员及设备的配置、现场划分、构件的运

6、输及气象条件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后来决定。主要的吊装顺序有两种,一种是由中跨中央及两岸侧向主塔吊装,如图2,如小贝尔特桥、奥克兰海湾桥和我国大多数大跨悬索桥;另一种是由两主塔开始,向中央及两岸架设,如图3,如金门桥,大岛大桥。前一种架设顺序,在开始时中跨中央架设的几个梁段对主缆线形有着较大影响,需要严格监控桥塔的偏位,保证其安全,注意鞍座的顶推,但在其后梁段的架设中,主缆线形变化较小,因而加劲梁的线形较平顺,在加劲梁变形要求严格的悬索桥,特别是单跨悬索桥常常采用这种架设顺序。后者由于在吊装开始时可以在桥塔处对加劲梁进行适当的约束,使架设时抗风稳定性得到改善,因此在悬索桥抗风要求较高时,加劲梁的

7、吊装常常采用这种顺序,但这种顺序存在着最后的闭合问题,由于施工的误差可能在合龙截面出现阶梯,加劲梁刚接线形调整困难。图2、 由两侧及中央向塔部架设图3、由桥塔向两侧及中央架设西堠门大桥因地处台风区与季风区,以架梁期间结构的安全为依据,兼顾工期与台风期钢箱梁架设抗风稳定安全间的平衡,根据钢箱梁安装期间抗风研究验算成果,确定了钢箱梁安装顺序。架梁顺序为:1)拓宽航道,搭设南北塔与北锚位置支架,从南北索塔、北锚位置安装缆载吊机;2)北锚吊机走至北边跨21梁位置,南塔吊机走至中跨43梁位置,开始钢箱梁安装:北边跨1719梁,17梁向北锚方向偏移约40cm,南塔区4446梁;同时安装北塔附近卷扬式吊装系

8、统;3)三台缆载吊机分别从北锚向北塔、跨中向两塔,依次对称安装跨中123梁,北边跨20202梁;北塔区两套卷扬式吊装系统负责安装北塔区4449梁段;4)拆除北塔卷扬式吊装系统,继续安装其它剩余梁段;5)按顺序依次吊装合龙段50#、51#及43#梁并临时连接;6)按监控要求依次调整南塔44#梁、北塔44#45#梁及北锚17#19#梁段线形并完成体系转换。7)微调梁段接口处标高与缝宽,焊接梁段接缝。上述程序与通常的架梁顺序先跨中后塔区或先塔区后跨中均不全相同,从塔、锚开始架设,又从锚、塔、跨中多个工作面架设钢箱梁,工序复杂,施工过程依靠监控的精细化分析结合上节的施工期抗风稳定性研究成果,安全度过台

9、风期,最终顺利完成钢箱梁架设。图4、西堠门大桥钢箱梁吊装顺序图(2)索鞍顶推控制在悬索桥上部施工中,需对索鞍进行预偏,保证施工过程索塔位置缆力的平衡。在加劲梁架设阶段,中跨的荷载逐渐加大,锚跨处散索鞍处于沿滑面放松状态,随着梁段的架设,散索鞍会逐渐复位到设计位置;对于主索鞍,施工架设过程中一般是固结的,鞍座两端的主缆对鞍座的不平衡力随着加劲梁的架设而逐渐加大,这个力传给桥塔就会使桥塔偏位。为了保证桥塔的安全,在加劲梁架设过程中必须对鞍座进行顶推,改变各跨的跨度来释放塔顶的不平衡力,但在施工完毕的成桥状态,鞍座应当是复位的。由于顶推鞍座时施工比较复杂,难度较大,并且一旦出现施工失误,比如聚四氟乙

10、烯板出现重叠的情况和鞍座横向被卡住,顶推起来就相当困难。因此,在保证桥塔受力和变形不超标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顶推次数,并且尽量不超顶。确定顶推阶段和顶推量的基本控制指标为塔底允许弯矩或者应力。由于悬索桥的桥塔一般较高,桥塔弯矩的计算荷载除了主缆的不平衡推力外,还有鞍座对桥塔的偏心压力及桥塔偏位后自重荷载的P效应产生的力。为便于实测,实际控制时往往将塔底允许弯矩换算为塔顶允许偏位,即通过对塔顶偏位的控制来确定顶推阶段和顶推量。在确定顶推阶段和顶推量以前,首先需要计算出塔顶的偏位,当某阶段塔顶的计算偏位超出允许值时,则此阶段需要顶推索鞍,顶推后索鞍偏离设计位置的距离等于预偏量与顶推量之差。西堠门大

