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燃煤的微生物浮选脱硫技术第五章 微生物技术应用之一1燃煤的微生物浮选脱硫技术一、煤炭脱硫的意义二、煤炭中硫的赋存状态三、煤炭脱硫的方式四、煤炭的燃前脱硫五、燃煤微生物预处理浮选脱硫原理六、燃煤脱硫的微生物七、燃煤微生物预处理浮选脱硫的试验研究八、试验结论2一、煤炭脱硫的意义1、煤炭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炭资源蕴藏量占总能源的75%以上; 见下图 2、煤炭中含有害物质,使用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突出的污染物是 SO2。 3、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酸雨是指pH低于5.6的降水,包括酸性雨、酸性雪、酸性雾和酸性露,如广西发生的“霾”。 4、酸雨使湖泊变成酸性,使水生生物死亡,使大面
2、积森林受蚀甚至死亡,还使建筑物、桥梁等遭受侵蚀。 3我国能源的消费结构4SO2对设备的腐蚀5历史上与SO2污染有关的污染事故 时 间 地 点 污 染 物 死亡或患者人数(单位:人)1930年12月 马斯河谷(比利时) SO2、微粒、氟化物 60801948年10月 多诺拉 (美国) SO2 201948年11月 伦敦 微粒、SO2 7008001952年12月 伦敦 微粒 47031954年 洛山矶 SO2、CO、Nox、O3 75%的居民患眼病1956年1月 伦敦 微粒、SO2 10001961年 四日市(日本) SO2、烟尘 著名的“四市哮喘病” 患者800多人死亡10人1962年12月
3、伦敦 SO2 7001962年12月 大阪 SO2 601963年1月 纽约 SO2 20040065、 煤碳中硫的含量一般为0.50%11%;6、 在我国煤的含硫量一般在0.38%5.32%,平均含硫量为1.72%,高含硫量煤(指煤中硫的质量分数2%) 约占煤炭储量的33.33%、占生产原煤的16.67%,而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我国主要矿区的含硫量都 有增加的趋势 。7、 脱硫已成为我国洁净煤技术的主要目标之一和煤炭“2010”计划的重要内容。一、煤炭脱硫的意义 7二、煤样中硫的赋存状态 由于煤中硫的形态和分布对煤的脱硫效率有很大影响,所以在研究煤的各种脱硫方法之前,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煤
4、中硫的赋存状态及与脱硫方法选择有关的煤的物理性质。 8煤中的硫可分为无机硫和有机硫两种类型。无机硫:主要包括硫化物硫和硫酸盐硫两类。 硫化物硫主要存在于黄铁矿(FeS2)、黄铜矿(Cu FeS2)、砷黄铁矿(FeAsS)、方铅矿(PbS)、闪锌矿(ZnS)等矿物中, 硫酸盐硫包括石膏(CaSO42H2O)和绿矾 (FeSO4 7H2O)等含氧盐矿物中的硫。二、煤样中硫的赋存状态9煤炭中的有机硫有机硫大都与煤化学结构的碳骨架相结合,如硫醇类R-SH、硫醚类(R-S-R)、硫醌类、硫萘类等。此外,煤中还有少量的单质硫。 10煤样中黄铁矿形态的岩相照片 图中白色柱状部分为黄铁矿。灰白色部分为煤。暗灰
5、黑色部分为杂质。 煤样采自沈阳矿务局所属的红阳三矿 。 黄铁矿的分布特征,为单体状 11煤样中各种硫分及灰分的质量分数 煤样中全硫质量分数大于2%,属于中高硫煤 12三、煤脱硫的方式目前燃煤脱硫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 1、煤炭燃烧前脱硫 2、燃烧中脱硫 3、燃烧后烟气脱硫。 131、煤炭燃烧前脱硫 煤炭燃烧前脱硫:是在煤炭燃烧前就脱去煤中硫分,避免燃烧中硫的形态改变,减少烟气中SO2的含量,减轻对尾部烟道的腐蚀,降低运行和维护费用。142、煤炭燃烧中脱硫 (1)燃烧中脱硫:是在煤的燃烧过程中,加入脱硫剂。 (2)常见脱硫剂为石灰石(CaCO3)。 (3)将石灰石粉碎至合适的颗粒喷入炉内, CaC