11、桥在梁段吊装过程中,桥塔偏位需控制在30cm以内;为保证桥塔在台风期的安全性,应保证桥塔受台风之前的最后一次段梁吊装后,桥塔偏位在8cm以内。实际现场索鞍顶推过程控制参见表1。施工各阶段塔偏位及鞍座顶推量一览表1编号工况塔偏位(m)鞍座顶推建议北塔南塔1空缆状态-0.099-0.0512索夹安装完毕-0.122-0.0163中跨南吊机就位-0.1650.0044吊装北边跨17#梁-0.180-0.0065第一次顶推(南塔鞍座)-0.149-0.2450.3006中跨北吊机就位-0.140-0.2397猫道改挂-0.099-0.2088吊装中跨北3#梁0.2980.0949第二次顶推(北塔鞍座)

12、0.35010第二次顶推(南塔鞍座)-0.070.050.1011吊装中跨北6#梁0.3220.2912第三次顶推(北塔鞍座)0.36013第三次顶推(南塔鞍座)0.16-0.090.32014吊装中跨北9#梁0.3070.17515第四次顶推(北塔鞍座)0.3216第四次顶推(南塔鞍座)0.022-0.0080.2017吊装中跨南16#梁0.2610.3118第五次顶推(南塔鞍座)0.1100.030.3019吊装中跨北22#梁0.2050.1720第六次顶推(南塔鞍座)0.205-0.020.2021吊装中跨北32#梁-0.0980.2222第七次顶推(北塔鞍座)0.00923第七次顶推(

13、南塔鞍座)-0.103-0.020.2524北锚无索区线形调整与体系转换-0.0420.13525第八次顶推(南塔鞍座)-0.043-0.1470.3026桥面铺装完成0.0600.10227第九次顶推(北塔鞍座)复位0.0228第九次顶推(南塔鞍座)复位-0.0003-0.00040.11注:表中所列数据对应温度为2020塔偏位以向中跨为正。三、钢箱梁架设防台方案确定(1)施工阶段划分根据抗风设计要求,西堠门大桥成桥运营阶段的和施工阶段颤振临界风速必须大于或等于颤振检验风速。按照设计提供的有关资料,设定的架梁步骤如下:1)吊装无索区梁段:北锚无索区3段,北塔处3段,南塔1段;2)吊装中跨北4

14、649号梁段,中跨南4547号梁段;3)吊装边跨北锚处20202号梁段;4)吊装中跨北13号、南2号,边跨北塔处4649号梁段;5)向跨中顶推南塔顶鞍座32cm;6)吊装跨中北4、南3号,边跨北锚处23、24号梁段。对于大跨度悬索桥,应把主跨梁段的不同架设阶段作为施工阶段抗风性能研究的重点。因此在研究中,主跨及边跨梁段的吊装直接从北锚、北塔、南塔处梁段施工完毕的状态开始,并按照主跨梁段吊装的数量将施工期划分为10个阶段。这10个阶段分别是:梁段架设完成100%状态、主跨架设78个梁段、64个梁段、52个梁段、40个梁段、32个梁段、2020段、12个梁段、8个梁段、4个梁段。(2)风洞试验内容

15、西堠门大桥施工阶段气弹模型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桥梁在不同攻角下,各个施工阶段的颤振稳定性以及在大气边界层作用下的抖振响应。在准确模拟结构外形、刚度、质量以及桥位处地貌外,必须对模拟的来流风场进行校测,同时必须在试验开始前,在无风条件下对结构参数进行校测。为达到上述试验目的,需要进行表2列出的试验工况和试验内容。试验内容表2工况号工况描述流场攻角(度)测试内容1100%施工态均匀流,紊流场0,+3颤振稳定性,抖振响应2主跨保留78梁段均匀流,紊流场0,+3颤振稳定性,抖振响应3主跨保留64梁段均匀流,紊流场0,+3颤振稳定性,抖振响应4主跨保留52梁段均匀流,紊流场0,+3颤振稳定性,抖振响应5

16、主跨保留40梁段均匀流,紊流场0,+3颤振稳定性,抖振响应6主跨保留32梁段均匀流,紊流场0,+3颤振稳定性,抖振响应7主跨保留2020均匀流,紊流场0,+3颤振稳定性,抖振响应8主跨保留12梁段均匀流,紊流场0,+3颤振稳定性,抖振响应9主跨保留8梁段均匀流,紊流场0,+3颤振稳定性,抖振响应10主跨保留4梁段均匀流,紊流场0,+3颤振稳定性,抖振响应图5、安装在风洞中的西堠门大桥施工工况5(40个梁段)气弹模型(3)均匀流场中气动弹性模型试验均匀流场中的气弹模型试验主要是为了考查各施工阶段的颤振稳定性。本试验设定的最大风速为6.8m/s,已高于施工阶段的颤振检验换算风速6m/s。试验中,风

17、速的观测高度为模型桥面高度。表3给出了均匀流场中的试验结果,即各个不同施工阶段的颤振临界风速。从表3可以看出:1)西堠门大桥绝大多数施工阶段的颤振临界风速高于检验风速,只有主跨保留8梁段施工阶段在+3风攻角条件下的颤振临界风速要低于检验风速,而其0攻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也是略大于检验风速;主跨保留64梁段施工阶段在+3攻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也非常接近于检验风速。2)+3攻角条件下的颤振临界风速要小于0攻角条件下的颤振临界风速。另外,根据现场试验发现,虽然主跨梁段没有出现颤振,但其气动阻尼已经比较小,因此加强施工期间的抗风预案仍有必要。西堠门大桥颤振临界风速表3状态攻角()模型颤振风速(m/s)实桥

18、颤振风速(m/s)100施工状态06.774.636.572.4主跨保留78梁段06.673.536.370.2主跨保留64梁段06.774.636.066.8主跨保留52梁段06.471.336.370.2主跨保留40梁段06.673.536.471.3主跨保留32梁段06.673.536.471.3主跨保留202006.875.836.673.5主跨保留12梁段06.572.436.673.5主跨保留8梁段06.168.035.763.5主跨保留4梁段06.774.636.572.4(4)紊流场中气动弹性模型抖振试验紊流场中气动弹性模型试验主要是为了研究各施工阶段的抖振响应。试验时桥面高度

19、处的最大试验风速均高于实桥施工阶段设计风速(换算到风洞中为4.2m/s),试验最高风速为5.3m/s。各施工阶段模型的攻角分别为0o、+3o。四、钢箱梁架设防台方案确定(1)钢箱梁施工阶段抗风稳定性研究成果根据前面的试验与计算分析,有如下成果:1)西堠门大桥绝大多数施工阶段的颤振临界风速高于检验风速,但主跨保留8梁段施工阶段在+3攻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低于检验风速。另外,主跨保留64梁段施工阶段+3攻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略低于施工阶段颤振检验风速。各个施工阶段+3攻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通常要小于0攻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2)在紊流条件下,各个施工阶段都发生了明显的抖振。抖振响应主要包含了前两阶反对称竖

20、弯、前一阶对称竖弯、对称扭转和反对称扭转以及第一阶对称横弯振型的贡献;横向位移值均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随梁段的增加而减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静风位移的形式;在施工的前三个主要阶段(主跨分别保留4、8、12梁段),梁段自身的响应显著降低,索的振动起主导作用,主梁表现为刚体运动。3)在施工阶段检验风速下,考虑静风荷载和抖振荷载的联合作用,三个施工阶段跨中附近梁段的连接件承载板的横向弯矩明显超过容许值,九个施工状态梁段的连接件承载板的竖向弯矩明显超过容许值,但经过优化计算后,连接件的承载力能基本满足要求。4)当把梁段临时件D2 的承载板进行加固处理后(增加一组D2 构件,增焊4cm厚的钢板和1c

21、m厚的纵撑),承载力在考虑材料塑性的情况下能达到900KN;此时,临时连接件D1 在承载板上加焊2cm的钢板时,其承载力也能达到900KN,但在D1 上增焊纵撑的效果不理想;5)考虑跨中梁段内力在风载下的非线性时,大多数施工态梁段内力值基本能满足47m/s 的抗风要求;64 和78 梁段施工态有少数梁段也不满足47m/s 的抗风要求,建议这几个阶段都避开台风天气进行施工;100%施工态的各梁段均不能满足47m/s 的要求,建议该阶段的施工在常风或无风状态下进行;6)在0风攻角下,各个施工态边跨梁段内力基本满足47m/s 的抗风要求,但100%施工态北塔附近的边跨梁段不能满足35m/s 的抗风要

22、求,需要做相应的加固处理;7)对于南塔附近的梁段,也需要按照跨中梁段的加固方式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应的支护措施,防止其在大风下的不利摆动。五、钢箱梁台风期架设防台方案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制订了如下的钢箱梁架设施工防台预案:(1)为保证施工架设阶段结构抗风安全,应在有利的气候条件下进行施工工况9(主跨架设8个梁段)及相近施工状态、施工工况3(主跨架设64个梁段)及相近施工状态的施工,并尽快完成这些阶段的施工。即根据气象预报(一般对台风可提前5天预报),实时调整上述工况(主要针对工况9,按工期计划,工况3出现时台风多发期已基本结束)的架设时机,在台风到来时避开不利工况,保证结构安全。(2)上述结构试验