6、O3在 高温下分解成CaO和CO2,CaO在氧化性气氛中 遇到就会发生如下反应: CaO + O2 + SO2 CaSO4 该反应最佳反应温度是800850,其他温度 下脱硫效率都会降低。153、燃烧后烟气脱硫(1)燃烧后烟气脱硫: (2)该技术按产物是否回收,可分为抛弃法和回收法;(3)按产物的干湿形态可分为湿法(石灰石抛弃法、石灰 石膏法、双碱法、亚钠循环法、氨肥法、氧化镁法、 海水烟气脱硫法)、半干法(喷雾干燥法)和干法 (循环流化床干法烟气脱硫、电子束烟气脱硫法);(4)按脱硫剂的使用情况可分为再生法和非再生法。(5)其反应原理都是气态的SO2,通过与脱硫剂的反应生 成相应的硫酸盐,从
7、而脱除SO2。 16四、煤炭燃前脱硫方法1、物理法:物理法如浮选法脱硫等虽然成本低,但排脱出的废渣中灰分高、精煤产率低、能量损失大 ;2、化学法:化学法如熔融碱法、热碱液浸出法等脱硫方法大多数是在高温、高压和强氧化-还原条件下进行的,并使用不同的氧化剂,故设备及操作费用显著提高,而且在这样的条件下煤的结构被破坏,热值损失大,难于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3、微生物法:17 微生物脱硫与燃烧中、燃烧后脱硫技术的经济分析比较 由上表可以看出:微生物预处理浮选法脱硫是非常经济的。 183、煤炭的燃前脱硫技术微生物法(1)定义 微生物预处理浮选法是将煤炭的浮选脱硫技术与微生物作用结合起来,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增
8、加不同性质颗粒之间的表面润湿性差异,从而进行脱硫,也就是使疏水性粒子附着在气泡之上而浮游,未附着气泡的亲水性粒子就留在浆体中,从而得以分离。其中微生物的作用是将黄铁矿氧化为其硫酸盐。19(2)特点: 微生物法具有脱硫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能耗低、没有煤流失等优点,因而受到广泛注意。利用微生物法脱硫,黄铁矿硫的去除率可高达50%90%,有机硫的去除率约20%40%。3、煤炭的燃前脱硫技术微生物法20(3)试验流程 煤样、水、培养基、蛋白质或菌液 磁力搅拌机搅拌5min 加入捕收剂,启动浮选机,搅拌2min 加入起泡剂,浮选3min 3、煤炭的燃前脱硫技术微生物法精煤 尾煤21水、培养基、或菌液的
9、浮选脱硫试验结果22 脱除燃煤中黄铁矿硫的浮选脱硫工艺流程主要是抑制黄铁矿浮选法。所以,有必要对煤的可浮性和黄铁矿的可浮性进行分析。 煤是具有天然可浮性物料之一 。但因其成分复杂,因而各处的疏水性不同。 润湿性是煤可浮性好坏的最直观标志,为了实现煤与含硫矿物的有效分离,通常对煤表面的润湿性进行适当的调节,以扩大被分选矿物间润湿性的差异,这样才有利于浮选分离煤与含硫矿物。 五、燃煤的微生物浮选脱硫机理 23黄铁矿颗粒的表面性质与煤颗粒的表面性质十分接近,因此黄铁矿粘附于气泡的能力比煤中其它常见矿物要大,浮选脱硫的效果往往不是很高。 因此,如何改变易浮的黄铁矿颗粒表面性质,特别是改变细粒黄铁矿的表
10、面性质是有效脱硫的关键。 五、燃煤的微生物浮选脱硫机理 24五、燃煤的微生物浮选脱硫机理 传统的燃煤微生物预处理浮选脱硫机理主要有两种观点。 1、表面氧化机理在有水和氧存在的条件下,黄铁矿可被微生物氧化为SO42-和Fe3+,从而使黄铁矿的可浮性受到抑制;2、表面吸附机理 微生物在黄铁矿颗粒表面发生吸附。由于细菌吸附在黄铁矿的表面,使黄铁矿的可浮性受到抑制; 硫化物的可浮性受到抑制使浮选精煤中的硫含量减少,最终导致脱硫效率的升高。 25表面氧化机理 在有水和氧存在的条件下,黄铁矿可被氧化为SO42-和Fe3+,但是反应很缓慢,当脱硫嗜酸菌存在时,能通过生物作用,大大加快黄铁矿氧化成可溶性的硫酸
11、和硫酸铁的过程,从而使黄铁矿的可浮性受到抑制,其中可能包括两种途径, 一是黄铁矿直接被微生物氧化为SO42-和Fe3+,其化学反应式如下:4FeS2 + 15O2 + 2H2O 2H2SO4 + 2Fe2( SO4)3 二是对Fe2+有氧化能力的硫杆菌将Fe2+迅速氧化为Fe3+,Fe3+作为强氧化剂与金属硫化物反应,将黄铁矿硫氧化为SO42-或元素硫,其化学反应式如下:FeS2 +14Fe3+8H2O 15 Fe2+ + 2SO42-+16H+ FeS2 + 2Fe3+ 3Fe2+ + 2S26表面吸附机理 氧化亚铁硫杆菌等硫杆菌多生活在金属硫化矿和煤矿等矿山的酸性矿坑水、硫磺泉和沉积硫内等
12、中,从而形成了以硫化物矿物为主要基质的独特的生理特征,具有对二价铁、还原态硫的独特的氧化能力。 因此,T.f菌在硫化物矿物颗粒表面的吸附现象应与这种摄取食物的生理活动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27 氧化亚铁硫杆菌长期适应生存环境而形成了感受二价铁离子和硫刺激的专一受体,并靠这些专属的受体(化学感受器)来识别食物,来自这些感受器的信息被传递到分析和整合许多刺激的加工系统,然后,这个感觉加工系统将信号送至推动鞭毛的运动肌,从而产生细菌朝向食物的快速游动。氧化亚铁硫杆菌具有对金属硫化物矿物的趋化性,也就是细菌朝向硫化物矿物表面的运动,说明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够直接作用于硫化物矿
13、物中的金属和硫,因而微生物与硫化物矿物表面紧密接触,导致了细菌在硫化物矿物颗粒表面的吸附。表面吸附机理28六 煤炭脱硫中常用的微生物 已发现对煤中硫有脱除作用的微生物约有几十种,其中用于脱除无机硫的化能自养细菌主要代表有: 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氧化硫硫杆菌(ThiobaLLus thiooxidans) 氧化铁铁杆菌(FerrobaciLLus ferrooxidans) 排硫硫杆菌(ThiobaciLLus thioparus) 古细菌(SuLfoLobus acidocaLdarius)等。29 脱除无机硫的微生物Microorganism
14、s of removing inorganic sulfur30脱除无机硫的微生物 这些细菌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属于好氧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够氧化Fe2+、S0和无机硫化物,通常将还原性硫化物氧化为SO42-,使环境pH值下降,并放出热量,同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并吸收培养基中的氮、磷等无机营养,合成菌体细胞。因此这些好氧菌多生长在酸热环境中,如金属硫化矿和煤矿等矿山的酸性矿坑水、硫磺泉和沉积硫内等。 31 试验用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来源 试验用T.f菌是东北大学资源与环境微生物技术试验室从国内某矿山的矿坑水样中分离出来的。 32 T.f. 菌扫描电镜图片 .放大10000倍 .放大1500
15、0倍 33 T.f菌的生理特征 T.f菌属原核生物界,化能营养原核生物门,细菌纲, 硫化细菌科,硫杆菌属。 T.f菌是杆菌,菌体长约1.0数m,宽约0.5m,具有圆钝的末端,具有极生鞭毛,能靠鞭毛游动,T.f菌的形态图见图2.4。T.f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菌细胞质膜被厚度约为3nm的肽聚糖壁包裹,这层壁又被厚度为8nm的外膜覆盖,后者是蛋白质、脂类和脂多糖的嵌合体。34 七、微生物预处理浮选脱硫试验流程 原 煤 粉碎 过筛 调 浆 微 生 物 搅 拌 捕 收 剂 充 气 浮 选 泡 沫 产 品 废 渣 固 液 分 离 干 燥 洁净煤35八、脱硫效果评定指标 常见的脱硫效果评定指标有脱硫率、降