23、与计算分析均建立在箱梁上下口临时连接件全部安装到位的基础上,而在实际架设过程中,开始钢箱梁安装时,钢箱梁接缝上口合拢,下口张开,要到钢箱梁完成约2/3后,下口逐渐收小直至合拢,在钢箱梁开始的几个工况,下口是自然张开的,为保证结构安全,需在台风来临前将下口临时连接件收紧,保证与试验与计算工况吻合,确保结构安全。(3)同时根据对临时连接件的计算校核,在加工厂对在台风期架设梁段(数量根据工期进度确定)临时连接件承载板进行局部加厚:把梁段临时件D2 的承载板进行加固处理后(增加一组D2 构件,增焊4cm厚的钢板和1cm厚的纵撑),临时连接件D1 在承载板上加焊2cm的钢板以满足结构防台强度要求。当跨中

24、架设32段梁时,应注意架设时机,避开大风天气,保证结构安全。 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第7章 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

25、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第8章 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

26、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第9章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

27、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第10章 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

28、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

29、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

30、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

31、市公安部门。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5.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 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5.6 不得攀登脚手架。 5.7 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5.8 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5.9 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

32、一箱多用。 5.10 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5.11 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12 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第11章 五、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桥梁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经常在四边临空的高处进行作业,施工条件差,危险因素多。多年来,高坠伤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较高,这种事情对社会影响较大,要作为安全预防等大事来工作。要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

33、熟悉操作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同进,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要求 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恐怕要发生坠落事故等事故的特定危险施工,在施工前制定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 1.1 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 1.2 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 1.3 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 1.4 不得攀爬脚手架。 1.5 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1.6 作业层上部周边、基坑周边等,必须设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的临

34、时护栏,护栏围密目式安全网。 1.7 各种架子搭好后,项目安全负责人必须与架子工和使用的班组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上架操作。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2.1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挽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尺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2 出现颅脑损伤时,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

35、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2.3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2.4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者,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的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子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

36、一起。 2.5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底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2.5.1 一般伤口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2.5.2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件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2.5.3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37、。 2.6 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是真实性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第12章 六、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的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转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1、 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基本要求 1.1 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1.2 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

38、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1.3 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1.4 边长小于或等于250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 1.5 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堆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1.6 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1.7 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1.8 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专职安全人员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1.9 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

39、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2、发生物体打击的应急预案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2.1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挽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认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尺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2出现颅脑损伤时,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

40、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第13章 七、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触电事故与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在瞬间或在两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得极易发生的。所以,施工中做好好感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 1

41、、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根椐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 1.1 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有企业的法人公章。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办理验收手续。 1.2 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1.3 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1.4 根椐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 1.5 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

42、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1.6 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 1.7 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壁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1.8 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1.9 施工现场供电必须采用TN-S或TT的四相五线的保护接零系统,把工

43、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时存在TN-S或TT两个供电系统。注意事项有: 1.9.1 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1.9.2 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总电房配电柜两侧做重复接地,配电箱(二级)及开关箱(三级)均应做重复接地。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值4; 1.9.3 所有振动设备的重复接地必须有两个接地点; 1.9.4 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 1.9.5 电动设备和机具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一保护,严禁一闸多机,闸刀开关选用合格的熔丝,严禁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熔

44、丝。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1.9.6 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30m。 2、 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 2.1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椐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2.2 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2.2.1 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2.2.2 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剥离或者将触电者剥离电源; 2.2.3 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

45、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2.2.4 救护人员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2.2.5 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员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源,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把电源切断; 2.2.6 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

46、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2.3 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2.3.1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员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2.3.2 严禁救护人员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较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2.3.3 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员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2.3.4 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2.3.5 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2.4 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认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

47、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2.5 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2.6 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方法如下: 2.6.1 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若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

48、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向后推,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 2.6.2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畅通。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尺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

49、数以每分种1618次为宜。 2.6.3 胸外心脏挤压。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偏左,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部放底以利静脉血回流。若伤者同时伴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4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八、发生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 XX市政工程施工中,深坑作业的机会较多,如排水基坑、隧道开挖施工、人工挖孔桩、桥梁基础开挖、桥梁支顶架塔设施工、钢筋安装等都较易发生坍塌事故,而XX市政集团类似的事故发生较多,且比较重大。事故一旦发生抢救难度较大,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 防止坍塌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1.1 大型土方和开挖较深的基坑工程,施工前要认真研究整个施工区域和施工场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资料、邻居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质量和分布情况、挖土和弃土要求、施工环境及气候条件等,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