16、硫率、精煤中硫的分布率以及精煤回收率(有时称净煤回收率)和精煤可燃体回收率等。有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脱硫率 % = (100SY j SJ)SY 降硫率 % = 100 (SY SJ) SY 精煤中硫分布率 % = J SJ SY 式中 SY 原煤硫分,%; SJ 精煤硫分,%; J 精煤回收率,%。显然,脱硫率指标越高,脱硫效果应该越好。 36九、微生物浮选脱硫试验在不同药剂的脱硫脱灰试验pH值对脱硫的影响不同预处理时间的对比试验不同菌液组成对脱硫及脱灰效果的影响不同菌液量对脱硫的影响矿浆浓度对脱硫的影响37在不同药剂的脱硫脱灰试验 38pH值对脱硫的影响 39不同预处理时间的对比试验
17、40不同菌液组成对脱硫及脱灰效果的影响 41不同菌液量对脱硫的影响 42矿浆浓度对脱硫的影响 43T.f菌与蛋清蛋白质脱除全硫的对比试验 试样、分别代表pH值为2.05、5.76、8.80三个试样。 44T.f菌对黄铁矿表面性质的影响 pH=1.97pH=5.00pH=1.97的T.f菌分泌液pH=5.0的T.f菌应用液 45 十、 实验所得的结论 (1) 、号样的脱硫率和脱灰率明显比号样要好,同时号样的脱硫率和脱灰率要比号样略高一点。如果综合考虑脱硫技术经济指标,采用号样中捕收剂和起泡剂的用量为宜,因为这既能达到较高的脱硫效果和脱灰效果,同时又不致于使生产成本过高。(2)当pH值为3.20时
18、,脱硫率为最佳53.56,pH值增高对脱硫不利,当pH值为8.60时,脱硫率为40.89%。(3)微生物预处理时间对脱硫效果影响较大,对本试验而言310min是最理想的预处理时间。46(4)菌液的量对微生物脱硫有一定的影响,加入菌液的量有一最适宜值,对本试验来说煤样与菌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7。(5)随着矿浆浓度的逐渐增大,微生物预处理浮选脱硫的脱硫率逐渐升高,在矿浆浓度为12%13%时脱硫率最高。矿浆浓度过浓或过稀会使矿浆的充气性急剧恶化,影响煤样颗粒的可浮性,直接导致浮选精煤的回收率下降,降低脱硫效果。(6)趋化性和静电引力是T.f菌及其分泌性在黄铁矿表面吸附的重要因素 实验所得的结论 47本实验有关浮选脱硫机理的结论 1、 某些微生物对二价铁及硫化物矿物具有趋化性。 如氧化亚铁硫杆菌长期适应生存环境而形成了感受二价铁离子和硫刺激的专一受体,并靠这些专属的受体(化学感受器)来识别食物,来自这些感受器的信息被传递到分析和整合许多刺激的加工系统,然后,这个感觉加工系统将信号送至推动鞭毛的运动肌,从而产生细菌朝向食物的快速游动。 氧化亚铁硫杆菌具有对金属硫化物矿物的趋化性,也就是细菌朝向硫化物矿物表面的运动,说明氧化亚铁硫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装设计合同范本5篇
- 瑞丽风情课件
- 阜阳改造工程方案公示(3篇)
- 理想立志课件
- 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在农田土壤水分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广西百菲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90000吨水牛奶制品生产线扩建项目(非辐射类)环境影响报告表
- 安全教育规程培训心得课件
-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与实践
- 狼牙山五壮士课件
- 狐狸分奶酪课件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服装商品企划实务与案例》课件第一章
- 幼儿园户外运动发展教研计划
- GA 1812.2-2024银行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数据中心
- 《帕金森病的护理》课件
- 专题01 二次根式5种压轴题型全攻略(解析版)
- 装饰装修工程技术标完整版
- 高中主题班会 营造良好关系共建和谐班级!课件-高一上学期人际交往主题班会
- 内蒙古授权集中系统培训课件
- 餐厅前厅卫生检查表(完整版)
-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